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羅多

摩诃婆羅多

宗教哲學
《摩诃婆羅多》是享譽世界的印度史詩,它的漢語全譯本,約有五百萬字,《摩诃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并稱為印度兩大史詩,《摩诃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有10萬“頌”(詩節),内容篇幅相當于《羅摩衍那》的4倍,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史詩,規模宏大、内容龐雜。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诃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内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1]
    書名:摩诃婆羅多 字數:約有五百萬字 外文名稱:Mahābhārata(梵文)/Mahabharata(英文) 美譽:百科全書式的史詩 題材:印度史詩

簡介

摩诃婆羅多(天城文、IAST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诃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摩诃婆羅多》有“二十萬行長詩”之稱,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時代背景

《摩诃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曆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内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争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争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争,最終導緻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将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曆史悲劇。

文化遺産

這部史詩的成書過程是印度古人彙集和保存民族思想文化遺産的一種特殊方式。這部史詩本身就宣稱道:“正法、利益、愛欲和解脫,這裡有,别處有,這裡無,别處無。”也就是說,這部史詩的内容囊括了人世間的一切。因此,這部史詩成書後,在印度古代被奉為“第五吠陀”,也就是被奉為“聖典”。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是吠陀時代的“聖典”,而《摩诃婆羅多》則是史詩時代和古典時代的“聖典”,即“第五吠陀”。了解了《摩诃婆羅多》這部史詩也就基本了解了印度教傳統文化。所以,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诃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内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思想内涵

史詩所寫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内争,而是顯著對立的兩類統治者的鬥争,是弱小對強暴、受侮辱損害者對加侮辱損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貴族對高踞王位驕橫殘暴的貴族的鬥争。基調是頌揚以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堅戰公正、謙恭、仁慈,而難敵貪婪、傲慢、殘忍。難敵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連俱盧族内一些長輩也同情和袒護般度族。史詩表現了人民在亂世希望由比較賢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統一天下的願望。

貫穿史詩的是法的哲學思想體系。“法”是作為國家社會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法和非法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标準。這種思想利用史詩故事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最後幸存的般度族長子堅戰解釋為是法的化身和勝利。

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種形式傳到了東南亞,對當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它已被譯成印度現代一些主要語言和英、法、德、俄語乃至爪哇語。漢語全譯本共六卷,由金克木、趙國華、黃寶生等翻譯,乃迄今為止,除梵、英以外世界上第三個全譯本。

傳承方式

《摩诃婆羅多》成書後,以口傳和抄本的形式傳承。抄本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桦樹皮和貝葉。十九世紀開始出現《摩诃婆羅多》的印刷文本。二十世紀初,西方學者認識到《摩诃婆羅多》對于研究印度文化的重大學術價值,曾經計劃編訂《摩诃婆羅多》精校本,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中斷工作。從1919年開始,印度本國一批梵文學者重新啟動這項工作,曆時近半個世紀,于1966年出齊《摩诃婆羅多》全書精校本。

漢語譯本

《摩诃婆羅多》漢語全譯本依據的就是這個精校本。這項翻譯工作開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初由趙國華發起。《摩诃婆羅多》全書共分十八篇。金克木先生譯出全書開頭四章作為示範,趙國華和席必莊于1986年譯完第一篇(《初篇》)。但當時遇到出版困難,因為一般的出版社不敢輕易接納這項曠日持久的出版計劃。直到1989年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學術事業為重,接納了這項出版計劃。正當《摩诃婆羅多》翻譯工作重新啟動之時,趙國華于1991年突發心肌梗塞,英年早逝。此後,這項翻譯工作由黃寶生主持,并于1996年被列為重點科研項目。前後參加翻譯工作的共有八位梵文學者,曆時十多年,終于在2003年完成全書的翻譯。

該書的翻譯注重學術規範。全詩的篇、章和頌都标明序号。譯文中添加了必要的注釋。全詩十八篇,每篇前面都撰寫導言,介紹每篇的主要内容,進行簡要的評析,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資料或對值得研究的問題做些提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也将《摩诃婆羅多》列為重點圖書,精心編輯和印制,于2005年正式出版。

史詩作者

史詩的作者,印度傳統的說法是毗耶娑(廣博仙人)。是漁家女貞信婚前的私生子。貞信後來嫁給福身王,生下兒子奇武,奇武婚後不久死去,留下兩個遺孀。福身王面臨斷絕後嗣的危險。于是,貞信找來在森林中修煉苦行的毗耶娑,讓他代替奇武傳種接代,生下了兒子持國、般度和維杜羅。此後,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目睹和參與了持國百子和般度五子兩族鬥争的全過程。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後,創作了這部史詩。但對毗耶娑的傳說已無可考證。

成書年代

《摩诃婆羅多》書名的意思是“ 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它的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4世紀之間。史詩是紀元前後幾百年間許多人積累和加工的産物。它有許多不同的手寫本流傳下來。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據所有寫本整理校勘,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此外還有南印度傳本的校刊本。

成書曆史

《摩诃婆羅多》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積累成書的,早期以口頭吟誦的方式創作流傳,最早的證據顯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經收集了10萬對對句,有20卷。最早的抄本可能追溯到公元200年,所以可能在3到4世紀已經編成18卷本了,目前存在的是18卷本。

卷目

内容

1

初篇

1-19

前言,王子們的誕生和成長。

2

大會篇

20-28

宮廷中的生活和遊戲,般度家族被放逐。

3

森林篇

29-44

在森林中被放逐的12年生活。

4

毗羅陀篇

45-48

被放逐期間在毗羅陀宮廷中的一年。

5

斡旋篇

49-59

準備戰鬥。

6

毗濕摩篇

60-64

戰争的第一階段,毗濕摩為俱盧族司令。

7

德羅納篇

65-72

戰争的第二階段,德羅納指揮戰鬥。

8

迦爾納篇

73

戰争的第三階段,迦爾納指揮戰鬥。

9

沙利耶篇

74-77

戰争的最後階段,沙利耶指揮戰鬥。

10

夜襲篇

78-80

馬嘶等俱盧族殘存的将領在夜晚突襲般度人,幾乎将他們全部消滅。

11

婦女篇

81-85

甘陀利和其他婦女哀悼戰死者。

12

和平篇

86-88

堅戰加冕,奎師那對他進行指導。

13

教誡篇

89-90

奎師那最後的指導。

14

馬祭篇

91-92

堅戰組織皇家慶典。

15

林居篇

93-95

持國、甘陀利和貢蒂到森林中去尋找仙人,最終死在森林中。

16

杵戰篇

96

雅度人互相殘殺,最終滅亡;黑天死去。

17

遠行篇

97

堅戰和他的兄弟們死亡之路的第一階段。

18

升天篇

98

戰死的所有人都回到天堂,成了天上的神祇。

附篇

诃利世系

99-100

黑天的生平。

第一卷還講了鎮群王舉行蛇祭,解釋了其中的動機,為什麼想要消滅所有的蛇和為什麼現在還有蛇存在。這個故事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可能是來自吠陀。

主要情節

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天上八位神仙兄弟,帶着他們美麗的妻子們下到人間遊玩。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隻漂亮的母牛帶着小牛犢在吃草。母牛有着錦緞般的皮毛和惹人憐愛的姿态。一位婦人被母牛吸引了,她要求神仙們把母牛帶走,她的丈夫知道這是極裕仙人的母牛,勸她放棄這個想法,但她執意不從。最後,在衆兄弟的幫助下,他們終于偷走了母牛和牛犢。

極裕仙人是位很有法力的大仙。他回來後發現母牛不見了,運用法力很快就知道了誰是偷牛的人。他發出詛咒:八位神仙兄弟都将降到人間做凡人。極裕大仙和詛咒是很靈驗的,肯定能變成現實。八位神仙兄弟非常後悔,他們一起向大仙請求寬恕。大仙在他們的懇求下,把詛咒減輕了:七位兄弟都必須到人間走一遭,但偷牛的主謀将留在人世間。

八位神仙兄弟又去求恒河女神做他們的母親,商量好恒河女神生下前七個孩子都扔入恒河,讓他們洗去罪過,重新複活為神。恒河女神被他們的誠心感動了,她答應他們的請求,便化作一位美貌的女子到人間。她嬌美的容顔和婀娜的身姿,使她得到人間國王福身王的愛情。

在結婚前,他們訂了一個協議;福身王不許問她的來曆,不得幹涉她的行為,迷戀中的福身王答應了。他們成親了,生活幸福美滿,每年都生下一個俊美的孩子,但母親每次都将孩子扔入恒河,然後笑容滿面地回到丈夫身邊。國王極為震驚,但因婚前有約,隻好默默忍受,這樣延續了七年,第8年生第八個孩子——天誓的時候,福身王忍無可忍,終于要制止妻子了。丈夫違約,大仙的詛咒也實現了。恒河女神向丈夫講明原委,帶走了小兒子。兒子被送到大仙那裡,學習各種知識,練就了各種本領,長大後回到福身王身邊,成為英武、博學、善良的人物。國王立他為太子。

福身王失去愛妻後,十幾年都悶悶不樂,也沒再娶。有一次,他在河邊看到一位大眼細腰,似花似玉,渾身發着異香的漁家女子。他要求這位女子嫁給他。但女子父親提出的條件是要讓他女兒生下的兒子繼承王位。福身王已将恒河女神的兒子立為太子,無法答應。他又開始郁郁不樂了。太子知道原因後,他向漁父發誓他要放棄太子的地位,并發誓一輩子不結婚,這樣來保證漁家女的後代穩坐王位。天誓從此改名毗濕摩,意為“立下可怕誓言的人”。漁家女終于和福身王結婚了,他們生下花钏和奇武兩個兒子。花钏很早就死去了。奇武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持國,一個叫般度。持國是個瞎子,但他有以難敵為首的100個兒子。般度有以堅戰為首的5個兒子,但個個武功出衆。

持國百子和般度五子從小就産生了競争和矛盾,長大後又開始争奪王位。難敵為了獨占江山,經常想謀殺堅戰兄弟。有一次他建造了一個塗滿樹膠的房子,讓堅戰五兄弟去住,當他們一住進去的時候,又派人去放火,樹膠房子最容易着火,一下子就燒得精光。幸好有人報信,堅戰兄弟從事先挖好的地道跑走了。

堅戰兄弟們逃過了森林。在一次鄰國公主招親大會上,堅戰兄弟中的一個人,一箭射中遠處旋轉的魚的眼睛,他可以娶美麗的黑公主為妻了。由于母親對于阿周那的話的誤解,再加上五兄弟确實都喜愛黑公主,黑公主就這樣成為了般度五子共同的妻子。

黑公主的國家勢力強大。有了這樣的支持,堅戰五兄弟又回國了。國王分給他們一半國土,但都是荒涼的土地。難敵又想起一個壞主意,他讓般度王兄弟和他玩擲骰子的賭博。條件是輸了的一方必須流放12年,第12年還不能被認出來,否則又得增加12年的流放。般度王兄弟被迫無奈答應,結果輸了,他們隻好到森林中去過流放的生活。第13年時,他們喬裝打扮,到一個國家的王宮裡幹活。等一年過去了,他們派使者回國要求歸還他們的一半國土。

難敵拒絕了堅戰五兄弟的要求。雙方終于爆發戰争了。難敵和堅戰都聯絡了許多國家做他們的支持者,當時印度半島上的國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大戰——俱盧之戰。

這場大戰進行了18天,死傷無數人,難敵的99個兄弟都被殺死了,隻有難敵一人逃跑了。他躲進一個湖裡,用一根蘆管呼吸。但被堅戰五兄弟發現了。他們用語言羞辱他,逼得難敵從湖裡冒起來,和他們決鬥。難敵寡不敵衆,也被殺死了。

難敵的戰士們決心為難敵報仇,他們夜襲堅戰五兄弟的軍營,把酣睡的戰士都殺死了。幸好五兄弟當時不在,得以逃生。堅戰回國做了國王,想到兄弟家族間的殘殺給人民帶來了那麼嚴重的災難,他們心裡感到很愧疚。不久,他們把王位交給了孫子,帶着妻子黑公主到喜馬拉雅山去修道了。最後他們都升入天堂。

以上是史詩的中心故事,約隻占全詩篇幅一半。圍繞中心故事,穿插進大量神話傳統和寓言故事。如插話《那羅傳》寫古代國王那羅受惡神捉弄,輸掉國土,又在流亡中與妻子離散,最後曆盡艱險,夫妻團圓,收回國土;《莎維德麗傳》寫古代婦女莎維德麗憑自己的忠貞和智慧,赢得閻摩王的恩惠,使丈夫死而複生。除這類文學性插話,史詩還包含大量宗教、哲學、政治和倫理等理論性插入成分,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學長詩《薄伽梵歌》,長期被印度教奉為聖典。正是由于這種包羅萬象的特點,《摩诃婆羅多》可以說是一部以英雄史詩為核心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最長詩歌

長期以來,西方學界一直認為,《摩诃婆羅多》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新普林斯頓詩歌與詩學百科全書》1993年版這樣表述:“《摩诃婆羅多》是這個世界上最長的詩歌。其精校本有大約10萬頌,是《伊裡亞特》和《奧德賽》相加的近七倍。”有西方學者統計說,僅僅演唱這個宏大叙事的核心部分(兩個主要人物的對話部分),按照每分鐘唱一個“頌”(一組對句為一個頌)計算,就要連續不間斷地演唱25個晝夜。

叙事結構

它的叙事結構,像一組巨大的建築群,殿堂相接,院落相疊,回廊環繞,路徑互通。那些難以計數的“插話”,既各自獨立,又彼此關聯,而且還往往有各自的講述者、對話者乃至各自的聽衆;單說裡面出現的故事講述者就有300到400個之多。這樣一來,不僅故事中套着故事,而且對話中套着對話,起承轉合之間使得故事線索盤根錯節,情節發展引人入勝。當然,所謂篇幅“最長”的論斷,今天看來已經不準确了。在我國藏族民衆中長期流傳的史詩《格薩爾》,規模上要超過《摩诃婆羅多》許多,以正在陸續出版中的藏族著名歌手桑珠的演唱本為例:平均400頁一卷的藏文唱本,全部出齊要45卷之巨,而這還隻是他全部演唱曲庫存量的大約三分之二。這些民間的歌手記憶和演唱這種超級故事的能力,既令人敬畏,也讓人驚歎。

這部史詩以婆羅多族大戰為故事主線,插入了各種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義、哲學、政治、律法和倫理等論述。這些插叙數量之多,約占全詩篇幅的一半。如著名的印度教宗教哲學經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這部史詩采用對話叙事方式,而且話中套話,故事中套故事。這種開放型的框架式叙事結構也為各種插叙提供了方便。這樣,《摩诃婆羅多》最終成了一部以英雄傳說為核心的“百科全書式”的史詩。

篇目

史詩用梵文寫成,采用對話體,共有10萬頌(每頌為1節雙行詩體),現代精校本則為8萬多頌。全詩分作18篇:《初篇》、《大會篇》、《森林篇》、《毗羅篇》、《備戰篇》、《毗濕摩篇》、《德羅納篇》、《迦爾納篇》、《沙利耶篇》、《夜襲篇》、《婦女篇》、《和平篇》、《教誡篇》、《馬祭篇》、《林居篇》、《杵戰篇》、《遠行篇》、《升天篇》。最後附有一部《诃利世系》,有時作為第19篇,其實是另一部獨立著作。全詩以列國紛争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叙述婆羅多族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争奪王權的鬥争。

傳奇性

《摩诃婆羅多》(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詩,意譯為“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争奪王位的鬥争,與《羅摩衍那》并稱為印度兩大史詩亦作 Mahabharatam,Mahabharatum)這首冗長複雜的詩歌,成型于公元2世紀。根據一種觀點,要麼它包含了一些很早期的科幻小說,要麼它記述了那些如我們今天的軍隊一樣擁有高級軍備的人們之間的戰争。

例如,有這麼一個情節,韋利須尼——一個部落和它的戰士們包括英雄克利須那,被一名稱為沙瓦的領袖領導軍隊所困。

殘酷的沙瓦乘坐無所不及的娑巴戰車,他用車殺死了許多勇敢的韋利須尼青年,并且摧毀了城市所有的停車場。

娑巴曾是沙瓦的城市、旗艦、戰役指揮部。在娑巴裡邊,他可以選擇飛到任何地方。換一種詞彙描述,把娑巴描述成母船可能最恰當,沙瓦利用它向敵人發動攻擊。幸虧韋利須尼的英雄們同樣裝備強大,并且一朝他們要處置沙瓦。英雄普勒迪烏牟納要用一種特殊武器來結束他的生命,但是最高的神介入了:“這種戰箭會使雙方同歸于盡”,他們還講,無論如何告訴普勒迪烏牟納,已經注定沙瓦要由克利須那所擊敗。

克利須那上天追擊,但是沙瓦在天空中一立戈距離處堅守……“他一刻不停地朝我投擲火箭、導彈、長矛、長釘、戰斧、三仞投槍、發火器……,天空似乎有上百個太陽、上百個月亮,以及上百萬個星星。分不清晝夜,辨不出方向。”

然而克利須那使用相應的反彈道發射物頂住了沙瓦的反擊:

“當他們迫近我時,我開始了反擊;當他們一瞬穿過天空時,我用自己的閃速打擊船将他們切成兩三塊——天空中響起了巨大的噪音。”

盡管如此,克利須那受到痛苦的擠壓。他重整旗鼓;但是沙瓦利用技術或者什麼魔力消失了。于是克利須那裝載一種特殊武器,一種遠古的“智能炸彈”。

“我迅即用一種戰箭猛攻,可以搜尋聲音去殺死他們。所有發出尖銳聲音的達納瓦斯(沙瓦的軍隊)都死掉了,被那些由聲音觸發的如太陽般強烈耀眼的戰箭。”

但是沙瓦本人卻在攻擊中逃跑了,最後克利須那向娑巴投擲他“愛用的發火武器”——一種外形如“帶冕的太陽”的餅狀物。由于受到強烈沖擊,空中城市墜落了。

沙瓦被殺死了,随之《摩诃婆羅多》的這一節結束了。最為令人稱奇的事之一是,提議如果使用那種尤其駭人的武器(普勒迪烏牟納的特殊戰箭)會使“雙方同歸于盡”——是由諸神明言禁止的。這會是何種武器?還有一節或許能提供答案:這裡描述了英雄阿得瓦坦使用了可怕的阿各諾亞武器的後果。當時武器釋放出“抛射出耀目的無煙之火”:

“在敵人的上方産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 包圍了敵人……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的番答瓦上方形成,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開始刮起猛烈的風,煙雲平地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在天空中晃動。大地震動,被這種武器産生的可怕而猛烈的火烤焦。大象在火中瘋狂地來回奔跑……在廣大地域内,其它動物都變形而死得滿地。”

更糟糕的還在後頭。如果阿得瓦坦武器造成的後果象一場火暴,那麼古耳卡制造的攻擊後果則是一場核爆炸及放射性落塵中毒:

“古耳卡乘坐他的飛行器和委阿納(婆羅門寺院上的塔),向維裡須尼司及安達卡司的三座城市投擲了一枚充滿了宇宙能量的飛彈。極為壯觀的一股白熾的煙火柱升起,宛如千萬的太陽同時照耀。就是這個秘密武器——鐵霹靂——一個巨大的死亡使者,将維裡須尼司和安達卡司全族的人化為灰燼。屍體給燒得無法辨認,毛發、指甲盡皆脫落。陶器無端碎裂……,食糧全部敗壞。為了逃脫死亡,戰士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如果上述描寫是科幻的設想,那麼作者必是一位先知。

研究

婆羅門仙人

史詩《摩诃婆羅多》成書于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總長達十萬頌(詩節),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總和的8倍,熔哲學、宗教、律法、政治、倫理思想于一爐,印度梵文學者蘇克坦卡爾将其定義為“印度的集體無意識,我們的過去,一直延伸到現在的過去”。

“法、利、欲和解脫,婆羅多族雄牛。這裡有,别處有,這裡無,别處無。”史詩曾無比驕傲地宣稱:“它想把人類所有智慧都歸納其中。”中文版《摩诃婆羅多》項目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黃寶生認為,《摩诃婆羅多》的生命一直延續到現在,影響了整個民族的習慣、思維方式、倫理道德。而西方學者也早有共識,若不能理解這部史詩,“就無法理解印度文化”。

争鬥

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四世紀的印度,小國林立、紛争并起,君臣各自為戰,尋求兼并之道。“列國戰争時期,往往是産生智慧的時代。”黃寶生把印度這一時期比作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複雜的鬥争産生英雄人物。通過史詩或歌,人類總結曆史經驗,積累智慧。”

盡管《摩诃婆羅多》的作者标注為“毗耶娑”,它卻不是一部由一人寫就的作品。事實上,我們甚至無法斷言這位“作者”是否真實存在。他是史詩中的一個人物,作為長者目睹和參與了戰争的全過程。專家設想,開始的時候,《摩诃婆羅多》隻是一部描寫婆羅多族大戰的史詩。俱盧族與般度族為争奪國土而進行的血腥戰鬥,是它的主線。在漫長的800年中,曆代遊吟詩人的傳播與增益,為其加入諸多睿智的觀察,使其逐漸成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戰争的背景加深了詩人的痛苦和憂慮,也使這部作品煥發出别樣的光芒。“殚智竭慮,對于人乃至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生存意義進行不倦的思考,是印度固有的傳統。這種努力,令人佩服。”《摩诃婆羅多》譯者之一葛維鈞說。

如同古希臘史詩中,戰鬥的每一方都有神的幫助,發生在婆羅多族内部的這場争奪,同樣神人交雜。戰争雙方的英雄都是神與羅刹的化身,以人類的方式行動。因而,這場大戰在印度人的眼中,更像一場神魔大戰,是神托身代表正義的般度族一方,殲滅多為惡羅刹轉世的俱盧族一方。隻是在現代人看來,它更像是一場意識形态的争鬥,發生在神的世界裡的一切,不過是人間戰鬥的延伸罷了。

困境

每個民族都曾幻想自己有過一段黃金歲月,衣食無憂、平等快樂。之後,随着正法式微、争鬥紛纭,黃金時代一去不返。《摩诃婆羅多》将主要情節的發生時間,定位在二分時代與争鬥時代之間。“史詩将時代劃分為圓滿時代、三分時代、二分時代、争鬥時代。所謂三分時代,是指正義所占比例隻剩四分之三。到了二分時代,正義就隻剩下一半了。”黃寶生說,時代正要走向無窮的争鬥,“所以他們在鬥,正義與不正義在鬥。”

事實上,理想中的黃金時代隻是一個遙遠的彼岸,不可企及,今日現實的人類會明白,永遠處于正法與争鬥之中,隻不過“有時候正法占主導,有時候争鬥占主導”。“馬車變成汽車,依然是車輛,弓箭變成導彈,依然是武器。仔細想想,現代社會依然如此,基本的人性、社會的不平等依然存在。當時産生的問題、矛盾、悲劇,然沒有解決。”黃寶生感歎說,《摩诃婆羅多》讓他感受到諸多現代社會依然存在的問題《摩诃婆羅多》将它們演繹出來,并告訴人們如何運用智慧應付困境。”

《摩诃婆羅多》告誡人們,要依從正法,恪守道德。黃寶生将印度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黑天視作體現其核心思想的人物之一,“從操作層面來說,黑天代表了實際生活中應有一種正法。所謂法,就是社會生活中的正義的規則。這是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文化系教授劉安武的觀點,正法可以闡釋為“天職”。“一個人在社會中,作為兒子的天職是孝敬父母,作為士兵的天職就是作戰。每個人都有多種身份,擁有多種天職。天職、正法是約束每個成員的。”

當般度族五兄弟之一、精通箭術、威武智慧的阿周那将要與俱盧族将領作戰的時候,他動搖了。這是一場族内的戰争,他在陣營的另一方看到自己的堂兄弟。“看到自己人,黑天啊!聚在這裡渴望戰鬥,我四肢發沉,嘴巴發幹,我渾身顫抖,汗毛直豎……打仗殺死自己人,能得到什麼好處?我不渴望勝利,黑天啊!我不渴望王國和幸福。……”這時候,在阿周那憂傷的目光中,黑天為開導他,在《薄伽梵歌》裡闡述了他的哲學思想。《薄伽梵歌》後來成為印度教的經典,也是印度哲學的重要篇章。黃寶生認為,它推崇的核心思想,在于人生要從事行動,但不要執著于行動的成果。

幾乎所有古典時代的英雄都帶有悲劇的特征,多重天職所構成的困境讓他們陷入無法自拔的矛盾與痛苦中。俱盧族大軍統帥迦爾納,是般度族五兄弟的母親貢蒂的私生子,卻從小被抛棄,車夫之子的身份使他地位低下、貧窮,直至有一天在校場被俱盧族長子難敵封為盎伽王。當他有一天終于得知自己身世,他已經站在與兄弟敵對的陣營裡——“持國之子(俱盧族)讓我随意享受一切,始終尊敬我,我怎麼能不報答?……現在正是仰仗持國之子生活的人們報效的時刻,我應該不惜生命盡忠報恩。”迦爾納遵守了為持國戰鬥的諾言,也遵守了隻與阿周那交戰的諾言,他死在阿周那的箭下,為了“維護善人們應有的仁慈行為”。

誓願

在一個沒有紙上協議的時代,諾言往往有很大的約束力。“印度古代的道德信念是很強烈的,絕對不違背誓言。這就是正法,是必須追求的最高理想。”郭良鋆舉例說,史詩中有位英雄名為毗濕摩,為滿足父親的願望,發誓永不做國王并永不娶妻生子:“毗濕摩的意思就是‘偉大的誓言’”。

“立誓後一定要兌現,是一種原始風氣、一種英雄氣概。”黃寶生說。古代印度人相信,違背誓言将使功德受損。戰争勝利36年後,般度五子跟随黑天升天,阿周那倒在雪山上,堅戰解釋:“阿周那說過:‘我會在一天之内毀滅所有敵人。’但是他沒有做到。這位驕傲的勇士現在倒在地上……想要獲得繁榮的人應說到做到。”

“但怎樣實現自己的諾言,卻很複雜。因為社會本身很複雜,有些表現上是正法的,實際上并不合理。”黃寶生介紹說,史詩的《和平篇》中除了一篇《王法篇》外,還有一篇《危急法篇》。“譬如說正義的一方處于弱勢,片面講求正法,正義就戰勝不了邪惡。《危急法篇》所說的,就是正義處于危急的情況下,不能教條地按照規則行事。這時候,就要運用智慧。”

正義與非正義隻是在理論上截然分明,在現實中,它們遠沒有一道明晰的界限。比如在般度族無法戰勝俱盧族統帥德羅納時,代表正法的般度族長子堅戰采取黑天的意見,向德羅那謊稱他的兒子馬嘶已死,萬念俱灰的德羅那放棄了戰鬥。

“《摩诃婆羅多》的偉大之處,正在于它洞察人類生活各種複雜情況,看到了社會的殘酷性、複雜性,不是條條框框所能解決的。”黃寶生認為:“社會需要法則,也需要應付不同狀況的智慧。”

咒語

古代印度人确實相信,道德能産生一些非凡的力量。在《摩诃婆羅多》中,一些經過苦行修煉的婆羅門仙人,甚至有超越神的能量。“婆羅門仙人會由于某些人做了不合适的事,發出詛咒。這是早期的巫術思想,人們認為能夠通過自己的意志、願望達到某種目的。”黃寶生把它看作曆史發展的一個階段。

《摩诃婆羅多》中最大的詛咒發生在戰後,持國王和王後甘陀利失去了所有的兒子,悲傷之餘,甘陀利詛咒黑天說,36年後,黑天的家族也将遭受同樣悲慘的命運。36年後,詛咒應驗,黑天家族内部一場混戰,最後也毀滅了。“她的詛咒是有道理的,黑天要為這場災難負責,報應就是你自己的家族也會得到這樣的報應。”

“從書的描寫來看,詛咒并不是貿然作出的,往往是事情做得不對,就會遭到懲罰。某種意義上說,詛咒有一種警戒的作用,能起到懲惡揚善的效果。”黃寶生認為詛咒在書中也逐漸過渡為一種象征手法:“通過象征性的描寫說明其中的因果報應。這是印度古代樸素的因果報應思想,不僅是前世原因後世報,還是現世原因現世報。”而這種業報觀念,如葛維鈞總結的:“千百年來,始終制約着印度社會的道德倫理生活。”

戰争

婆羅多族大戰進行了整整18天,兩族将士在戰争中傷亡殆盡,婦女如遊魂般失魂落魄地在戰場上尋找和拼接丈夫的屍體,絕望彌漫天際。戰争最後的殘酷氣息中滲透着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婦女們為俱盧族毀滅悲痛,高亢的哭喊聲震撼衆生。這哭喊聲聽來像是時代末日衆生遭到焚燒,衆生也覺得也許到了世界毀滅的時刻。”

傳述《摩诃婆羅多》的詩人們感覺到,在那個時代,戰争不可避免。“在正法或義務面前,一個人應當舍身忘死地去打仗,而不計後果如何。”即便如此,劉安武仍認為,《摩诃婆羅多》還帶有濃郁的反戰思想:“戰争總是對社會造成很大破壞。在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國家,人們總是要用慈悲的思想反抗戰争的思想。”

劉安武的觀點,在《摩诃婆羅多》中,還有約束戰争的思想,這正是中國經典缺乏的(注意此處僅限文學作品,不代表中國古代缺乏約束戰争的思想,類似的約束在春秋戰國廣泛存在)。《三國演義》講兵不厭詐,故而我們看到史詩中的戰鬥會感到好笑:“戰争雙方達成協議,晚上不打仗,而且嚴格規定騎兵對騎兵、步兵對步兵、馬兵對馬兵的規則,馬兵不能打步兵,騎兵也不能沖步兵。”

權利争奪存在一天,戰争的危機就無法消除。反戰,從來都是弱者、受害者的願望。“不能制止戰争的時候,就要約束它的破壞力。這是《摩诃婆羅多》中的寶貴思想。”劉安武說,這種思想在當今仍是很可取的,一些國際公約,就是為了防止盲目的仇殺。

印度神話

教義

輪回 · 轉世 · 解脫 · 業 · 達摩 · 吠檀多 · 虛幻 · 素食主義 · 瓦爾那

體系

提婆 · 提毗 · 阿修羅 · 納加 · 夜叉 · 迦樓羅 · 羅刹 · 三相神 · 方位護法

男神

梵天 · 毗濕奴 · 濕婆 · 因陀羅 · 阿耆尼 · 伐樓拿 · 雙馬童 · 伐由 · 閻摩 · 俱吠羅 · 蘇利耶 · 樓陀羅 · 格涅沙 · 哈奴曼 · 黑天 · 陀濕多 · 生主 · 祈禱主

女神

辯才天 · 吉祥天 · 薩蒂 · 帕爾瓦蒂 · 杜爾嘎 · 迦梨 · 剛迦 · 伐樓尼 · 馬裡安曼 · 迦耶德麗 · 烏莎斯

經典

吠陀 · 梵書 · 森林書 · 奧義書 · 往世書 · 羅摩衍那 · 摩诃婆羅多

上一篇:颚口線蟲

下一篇:碎空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