斑文鳥

斑文鳥

雀形目文鳥科動物
斑文鳥(學名:Lonchura punctulata)是小型鳥類,體長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體褐色,下背和尾上複羽羽緣白色形成白色鱗狀斑,尾橄榄黃色。颏、喉暗栗褐色,其餘下體白色具明顯的暗紅褐色鱗狀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腳和平原地帶的農田、村落、林緣疏林及河谷地區。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多成群,常成20-30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與麻雀和白腰文鳥混群。以谷粒等農作物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實與種子,繁殖期間也吃部分昆蟲。分布于尼泊爾、印度、孟加拉國、不丹、錫金、緬甸、斯裡蘭卡、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地。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鳥綱(Aves)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目:今颚總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亞目: 科:文鳥科(Ploceidea) 亞科: 族: 屬:文鳥屬(Lonchara﹔mannikins) 亞屬: 種:斑文鳥L.punctulata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斑文鳥 中文别名:烏合畢、烏嘴畢仔 分布:印度到中國大陸的亞洲地區,也栖息于東南亞的菲律賓群島等島

外形特征

斑文鳥雌雄羽色相似。額、眼先栗褐色,羽端稍淡,頭頂、後頸、背、肩淡棕褐或淡栗黃色,每片羽毛均有淡色羽幹紋和不甚明顯的暗栗褐和淡褐橫斑。兩翅暗褐色,翅上複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羽緣以及三級飛羽綴亮栗褐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複羽灰褐色,羽端近白色具細的淡栗色橫斑和白色羽幹紋。

長的尾上複羽和中央尾羽橄榄黃色,其餘尾羽暗黃褐色。臉、頰、頭側、颏、喉深栗色,頸側栗黃色,羽尖白色,上胸、胸側淡棕白色,各羽均具兩道紅褐或淺栗色弧狀橫斑,形成鱗片狀;下胸、上腹和兩脅白色或近白色,各羽具兩道暗灰褐或深栗色弧狀橫斑或‘U’形斑,腹中央和尾下複羽白色或皮黃白色;尾下複羽亦具兩道褐色弧狀橫斑,但常常被羽毛掩蓋而不明顯,腋羽、翅下複羽亮棕皮黃色或紅赭色。

幼鳥上體淡褐或淡黃褐色,下體皮黃褐色或土褐色,無鱗狀斑。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藍黑色或黑色、冬季較淡,腳暗鉛色或鉛褐色。幼鳥上嘴褐色,下嘴黃色,腳淡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1.5-16.5g,♀12-17g;體長♂104-123mm,♀103-118mm;嘴峰♂11-12.3mm,♀10-12.8mm;翅♂51.3-58.2mm,♀50.5-57.8mm;尾♂34-48mm,♀37-46mm;跗蹠♂13-16mm,♀12.6-16mm(華南亞種)。(注:雄性—♂;雌性—♀)

栖息環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腳和平原地帶的農田、村落、林緣疏林及河谷地區。在中國雲南西部地區,也見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田邊灌叢和附近的混交林帶。

生活習性

遷徙:留鳥。

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多成群,常成20-30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與麻雀和白腰文鳥混群。多在庭院、村邊、農田和溪邊樹上以及灌叢與竹林中,也在草叢和地上活動。群結合較緊密,休息時亦多緊緊集聚在一起,有時一棵樹上聚集着上百隻,若有驚擾,全群立即起飛。飛行迅速,兩翅扇動有力,常常發出呼呼的振翅聲響,飛行時亦多成緊密的一團。

食性:主要以谷粒等農作物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實與種子,繁殖期間也吃部分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于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裡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内亞。

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新幾内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

中國分布遍布于中國南部地區,自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雲南,貴州至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及海南。

生長繁殖

斑文鳥繁殖期變化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在西藏墨脫,繁殖期4-8月中旬;在廣西南甯,繁殖期5-12月。但多數在3-8月間繁殖,或許1年繁殖2-3窩。營巢于靠近主幹的茂密側枝枝權處,也有在蕨類植物上營巢的。

常成對分散營巢,有時亦見成群在一起營群巢。巢呈長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圓球狀,結構較龐大,主要用雜草構成,内墊較為細軟的枯草。巢的長軸與地面平行,端部多作成瓶頸狀,入口處有用草穗編織的檐。

有時見兩巢上下重疊在一起,呈二層樓狀。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雌雄親鳥活動都很勤,每小時銜取巢材最多達51次,有時刮風也不休息,銜着巢材迎風飛翔掙紮,巢材被刮落多次,都再度重新拾起銜回築巢,一個巢曆時18天才能築好。巢距地高多在2-4m,也有8-9m,甚至12m的。

巢的大小據在雲南測量的9個巢為外徑15.7(13.0-20.0)cm,内徑12.7(11.0-14.5)cm,高19.4(15.5-20.1)cm,深14.0(11.3-16.5)cm,出入口徑4.2-4.4cm。

在廣西南甯測量的13巢為:外徑13-13.2cm×14.5-17.0cm,内徑9.4-10cm×11-12cm,高13-17cm,深11-12cm,出入口徑3.85-4.7cm×5.7-5.8cm。巢築好後即開始産卵,每窩産卵4-8枚。卵白色、無斑,橢圓形,大小據21枚卵的測量為16.5(14.5-17.5)mm×11.4(10.8-11.9)mm,重2.1(1.9-2.2)g。雛鳥晚成性,雌鳥獨自育雛,幼鳥留巢期20-22天。

亞種分化

斑文鳥(11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1.

斑文鳥巴韋安島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baweana

2.

斑文鳥小巽他群島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blasii

3.

斑文鳥菲律賓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cabanisi

4.

斑文鳥馬來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fretensis

5.

斑文鳥婆羅洲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nisoria

6.

斑文鳥蘇拉威西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particeps

7.

斑文鳥指名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punctulata

8.

斑文鳥藏南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subundulata

9.

斑文鳥松巴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sumbae

10.

斑文鳥華南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topela

11.

斑文鳥雲南亞種

Lonchura punctulata yunnanensis

種群現狀

斑文鳥是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農田和村寨附近常見鳥類之一,種群數量較豐富。由于該鳥主要以谷物為食,對農業有一定危害,但該鳥小巧玲珑,易于馴養,又是很好的籠養觀賞鳥,可以通過适當利用來控制種群數量。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上一篇:紅點齒蟾

下一篇:落葉喬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