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貞

徐有貞

明朝内閣首輔
徐有貞(1407年-1472年),初名珵,字元玉,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宣德年間進士出身,明朝中期大臣、内閣首輔。徐有貞本名徐珵,宣德八年(1433年)進士及第,被選為庶吉士,後授翰林院編修。他身材矮小,但精明幹練,頗有心計,而且喜好功名,對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五行等學問都有研究。明英宗在位期間,天下承平已久,邊防守備松弛,但西南地區卻連年用兵。徐珵對此頗為憂慮,于正統七年(1442年)提出五條兵政建議。英宗雖贊賞,卻未予采納。正統十二年(1447年),徐珵升任翰林院侍講。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徐有貞郁郁而終,時年六十六歲。[1]
    本名:徐有貞 别名:徐珵 字:元玉 号:天全翁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南直隸吳縣 主要作品:《武功集》 主要成就: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武功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十一日生,本名徐珵,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進士及第,被選為庶吉士,後授翰林院編修。他身材矮小,但精明幹練,頗有心計,而且喜好功名,對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五行等學問都有研究。

明英宗在位期間,天下承平已久,邊防守備松弛,而西南地區卻連年用兵。徐珵對此頗為憂慮,他在正統七年(1442年)上疏朝廷,提出關于兵政的五條建議,得到了明英宗的嘉許,但卻未被采用。

正統十二年(1447年),徐珵升任翰林院侍講。

倡議南遷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兵敗被俘。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進逼北京。孫太後(即孝恭皇後)命郕王朱祁钰監國,總理國政,召集群臣商讨戰守對策。徐珵托言星象有變,建議遷都南京,以避刀兵,遭到太監金英的訓斥。兵部侍郎于謙堅決反對,道:“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陳循等重臣均附和于謙。徐珵大為沮喪,不敢再言。

同年九月,朱祁钰被群臣擁立為皇帝,是為明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他任用于謙等人,組織北京保衛戰,同時派遣十五名科道官到外地招募軍隊。其中徐珵被派往彰德(今河南安陽),并代行監察禦史職權。明軍經過多番抵抗,終于迫使也先撤軍北歸,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十一月,徐珵返回北京,仍舊擔任翰林院侍講。

徐珵素來追求功名,但卻因南遷之議遭到内廷的讪笑,以緻長久不得升遷,隻得轉而奉承閣臣陳循,希望得到其舉薦。當時,朝廷用人多取決于于謙。徐珵便通過于謙門生,向于謙求取國子祭酒之職。于謙向明景帝舉薦徐珵。但景帝卻不同意,并道:“就是那個提議南遷的徐珵嗎?此人生性狡詐,擔任國子祭酒會敗壞監生心術。”徐珵不知緣由,以為是于謙從中作梗,對他深懷怨恨。後來,徐珵聽從陳循的建議,改名為徐有貞。

治理黃河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貞升任右谕德。當時,黃河沙灣河段(在今山東陽谷)決口已有七年。朝廷先後派多位官員治理,但卻始終未能平息河患。

景泰四年(1453年),明景帝召集廷臣朝議,讓他們推薦治水人才。群臣都推薦徐有貞。景帝不知徐有貞便是徐珵,遂任命他為左佥都禦史,讓他到張秋(在今山東陽谷)治理黃河。

徐有貞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應設置水門、開鑿支河、疏浚運河,以疏塞浚并舉的方法平息河患,得到景帝批準。他征發民夫,親自督率工程建設,在張秋到黃河、沁水之間開鑿溝渠(即廣濟渠)、修建水閘(即通源閘)。當時,工部尚書江淵建議派五萬京軍前去支援,希望能在三個月内完工,盡早解決漕糧轉運問題,卻被徐有貞拒絕。徐有貞曆經五百五十餘日的艱辛努力,終于圓滿的完成治河工程。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徐有貞被召回北京,佐理都察院事務,後又出京巡視漕河。他奏請朝廷,免除濟甯十三州縣河夫的官馬徭役。

景泰七年(1456年),山東地區發生洪災,境内河堤多有毀壞,唯有徐有貞負責修築的河堤依然完好。明景帝便命徐有貞再到山東治理水患。徐有貞修複舊堤決口,在臨清到濟甯之間設置多處減水閘門,成功平息水患。景帝親自召見慰勞,進拜他為左副都禦史。

參與複辟

明英宗被釋放回國後,雖有太上皇的名位,但一直被明景帝軟禁在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軏、宦官曹吉祥為求不世之功,有意迎英宗複辟。曹吉祥到後宮拜見孫太後,密告複辟一事,取得太後支持。石亨與張軏則去尋求太常寺卿許彬的幫助,并在許彬的建議下,連夜拜訪徐有貞。徐有貞大喜過望,當即與他們一同密謀。

正月十六日晚,石亨、曹吉祥等人齊聚徐有貞家中,決定當夜便發動政變。當時恰有瓦剌擾邊的戰報傳來,張軏借機以保護京城安全為由,調集京營官兵入城。石亨負責皇城衛戍,掌管城門鑰匙,于四鼓時分打開長安門,将政變軍隊放入皇城,而後反鎖宮門,以阻遏外兵。

石亨、徐有貞等人直奔南宮,因宮門緊鎖,便撞破宮牆而入。太上皇英宗忙出來查看。徐有貞等人都跪伏在地,請英宗重新登基,然後讓人擡來乘輿,簇擁着英宗前往大内。英宗在途中詢問諸人姓名,以示不忘功臣,随即由東華門進入大内。東華門守軍本欲上前阻攔,但因英宗表明身份,皆返身而逃。徐有貞等人将英宗送入舉行朝會的奉天殿,将其扶上禦座,而後叩拜道賀,高呼“萬歲”。

此時已是正月十七日淩晨五更時分,群臣都在朝房等待早朝,卻聽到奉天殿中喧噪不已,皆感驚愕。這時鐘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走出,高聲宣布英宗複位的消息,并催促群臣進殿朝賀。群臣先是愕然,繼而入内參拜。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正式複皇帝位,改元天順。

擔任首輔

明英宗複辟當日(十七日),便對奪門之變的功臣大加封賞。徐有貞兼任翰林學士,進内閣參預機樞政務,又加兵部尚書。同時,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被逮捕下獄,誣以“更立東宮”、“謀迎立襄王子”等罪名,定為謀反,判處極刑。英宗認為于謙曾有大功,不忍将其殺害,為此猶豫不決。但徐有貞卻進言道:“不殺于謙,複辟之事師出無名。”英宗這才下定決心,于正月二十三日将于謙、王文處斬。

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封徐有貞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兼任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賜诰券,子孫世襲錦衣衛指揮使(《皇明人物考》作武功衛指揮使)。當時,陳循、蕭鎡、商辂等閣臣皆被斥遂。徐有貞成為内閣首輔,盡掌閣權,朝野内外為之側目。而明英宗對徐有貞也是傾心委任,允許他可以随時進見。

徐有貞大權在握後,便逐漸疏遠石亨、曹吉祥,與二人的矛盾日益激化。他經常在英宗面前提及石曹二人的不法行為,挑起英宗對二人的不滿情緒。後來,禦史楊瑄上疏彈劾石亨、曹吉祥,稱二人侵占民田。徐有貞與閣臣李賢皆稱楊瑄所奏屬實,明英宗遂下诏褒獎楊瑄。石亨、曹吉祥大為怨恨,日夜圖謀構陷徐有貞。

連遭貶徙

明英宗當時正寵信徐有貞,常屏退左右随從,與其密談。曹吉祥便讓小太監竊聽二人談話,然後再故意把聽到的内容洩露給英宗。明英宗非常驚訝,詢問他如何得知。曹吉祥道:“我是從是徐有貞那裡聽說的。陛下哪天對他說過什麼事,外面沒有不知道的。”明英宗信以為真,從此逐漸疏遠徐有貞。

同年六月,禦史張鵬等人上疏彈劾石亨,結果奏疏還未呈上,便被給事中王铉洩露給石亨、曹吉祥。石曹二人到英宗面前哭訴,稱是由内閣在幕後指使。英宗大怒,将諸禦史下獄,并以“圖擅威權,排斥勳舊”的罪名逮捕徐有貞。這時天象突變,雷電交加,冰雹大作,狂風吹折樹木。英宗認為這是上天示警,便釋放徐有貞,将他貶為廣東參政。石亨仍不罷休,又暗中投遞匿名書,對英宗大肆指斥,然後嫁禍給徐有貞,稱是徐有貞因怨望而指使門客馬士權所為。英宗命将已經啟程的徐有貞抓回。

七月,徐有貞在德州被追上,抓回北京,與馬士權一同關進诏獄。但經過審訊,卻查無實據。不久,明英宗因承天門失火,大赦天下。石亨擔心徐有貞獲釋,對明英宗道:“徐有貞封爵時,自撰诰券辭文,其中有‘缵禹成功’之句,而且他還選擇武功縣為封邑。大禹曾受禅稱帝,而武功縣曾是曹操封邑。他這是以大禹、曹操自比,有非份之望。”刑部侍郎劉廣衡認為應将徐有貞斬首棄市。最終,明英宗将徐有貞貶為庶民,流徙金齒(在今雲南)。

晚年生活

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因罪庾死獄中。英宗又想起徐有貞,對李賢、王翺道:“徐有貞有何大罪?都是被石亨等人陷害的。現在可赦免其罪,讓他返回鄉裡。”徐有貞回到家鄉吳縣,從此縱情山水。

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貞獲準“冠帶閑住”,恢複官員身份,仍賦閑在家。他自負文武全才,常歎息不獲信用,但因讒殺于謙,遭到時人的仇視,因此始終未能得到起複。

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十五日,徐有貞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主要影響

政治成就

徐有貞是宣德八年(1433年)癸醜科進士,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考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他在景泰末年參與策劃了奪門之變,使得明英宗成功複辟,并因此成為内閣首輔,還獲得武功伯的爵位。

明朝律法明文規定,文臣無軍功不得封爵。因此終明一代,獲有封爵的文臣屈指可數。而徐有貞以武功伯的爵位,擔任内閣首輔,堪稱明代内閣官爵最高的官員。

水利成就

明朝自永樂年間定都北京後,為滿足邊防和京都消費,每年漕糧不下數百萬石,南糧北運使運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明朝運河可分為三部分:清口至揚州之間,以寶應、高郵等湖為主體構成江淮運河;濟甯至清口之間,借黃為運,以黃河為運道;濟甯至天津之間的會通河故道。其中,濟甯至清口之間的運河,以黃河兼運河之道,常因黃河決堤而淤塞。終明一代,河槽問題一直困擾其始終。

正統十三年(1448年)的黃河決口淤塞了濟甯至清口之間的一段運河河道,具體位置在張秋、沙灣一帶。明廷先後派遣工部尚書石璞、侍郎王永和、都禦史王文治理河患,但“凡七年,皆績弗成”。

景泰四年(1453年),徐有貞以右佥都禦史之職,前往山東治河。他鑒于以往的治河失敗,在上任之前特地向尚書王涞尋求決策。王涞建議其“分水勢,尋水源”。徐有貞上任後,因“方冬月,水暴漲”,并不急于動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來趁機考察水利,二來修整治河隊伍。

徐有貞經過初步勘察,草拟了治河計劃,并上疏朝廷,即治黃史上著名的《言沙灣治河三策疏》。其具體方案如下:造水門、開分河、挑深運河。他借鑒曆史上的治黃經驗,采取以疏為主的方針,改良了漢朝王景的制水閘之法,采取“置門于水而實其底,令高常水五尺”的辦法,根據水的流量來控制水流,既保證了運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調節了水大而引起的潰決之患。

而開分河,也是建立在疏導基礎之上的。“黃河之勢大,故恒沖決”、“運河之勢小,故恒乾淺”。有鑒于兩河的水勢矛盾,徐有貞采取“分黃河水合運河”的辦法,在黃河地形水勢較合理的地段,挖渠開河疏導入運河。同時,他并未忽視内陸河水的治理,将内陸的河水開渠引入運河,并且設立通源閘水閘,節制水流流量,将黃河水勢大的危害化害為利。此外,徐有貞還在分河基礎上設立九堰,攔截水流、鞏固堤防。

治理黃河不僅要利用和治理外部環境,内部運河治理也不容忽視。運河内部河沙淤塞,造成了運河河道提高,從而導緻“取水難,走水易”,徐有貞根據這個情況,順勢提出第三個治河策略——挑深運河。這個策略着眼于從運河本身來解決張秋一帶運河水量不暢的情況。

徐有貞經過數年苦心經營,終于平息了沙灣決河之患。他的治河三策采用了疏、塞、浚并舉的方法,具體就是引黃入河、堵塞沙灣決口和疏浚運河内部所積淤泥。其中,引黃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環,既解決了黃河潰決問題,也解決了運河漕運水量不暢阻礙航運的問題。

書法成就

徐有貞善書法,長于行草,小行書尤為精妙,下筆尖峭,捺筆重按,間露章草遺意,筆法瘦勁豪放,得懷素、米芾神韻,力求變化,自成風貌。明朱謀垔的《續書史會要》評其“書法古雅,名重當時”。清顧複評其書雲:“武功早年書學褚,有不勝绮羅之态。中年學王,出規入矩,古色蒼然。晚年豪放縱逸,謂之學懷素,又謂之學元章。”

徐有貞是對吳門書派崛起具有先導作用的重要書家,在書法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其弟子吳寬、外孫祝允明均受其親自指教、提攜,皆是當時名重一時的文壇人物。明代李诩曾見過徐有貞早年墨迹,認為其字畫“甚是遒美”,将他譽為“吳中藝林冠冕”。

明人趙宧光在《寒山帚談》中曾說:“此法(指大字署書)不傳而流落後世,帶草則武功得之。”他還極力稱贊徐有貞書寫的“文正義澤”和“生幼堂”等。由此可見,徐有貞還善于書寫帶草的大字,可惜今不多見。而徐有貞的書法真正受到世人好評的還是他的草書。王世貞在所著《藝苑卮言》中說:“徐有貞于書少所不窺,能詩歌,善行草,得長沙素師、米襄陽風,如劍客醉舞,僛僛中有俠氣。”

曆史評價

劉廣衡:有貞險邪曲士,陋鄙庸夫,叨蒙聖恩,忠不報德,詐為制文,竊弄國柄。等功神禹,拟迹仲尼,武略無能,猥誇頗牧,謀猷不着,謬任甫申。自居谟謀,敢拟定第,天人今古,妄以自尊,弘毅忠純,言而不怍。

祝颢:公天賦絕倫,學精群籍,才髙當世,志方古人,早發迹于賢科,即緻身于翰苑,論思啟沃,足潤皇猷,保障綏甯,克清時患,爰摠紀綱之重,懋成防□之功,而乃明炳幾先,密圖匡複,遂成風雲之會,親依日月之光,寅亮天工,爕調元化,毅然克以堯舜君民自任,謂太平指日可期。夫何納牖乍通,穿墉既入。以是魚水方諧,而萋斐交布,河山雖誓而陷穽肆張,卒至敬輿安忠州之行,純仁甘永州之去。平平王道,蹶骥足于疾驅,浩浩長風,摧鴻毛于奮舉,……雖群慝之無良,亦公矯枉之太峻也。(《祭武功伯墓文》)

李賢:士大夫行己交人不可不慎,若徐有貞,素行持公者少,而所交者亦然。及其當道,予輩持公以助之,有貞遂改前轍,不複徇私。其所交者,猶以平昔素情望之,多拂其意,遂以有貞為改常,從而媒孽其短者甚衆。向使素持公道,豈有此乎?

萬安:公為人短小精悍,目光炯炯射人,與人論及往代興亡成敗之迹,辄慷慨激烈,聽者為之悚然。其初入翰林,一時元老若楊文貞、文敏諸公,雅重其人,後凡銜命所至,多所建白。……銘曰:偉矣徐公,駿才碩學。才堪濟世,學能華國。巍巍神功,公嘗紀述。煌煌玉牒,公嘗撰次。經幄論道,啟沃良多。棘闱選賢,甄别鮮訛。邊師告警,東陽震驚。持符守鎮,民載乂甯。河決為患,莫或克平。銜命往治,厥績底成。遭時寵用,乃秉國鈞。方将闳施,倐焉而迍。行雖或迍,名實愈大。勒迹堅珉,垂示千載。(《武功伯天全徐公墓志銘》)

葉盛:己巳之變,徐元玉最有時名,亦銳意功業。

朱祁鎮:朕惟褒有功顯有德,國家首典,天下大經也。若夫定策以安宗社,代言而贊皇猷,自古為難,于斯乃兼。咨爾兵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徐有貞,資弘毅而秉忠純,貫天人而通今古,簡自先朝,贻于朕用。史館秉春秋之筆,經筵陳仁義之言。作鎮北州,勤王展略,治可東郡,缵禹成功。(《武功伯诰券》)

史鑒:①于戲丙子、丁醜之際,天理亦幾乎熄矣。惟公不顧殺身滅族之禍,起而救之,然後君臣父子兄弟之倫一返乎正,此蓋天生我公,以相皇明無疆之阼也。功高受謗,遠竄南服,乃天下之不幸,豈獨公之不幸也哉!……或曰:“國家授受,自有常典,徐公豈當預哉?蓋公假迎複之功,以為富貴之資爾。”嗚呼,是誠何言哉!夫君臣大倫,根于天性,苟利社稷,當死生以之。先皇帝在幽閉之中,至穴牆以通飲食,勢同狴牢。華督之弑宋殇,子翚之弑魯隐,高渠彌之弑鄭昭,南宮萬之弑宋闵,慶父之弑子般,商臣之弑楚成,李兌之弑主父,劉劭之弑義隆,皆以得罪畏誅,姑欲脫死于一時也。然則先帝當此之時,豈不謂之至危而極殆乎,而公奮不顧身,決此大策,翊衛先帝,出險難之中,尊居九五,其功可謂偉矣,但以震主之威,易生讒謗,此正李泌所謂殺身者五不可耳,豈公之罪也哉?(《祭武功伯文》)②絮酒來何暮,凄涼百感生。文名推獨步,相業沮垂成。才大人多忌,功高謗易行。隻應墳下水,流恨去難平。(詩作《谒徐武功墓》)

吳寬:平生晁賈共襟期,欲使才名百世垂。衆口是非何日定,老臣功罪有天知。湖山彷佛精神在,枝履從容歲月移。逝矣姚崇嗟不返,憑誰為刻墓前碑。(詩作《入查山谒徐天全墓》)

尹直:①景泰易儲之意,天下後世共非之。而徐有貞逢迎,凡翰林院帶官銜者俱改别職,變亂舊章,尤萬世罪人也。而九臯亦濟其惡,幸陳汝言折之,仍複舊制,而有貞得無抱愧乎?②景帝信任于公而不足于有貞,固帝知人之明,而于公之禍實胎于此時。廷鞫于謙,上念于有功,不忍加罪。有貞曰:“不殺于謙,則今日為無名。”遂與王文同斬,籍沒其家,有貞心術真險矣哉!

王鏊:有貞為人短小精悍,其學自天官、地理、兵法、河渠、陰陽方術,無所不通。詩文雄偉奇麗,詞尤妙絕。晩而喜作草書,遒逸變化,人莫能及。

文征明:吾鄉前輩書家稱武功伯徐公,次為太仆少卿李公。(《題祝枝山草書月賦卷》)

楊慎:有貞善天文地理之學,自謂無遺算,其治河亦号能吏。至南遷之說,抑何舛錯懦弱也?為相日,裁冒功濫賞,似矣,己獨先冒濫焉。屠剪勳賢,快志報複,傳曰:“不能三年而思小功。”其有貞之謂乎?

黃省曾:至今吳人善書,章草稱宋克,能品稱徐有貞、李應祯、吳寬。

陸粲:武功伯徐公天才絕世,其學自天文地理、釋老方伎之說,無所不通。(《庚巳編》)

廖道南:讀其所為漕河碑,闳博爾雅,當時詞臣無出其右,然而心術險賊,急嗜功利,首倡南遷,繼謀奪門,比眤奸回,屠戮忠良,金齒之行,亦天道也。贊曰:謂天蓋髙,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彼其之子,狡焉猖狂,負氣以逞,構謀匪臧。遷國奚忠,奪門奚智,亦已焉哉,胡不惴惴?

邵經邦:我明己巳之變,徐有貞倡議南遷,賴于肅愍之言而止,二事孰為難易耶。以愚觀之,澶淵之寇,宋之裒職,無阙廟社奠安;正統之變,乘輿越在草莽,朝野震動,從違之問,危亡反掌。然當其時,王欽若、徐有貞固自在也。以二公之智,何不亟去之,而使皆得以媒孽其後,何耶。夫智臨之君,黑白易分;甘臨之主,邪正難辨。一旦狙於安富,則驕侈生;忘其禍亂,則釁孽萌。此景德正統之時,掘於二公之正議,其事獲伸於前,而譴禍亦随於後也。

項笃壽:①有貞于書無所不通,文章雄奇,詩宗李白,書法率更南宮。②武功伯之鎮彰徳,治水張秋,其材已槩見矣。英皇複辟之初,公獨奮其智勇,與二三武人決機定策,取日虞淵,呼吸之頃,天下晏然,功存乎社稷,忠貫乎天地,可謂奇矣。及其秉衡,軸胙茅土,舉國授政,方将緻君堯舜,而憸壬側目,卒以遠竄。讒夫之禍籲可畏哉。

王世貞:①三伯者,皆材人也。靖遠(王骥)材而欲,武略則優;興濟(楊善)材而巧;武功材而躁。其隐忮忍割,偕有陰慝。……武功之占候,奇怪矣,其事再驗一不驗幾,遂誤國,世之所謂不祥人也耶。②赫赫武功,天質胡異,職司藝文,乃慕經濟。萬象肅括,九河康又,功成倐忽,皇輿奠位。辱以榮伏,毀繇名緻,瑕瑜千載,矛盾一世。

王世懋:國朝稱治河功,前有陳平江瑄,宋尚書禮,徐武功有貞,劉尚書大夏,近則潘尚書季馴。

何喬遠:有貞藉二豎立功,既被知眷,欲守正自異,身為伊周,何其狀哉,得意失意,在反複間。書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争功;汝惟不伐天下莫争能。”諒矣。

陳繼儒:徐有貞、石亨奪門之舉,乃變局,非正局;乃劫局,非遲局;乃縱橫家局,非社稷大局也。

謝肇淛:英宗初年,委政三楊,四海甯谧,其後為王振所誤,緻北狩之變;後又為石亨、徐有貞所誤,緻奪門之慘。

沈德符:①士大夫以戰功得世開五等者,有鹹甯、靖遠之屬,若吳中則惟武功伯徐元玉,然不得終其身。②文臣以勳勞開五等者,自正統王靖遠後,在天順則吳縣之徐封武功、成化則浚縣之王封威甯。一以天文兼技擊,一以騎射兼結納。然皆傾危捭阖,爵不及竟其身。

錢謙益:公器質魁傑,文武兼資,于天官、地理、河渠、兵法、風角之書,無不通曉,志在經世,詩文取通達,不屑為雕章飾句。晚遭屏廢,放情弦管泉石之間,好作長短句,以抒寫其抑塞激昂感慨,有辛稼軒、劉改之之風。草書奇逸,自負入神,登山臨水,酾酒悲歌,筆墨淋漓,流傳紙貴。至今吳下推風流儒雅,亦必以武功為領袖雲。

談遷:①武清侯稍不及周勃,徐有貞視劉幽求,則大過之矣。其畫策稱兵,膽略誠非常,蓋豪傑之士耶!②徐有貞本縱橫之學,以迎襄陷于司馬,而陷有貞者即踵之,曰缵禹神功,俱不臣也,俱子虛也。函矢同術,有貞南流,亦少自悔否乎?③石亨等俱粗才,貪天之功,幸而集事。迎駕可也,倡為奪門,必徐武功為張其說。

張岱:我高皇帝奄有四海,留意河渠。曆朝以來治河諸大臣,如宋禮、劉大夏、徐有貞、朱衡、潘季馴、王宗沐輩,宣勞效力,屢建奇功,利害相半。

查繼佐:程敏政預修英廟實錄,頗有誣衊,謂有貞迎複後,向曹石乞哀,願以武弁從,因得封武功。觀其自負,抗不下,緻傾陷幾死,使非帝垂念,老金齒矣。然則思廟食或有之,亦甯附賢者以為名。

傅維麟:徐珵狡猾傾險,怙恃才技,幸天下有事,沾沾自喜,當駕出而私語所親。驅妻子去國,不聞叩馬之忠,及北狩而倡議南遷,傾搖人心,幾蹈靖康之禍。賴廟堂君非宣和,陳有宗李,屹然不惑,再奠鐘虞。而珵自愧其言之不酬,包藏禍心,嘗欲動危天下,而已有大功,奪門之役,所自來也。玉帶賂陳循,貂冠次亨軏,志驕意得,潛伏殺機,遂至蔽鵬舉之誅,碧苌弘之血,贻人主藏弓之悔,傷天下忠臣義士百身莫贖之心,珵之肉豈足食哉?迹其智曾不如金英,而娟嫉之才,乃甚于林甫,千秋萬世當比之盧之殺顔,張之殺嶽,并污青史。區區河功,何足道哉!

林時對:凡人立身行事,固貴潔己奉公。然亦有跅□自喜,簠簋帷簿不饬,而才情氣魄,足以馳逞駕馭,有裨于國計邊谟者,亦未可盡略也。如徐武功有貞,平生傾險狡忮無論已,然好習兵法及刑名、水利諸家言,于天文、風角、占驗尤精究。

葉權:徐有貞于土木之變,倡南遷之說,而京師卒保無虞。劉養正謂帝星明江漢,勸宸濠為亂,而不知為世宗之瑞。恃其聰明,依稀仿佛于紙上陳言,而用以預占休咎,适足為殺身之術而已。

秦笃輝:使寇萊公以請遷都斬王欽若,于少保以請遷都斬徐有貞,較華士、正卯之誅,更為允當其罪矣。

張廷玉:人非有才之難,而善用其才之難。王骥、王越之将兵,楊善之奉使,徐有貞之治河,其才皆有過人者。假使随流平進,以幹略自奮,不失為名卿大夫。而顧以躁于進取,依附攀援,雖剖符受封,在文臣為希世之遇,而譽望因之隳損,甚亦不免削奪。名節所系,可不重哉!

紀曉岚:①徐有貞之悍鸷、李東陽之摸棱、張孚敬之偏愎,皆未可稱一代完人,而笃壽推尊過甚。②有貞究心經濟,於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博覽,惟傾險躁進,每欲以智數立功名。與石亨等倡議奪門,僥幸孤注之一擲,幸而得濟,又怙權植黨,威福自專,卒亦為人構陷。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實深為君子所诟病。

方浚頤:多智數而反以智數敗,喜功名而反以功名終。患得患失,亦忠亦奸,忽為君子忽為小人,其才有餘,其德不足。……忠耶?奸耶?君子耶?小人耶?吾則斷之曰鄙夫。(《書〈徐有貞傳〉後》)

光緒帝:徐有貞所陳潞河等處水利,左光鬥請複天津屯田,申用懋請疏灤河諸水,言皆切要,能詳舉之欤,凡此皆宰世之宏綱,濟時之實政也。

蔡東藩:英宗複辟以後,被殺者不止一于少保,而于少保之因忠被讒,尤為可痛。曹、石專恣以來,被擠者不止一徐有貞,而徐有貞之同黨相戕,尤為可戒。于少保君子也,君子不容于小人,小人固可畏矣。徐有貞小人也,小人不容于小人,小人愈可畏,君子愈可憫也。

崔瑞德:①以精通戰略聞名于世。②在處理影響廣大地區的非常複雜的問題(指治理河患)時,他證明具有非凡的行政才能。

轶事典故

詩驚胡俨

徐有貞早年曾就學于吳讷,十二三歲時便能做詩詞古文。吳讷很看重徐有貞,将他推薦給素有知人之鑒的國子祭酒胡俨,希望胡俨傳授其進士業。胡俨當時正卧病在床,見了徐有貞,讓其作詩一首。徐有貞當即賦詩道:“共喜斯文有主盟,諸生誰不仰儀刑。當時已見尊喬嶽,後代應傳是列星。上報明君心獨赤,下延晚學眼能青。童蒙久抱相求志,請向賢關授一經。”胡俨聽罷,竟從床上一躍而起,連聲誇贊道:“此乃鼎铉之器也。”他遂将徐有貞收為門下,授以學業。

遣妻南歸

英宗北征時,徐有貞夜觀天象,發現火星運行到鬥宿中。這在星相學中被稱為“熒惑入南鬥”,曆來被視為不祥之兆,預示着帝王将有災禍。徐有貞對好友劉溥道:“禍不遠矣。”他随即安排家眷返回南方老家。妻子很不高興,不願南歸。徐有貞怒道:“你還不快走,是想做鞑人婦嗎?”妻子無奈,隻得南歸,結果剛剛行至臨清,土木堡之變的消息便從前線傳回。

不邀近功

徐有貞治河時,漕運都禦史王竑認為漕渠淤積阻礙漕船運輸,要求他盡快堵塞決口,以确保漕運暢通。明景帝命徐有貞按王竑的要求去做,但徐有貞卻堅持相機行事,認為治理河渠應着眼于長遠利益。他上疏道:“漕船難行是因為臨清河段原本就淺,并不是決口未塞的原因。漕臣隻知道堵塞決口是急務,但卻不知這是徒勞無益的。即使秋冬之季堵住了決口,來年春天也會再次決口。臣不敢邀取近功(指眼前的功利)。”

後來,工部尚書江淵建議派五萬京軍協助徐有貞治河。徐有貞卻上疏道:“京軍出動,每日耗費多的難以計算,而且一旦遇上漲水便會束手無策。如今洩口已經合攏,潰堤也已堅固,隻用沿河民夫,便足以解決問題。”江淵的建議遂被廢棄。

科技實驗

徐有貞治理山東河患時,采取開支河的措施,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明景帝也有所動搖。徐有貞為解除景帝的疑慮,做了一個實驗。他拿出兩個完全相同的水壺,裡面盛滿相同質量的水,然後在一個水壺上開一個大孔,又在另外一個水壺上開五個小孔,而這五個小孔的面積之和等于大孔的面積。結果,開有五個小孔的水壺最先将水放完。李東陽的《宿州符離橋月河記》、方以智的《物理小識》對此均有記載。

這就是水力學上的水箱放水實驗,法國力學家彭賽列(Jean-VictorPoncelet)、美國流體力學家史密斯(HamittonSmith)在19世紀都曾做過。而徐有貞早在400年前便做過相同的實驗,并得到類似的結論。

人際關系

妻子

根據《武功伯天全徐公墓志銘》(萬安撰)、《武功伯夫人蔡氏祔葬志》(祝允明撰)記載,徐有貞的妻子蔡氏,名妙真,是北宋端明殿學士蔡襄的後人,曾被封為武功伯夫人。

後代

根據《徐有貞墓志》記載,徐有貞生有一子六女。兒子徐世良,側室蘇氏所生,出身儒學生。四個女兒分别嫁給祝瓛、蔣廷貴、朱琇、王瑮。

其中,祝瓛是祝允明的父親,蔣廷貴是蔣焘的父親。祝允明、蔣焘都是徐有貞的外孫。

主要作品

鹧鸪圖

煙雨蕭蕭苦竹秋,感人常自叫鈎舟。

披圖無限江南思,不必聞聲心自愁。

遊善權寺二首

自喜尋幽冒雨行,山靈為我特開晴。

龍歸洞口雲初合,馬渡溪頭水亂鳴。

月過松窗移翠影,風來竹榭作簧聲。

此中如有田堪買,好拟東坡學養生。

乘興尋僧不在山,僧歸卻訝我先還。

溯風迢遞回孤棹,載月追随過九彎。

錫杖重含煙草濕,袈裟半帶雨華斑。

何須浪說三生話,聊複題詩一解顔。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後世紀念

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立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是徐有貞成功治理沙灣河道後親自撰文、書丹的紀功碑。碑總高411厘米。螭首高91厘米,寬100厘米,陽刻篆體“敕修河道工完之碑”。碑身高220厘米,寬95厘米,碑文為行楷書體,共31行,滿行75字。碑座為石雕龜趺,高100厘米。1991年3月在河南省台前縣夾河鄉八裡廟村北大河神祠院内出土,碑身中部斷裂,現藏于台前縣文化館。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史料索引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明書·卷一百二十三·名臣列傳八》

《明史竊·卷九十三·列傳第七十一》

《明史稿·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四十八》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

《姑蘇志·卷五十二·人物十名臣》

《續藏書·卷十三·勳封名臣一》

《國朝獻徵錄·卷十》

《殿閣詞林記·卷一》

《名山藏·卷六十三》

《石匮書·卷九十七》

《今獻備遺·卷十九》

《弇州續稿·卷八十八》

《名卿績紀·卷三》

影視形象

2003年電視劇《大明王朝1449》,白永成飾演徐有貞。

2019年電視劇《大明風華》,唐鑒軍飾演徐有貞。

上一篇:溫體仁

下一篇:汽車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