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車

投石車

遠射兵器
投石車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争的需要。中國象棋黑方的炮寫作“炮(石包)”,就是投石車,火字偏旁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戰。古書中的“抛石”、“飛石”指的就是投石車。古代西方投石車也是主要進攻手段之一,波斯人希臘人都曾經大量地使用過它。
    中文名:投石車 外文名: 别名:投石機 類型:大型人力遠射兵器 原理:杠杆原理 作用:用于攻守城,野戰

簡介

抛石機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杠杆,可繞軸自由轉動。杠杆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彈袋用于裝彈。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從彈袋中沿約45度角飛出。3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140-210米,10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40-70米。

發展曆史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系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塊抛出,這就是古代的戰争之神了(斯大林說炮兵是戰争之神)。中國戰争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将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

後來戰國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随着技術的發展,投石車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三國遊戲中的“霹靂車”就是戰國時代投石車的改進形。中國的投石車在宋代到達高峰。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說,“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足見對投石車的重視,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八種常用投石車,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長達8.76米,發射的石彈45公斤,可射90步(宋軍制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140.85米),這裡必須指出,《武經總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誤導敵人的目的,将發石車的射程大大縮小了,實際上根據别的古籍記載和現代科學計算模拟,這種投石車的發射距離不少于500米,這在冷兵器時代,可說是超遠程打擊了。

中國是北宋-南宋時期發明的對重式投石車,金國在滅亡北宋的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抛石車5000餘座,在汴京長達50裡的城牆外同時向心突擊,金軍發射了無數的石彈,以至于汴京郊外當時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塊!攻城時先将護城河填平,而後萬炮齊發,再輔以大量強弩,一舉擊潰守城部隊的部署,進而出動與城牆等高、可容納80人的巨型攻城車對城池展開登城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壯觀的發射場面,簡直不遜于現代戰争規模的火力準備!

發明

投石車并不是劉晔發明的,而是袁曹在官渡相持的時候,袁紹軍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然後劉晔獻計用投石車破高橹。三國演義裡其實沒有提是劉晔發明的。後來經過馬鈞改進,進一步完善。

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戰車的一種。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太祖(曹操)乃為發石車,擊(袁)紹樓,皆破。紹衆号曰霹靂車。”亦稱“抛車”。指在車上用粗竹将石塊抛擊出去;作為攻堅的手段。其實投石車就是中國象棋黑方的“炮”。

投石車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争的需要。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系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塊抛出,這就是古代的戰争之神了(斯大林說炮兵是戰争之神)。中國戰争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将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

後來戰國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随着技術的發展,投石車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三國遊戲中的“霹靂車”就是戰國時代投石車的改進形。中國的投石機在唐宋時到達高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