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哺

文化反哺

社會轉型期的現象
”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文化傳承涉及一個社會如何以某種方式将社會成員共有的價值觀、知識體系、謀生技能和生活方式一代代傳遞下去,它是文化或文明積累的基本方式,也是一個民族或社會能夠不斷前行的基本條件。文化傳承和社會學中所說的“社會化”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文化反哺”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
    中文名:文化反哺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屬性: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 學科:社會學 類型:文化或文明積累的基本方式

内涵

“文化反哺”意指“在急速的文化變遷時代所發生的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進行廣泛的文化吸收的過程。”

起因

它是當今多元社會中一道特别的風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當今社會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網絡文化、跨地域文化的交融,無不告訴我們世界正瞬息萬變,人類的知識正以“每三年就增長一倍”的速度遞增。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傳授知識的主導方式——教育相應也受到挑戰。如何保證學生迅速接觸到前沿知識,如何進行合理引導,如何處理好新形勢下教與學的關系都是教師應思考的問題。

對教育界的影響

衆所周知,在傳統的教育行為中,學生受傳媒(電視、雜志)影響甚少,教師的傳授自然成了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也是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直接來源。

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寡、質量的高低就與教師的素質有非常直接而又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間知識流向仍是單向的,是純粹意義上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

社會變遷的加劇,新規則、新事物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教師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一直與時代同步。原先在校接受的教育、知識、技能甚至價值判斷都會有所落伍,日常生活不明白的事物也越來越多。

心裡不免有些失落和慚愧,覺得在學生面前無所适從,覺得無顔面對江東父老,影響了心理健康,繼而影響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而此時的學生呢?

也許正坐在電腦前,盡情地上網。學生不再孤陋寡聞,已能從課堂、校園以外廣泛地獲取知識和信息,層面擴大、不斷豐富。

況且有學生這個特殊的交流群體。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了解和吸收都深深刻上了時代的烙印,站在時代的前沿,思想前衛、觀念新潮,甚至在價值取向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審美和生活情趣等方面都具有超前意識。

禮儀

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不論社會發生過怎樣的變化,就文化傳承的方向而言,總是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傳承。

這在社會組成的最小的細胞——家庭的内部體現得至為明顯:親代總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總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親子兩代在生物繁衍鍊條上的前後相繼性,決定了雙方在社會教化上的不平等性。

所以,社會學家都認可這麼一個觀點:社會教化過程中的“父為子綱”,稱得上是一切文明社會文化傳承的基本法則。

但在我們這個社會變遷異常迅猛的時代,上述法則及其天經地義的合理性自近代以來開始面臨挑戰,面對社會的急劇變遷,親子兩代的适應能力不同,對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親代喪失教化的絕對權力的同時,子代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這種“反向社會化”現象的出現說明了在急速的社會變遷背景下,不僅文化傳承的内容有了極大的變化,而且亘古不變的文化傳承的方向和形式也有了變化。

毋庸諱言,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同時有着“颠複性的意義”,不知不覺之間,将我們社會中原本的教化者和被教化者的關系倒了個個兒,上一代不再是絕對權威,下一代的吸收能力與創新能力,讓上一代有意無意地受到了影響,并在潛移默化中會向下一代學習。

教師

一方是深感與時代落伍,一方是走在時代前列,教師與學生究竟誰教誰?

“文化反哺”現象不容忽視,并由此引發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教與學的倒置現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知識流向不再是單向的,而是互動雙向的。

陳獨秀在上個世紀就指出“現代教育是學生教先生”,其在教育理念上的遠見可見一斑。所以要妥善解決由這種“文化反哺”而來的教與學的倒置現象,關鍵在教師。

時時虛心,更新教育觀念。

在文化反哺的環境下,學生能自主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變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為主動的知識處理者,這将從根本上結束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唯一陣地,以書本為源泉的傳統教育形式,代之以學生為核心,以實踐為參照,以社會為範疇的現代教育形式。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學會自我教育,學會如何不斷主動适應變化着的環境。教師要充分理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深刻内涵。

教師角色由主講人、教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幫助者,把學生真正推上“主角”的位置。也就是說,在文化反哺時代,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要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更,隻有這樣,才能逐步适應社會發展需求,才能适應學生“教”的局面。

處處留心,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知識增長速度之快,不得不引起教師的重視。倘若教師仍沿襲自己原有的知識,年年都“炒現飯”,滿足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兩耳不聞窗外事,勢必會被學生轟出課堂,在一片唏噓聲中“下課”。

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文化反哺”時代,教師最渴求的就應是知識的更新,是能學到更多的能為教學注入新鮮血液,補充營養的東西,使自己的大腦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斷地篩濾舊知,接受活化新知,積澱學識,方能使自己成為源頭活水。

因此,教師不僅要精通某一、兩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戰略眼光、超前眼光、超前意識,終身學習,盡可能使自己知識結構向新、廣、雜、博、深等方面發展。

打開心窗,與傳媒接軌。

文化反哺時代的到來,歸根結底就是由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種傳媒的“狂轟爛炸”形成的。

“源”于此,教師就應窮本溯源,從“源”抓起。教師不僅在教學上要積極探索,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時留意,關注媒體,看電視、聽廣播、上網,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大、更新自己的知識,憑現代技術手段來占據教育的制高點。

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兩千年前,孔子如是說。傳統教育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已成明日黃花,狹隘的觀念已不能适應社會發展的潮流。

向學生學習,與學生一起學習,進行民主平等的交流,無形中也縮短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增加了親近感,促進教學的良性發展。

厲兵秣馬,努力培養自身的能力。

學生的視野廣闊,知識來源渠道多,思想活躍,在創新方面發揮的潛力巨大,而這些要得到合理開發,還有賴于教師合理科學的引導。

教師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喚起學生超越的、無盡的追求意識。身為教師,能力與成功地完成教育活動相聯系。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教育和教學能力,要有組織管理能力,進行引導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表達能力,特别是創新能力。

“文化反哺”是社會變遷的産兒,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并不否定傳統的文化繼承方式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單向的文化傳承已向雙向甚至多向的傳承方式邁進,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存在,不能不有憂患意識。

身為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容不得我們懈怠,我們必須未雨綢缪。隻要我們以熱誠、熱情、執着來迎接“文化反哺”時代的到來,教育之光就會更加燦爛輝煌。

若活用孔子之言,可以這麼說:“教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學。教學教學,亦教亦學,教中有學,教中進學,學以緻教,教學相長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