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溫江二中

成都市溫江二中

成都市公立高中
溫江二中是一所有近60年辦學曆史的成都市示範性高完中,地處“國際花園城市”——溫江區柳城鎮柳台大道旁,東臨清澈的楊柳河,西傍西南财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師範學院等五所高等院校。優越的人文環境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形成了學校獨特的育人環境。[1]
  • 中文名:成都市溫江二中
  • 外文名:
  • 簡稱:溫江二中
  • 創辦人: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别:
  • 學校特色:
  • 主管部門:
  • 所屬企業:
  • 現任領導:
  • 專職院士數:
  • 高職專業:
  • 本科專業:
  • 碩士點:
  • 博士點:
  • 博士後:
  • 國家重點學科:
  • 院系設置:
  • 校訓:
  • 校歌:
  • 院訓: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碼:
  • 主要獎項: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師:
  • 創建時間:1956
  • 類别:公立學校

簡介

成立時間

成都市溫江二中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具有50年辦學曆史的成都市示範性高中。學校位于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西郊溫江區柳台大道旁,楊柳河畔,毗鄰大學城和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園區。學校占地面積150畝,校舍建築面積達42270平方米,綠化面積48%,達可綠化面積的95%以上。2004年2月被評為成都市“綠化工作先進單位”。

校園内有山有水,顯出十足的靈氣。

招生時間

溫江二中是一所有50餘年辦學曆史的高完中。 始建于1956年。1973年招收首批高中學生,成為普通高完中。1993年學校面積由最初的不足4畝擴至20畝,改名為“溫江柳城中學”。1999年,學校學生增至900餘人,校名恢複為“溫江縣第二中學”。這一時期,高校的擴招給這所普通中學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2000~2002年,該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師生總人數接近2000人。

所在位置

2003年,在成都市、溫江區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溫江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學校整體搬遷到新校區。一個占地150畝,現代大氣,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新二中出現在世人面前。它坐落在溫江區柳城鎮柳台大道旁,東臨清澈的楊柳河,西傍西南财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教育學院等五所高等院校。優越的人文環境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形成了學校獨特的育人環境。

政府扶助

近兩年來,溫江區委、區政府又投入1000多萬元,為學校添置教學設備設施,為該校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進一步支持學校發展,區政府又主動為學校“減負”,償還了近2000萬元債務,徹底減輕了學校的負擔。

辦學環境煥然一新,學校發展再也沒有資金重壓,近幾年,該校規模(尤其是高中)迅速擴大。學校有教職工305人,教學班79個,學生4300多名。其中高中54個班,學生2800多人;初中25個班,學生1500人。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該校辦學水平也不斷提高,辦學成績突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網班+藝體” 創新模式抓教學

遷入新校的第二年,溫江二中的學生人數一下子增加了一倍。

擴展規模

溫江二中的領導者立即意識到:雖然順利實現了學校“擴大規模”的發展目标,但生源與質量之間的矛盾也變得突出起來。如何提高辦學質量成了學校發展迫在眉睫的問題。

經過思考,2005年溫江二中鮮明地提出了“牽手名校,借力揚帆,提升質量,全面發展”的學校發展思路,學校的發展重心由“規模擴張”調整為“質量發展”。

“要練内功,也要敞開門辦學”。2008年,溫江二中與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正式開展合作,創辦了該區第一個網班。網班的出現,為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思想和觀念的轉變。

“這種機制讓我們遠端學校獲得了多角度、長時間、全方位地考察、學習、借鑒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在溫江二中第一任網班負責人、全國優秀教師餘顯文看來:網班,是打造一流教名片。

上線人數

果然如此,事實也證明了選擇的正确。截止目前,該校已開辦了“網師隊伍的捷徑,是全面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的捷徑,是實現學校“收二類生源,出一流成績”的社會承諾一個質量班”四屆共6個班,共有近300名優秀學生在網班學習,實現了“就在二中讀七中”的願望。其中,2008級網班43人參加高考,上本科線33人,本科上線率高達77%,重本上線率達26%。

輸送人才

與此同時,該校的藝體教育也有聲有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溫江二中是成都市田徑傳統校,是全國體育俱樂部溫江田徑訓練點,有田徑訓練梯隊5個,特别是跆拳道、足球隊訓練比賽成績突出。近幾年,該校向省田徑隊輸送4人,向大學高水平運動隊輸送7人,向體育院校輸送67人,向重點業餘體校輸送25人,有97名學生達到國家等級運動員,享受高考加分的獎勵。另外,學校還培養出了許多藝術特長生。

近幾年,有100餘名學生考入藝術院校的音樂、美術專業;學校合唱隊、舞蹈隊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也多次獲獎。學校定期舉辦的藝術節,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高。學校獲得了成都市第四屆、第六屆“學生藝術節先進集體”稱号。

師資隊伍

在溫江這座小城,二中的教師很有“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一切還得從“師德”二字說起。

在溫江二中,每天下午放學之後,你總會看到教室裡有老師忘我工作的身影。少則一兩小時,多則三四小時。很難想象,這樣的付出其實是沒有報酬的。說起來不單别人不相信,轉聘到學校的年輕教師雷曉霞起初也不相信。但很快,作為學校重點培養的語文骨幹教師,她融入了角色。她教初一兩個班的語文,還兼任年級語文備課組組長。在忙碌的工作間歇,她還發揮所長,參加了縣市的演講比賽。她說:“在二中的工作總是那樣忙碌充實。”

2003年、2004年,學校擴大規模,招聘了一大批年輕教師。很快,一批女教師進入了生育年齡。面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考驗,許多女教師推遲了育齡,有的一直工作到臨産,有的則在孩子剛滿一兩個月時就選擇了給孩子斷奶。這一切,感動了同事,也感動了學生和家長們。

在校長李彥康看來,“師德高尚”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要素。溫江二中從校情出發,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師資打造之路。“學校有300多名教職工,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全校教師的49%;五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占青年教師比例的38%,把這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帶成一支師德高尚、敬業奉獻、業務精良的教學骨幹是我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李彥康說。

為此,溫江二中每學期開展“成功教育課堂大賽”,35歲以下青年教師必須參加;要求青年教師定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每周撰寫教學随筆;學校的“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優秀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派出青年教師到成都七中實驗校學習。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學校還派出教師參加培訓,學校有已參加省級培訓教師10人、市級培訓教師18人、區級培訓教師53人。

溫江二中堅持“科研興校、科研立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2000年7月,學校開展了成都市“十五”科研立項課題《成功教育在農村普通中學的應用與發展研究》的研究,于2004年6月結題;2005年,學校物理教研組獨立承擔了省級課題《改進創新實驗儀器,促進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并于2008年11月結題;2006年,在溫江區率先開發了校本教材《花香溫江》和《以德樹人》,已應用于課堂教學。近幾年,溫江二中有1000餘篇教學科研論文獲得各級獎勵,300多篇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

全天候育人

“講孝道、重人格、精學業、強體魄”是溫江二中的校訓。

溫江二中處在城鄉結合地帶,學生構成複雜——有城鎮學生、農村學生、拆遷農民入城子女,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外地經商者子女,更有為數不少的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子女……學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差異大,增加了教育的難度。

針對這一情況,溫江二中把“講孝道”放在首位,新生入學首先進行“孝教育”,以“講孝道”為切入點,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教育學生“如何做人”。

同時,溫江二中也狠抓學生行為規範,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形成了“三全”(全天候、全方位、全員)、“三嚴”(嚴管、嚴教、嚴考)管理的德育特色。首先,學校的德育管理隊伍以校長挂帥,堅持值班;各年級組均成立了巡查小組;校團委、學生會還組織了一支學生幹部隊伍,對兩操、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各層面的值班管理,有效地防止了意外事故的發生。

此外,學校組織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立了新芽廣播站、校園電視台、文學社、挑戰者棋院、英語沙龍、鴻石書畫社、明珠樂隊等社團組織,通過開展活動,鍛煉了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水平,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學校還成立了“家長學校”,建立了家長委員會制度,積極整合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力量,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近十來年,溫江二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成績突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學校創造了“低入口、高出口”的佳績,在成都市同類學校中屬于一流。學校初中部是溫江區教育界一張靓麗的名片,年年獲得溫江區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2008年中考再創輝煌,上國重線101人,全區前十名,學校占了4名,最高分達655分。高中教學連續八年獲成都市教育局表彰,2008年高考再創新高,超額33%完成溫江區教育局下達的任務。

溫江二中先後獲得了“成都市德育先進集體”、“成都市民主管理先進集體”、“成都市文明單位标兵”、“成都市愛國衛生紅旗單位”、“成都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成都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成都市中小學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科普新苗培訓基地”、“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等稱号。

揚帆奮進的溫江二中,正從擴大辦學規模向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嬗變的過程中,溫江二中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