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

漢語漢字
攘,漢語常用字(一級字),最早見于《說文》小篆。[3]手(扌)表意,篆書形體像手,表示用手推開;襄表聲,有除去、排除義。本義表示退讓,謙讓,讀ràng,此義現代漢語作“讓”。後引申為排斥、排除,又表示卷起、撩起等義,以上讀rǎng。
  • 中文名:攘
  • 拼音:rǎnɡ
  • 部首:扌
  • 倉颉:QYRV
  • 鄭碼:DSER
  • 筆順:12141251251112213534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七陽平聲
  • 注音:ㄖㄤˇ
  • 總筆畫:20
  • 結構:左右結構
  • 異體字:?、?、讓、?、?、?、?
  • 統一碼:基本區U 6518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手,襄聲。手(扌)表意,篆書形體像手,表示用手推開;襄表聲,有除去、排除義。《說文》:“攘,推也。”表示退讓,謙讓。讀ràng,此義現代漢語作“讓”。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推手使前也,古推讓字如此作。”清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此即推讓之本字。揖讓之讓亦作此。故《說文》與‘揖’字聯文。今經典統作‘讓’ ……今俗但知‘攘’為‘攘卻’、‘攘奪’同,竟不知為‘推攘’、‘揖攘’字矣。”《禮記·曲禮上》:“君出就車,則仆并辔授綏,左右攘辟。”鄭玄注:“謂群臣陪位侍駕者攘卻也。”段玉裁注:“攘,凡退讓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

如攘寇、攘夷狄是也。”故引申為排斥,排除,讀rǎng。《國語·魯語下》:“彼無亦置其同類,以服東夷,而大攘諸夏。”韋昭注:“無亦,亦也。同類,同姓也。攘,卻也。言楚亦将自置其同姓于魯以取天下。”唐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道家)。”又表示竊取,盜取。《廣韻·陽韻》:“攘,竊也。”《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趙岐注:“攘,取也,取自來之物也。”引申為侵奪。

《莊子·漁父》:“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賤民人。”引申為擾亂。《淮南子·兵略》:“此四君者,皆有小過而莫之讨也,故至于攘天下,害百姓。”高誘注:“攘,亂也。”又表示卷起,撩起。三國魏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現代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rǎng

動詞

止。

驅逐、排斥、抵禦。

侵犯,侵奪。

盜竊,竊取。

開拓。

容忍。

捋,揎。

擾亂;紛亂。

ràng

動詞

退讓、謙讓,後作“讓”。

ráng

動詞

通“禳”,祈禳。

形容詞

通“穰”,衆多、豐盛。

通“躟”,疾行貌。

níng

形容詞

紛亂貌。

xiăng

名詞

通“饟”,饋食。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攘,推也。從手,襄聲。

說文解字注

攘,推也。

推手使前也。古推讓字如此作。上曲禮注曰。攘古讓字。許雲。讓者、相責讓也。攘者、推也。從古也。漢書禮樂志。盛揖攘之容。藝文志。堯之克攘。司馬遷傳。小子何敢攘。皆用古字。凡退讓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如攘寇、攘夷狄是也。

從手。襄聲。

汝羊切。按當人樣切。十部。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韻》汝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如陽切。?音穰。《說文》推也。

又竊也。《書·呂?》:奪攘矯虔。《禮·禮器》:匹士太牢而祭,謂之攘。

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論語》:其父攘羊。

又卻也。《禮·曲禮》:左右攘辟。《周禮·秋官·禁殺戮》:掌司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注:攘,猶卻也。疏:謂人有罪過,官有文書。追攝不肯受者。《齊語》: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注:攘袂,猶今人雲捋臂。

又除也。《詩·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

又《揚子·方言》止也。

又《唐韻》如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音壤。擾也。《前漢·?平傳贊》:傾側擾攘楚魏之閑。

又《唐韻》《集韻》《韻會》人漾切。《正韻》人尚切。?與讓通。遜也。《前漢·禮樂志》: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注:攘,古讓字。

又《藝文志》:道家者流,合于堯之克攘,易之嗛嗛。

又《集韻》式亮切。賞去聲。與饟同。《詩·小雅》:攘其左右。箋:攘讀為饟。

又《集韻》《韻會》?泥庚切。音獰。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注:攘,女庚反。師古讀搶攘為伧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