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玉子

愛玉子

桑科榕屬常綠蔓性植物
愛玉子屬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常綠蔓性植物,氣根多,易纏繞于岩石或樹幹上。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全緣,革質,表面濃綠色無毛,葉背灰綠色,密生淡茶褐色柔毛,果實長倒卵形,表面綠色,成熟時黃綠色或紫色,具白色斑點。
    中文名: 拉丁學名: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金縷梅亞綱(Hamamelidae) 超目: 目:荨麻目 亞目: 科:桑科 亞科:菠蘿蜜亞科(Artocarpoideae) 族:榕族 亞族: 屬:榕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薜荔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愛玉子 分布:台,閩,浙

形态特征

愛玉子為雌雄異株,雌隐花果3月底即在葉腋部由細小的芽體開始行成,6月中左右開花并借由雌小蜂授粉,經過4-5個月發育期,在10月中旬左右果實開始成熟裂開。雄隐花果一年中有二個世代,雄隐花果之發育是完全配合雌隐花果而來,它們可能在8月中自腋芽開始萌發,到了11月中花,以便讓雌小蜂鑽入産卵,雄隐花果越過了冬天。

到了六月中時完全成熟,自頂端開口,釋出雌小蜂,而此雌小蜂則可進入開花中的雌隐花果或開花中的雄隐花果(♂2)産卵。♂2代表另一單株之雄隐花果,其發育時間有别于♂1,而且其發育之時期與雌隐花果完全一緻。雌小蜂便是在這種不同發育時期之愛玉子植株間穿梭來回,以便完成小蜂之生活史,同時也使得愛玉子有幸世代得以完成。

食用功效

據中醫藥典記載,質純的愛玉果膠,清熱瀉火,解三焦之燥,具有養顔美容、潤喉養生的功效。愛玉凍含熱量低,吃後不會發胖,是減肥的最佳食品,吃到口中,生津止渴,風味獨特,清涼消暑,是夏日的健康飲料,每年到夏季盛暑,始終是消費市場的搶手貨。

分布情況

台灣野生愛玉子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其天然生以中央山脈海拔1,000~1,800公尺多雨濕潤的闊葉林内,主要産地嘉義縣産量最高有「愛玉王國」美譽,其次為南投縣。

曆史記載

《道光元年(1821)》至今已有180年曆史,愛玉子是台灣特有的山地植物,一直廣受消費大衆喜愛,成為普遍化的消暑清涼食品,由于受栖之中、低海拔地遭砍伐,演變今日之野生愛玉采集需遠涉深山,采運艱辛,野生愛玉已逐漸減少,數量有限價格高,為供應市場需求,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鐘志明先生指出已進行愛玉低海拔栽培研究多年,部分愛玉品種已能在低海拔平地結果,可望達成經濟化生産的目标。

連雅堂于1921年着作之《台灣通史的農業志》中記載愛玉子名稱的來源,摘錄如下:「愛玉子:産于嘉義山中。舊志記載: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于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采辦土宜。一日,過後大埔,天熱渴甚,溪飲,見水面成凍,掬而飲之,涼沁心脾,自念此間暑,何得有冰?細視水上,樹子錯落,揉之有漿,以為此物化也。

拾而歸家,以水洗之,頃刻成凍,和以糖,風味殊佳,或合以兒茶少許,則色如瑪瑙。某有女曰愛玉,年15,楚楚可人,長日無事,出凍以賣,飲者甘之,遂呼為愛玉冰。自是傳遍市上,按愛玉子;性清涼、可解暑、平喘、降噪安神、潤肺養膚」。

上一篇:信陽毛尖

下一篇:突厥薔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