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

慈禧

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太後,即孝欽顯皇後(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慈禧出身于滿洲鑲藍旗(後擡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清文宗鹹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後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1]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号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嫔;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北京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葉赫那拉·杏貞 英文名:Empress Dowager Cixi 性别:女 民族:滿族 出生年月:1835年11月29日 去世年月:1908年11月15日 職業:皇妃,皇太後,太皇太後 宗教:藏傳佛教 代表作品:《富貴圖》國畫集 陵墓:普陀峪 旗籍:滿洲鑲藍旗(後擡入鑲黃旗)

個人簡介

孝欽顯皇後(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滿洲鑲藍旗人。戶部員外郎吉朗阿(遺下銀兩虧空,離開人世)之曾孫女,刑部山東司郎中景瑞之孫女(道光二十七年,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革職),山西歸化城副都統惠顯之外孫女,安徽徽甯池太廣兵備道惠徵之女,母富察氏。

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

鹹豐元年(1851)中選秀女,鹹豐二年五月初九(1852年6月26日)入宮,封蘭貴人,年18歲,居儲秀宮。四年十一月二十六(1855年1月14日),晉懿嫔。六年三月庚辰二十三未時生皇長子載淳(1856.4.27-1875.1.12),次日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1857)正月晉懿貴妃,十二月行冊封禮。十年(1860)八月,從幸熱河。

十一年(1861)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後,九月還宮,十一月乙酉朔初一(12月2日),上奉兩太後禦養心殿,垂簾聽政,僅27歲。同治元年(1862)四月上徽号:慈禧皇太後。是時,孝欽、孝貞兩宮并尊,诏旨稱“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以别之。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為同治皇帝載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

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歸政于穆宗,随即載淳親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頤”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十五(1874年12月23日)(初十病痘,複訓政)生病,寫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西太後“調護朕躬,無微不至,并荷慈懷曲體俯充,将内外各衙門章奏代為披覽裁定,朕心實深欣感。”因此決定給兩宮皇太後各加上徽号兩字。十二月初五穆宗崩,德宗即位,複聽政。

光緒二年(1876年)七月,因新皇帝即位,兩個太後繼續垂簾聽政,連同上次給兩太後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莊誠”。六年(1880),太後不豫,上命諸督撫薦醫治疾,八年(1882),疾愈。十三年(1887)正月,德宗親政,後仍訓政。光緒十五年二月初三(1889年3月4日),因為光緒帝大婚并歸政,徽号上又加了“壽恭”二字。

三月,光緒親政,又加上“欽獻”二字。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慈禧六十大壽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二十四年八月初八(1898年9月23日),複訓政,世謂之戊戌政變。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隐謀廢立,尋怵于人言不果。二十六年(1900)五月,義和拳入京師。七月,八國聯軍陷京師,後奔太原,旋奔西安。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德宗奉之還京師。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病崩,溥儀繼位,慈禧太後被尊為太皇太後,而誰也沒想到的是,溥儀繼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史書曰“三十四年十月,太後有疾。上疾益增劇。壬申,太後命授醇親王載沣攝政王。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後定策立宣統皇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後。

甲戌,太後崩”。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1908年11月15日)因痢疾薨,年74歲。十月二十六(11月19日)上尊谥,決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動,并按照大清的慣例,前面加上“孝欽”、後面加上“配天興聖顯皇後”為谥号。

宣統元年十月初四(1909年11月16日)巳時葬昌瑞山南麓偏西之定陵東普陀峪,曰定東陵。付太廟。全谥: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

生平簡介

葉赫那拉氏于鹹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号蘭貴人,後冊封懿嫔。1856年3月,生下鹹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诏晉封懿妃。未幾又晉封懿貴妃。由于鹹豐帝體弱多病,内憂外患又讓他心力交瘁,他逐漸變得懶惰,懿貴妃工于書法,于是鹹豐帝時常口授讓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使慈禧有機會接觸政治。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她随鹹豐帝,和皇子載淳逃往熱河。1861年8月鹹豐帝在熱河去世,由于皇子載淳隻有6歲,鹹豐帝臨終前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等八人任命為顧命大臣,又給皇後和懿貴妃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

鹹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她與皇後鈕祜祿氏(慈安太後)并尊為皇太後。顧命八大臣企圖專權,權力欲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于是聯合在京主持和談的鹹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䜣,利用帝後和鹹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粉碎了八大臣勢力。奕䜣被封為議政王,1861年12月2日,兩宮太後禦養心殿,垂簾聽政;并改年号為“同治”。

執政初期她在議政王奕䜣的輔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持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撚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于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但是由于慈禧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決定,阻礙了洋務運動的進行;再有,當改革可能損害她的統治時,她又支持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集權。這一時期,國内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争暫時滿足了列強的貪欲,外交上沒有吃大虧;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為“同治中興”。

同治十一年(1872年),載淳已17歲,慈禧不得已為他選後,次年,兩宮太後撤簾歸政。但同治帝親政後仍難擺脫慈禧的幹預。慈禧為了享樂,授意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機讓太後離宮居住以擺脫母後幹預。然而當時财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修複耗資甚巨,同治帝堅持開工,引起奕䜣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對,同治帝竟将他們全部革職。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這一荒唐決定。

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載湉為帝,改年号為“光緒”,兩太後再次垂簾聽政。

1865年—1870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竊據了新疆大部分地區;1871年,沙俄出兵占領伊犁地區。1875年,慈禧采納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建議,出兵新疆,清軍于1878年1月收複新疆。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區。

1881年4月8日慈安暴亡,卒年45歲,有人認為是慈禧所害;從此慈禧實現一宮獨裁。

1883年—1885年爆發了中法戰争,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卻主張“乘勝即收”,與法國簽定了《中法新約》,又使法國獲得了不少侵略利益。戰争之初慈禧借戰事不利,把責任推給以奕䜣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将他們全部革職,史稱“甲申易樞”,從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1889年2月,光緒大婚,名義上由光緒帝親政,慈禧又訓政了數年。在訓政結束後,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光緒帝)事太後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光緒帝實際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拟“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内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是年,适逢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争。光緒主戰,慈禧亦主戰,“不準有示弱語”。但是,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停辦景點,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卻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将令彼終生不歡”的話。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

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六旬慶典,慈禧希望外國出面幹涉,盡快結束戰争。她支持李鴻章避戰求和的方針,以各種借口,打擊以光緒為首的主戰派。由于形勢日益緊張,面對朝野上下的重重壓力,她無法再一意孤行,大擺排場,她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縮減了生日慶典的規模,在金州、大連相繼陷落,旅順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甯壽宮度過了她的60歲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衛日艦及炮台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中國海陸兩個戰場均糟失敗,以慈禧為首的投降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簽訂了中國曆史上空前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朝鮮宗主國地位;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後以銀3000萬兩贖回),台灣,澎湖列島;開放4個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礦設廠。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進程。

中日甲午戰争失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為了救亡圖存,資産階級改良派發起維新變法運動,慈禧希望強國但又擔心光緒會借變法脫離她的控制。對于變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随後把軍權,用人權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緒發布帝“明定國是上谕”(即《明定國是诏》),實行變法。光緒帝的變法觸動了滿洲貴族,和衆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們聚集起來,竭力反對變法,慈禧最後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了譚嗣同等六人,扼殺了“百日維新”運動。

19世紀末,中國北方興起義和團運動,慈禧最初主剿,但鎮壓屢屢失敗,義和團迅猛發展并進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撫并用,區别對待義和團,但列強要求清政府完全剿滅義和團,并且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堅持調兵進京。慈禧素來對洋人不滿,于是産生了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的想法,當她看到一份所謂的“洋人照會”,要勒令她歸政,更是忍無可忍,對列強宣戰。

但是,慈禧的決定,遭到了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的反對。他們聯名電奏清廷,力主剿團乞和。并與列強訂立條約,實行“東南互保”。慈禧的決心開始動搖。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将軍督撫認真布置戰守事宜,繼續利用義和團圍攻使館、抗擊八國聯軍。另一方面,她令榮祿前往使館慰問各國使臣;又分别緻國書于俄、英、日、德、美、法等國元首,請他們出面“排難解紛”、“挽回時局”。

将兩廣總督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準備與列強談判。但是,八國聯軍并沒有停止進攻。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次日淩晨,慈禧帶着光緒帝倉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把戰争的責任推到義和團身上,下令對義和團“痛加剿除”。

第二年2月14日批準《議和大綱》,并發布上谕,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901年9月7日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空前屈辱的《辛醜條約》,規定賠款4.5億兩,懲辦主戰官員,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所有炮台等。1902年初,慈禧與光緒帝回到北京。從此之後,慈禧“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至此,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确立。

為了維持統治,改變自身守舊無能形象,慈禧太後在“西狩”期間就宣布實行“新政”,進行經濟,軍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的目的決定了改革不徹底,同時清政府的腐敗使許多改革措施在實施時也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争,戰場正是在中國東北,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使中國主權再一次被嚴重踐踏;東北人民遭受巨大苦難。

日俄戰争的結果是日本戰勝了沙俄,國内人們普遍意識到君主立憲優于君主專制,要求清政府進行憲政改革;與此同時,國内革命運動也愈發高漲,為了維持統治,慈禧不得不作出要立憲的姿态,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内容仿照德國和日本的憲法,維護皇帝的“君上大權”,過渡期更長達9年,事實證明,預備立憲隻是一場騙局。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死。她命立醇親王載沣子、年僅3歲的溥儀為帝,年号宣統。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東陵。

大事記

1851年5月,選秀入宮,賜号懿貴人(但經常被稱作為蘭貴人)。

1854年,晉懿嫔。(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嫔、貴人、常在、答應、秀女)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1857年,晉懿貴妃。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鹹豐皇帝率後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䜣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八月,在恭親王奕䜣支持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後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垂簾聽政。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後晉徽号“慈禧”。

1865年,罷議政王奕䜣職務,遭洋人、宗室、大臣疑問,旋又複職,但是對奕䜣開始有所戒備。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後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88年,光緒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繼續“訓政”。

1894年,皇太後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後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緻使在甲午戰争戰敗。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後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緻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後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兩宮回銮;皇太後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後于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後葬于定東陵;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沣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後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谥号全稱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谥字23字,連皇後共25字,谥号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後,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後,為清代皇後中之最。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并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宮内是太監裝飾品)。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後夜明珠被盜事,并改饋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宋美齡),讓他耿耿于懷。

關于名字

民間傳說或影視作品,一般稱慈禧太後為蘭兒或玉蘭。可能是因為慈禧進宮後的第一個封号為“蘭貴人”,很多小說筆記誤以為“蘭兒”是她的乳名,實則不然。據慈禧家族後人葉赫那拉·根正稱,慈禧的乳名實際上叫“杏兒姑”,“姑”是滿人對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稱呼,而“杏兒”的名字則是因為當時家中庭院種有幾顆白杏樹,由此,慈禧的爺爺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小名“杏兒”,取義“忠貞”之意。

至于鹹豐皇帝初封杏貞姑娘為蘭貴人,大概是因為鹹豐最喜歡玉蘭花,因此給她這樣一個封号。根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葉赫納拉氏的起源據葉赫那拉·根正說:“關于葉赫那拉氏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元末明初時,已在葉赫河建立了葉赫城的葉赫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發生了一場戰争,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了愛新覺羅,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據史料記載:葉赫那拉氏是滿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葉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墾達爾漢,原姓土默特。葉赫那拉氏的始祖,原來是蒙古人到扈倫部,他招贅在那裡,那拉的意思就是愛,他領有其地,并成為一國,因為他的國是在葉赫的河邊建立的城市,所以叫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後出過許多文豪武将,如曆來被譽為“清初學人第一”的滿族傑出文人納蘭性德就姓葉赫那拉。但真正使葉赫那拉揚名天下的,當屬葉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後。

身世傳說

有民間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關于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說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内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山西長治當地傳說:說慈禧為漢人,是惠征出錢買的女兒來頂替自家的女兒。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征做丫頭。

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幹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着:“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後”。(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

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保存着一處娘娘院,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她娘家六代侄孫還保存着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後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衆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但其實這些都缺乏證據。

那封信後也經過鑒定,非慈禧的筆迹,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爛不堪,大打史實折扣。傳說也隻是傳說而已。慈禧确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确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關于徽号

清朝一直沿用中原曆代宮廷的舊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規定。

在新皇帝登基時尊稱母親為母後(指皇太後),帝母(新帝的生母)為皇太後,即母後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母後皇太後的地位相對更高,這就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慶的日子,還要給皇太後在尊稱上在加一些美好的詞彙,稱徽号,一般每次加兩字。死後用生前的徽号再加上幾個字成為這個人的谥号。

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号“慈禧”;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号“端佑”;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載淳親政,上徽号“康頤”;

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為遇到“天花之喜”,而兩宮太後“調護朕躬,無微不至”,“朕心實深欣感”,決定為兩宮皇太後上徽号,但二十天後同治駕崩,上徽号儀式沒能進行;

1876年(光緒二年),光緒帝即位,連同上次給兩太後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徽号由此又加上了“昭豫莊誠”;

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大婚,上徽号“壽恭”;

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親政,上徽号“欽獻”;

1894年(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後六十大壽,上徽号“崇熙”;

1908年,慈禧病逝,按照大清慣例,前面加上“孝欽”,後面加上“配天興聖顯皇後”為谥号。即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共二十五個字。

評價

正面評價

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系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内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曆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為因應自鴉片戰争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後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系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并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也有人開始認為,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隻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後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總結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對于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勉力維系并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于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後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并無家人能幹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于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負面評價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争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後素有殘忍和狡詐之名。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于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後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并将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系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後對于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後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争中赢得鎮南關大捷,并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争。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醜和約等之締結,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後的執政及決策,于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慈禧皇太後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系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以上列舉的數次喪權辱國的戰争結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鎮南關大捷後的乙酉清法戰争以及中日甲午戰争都是繼續戰争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要更加有利,但繼續戰争的結果雖然會在乙酉時擊敗當時國内一片混亂的法國,或在甲午時拖垮當時國力即将窮盡的日本,使中華民族有個更好的結果,卻很可能會讓滿清中央政府因為持久戰亂而失去權威垮台。

慈禧皇太後的選擇,一直是議和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

上一篇:姜志鵬

下一篇:阚清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