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

憤青

漢語詞語
憤青(Angry Young Man),全稱“憤怒青年”,顧名思義,是指思想偏激、情緒化,有極端言論和行動的青年。[1]它是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流行詞的,但其實“憤青”現象在曆史上早已存在。“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颠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于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的稱呼,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由于通信手段的進步和互聯網廣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參與到對曆史問題和國際局勢相關問題的讨論中,這就為“憤青”群體的産生和生長提供了物質基礎。
    中文名:憤青 外文名:Angry Young Man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 全稱:“憤怒青年”

釋義

“憤青”之名的由來,至今衆說紛纭。不過,英文“Angry Young Man”這個專有詞組,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就已經出現,指的是一班思想激進的作家,其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劇作《憤怒的回顧》(Look Back in Anger)。

什麼是“憤青”現象:

“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颠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于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的稱呼,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

出處

憤青史記之詞壇憤青:千秋壯詞說天生的“犟牛鼻子”陳亮:“中華雙寶唐詩、宋詞”,前有李杜,後有稼稈,不過,真正的稼稈詞意,并非出于辛棄疾的一手操辦,這個“稼軒”,是個文人社團,其實多與這個陳亮有很多最直接的關系。陳辛好友,但彼此并不投契,辛最恨陳多言,多次有殺陳之心,陳也一直小心設防。陳亮與辛棄疾的關系。

憤青史記之女憤青嚴蕊:待到山花插滿頭揭露朱熹嘴臉:嚴蕊字幼芳,能詩善詞,通古達今。有一年,大道學家朱熹巡視浙南,為了打擊唐仲友,搜集他的“罪狀”,就把嚴蕊抓了起來,嚴刑拷打,逼她招認與唐仲友有“不正當”的嗳昧關系。嚴蕊雖然備受鞭笞,飽嘗夏楚,幾乎死去,卻絕不屈服,更不招供。嚴蕊遭到朱熹暗算始末。

憤青史記之憤青大夫汲黯:才高于志,土木形骸不服天子令的汲黯:汲黯字長孺,漢代名臣。其祖先是小國國君,至汲黯是第七世,“累世為卿大夫”。汲黯的“憤青”表現,是相當有特點的,有很多成語,如“後來者居上”、“招之不來,麾之不去”等都是出自他的筆下。司馬遷贊之:“以‘高學’著稱于世”,這在《史記》中是難得的評價。

特征

一是思維的情緒化、非理性化、簡單化。“憤青”容易沖動,容易被激怒,喜歡謾罵,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論證。

二是輕言戰争。主張采取極端措施,甚至主張以暴力改變社會。

三是拒絕妥協。對外交往一味主張強硬。

“憤青”雖是現代詞彙,但“憤青”現象卻古已有之,不絕于史。中國千年外交史上的“憤青”現象,無論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在心态問題上,一直處于心理上的優越高位,以“天朝大國”的心态君臨天下;在名實問題上,重虛名,喜高調,脫離實際,不接地氣;在和戰問題上,一味主戰,誰主張和,誰就是賣國;在對外交往問題上,一味主張強硬,遇有談判,不顧自身實力和對方訴求,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視任何妥協為軟弱;在人際關系上,自以為高人一等,超越實際,極端偏激,唯我正确。

上一篇:身心健康

下一篇:巴羅莫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