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瓊花

揚州瓊花

忍冬科莢蒾屬植物
瓊花(學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f.keteleeri(Carrière)Rehder)是忍冬科、莢蒾屬植物。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達4米;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葉柄及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或黃白色簇狀短毛,後漸變無毛。葉臨冬至翌年春季逐漸落盡,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聚傘花序僅周圍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徑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常凹缺。果實紅色而後變黑色,橢圓形,長約12毫米;核扁,矩圓形至寬橢圓形,長10-12毫米,直徑6-8毫米,有2條淺背溝和3條淺腹溝。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分布于中國江蘇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生于丘陵、山坡林下或灌叢中。庭園亦常有栽培。瓊花的葉和根可作藥用,江西民間用葉治瘧疾;用根治咽喉潰瘍,外用治皮膚癢症。樹姿優美,為傳統名貴花木。适宜配植于堂前、亭際、牆下和窗外等處。
    中文名:瓊花 拉丁學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f.keteleeri(Carr.) 别名:聚八仙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超目: 目:茜草目 亞目:川續斷目 科:忍冬科 亞科:五福花科 族:莢蒾族 亞族: 屬:莢蒾屬 亞屬: 組:裸芽組 亞組: 種:繡球莢蒾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原産于中國江蘇、浙江、湖北 命名者及年代:(Carrière)Rehder,1949 保護級别:

簡介

瓊花是我國的千古名花。宋朝的張問在《瓊花賦》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塵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閑,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瓊花以它那淡雅的風姿和獨特的風韻,更有關于瓊花的種種富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傳說和迷人的逸聞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愛和文人墨客的不絕贊賞,被稱為稀世的奇花異卉和“中國獨特的仙花”。

其實,瓊花之名本是泛指開着美麗花朵的花卉。“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而所謂瓊者,即美玉也。後人将瓊花作為某種特定花卉的名稱,也許正是贊賞它花美似寶玉。至于将它作為某神特定的植物名稱始于何時,至今尚未有确論,但至遲在北宋就這樣稱呼了。據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後土廟瓊花詩·序》“揚州後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實何木也,俗渭之瓊花。因賦詩以狀其異。”由此可知,瓊花之名在王禹偁記叙之前已流傳民間。繼王禹偁之後,文人題詠越來越多,也越寫越奇。韓琦作詩贊:“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雲:“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歐陽修也作詩贊曰:“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不但贊其美,還強調瓊花是揚州獨有。從此,瓊花不但揚名于世,而且還和揚州古城的盛衰緊緊連在一起。

形态特征

繡球莢蒾(原變型)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達4米;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葉柄及花序呈灰白色或黃白色簇狀短毛,後漸變無毛。葉臨冬至翌年春季逐漸落盡。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5-11厘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圓或有時微心形,邊緣有小齒,上面初時密被簇狀短毛,後僅中脈有毛,下面被簇狀短毛,側脈5-6對,近緣前互相網結,連同中脈上面略凹陷,下面凸起;葉柄長10-15毫米。

聚傘花序直徑8-15厘米,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組成,總花梗長1-2厘米,第一級輻射枝5條,花生于第三級輻射枝上;萼筒筒狀,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無毛,萼齒與萼筒幾等長,矩圓形,頂鈍;花冠白色,輻狀,直徑1.5-4厘米,裂片圓狀倒卵形,筒部甚短;雄蕊長約3毫米,花藥小,近圓形;雌蕊不育。花期4-5月。

瓊花(瓊花集)聚八仙(洪武郡志);八仙花(花鏡),蝴蝶木(拉漢種子植物名稱),揚州瓊花(博物)

聚傘花序僅周圍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徑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常凹缺;可孕花的萼齒卵形,長約1毫米,花冠白色,輻狀,直徑7-10毫米,裂片寬卵形,長約2.5毫米,筒部長約1.5毫米,雄蕊稍高出花冠,花藥近圓形,長約1毫米。

果實紅色而後變黑色,橢圓形,長約12毫米;核扁,矩圓形至寬橢圓形,長10-12毫米,直徑6-8毫米,有2條淺背溝和3條淺腹溝。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生長習性

喜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宜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較耐寒,能适應一般土壤,好生于濕潤肥沃的地方。長勢旺盛,萌芽力、萌蘖力均強,種子有隔年發芽習性。

分布情況

産江蘇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生于丘陵、山坡林下或灌叢中。庭園亦常有栽培。

栽培方法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常用種子繁殖,11月采種,堆放後熟,将種子洗淨,用低溫層積至翌春播種,覆土需略厚,上面再蓋草。當年6月有一部分發芽出土,這時可揭草遮陽,留床a2年可換床分栽,4~5年可供移栽用于庭園美化。瓊花移栽:瓊花移栽容易成活,應在早春萌動前進行,以半陰環境為佳,成話後注意肥水管理。主枝易萌發徒長枝,擾亂樹形,花後可适當修枝,夏季剪去徒長枝先端,以整株形,花後應施肥一次,以利生長。

瓊花果實為單果類中的核果,内果皮極堅硬,包于種子之外,種子采收期一般在10月以後,以種子外果皮發黑為成熟标志。種子采收後應沙藏,翌年清明取出,洗去果皮,将種殼(内果皮)剝去,或者磨損部分種殼,或者用0.1%的稀酸溶液浸泡24小時,使種殼軟化後再播種,未經處理的種子一般當年很難出苗。播種後覆土1.5厘米左右,如是盆播應經常澆水、松土,使苗盡快出土。

嫁接繁殖

瓊花實生苗一般要7年至8年方能開花,而若用成年瓊花有花芽的枝條嫁接,成活後第一年就能開花。

嫁接方法是:在3月初(芽萌動前),取能開花的母樹枝條(通常為樹冠中上部的外圍枝條),剪下長約5厘米左右的一段為接穗,留頂芽者較理想,一般用高接法。嫁接後置遮蔭處。待接穗的芽發出葉片後,再直接放在陽光下。瓊花的主幹與分枝之間存在着生長相關性,當側枝高接後,應剪去主幹的頂端,以加快接穗的成活與成長,使之早日進入盛花期。

栽培管理

去殼後的種子一般經1個月左右出苗,幼苗剛出第一對葉子時,應适當遮蔭,特别是中午不要讓陽光直射幼苗,以免水分蒸騰過快,使幼葉萎蔫。如發現葉片内卷,而傍晚立即複原,說明葉的蒸騰量大于根系的吸收量,是炎熱或幹旱條件下常有的現象。瓊花當年播種出苗的,生長不快。第二年開始明顯加快生長,長到10厘米以上時,可根據盆的大小摘去頂芽,促進側芽迅速生長,為盆栽造型及嫁接做好準備。

病蟲防治

瓊花适應性較強,沙土、粘土,一般土壤等均可栽培,用沙土栽培的苗根系發達。在生長旺季應注意薄肥勤施。如發現葉片發黃,可用1/1000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片。瓊花葉片皮毛較多,一般不易受到蟲害。但下表皮的角化程度較低,有些病菌孢子在萌發時的分泌物能溶解這部分角質層,所以在梅雨季節,通常需噴些波爾多液防治。此外,因瓊花角質層的折光性為中等,故暑天不宜直接接受暴曬。

主要價值

瓊花主要用于觀賞,而且瓊花枝、葉、果均可入藥,具有通經絡、解毒止癢的療效。莖有祛濕止癢,清熱消炎,解毒的藥用作用。

瓊花的壽命較長,揚州大明寺内一株清朝康熙年間種植的瓊花,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如今依然繁茂,風姿如故,風韻仍不減當年。瓊花的美,是一種獨具風韻的美。它不以花色鮮豔迷人,不以濃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紅,瓊花卻花開潔白如玉,風姿綽約,格外清秀淡雅;而每當秋風蕭瑟,群芳落英缤紛,凋零衰敗之際,瓊花展示的卻是綠葉紅果的迷人秋色。其葉、其果,紅綠相映,分外鮮豔,經久不凋,給蕭瑟的秋色點染了豔麗的色彩和歡快的氣氛。瓊花枝條廣展,樹冠呈球形,樹姿優美,樹形潇灑别緻。

瓊花的美更在它那與衆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圍成一周,環繞着中間那顆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開放的兩性小花),簇擁着一團蝴蝶似的花蕊,微風吹拂之下,輕輕搖曳,宛若蝴蝶戲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綽約,引人入勝。“千點真珠擎素蕊,一環明月破香葩”。無風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圍着圓桌,品茗聚談。這種獨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愛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

植物文化

瓊花為揚州市花。揚州人對瓊花情有獨鐘。原物雖已不在,但揚州人把一種叫聚八仙的花視為瓊花,當作市花精心培育呵護,揚州大明寺内則有一株清朝康熙年間種植的瓊花,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瓊花也是昆山市的市花。以種植瓊花聞名的亭林公園成為遊人的必遊之地。其中最大的一棵瓊樹已有350年,堪稱瓊花之最。

上一篇:帆蜥魚

下一篇:章丘大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