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鳄

揚子鳄

鼍科短吻鳄屬動物
揚子鳄(Alligatorsinensis)或稱作鼍(tuó),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鳄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鳄”。[1]在揚子鳄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鳄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鳄對于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把揚子鳄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中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鳄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揚子鳄屬于爬行動物,卵生。
    中文名:揚子鳄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 目:鳄目 亞目: 科:鼍科 亞科: 族: 屬:短吻鳄屬 亞屬: 種:揚子鳄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别稱:中華鼍、中華鳄、土龍、豬婆龍 二名法: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 IUCN:極危 英文名:Chinese Alligator

種族簡介

鼋yuán鼍:tuó鼍是鳄形目鳄亞科鼍屬的其中1種(學名:Alligatorsinensis),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及太湖,又名中華鳄,揚子鳄(YangziCrocodile),俗名叫地龍、豬婆龍,是中國的特有動物。鼍,爬行動物,吻短,成年體長二米左右,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邊,皮可以蒙鼓.分布于長江中下遊及太湖(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是中國特有的生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兩栖卵生爬行動物。現在野生數量已非常稀少,也被稱為“活化石”。活化石就是說明它現在對于和它一樣生活在史前,但已經滅絕的動物的研究有鮮活的化石例子。

它又指巨鼈,據傳說《竹書紀年》和《考工典拾遺記》載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時,在九江以鼋鼍為橋梁。【釋名】魚(《本經》)、土龍。藏器曰∶《本經》魚,合改作鼍。鼍形既是龍類,宜去其魚。時珍曰∶鼍字象其頭、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謂之土龍。物也。今依陳氏改正之。

【集解】《别錄》曰∶魚甲生南海池澤,取無時。弘景曰∶即鼍甲也,皮可冒鼓。性至難死,沸湯沃口,入腹良久乃剝之。藏器曰∶鼍性嗜睡,恒閉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須百人牽之;一人掘,亦一人牽之。不然,終不可出。頌曰∶今江湖極多。形似守宮、鲮鯉輩,而長一、二丈,背尾俱有鱗甲。夜則鳴吼,舟人畏之。時珍曰∶鼍穴極深,漁人以篾纜系餌探之,候其吞鈎,徐徐引出。性能橫飛,不能上騰。其聲如鼓,夜鳴應更。謂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聽之以占雨。其枕瑩淨,勝于魚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為嫁娶之敬。陸佃雲∶鼍身具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

種族特征

揚子鳄與同屬的密河鳄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頭部前段低平,後段隆起,吻背有雕蝕紋,頭後有4枚枕鱗。兩外鼻孔開于吻端。成年揚子鳄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隻有1.5米長,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許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揚子鳄或稱作鼍(tuó),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鳄魚,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鳄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

種族習性

鼍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栖息,性情兇猛,可在3米内快速襲擊獵物,以各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栖類和甲殼類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産卵,每窩可産卵20枚以上。卵産于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鳄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具有冬眠習慣。揚子鳄是唯一具有冬眠習性的鳄類。它半年冬眠,半年活動。它10月底開始冬眠,直至4月上旬才醒來。雌鳄、雄鳄隻有在繁殖期才爬在一起,在非繁殖期則分居。雄鳄發情時會發出叫聲,雌鳄也随之以叫聲相應,具有一呼一應的特點。雌鳄在7月上旬便開始搭窩。7月中下旬産卵,卵的大小似鴨蛋,一次産卵約30枚。

9月中下旬,幼鳄孵出後,便由雌鳄帶領覓食。幼鳄難以在一個月内覓得足夠的食物,因此,幼鳄成活率很低。兩億年前的地球是爬行動物的天下,由于環境的變化,恐龍等爬行動物滅絕了,而揚子鳄卻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人們常以揚子鳄去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揚子鳄對生物進化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繁殖習性有人把揚子鳄稱為鳄魚,把它看作是水生動物。

其實揚子鳄沒有鰓,也不是水生動物,隻不過揚子鳄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适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具有水陸兩栖的本領而已。這樣,揚子鳄就擴大了生活的領域,使它們容易在生存鬥争中成為優勝者。揚子鳄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栖,性情兇猛,以各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栖類和甲殼類為食。6月份交配,雌鳄、雄鳄隻有在繁殖期才爬在一起,在非繁殖期則分居。雄鳄發情時會發出叫聲,雌鳄也随之叫了起來,具有一呼一應的特征。7~8月份産卵,每窩可産卵20枚以上。卵産于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鳄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幼鳄孵出後,便由雌鳄帶領覓食。幼鳄難以在一個月内覓得足夠的食物,因此,幼鳄成活率很低。

揚子鳄是唯一具有冬眠習性的鳄類,每年10月就鑽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揚子鳄喜靜,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于半睡眠狀态,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敵害或追逐食物。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魚、小蝦、水鳥、野兔、水蛇等動物。揚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内,因而它就有很強的耐饑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3]揚子鳄孵化溫度與性别比率的關系,Z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對決定性别起作用,而不是W染色體上的一個決定雌性的基因,而該基因被高溫去活。

這些發現也提出,其他的爬行動物中表現出與溫度有關的性别确定存在性别染色體的可能性。在這之前,研究人員通常假設,性别或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或是在胚胎發育的溫度所決定,而不是由兩者同時決定的。溫度在31℃-32℃是雌性;32℃-33℃是雄性;33℃-34℃是雌性,在30℃以内雌雄數差不多,但是低于28℃蛋會死亡。對鳄魚最大影響的其實不是栖息地的減少,而是人類活動排放大量的碳造成的溫室效應,改變了種群内的性比,才導緻揚子鳄瀕臨滅絕。捕食方法揚子鳄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鳄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隻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囵吞咬下去。

所以當揚子鳄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鳄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抛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揚子鳄往往用大嘴“夾”着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幹脆把獵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揚子鳄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隻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栖息環境揚子鳄生活在淡水裡,喜歡栖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

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領,頭、尾和銳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話說“狡兔三窟”,而揚子鳄的洞穴還超過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蘆葦、竹林叢生之處,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氣口,而且還有适應各種水位高度的側洞口。洞穴内曲徑通幽,縱橫交錯,恰似一座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種地下迷宮幫助它們渡過了嚴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時也幫助它們逃避了敵害而幸存下來。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

種族分類

在脊椎動物學分類學中,屬于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鳄目、鼍科、短吻鳄亞科、鼍屬。

栖息地點

栖息于河湖淺灘,白天常浮水曝曬于日光下,夜間出來取食螺、蚌、魚、蝦及小形禽獸。成體登陸步行不如水下遊泳靈活。10月入蟄,4~5月出穴交配,7~8月于草叢中産卵26枚左右,大小如鴨蛋,有白色硬殼。6~7周孵化。近年由于人口增多、農田施用化肥以及人為的捕殺,鼍的數量急劇減少。

特征概述

子鳄與同屬的密河鳄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年揚子鳄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隻有1.5米長。不如非洲鳄和泰國鳄的體型那麼巨大。揚子鳄的吻短鈍,屬短吻鳄的一種。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全身有明顯的分部,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全身皮膚革制化,覆蓋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黃色,腹部為灰色,尾部長而側扁,有灰黑或灰黃相間手術紋。它的尾是自衛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在水中還起到推動身體前進的作用。四肢較短而有力,它的一對前肢和一對後肢有明顯的區别: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後肢有四趾,趾間有蹼。這些結構特點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陸地生活的特點。

體形特征

介紹揚子鳄(鼍科短吻鳄屬珍稀保護動物)成年揚子鳄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隻有1.5米長。體重約為36公斤。揚子鳄全身有明顯的分部,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全身皮膚革質化,覆蓋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黃色,腹部為灰色,尾部長而側扁,有灰黑或灰黃相間手術紋。它的尾巴是自衛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在水中還起到推動身體前進的作用。四肢較短而有力,它的一對前肢和一對後肢有明顯的區别: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後肢有四趾,趾間有蹼。

這些結構特點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陸地生活。分布于中國沿長江中下遊地區。中國特有品種,現以數量稀少而成為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揚子鳄的尾長與身長相近。頭較狹長、頭頂略高、吻短且平扁、吻端鈍圓;外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有鼻瓣,鼻瓣可開可閉;次生腭發達,口腔與鼻腔分開,槽生錐形齒;瞳孔縱裂,眼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膜,所以揚子鳄的眼睛可張開可合閉。頸短,軀幹粗闊,背腹略扁;尾長而側扁;身體外被革質甲片,腹甲較軟;甲片近長方形,排列整齊;有兩列甲片突起形成兩條嵴縱貫全身。四肢短粗,前肢5指無蹼,趾端有爪;後肢4趾半蹼。

背鱗起棱,由前向後17列,每列4-6片;腹鱗光滑,共26-28列,每列8-10片;尾鱗約35列。尾背具2行縱嵴,向後漸合而為一,洩殖孔縱裂,交接器1個。身體背面為灰褐色。如果飼養最好用魚喂食。揚子鳄與同屬的密河鳄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年揚子鳄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隻有1.5米長。不如非洲鳄和泰國鳄的體型那麼巨大。揚子鳄的吻短鈍,屬短吻鳄的一種。因為揚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龍”,所以俗稱“土龍”或“豬婆龍”。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

全身有明顯的分部,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全身皮膚革制化,覆蓋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黃色,腹部為灰色,尾部長而側扁,有灰黑或灰黃相間手術紋。它的尾是自衛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在水中還起到推動身體前進的作用。四肢較短而有力,它的一對前肢和一對後肢有明顯的區别: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後肢有四趾,趾間有蹼。這些結構特點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陸地生活的特點。揚子鳄人工養殖的曆史較短,但随着揚子鳄種群數量的恢複,加上其本身的巨大價值,人工養殖揚子鳄将會迅速興起成為全國性養殖品種。實施揚子鳄的工廠化養殖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起源進化

名字由來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有關鼍的記載。春秋時代的詩歌總集《詩經》的《大雅·靈台》中,也有“鼍鼓蓬蓬”的詩句。意思是說,鼍叫起來像敲鼓一樣發出“砰、砰”的聲響。往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典籍中,都有有關揚子鳄的記載。它是一種現存鳄類中體型很小、行動最遲鈍、性情最溫馴的鳄類。它與美國的密西西比鳄是近親,它們的近祖所處年代可追溯到距今8千萬年前的白垩紀,遠祖所處年代則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

進化曆史據史料記載,揚子鳄在進化初期,遠達内蒙古、甘肅和山東,近到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和上海都留有其蹤影,是典型的沿長江中下遊及其周邊濕地分布的爬行類物種,其家族興盛,數量繁多。揚子鳄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現存數量稀少,幾乎瀕臨滅絕。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龍一樣,曾經稱霸地球,後來,随着環境的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絕滅了,而揚子鳄和其它一些爬行動物卻一直繁衍生存到今天。揚子鳄的故鄉在中國的長江流域。

它的祖先曾經是陸生動物,後來,随着生存環境的變化,迫使揚子鳄學會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領,所以,它具有水陸兩栖動物的特點和廣闊的活動天地。也許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成了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在揚子鳄身上,至今還能找到早先恐龍等爬行動物的特征,因此,人們稱揚子鳄為“活化石”。在今天的地球上,很難找到比揚子鳄生存時間更久的物種了。它是中國長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動物,有1.5億多年進化史,與恐龍屬同一時代。

生長繁殖

分布範圍主要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區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安徽宣城建有世界上唯一的揚子鳄保護區——宣城揚子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揚子鳄主要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6月份交配,7~8月份産卵,每窩可産卵20枚以上。卵産于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鳄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幼鳄9月出殼。具冬眠習性。揚子鳄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在配種良好的環境中和精心飼養的條件下,揚子鳄于1980年産下了中國第一批幼鳄,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揚子鳄族群安靜舒适地生活在保護區中,繁殖後代。

在受到保護的情況下,其種群數量日益壯大。揚子鳄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I,IUCN則列為極危。中國大約圈養了10,000條以上的揚子鳄,主要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中國揚子鳄繁殖中心,以及許多動物園裡。繁殖方式到了6月上旬,揚子鳄在水中交配,體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開始用雜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築圓形的巢穴供産卵,每巢約産卵10~30枝之間。卵産于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鳄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

卵為灰白色,比雞蛋略大。卵上面覆蓋着厚草,此時已是夏季最炎熱的季節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腐爛發酵,并散發出熱量,鳄卵正是利用這種熱量和陽光的熱能來進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經常來到巢旁守衛,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母鳄在巢邊聽到仔鳄的叫聲後,會馬上扒開蓋在仔鳄身體上面的覆草等,幫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們引到水池内。仔鳄體表有桔紅色的橫紋,色澤非常鮮豔,與成鳄體色有明顯的不同。野生揚子鳄的數量可能不足200條,其中約有50條為成年揚子鳄。主要在長江中下遊的江蘇、浙江和安徽等省。其威脅主要來自栖息地的破壞。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野生揚子鳄種群數量野生揚子鳄的數量可能不足200條,其中約有40條為成年揚子鳄。養殖現狀​中國大約圈養了10,000條以上的揚子鳄,主要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中國揚子鳄繁殖中心,還有浙江湖州市長興縣的中國揚子鳄村以及許多動物園裡。野生揚子鳄現狀野生揚子鳄原生存在長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由于人口稠密且近百年來發展較快,其栖息地不斷被開發為耕地魚塘等農業用地。揚子鳄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野生揚子鳄數量以銳減至不到三百條,生存環境也被壓迫至蘇皖浙交界的狹小地帶。揚子鳄的性情較溫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

與其他動物一樣,在繁殖期脾氣暴躁時才會有攻擊傾向,但這種攻擊通常并不能對人形成實質性的傷害。揚子幼鳄揚子鳄的繁育(3)​野生揚子鳄的生存環境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特别是在繁殖期,人類活動直接對揚子鳄的産蛋造成影響。

人類活動導緻其産蛋地不斷變遷,人類對其産卵巢窩的破壞也直接導緻孵化率的下降。近年來由于揚子鳄栖息地逐漸被辟為農田魚塘,在農民捕魚的過程中容易誤抓揚子鳄,誤抓後不能被及時放歸或得不到科學養殖也會導緻揚子鳄死亡;農藥的使用間接的給揚子鳄的生存帶來威脅,往往出現野生揚子鳄誤食中毒獵物導緻死亡的現象;揚子鳄的活動給農業生産帶來破壞也導緻了居民對它的捕殺。而民間私自進行的揚子鳄買賣對野生揚子鳄的生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餐飲業往往造成野生揚子鳄偷獵現象,當地居民透露前幾年依舊有人收購揚子鳄。

在人口密度較高的揚子鳄栖息地,這種偷獵并不難,很多野生揚子鳄就生活在農田或魚塘周圍,揚子鳄的溫順膽小也給偷獵者帶來了可乘之機,借助一些簡單的捕魚工具就能捕獵揚子鳄。這也是野生揚子鳄數量一直在二百到三百條間徘徊波動的原因之一。原因1、由于沿長江流域低海拔濕地的幾乎完全喪失,野生揚子鳄已瀕臨滅絕。與從前相比,揚子鳄的生存空間已大大縮小,現僅存在于中國東南部安徽省境内的一小塊區域。2、鳄魚保護區共規劃了433平方公裡的土地,但其内僅有13個指定的保護點,共41公頃。

3、這些指定點多在村莊附近,甚至在村子裡。多為一些小水塘,周圍環繞着稻田。或是小山丘旁的一些貧瘠的水塘。無一能稱為自然栖息地。4、雖然已被安徽省林業廳定為鳄魚的保護地,但當地的村民仍在用這些水塘來灌溉農田、放牛、養魚、放鴨等。5、在這13個指定點中,隻有10個曾報道發現過鳄魚。估計這些地區的鳄魚總數約有60隻。揚子鳄大的種群可由10-11隻組成,最多隻有一條雌鳄魚。6、隻有兩個指定地點有揚子鳄繁殖迹象,鳄卵通常都被收揀到安徽省鳄魚養殖中心去進行孵化。7、除指定點外,少數以外的地區也存在着揚子鳄。但這些地區的狀況通常比指定點還糟。8、估計現今野生揚子鳄總共隻有130-150隻,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飼養情況

70年代開始了大量的保護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揚子鳄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成立了揚子鳄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中國人民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行動,使揚子鳄的數量有所上升。1983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鳄數量僅有500條。1992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鳄的數量增加到900條。揚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績。近幾年先後孵出幼鳄7000條,這是十分可喜的,人工繁殖的極大成功,為揚子鳄數量的恢複創造了條件。目前中國對揚子鳄的保護措施主要基于法定保護和人工圈養。安徽林業廳已成功實施了圈養項目。逾5000條的鳄魚被人工飼養宣城的安徽揚子鳄繁殖研究中心(ARCCAR)。

然而,當繁殖中心的揚子鳄日漸興盛時,野外的揚子鳄卻持續地滑向滅絕的邊緣。中國的這13個指定保護點尚不能保證鳄魚種群的長期生存,而且大多數的揚子鳄獨來獨往,往往消失在田野中不知所終。發現揚子鳄的地點總是不盡相同,往往還出現在地域和質量都不适宜作為栖息地的地方。即使一條野生鳄魚得以孵出,它的存活仍是個未知數。保護點本身地域的限制,使所有提高孵化率的努力收效不佳。ARCCAR收集鳄魚卵并人工孵育,幼鳄也被圈養着。随着人口的不斷增長,揚子鳄的栖息地日漸縮小。加之被無意毒害,意外槍殺,漁民捕殺等,少數幸存的野生揚子鳄數量也呈螺旋下降趨勢。如果沒有新的可存活個體加入,從功能上說這一物種就已經滅絕了。到1998年,第一次野外找不到任何鳄魚巢穴,更證實了這令人寒心的事實。

中國野生揚子鳄的未來取決于兩個措施:即确定保護區予以重新濕地化,也引入圈養的揚子鳄以建立野外的揚子鳄種群。飼養曆史揚子鳄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1980年中國曾繁育出第一幼鳄,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浙江長興縣的揚子鳄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集生态、科研、教育等于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保護區,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揚子鳄自然繁育基地。養殖建設揚子鳄長期生活在長江中下遊,特别是皖南低山丘陵。在建造人工飼養場時,首先應營造模拟其自然生态環境的養殖池。在選址時,應首先考慮場址具備水源,且水質良好,土壤硬度适中,既适合雜草和喬灌木生長,又能讓揚子鳄營造洞穴,不宜坍塌。

氣候要與皖南山區接近,建池的環境要僻靜,使其少受幹擾,過多的幹擾對揚子鳄的生長不利。若以觀賞為主,則應逐步進行馴化,且進行嚴格管理,避免将達到性成熟進行交配産卵的鳄用作觀賞。一般養殖池面積不固定,可根據養殖數量确定。一般每尾鳄有效面積15平方米~20平方米。鳄池要求排灌水方便,用磚砌牆體,高度應距水面1米左右,以防鳄逃跑。池塘水深在0.8米~1米,塘中建鳄島,供揚子鳄爬行活動和營建洞穴用。島的範圍和高度要适中,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一般占養殖池的一半左右,堆在池中央,形狀可是圓丘形、方丘形,坡度易緩。島上栽植柳樹和棕榈樹,雜草叢生為好,一方面可固定泥土,另一方面讓鳄上島乘涼。

在池的一邊或兩邊建4平方米左右食台,斜坡入水。正常情況下,鳄島上不需要人工營造洞穴,若5、6月份放養鳄的話,通過一個生長季節,在氣溫下降之前,其能夠自行打洞越冬,若放養個體過小,且時間較遲,可人工用棍棒在貼近水面上方的位置做人工洞穴。一個完整的養殖場還要包括看管用房、餌料基地、孵化室、孵化設備、水質疾病監測設備和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鳄池還可以分成幼鳄池、成鳄池和親鳄池。揚子鳄的養殖揚子鳄的生理特征使其很耐長途運輸,所以在運輸途中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不投餌料,不需要換水,如果天氣炎熱可适當澆水。可用木箱運輸,其中一面安裝透氣的鐵絲網。

揚子鳄喜歡獨居,在人工養殖狀況下,密度應适當,一般每畝池塘放50條左右。若是幼鳄,放養數可提高;若是繁殖用親鳄則要降低密度。放養過密,會發生争奪打鬥傷鳄事故;放養過稀,則不能有效的利用水體。一般放養後,揚子鳄來到陌生的環境,會顯得焦躁不安,到處遊動,夜晚則更明顯,吃食較少,稍有動靜便潛伏于水下。經過1周左右便能适應新的環境。揚子鳄人工養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投餌、巡視、防病、捕捉測量。揚子鳄對餌料的要求很低,其食性較廣,魚、肉、動物内髒等均可投喂。還可以在池塘中養殖一些螺、蚌和魚類,既可利用水體,又可以減少投餌量。盡量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餌料,并且品種切忌單一。剛開始投餌時,揚子鳄不習慣到食台上來,且喜好夜間覓食,可在傍晚将食物投喂到食台附近,逐步過度到食台上。

第二天早上檢查吃食情況,主要看有無剩餘,并作記錄。揚子鳄攝食的時間從5月~9月,其中最旺盛的是在6月~8月,占全年攝食量的80%以上。日投餌量應嚴格控制,餌料占體重的1%即生長良好。若過度投餌,則會使其肥胖,體内積累大量脂肪塊,極易死亡,或者在越冬洞穴中死亡。因為脂肪塊在體内壓迫生殖腺,同時使其無法正常發育,導緻生殖能力下降,過度肥胖的揚子鳄在交配行為中會産生不協調的現象,使擁抱交尾無法正常進行。揚子鳄的生長速度早期較快,特别是在4歲之前,體長和體重都有大幅度增加,以後逐步減慢。揚子鳄的生長特點:0齡~4齡體長、體重增加幅度較大;4齡以後體長、體重增加緩慢,而體重增加比例高于體長增加比例。

揚子鳄疾病防治人工養殖的揚子鳄由于發生病變而引起死亡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幾種:飽食脹死多在養殖條件過優、餌料環境較好的條件下發生,解剖發現體腔内積累大塊脂肪塊,肝、胰、腸、胃都受到壓迫。腐皮感染而死發生外傷,如咬、砸傷後,傷口潰爛,逐步擴展,最後不治而死。洞外越冬凍死當寒潮突然來臨或洞穴坍塌,鳄魚找不到洞穴而在戶外越冬,抵抗不了嚴寒而死亡。内部系統發生病變而死在養殖生産中會由于消化、呼吸等各系統中的某些器官病變而導緻死亡。在人工養殖過程中還會發現“眼疾”,即鳄魚怕下水,眼睛分泌出較多濃稠狀液體,然後發生腫脹,一般不危及生命,用氯黴素軟膏可治愈。在人工飼養管理中,如發現停止攝食、行動遲緩、頭伏地不動、腹部鼓脹、口腔充血,則有可能發生病變,應及早隔離治療。

預防病害主要應保持環境衛生、經常消毒池水,拌餌投喂抗菌藥物抗病效果更好。揚子鳄應在每個生長季節進行抽查測量,如養殖數量減少,可單獨編号檢查數量;如養殖數目較多,則按塘口進行抽查測量。因其牙齒鋒利,捕捉時經常發生咬傷,所以要倍加小心,可用長口袋狀的撈海套住其頭部,将其按在地上測量體長,然後裝入袋中稱其體重。在日常養殖中,可在食台上沿不同方向标上刻度,待鳄魚爬上食台攝食時,可大概量出其長度,這種方法适用于養殖數量較多、規格整齊的塘口。揚子鳄的越冬9月下旬氣溫降低以後,注意觀察人工養殖揚子鳄的越冬。一般來說每條鳄魚都有其固定的洞穴,這些洞穴是能夠滿足其越冬需要的。

第一步是減少投餌直到停止投餌,防止揚子鳄進入冬眠期後胃、腸内還存在食物。第二步是保持水位,水位的變動會引起鳄的不安,因其越冬洞穴的平台是在水面稍上一點的地方,且在前方設有水潭,供其飲水用。水位的變動,可能會使即将冬眠的揚子鳄對其洞穴進行改造,待水位穩定後,反而妨礙越冬。第三步是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所有鳄均入洞後,排幹池水進行檢查,看是否還有未能進入洞穴的,如有則把它轉移到越冬室,然後恢複水位,并随時注意觀察洞穴有否坍塌、島上有否鼠害、蟲害和其他有害因素。越冬期内還可以對池塘埂和食台、進排水系統進行維修,但要注意保持整個鳄島的穩定。

“目前中國野外揚子鳄的數量在121到152條之間,數量小幅回升。”21日,安徽省揚子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朝林表示,随着中國揚子鳄野外生存環境的改善,揚子鳄野外生存“問題不大”,未來可期。野外數量新增揚子鳄,俗稱“土龍”,起源于兩億三千萬年前的古生代,中國獨有的珍稀物種,系恐龍近親,原來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下遊地區,因自然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幹擾,分布範圍逐步萎縮,種群數量銳減,到上世紀70年代末,總數僅剩300到500條,散布于安徽皖東南地區,瀕臨滅絕。

安徽省揚子鳄保護區多次進行揚子鳄野生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因種群生存能力的逐漸下降和人類活動的過度幹擾,野生揚子鳄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05年調查估計野生揚子鳄現有種群不超過120條。“但是從2009年和最新一次野外調查顯示,目前野外揚子鳄的數量大約有121到152條,還不包括人工繁殖放歸的36條及其繁衍的後代。”王朝林介紹說,與多年前調查相比,最新的結果顯示揚子鳄的野生種群呈逐步上升的趨勢。人工繁殖控制揚子鳄與中國“國寶”大熊貓一樣,有“活化石”之稱,是備受世人關注的中國特有珍稀野生物種,也是世界上現存鳄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為拯救這一物種,中國政府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揚子鳄自然保護區和繁殖研究中心,專門進行野外保護和人工養殖。據了解,從1982年第一批鳄蛋孵化成功至今,人工孵化的揚子鳄大概在15000條左右,目前生活在位于安徽揚子鳄保護區内有1萬多條。相對于野外揚子鳄的“珍貴稀少”,保護區内人工孵化的揚子鳄則顯得“鳄滿為患”。王朝林說,目前保護區已“控制”人工繁殖的數量,每年繁殖約為1000條。現在繁殖隻進行到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的人工繁殖鳄雖有繁殖能力,但沒有讓它們繁殖,一是防止近親繁殖,二是前三代的繁殖能力足夠。

據介紹,目前,冬眠期結束的揚子鳄已經“蘇醒”,并将于未來幾天從室内冬眠地回到室外鳄魚池内。5月再次野外放歸為快速恢複揚子鳄野外種群及數量,從2003年起在該保護區範圍内多次實施對人工繁殖揚子鳄的野外放歸,截至目前共有36條揚子鳄回歸自然,該保護區将在高井廟林場再次進行6條人工孵化揚子鳄的放歸。王朝林表示,從目前跟蹤情況來看,放歸的揚子鳄生存情況較為樂觀,2008年第一代放歸的揚子鳄開始繁殖,但2010年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放歸的揚子鳄并沒有繁殖。他說,随着野外種群的逐步上升、人工放歸的繁衍,以及生态環境的改善,中國揚子鳄野外種群将逐步恢

保護級别

揚子鳄的生存威脅主要來自于栖息地的破壞和人為偷捕。揚子鳄全身都是寶,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它的皮是制造高檔革制品的上好材料,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遭到人們的亂捕濫殺。揚子鳄是一種肉食性動物,能在堤上挖穴打洞,因此農民曾把它當做有害動物,見了就捕殺。揚子鳄在1988年12月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Ⅰ,則被IUCN列為極危瀕臨物種。揚子鳄的保護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揚子鳄養殖場,開展人工飼養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揚子鳄保護區,1983揚子鳄生活環境年在保護區内設立揚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先後投資170萬元,建成小型飼養庫塘8座,分年飼養池10個,繁殖區1處,孵化、飼養、越冬系統1座。

經過幾年試驗,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達95.4%,共已殖幼鳄20000餘條,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983年5月24日,為宣傳保護珍稀動物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揚子鳄》特種郵票,全套隻有2枚。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采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鳄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解除了該種瀕臨滅絕的危險。所以我們要保護揚子鳄。中外專家聯手促揚子鳄重生總數已過萬條在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人工環境中出生和長大的揚子鳄(土龍),被引入崇明東灘野外栖息地後,首次成功繁育出下一代。

2009年7月14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執行總裁John Robinson表示“這為拯救極度瀕危的揚子鳄提供了新的希望”。據介紹,該項目是在中國國家林業局和上海市林業局的領導下,由華東師範大學、WCS所屬的布朗克斯動物園、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濕地公園、浙江長興揚子鳄自然保護區四家通力合作、共同實施的,香港海洋公園提供了部分經費支持。這次在野外發現了15個揚子鳄幼仔是從美國引入的揚子鳄和中國長興揚子鳄的後代,這些幼鳄的誕生是一個裡程碑,标志着WCS與華東師範大學等多家合作夥伴10幾年的努力終于獲得成功。“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這都是激動人心的消息。

”項目參與者、世界著名鳄魚專家John Thorbjarnarson博士說,“這個小種群的成功,證明了把揚子鳄帶回他們原有的分布區是有希望的。”引入揚子鳄的計劃始于1999年,當時WCS和安徽省林業廳、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在皖南開展了一個野生揚子鳄調查。皖南是中國僅存的野生揚子鳄分布區,但僅僅是揚子鳄曾經的廣闊分布區中的一小塊地方。調查發現,野生揚子鳄種群數量在不斷下降中,現有數量估計不足130隻。在2001年召開了一次揚子鳄國際研讨會上,與會專家建議将人工繁育揚子鳄引入其栖息地。

第一次引入是在2003年,安徽揚子鳄研究繁育中心将3隻人工繁育揚子鳄釋放到了宣城紅星水庫,當時那裡還有野生揚子鳄分布。為了提高野外揚子鳄的遺傳多樣性,WCS從北美引進了12隻揚子鳄,其中布朗克斯動物園6隻,迪斯尼動物王國和聖奧古斯丁鳄魚養殖園各3隻。在這些揚子鳄中,研究人員們挑選了3隻,與浙江長興揚子鳄自然保護區提供的3隻揚子鳄一起,于2007年6月,釋放到了崇明東灘濕地。釋放之前,WCS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獸醫對它們進行了仔細的健康檢查,并為他們安裝了無線電追蹤裝置。

華東師範大學和崇明東灘濕地的監測人員發現,這些引入的揚子鳄成功地進入了冬眠,并且在第二年交配成功,在野外第一次産下16枚卵。曾經在華東濕地廣泛分布的揚子鳄(土龍)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鳄魚,也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鳄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鳄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動物,是世界上現存23種鳄魚中最瀕危的一種。中國已經把揚子鳄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揚子鳄也是現存兩種鈍吻鳄之一,另外一種是生存狀況非常好的美國鈍吻鳄。

經濟價值

食用價值

鳄肉可以食用,我國古籍記載,自夏商、周至明朝即取揚子鳄肉為食。其肉嫩味佳,鮮肉可炖吃。根據研究,鳄肉的營養價值很高,經測定含有21種無機元素,其中14種為動物必需元素,微量元素有9種,如Fe、Zn、Cu、Mn、Cr、Mb、Co、Ni、Sr。元素中Ca的含量較高,人們鈣的攝入量普遍較低,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補鈣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鳄肉可作為其重要來源之一。微量元素中,鐵和鋅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鐵與造血功能有關。我國很多地方的貧血病大部分由于缺鐵而引起,鳄肉中鐵的含量遠高于豬肉、牛肉、雞肉等,其含量可達8.64μg/g。鋅的缺乏可導緻動脈硬化、冠心病、肝硬化、老年癡呆等。一般動物肉鋅的含量在2.0~6.0μg/g之間,鳄肉可達5.33μg/g,位中上水平,而人體組織中含量約為3.3μg/g。

鳄肉中脂肪含量約6.4%,有24種脂肪酸,尤為重要的是鳄肉中含有僅存于海洋魚中的DHA,在鳄白肌中含量高達5.4%,DHA是新發現的必需腦營養素,可促進人腦發育,防治老年性癡呆。鳄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全部9種必需氨基酸,且含量豐富,占氨基酸含量的65%,Try∶Lys∶Met比例為1∶3∶3。符合聯合國對優質蛋白的要求,其營養價值勝過其它獸禽肉類。總之,鳄肉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營養食品資源,應盡快加以研究、開發。人工養殖的鳄魚,體長0.9~1.2m的即4~5年齡,可生産肉0.4~1.5kg。體長1.2~1.4m,即5~7年齡,可生産肉1.4~3.4kg。根據揚子鳄生長速度,利用5年齡揚子鳄的皮肉較為經濟。

皮革價值

鳄類的皮膚可堪稱動物皮革一絕;據資料,我國早在周朝就知道揚子鳄的皮可以冒鼓;現今,鳄類的皮革制品倍人受們所青睐,它可加工成皮帶、皮鞋、皮夾、皮包及手表帶等用品,還可制成各種紀念品或手工藝品,在國際市場銷售情況較好。從美國路易斯安娜州鳄魚産品收益情況的有關資料可知,其皮革和鳄肉都具有較大的銷售市場。1975~1990年間,美國市場鳄産品銷售快速增長,經濟價值上漲了近50倍。經鞣制的鳄魚成品皮革國際市場價格更高,可達2~8美元/cm2。

藥用價值

我國早在《本草綱目》中,對揚子鳄的藥用價值就有較詳細的記載。據泰國資料報道:鮮肉炖吃,加工成肉幹,有治哮喘症之效;鳄的生殖系統、鳄血均可入藥。其腺體、脂肪等可用于制藥。國内鳄肉已開發作為治療哮喘病的藥物,效果很好,有待規模化開發生産。一些研究表明,揚子鳄直腸癌誘發率極低,該項研究正在進行之中,可望得到一些突破性的進展。功能主治:逐瘀,消積,殺蟲,治症瘕積聚,崩中帶下,瘡疥,痤瘡惡瘡。

①《本經》:“主心腹症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瘡疥死肌。”②《别錄》:“主五邪涕泣時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眦潰。”③《藥性論》:“治婦人帶下,除腹内血,積聚伏堅相引結痛。”④《本草拾遺》:“主惡瘡,腹内症瘕。""炙燒浸酒,主瘰疬,殺蟲,瘘瘡,風頑疥瘙。功用同鼈魚。”⑤《日華子太草》;“治齒疳匿宣露。”⑥《本草綱目》:“治陰瘧。”⑦《本草圖經》:“皮及骨,燒灰研末,米飲服,主腸風痔疾。甚者加入紅雞冠花末,白礬灰末和之,空腹服。

旅遊價值

物以稀為貴,種因奇而絕,揚子鳄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分布範圍狹窄,并與人間傳說的龍密切相關而著名,欲一睹其貌者甚衆。随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揚子鳄的觀賞價值漸顯突出,鳄魚的馴化表演更是受到人們的歡迎。鳄魚的頭、腳、牙齒、爪及背脊可加工成旅遊紀念品,亦可将鳄魚制成剝制标本,做成各種姿态,給遊客作為家庭裝飾或欣賞;在澳洲,有的還将鳄标本制成奇形怪狀的體态,很受遊客的歡迎。

其他相關

影片資料《土龍傳奇》最後的揚子鳄在人為的捕殺和栖息環境的破壞下,揚子鳄走到了滅絕的邊緣。為了了解揚子鳄,記者走進了揚子鳄生活的地方,看似兇猛醜陋的它們,身上有許多人類所不知道的秘密和優點,而這也是揚子鳄能夠在地球上存活兩億年的原因。

上一篇:串串狗

下一篇:鹵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