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磚

拍磚

一種網絡詞語
拍磚,網絡流行詞,“拍磚”起初主要是用在論壇裡,在網絡中有罵人的意思,還有用語言文字作為磚頭進行攻擊、批駁的含義。[1]要說“拍磚”,得先說說何謂闆磚,闆磚學名磚,俗名磚頭,乃黃土和水的混合物也,經水淹火燒而成,此物性格分明,頭角峥嵘,可蓋房,可砸人,可自衛,就地取材,用處多多。
    中文名:拍磚 外文名: 别名: 含義:指在主貼中持反對與批駁意見的人 性質:網絡流行詞 使用場所:網絡論壇中

簡介

論壇的存在和發展就是靠壇友們不斷的發帖、回帖。發帖回帖有很多種類型和方式,其中大多數都是一團和氣的灌水。偶爾會有一個表達不同看法的回帖,看到與自己看法不同的帖子後又予以反擊這就形成了讨論或者争論,這就是拍磚。拍磚的初衷是提出反對的看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說白了就是誰也不服誰的文字體現。

來曆

磚分青紅皂白、三六九等,毋庸置疑,愈煅燒得久、愈經曆風雨愈可能是好磚,網絡論壇BBS起步很晚,天涯社區也不例外,也沒有好磚。早前的網絡隻有聊天室,當天涯是聊天室的時候我們也在,那時候财神、師爺、納蘭都在學着發帖,當然還有更早的傳教者阿橹、刀風、一凡,看見人家發一帖就砸一帖,然後就孜孜不倦的教誨,那會兒管叫“砸帖”。橹、風、凡們一路從天涯網易新浪走過來,一邊辯論着自己的“砸帖”現象是好是壞,一邊稱呼為“版砸”現象,并戲稱他們自己為“臭石頭”,不知是其中的誰嫌石頭名稱不好聽,有着不經雕鑿的嫌疑,也剛好那時候社會上正在大興建設大搞房地産開發,網上批露某地方毀田地辦窯廠,政府要懲治那類事件,事件人辯解時有句名言叫“燒磚也是為建設”,他們就興起把“搬石頭砸帖”改稱為“版磚”了。“版磚”稱呼比較死闆,緣于他們都是江南修士,根據“片兒川”的杭州兒字腔調,諧趣的改為“版兒磚”。砸得久了,估計是厭煩了,也把死闆的磚比做“闆磚”了。後來才讓這個詞語廣為流傳,以至于讓紙媒沿用,據說這撥人從不以是哪個網站的人自居,也據說他們這撥人也經常換了馬甲在網易活躍,好象他們中有人在去年提出了“拍磚不如搗蠱”,發展搗蠱學說,估計以後“搗蠱”這個網絡動作詞彙又會在互聯網流傳。

來源

北魏永安年間(528-530),莊帝的母舅,太傅李延寔被任命為青州刺史,臨行前向莊帝辭行。莊帝對他說:“青州地方有‘懷磚’的風俗,世人号稱難治。舅舅此去可要小心從事,别辜負了朝廷的委托。”當時,黃門侍郎楊寬站在莊帝旁邊,不明白“懷磚”是什麼意思,下來後私下裡向舍人溫子升請教。溫子升說:“我聽人講,莊帝的哥哥彭城王做青州刺史時,曾詢問當地風俗,有位從青州來的賓客說:‘齊地的百姓風俗淺薄,喜歡高談闊論,追逐名利錢财。凡新太守初次上任,他們都懷揣磚頭,俯首叩頭,以表示贊美歡迎之意;一旦被人接替離任歸京,便用磚頭砸他。’這是說青州人擁護和反對一個人的态度,就像翻轉手掌一樣變化快速。懷磚一詞的意義就是由此産生的。”如今“拍磚”的風氣,源出于彼,是山東人的專利。今人創造詞彙的想象力,其實古已有之。其具體操作,不過是将原來揣在懷裡的磚頭,拿到網絡上來亂砸一通罷了。

“拍磚”起初主要是用在論壇裡,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詞語大詞典1978~2002》解釋為:“〈動〉,在BBS(電子公告闆)上發表批評他人的文章。”論壇中當某人發起一個話題,即發一個“主帖”,其他人的回複就叫作“跟帖”。回帖越來越多,就像蓋起一座樓一樣越來越高,所以把“主帖”的發布者叫作“樓主”,其餘人的跟帖行為稱作“蓋樓”。衆所周知,實際生活中的“樓”一般是用“磚頭”蓋起來的。磚頭既可蓋樓,也可砸人。在跟帖中持反對、批評意見,就像是用磚頭砸人,故稱為“拍磚”。

改編詞句

諾基亞:拍磚以人為本!

飛利浦:讓我們拍得更好!

步步高:世間自有公道,拍轉總有回報!

海爾:拍轉要拍扁,真誠到永遠!

愛多:我們一直在拍磚!

樂百氏:一個拍轉要經過二十七次淨化!

麥氏速溶咖啡:論壇拍轉,意尤未盡!

雀巢咖啡:論壇拍磚好極了!百氏可樂:新一代的論壇,新一代的拍磚!

聯想:論壇失去拍磚,壇子将會怎樣

安踏:我喜歡,我拍磚!

立邦漆:論壇拍磚,處處放光彩。

農夫山泉:網易拍轉,有點甜。

惠泉啤酒:想拍磚嗎?拿斑竹來。

玉蘭油:我人可以證明:你看起來拍得更好!

大寶:哎,又拍我的文章。

蓋中蓋:自從我拍了磚,嘿~~~腿不疼了,腰不酸了,走路也有勁了……

衛慧:論壇一拍轉,我下邊就濕了!

魯迅:不在拍轉中爆發,就在拍磚中滅亡!論壇拍磚連廣宇,于無聲處看拍磚!

徐志摩:輕輕地我來了,拍了一下,不給你一絲喘息。

魏巍:朋友,你在上網的時候,可曾想到那裡是愛拍磚的論壇?

北島:拍磚是論壇的通行證,亂彈是拍磚的代名詞!

錢鐘書:城外的人想進去拍磚,城裡的人想出來拍磚。

王朔:今個就要拍磚,拍的得就是心跳,拍轉看上去很美,過把瘾就死。

葛優:(論壇拍磚)沒完沒了!

宋丹丹:拍你沒商量!

陸毅:不拍磚,永不瞑目!

徐靜蕾:将拍磚進行到底!

老正大綜藝:不拍不知道,拍轉真奇妙!

青春萬歲:所有的論壇都來吧,讓我拍了你們。

快樂大本營:快樂大本營,拍磚好心情!

鬼子小隊長:高家莊的,不拍磚,我的不出兵。

胡漢三:我拍磚手又回來了!

阿Q:喜之狼拍得,我拍不得?

蘇轼:左拍磚,右拍磚,亂彈聊發拍磚狂!蘇轼:我也要拍磚,此事古難全。

陋室銘:論壇不在大,有拍磚就行。

柳宗元:待到論壇不拍磚,家祭無忘告乃翁。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亂彈之悠悠,獨怆然者拍磚!

李白:十天拍一人,拍磚不留情!

李清照:昨夜拍磚論壇,好懸好懸,卻是一場春夢。

庾澄慶:讓我一次拍個夠,給你一磚。

任賢齊:對面的磚頭拍過來,拍過來,拍過來。

成龍:讓我将心中最溫柔的文章給你,在你最需要拍磚的時候……

那英:借我借我一塊磚頭吧,讓我把這文章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劉歡:路見論壇一聲吼啊!該拍磚時就拍磚呀。

齊秦:無情的雨,輕輕把我拍醒,讓我的文章也從此被否定。

崔健:我曾經拍個不休……

陳淑桦:早知道挨磚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與文章情深……

鄭智化:他說風雨中這點磚算什麼?擦幹淚,不要問,為什麼?

王傑:拍磚的感覺,就在論壇的前方

林志玄:為了文章孤軍奮鬥,早就吃透了挨磚的苦。

王菲:磚與痛的邊緣

迪克牛仔:常常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常常後悔沒有,把你拍下來。

羽泉:BABY,為了這次拍磚,昨夜我想你想的無法入睡。

蔡琴:像一陣細雨,拍在我心裡

評價

“灌水”和“拍磚”這兩個詞是中國網民對世界互聯網文化的一大貢獻。其語言風格生動活潑、風趣幽默,具有鮮明的“網言”特色而頗受網友青睐。然而對這兩個詞的準确含意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的說法,隻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依筆者所見,“灌水”、“拍磚”一般是指以互聯網為載體,網友相互間對某些問題的交流溝通,前者傾向于對所讨論問題的支持性,後者則重于對所讨論問題的批判性。這種表達方式具有事實性、說理性、平等性、直接性和互動性特征,因此較易為人們所接受并大受網民歡迎。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互聯網的起步較晚,但伴随着經濟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也在加快提速。據CNNIC報告,截至2007年12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增至16%,網民數已增至2.1億人,年增長率達到53.3%,正處于“網民快速增長的階段”。面對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灌水”和“拍磚”的網民群體必然越來越大。在“以人為本”,“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今天,是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開放的心态去歡迎它的到來,還是僵化保守、墨守成規;是重視這一群體、主動與網民朋友融為一體,還是或勿視否定、或品頭論足、循規蹈矩作“壁上觀”。

事實上,不管你願意與否,互聯網正以革命性的手段,改變着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傳統的行為方式。一個觀點的提出,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可以在一瞬間傳遍世界。領袖與平民、官員與百姓在信息的擁有上,不再有距離的分野和快慢之别。因此,“順應時代要求”,“重視網上民意”越來越成為“親民政府”一個必然而理性的選擇。去年在網上反映的山西“黑磚窯事件”就是中央高層根據網上民意及時作出相關決策的一個典範。近期突然發生在南方涉及19個省市地區大範圍的冰凍雨雪災害,正是因為信息透明、傳播及時才最大程度地穩定了國人的情緒。

相反,我們有些同志視互聯網為“洪水猛獸”,對網民的“灌水”和“拍磚”不以為然。要麼動辄屏蔽、删除,要麼不理不睬、不置可否、敷衍塞責、消極應付。華南虎事件便是一例。直到今天,在省政的批評下網民才看到了某新聞“始作俑”者一個遲到的“緻歉”,而且“謎底”仍然沒有揭開。勿容置疑,由于互聯網是一個開放性的信息平台,難免“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疏”,而不是“堵”。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幹部積極參與、正确引導、虛心“納谏”、真心改過,在與網民“灌水”、“拍磚”的互動中增進共識,增加理解,增強感情,使互聯網真正成為聯系群衆、凝聚民心、傳播“真、善、美”,抨擊“假、醜、惡”的重要平台,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