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華

文苑英華

中國古代詩文總集
文苑英華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古代詩文總集。文學類書。宋太宗趙炅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蘇易簡等二十馀人共同編纂。全書上起蕭梁,下迄唐五代,選錄作家近2200人,文章近20000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九。可謂卷帙浩繁。[1]
    書名: 别名: 作者: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中文名稱:文苑英華 類 别:總集 時 代:北宋 編輯者: 李昉 宋白 徐铉等人 卷數 :一千卷

内容簡介

太平興國七年(982),《太平廣記》早已完成,《太平禦覽》也接近定稿,于是宋太宗下令從《太平禦覽》纂修中抽調李昉、宋白、徐铉等将近半數人力,加上楊徽之等共20多人重新編纂一部繼《文選》之後的總集,即《文苑英華》。太平興國七年九月開始纂修﹐雍熙三年(986)12月完成。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做過一次删繁補缺的工作。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又由石待問和張秉、陳彭年等複校兩次。由于史料記載含混,已經無法确定是否刊刻。

南渡以後,宋孝宗又命令校書的專業人員修訂,但質量還是很差。所以,周必大在告老辭官以後不得不和胡柯、彭叔夏再一次校訂才刊行。這次校出的錯誤,在中華書局的影印本中分别用小字夾注或篇末黑地大字的形式一一标明。今天看到的《文苑英華》即這個校訂的本子。

曆代刻本

這個宋刻本現今僅存殘本。全書一千卷﹐上繼《文選》﹐起自蕭梁﹐下訖晚唐五代﹐選錄作家兩千餘人﹐作品近兩萬篇﹐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中書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類(如把谥冊和哀冊合并則為三十八類)。每類之中又按題材分若幹子目﹐如賦類下分天象﹑歲時﹑地﹑水﹑帝德﹑京都等四十二小類。書中約十分之一是南北朝作品﹐十分之九是唐人作品﹐多數是根據當時流傳不多的抄本詩文集收錄的﹐《文苑英華》中收錄不少诏诰﹑書判﹑表疏﹑碑志﹐保存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校記裡還附注有别本的異文﹐可以用以輯補校勘唐人的詩文集。

清朝纂修《全唐詩》﹑《全唐文》和《四庫全書》時﹐都曾用作參考。《文苑英華》於南宋孝宗時周必大、胡柯、彭叔夏校訂後刊行,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宋甯宗、明世宗時曾重刻。本書流傳不廣﹐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胡維新等根據傳抄本重新刻印。1966年,中華書局用宋刊殘本140卷、明刊本860卷配齊影印,校正了原書的一些錯誤。同時,還收入彭叔夏的《文苑英華辨證》10卷和勞格的《文苑英華辨證拾遺》。

目錄

第一冊

刻文苑英華序

纂修人姓名

纂修文苑英華事始

卷一——一五〇 賦

第二冊

卷一五一——三三〇 詩

第三冊

卷三三一——三五〇 歌行

卷三五一——三七九 雜文

卷三八〇——四一九 中書制诰

卷四二〇——四七二 翰林制诏

卷四七三——四七六 策問

卷四七七——五〇二 策

第四冊 卷五〇三——五五二 判

卷五五三——六二六 表

卷六二七 箋

卷六二八——六四四 狀

卷六四五——六四六 檄

卷六四七——六四八 露布

卷六四九 彈文

卷六五〇移文

卷六五一——六六六 啟

第五冊

卷六六七——六九三 書

卷六九四——六九八 疏

卷六九九——七三八 序

卷七三九——七六〇論

卷七六一——七七〇議

卷七七一 連珠 喻對

卷七七二——七七九 頌

卷七八〇——七八四 贊

卷七八五——七九〇銘

卷七九一 箴

卷七九二——七九六 傳

卷七九七——八三四 記

第六冊

卷八三五——八三九 谥哀冊文

卷八四〇——八四一 谥議

卷八四二——八四三 诔

卷八四四——九三四 碑

卷九三五——九六九 志

卷九七〇墓表

卷九七一——九七七 行狀

卷九七八——一〇〇〇 祭文

文苑英華辨證

文苑英華辨證拾遺

上一篇:優酸乳

下一篇:截拳道之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