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紀念館

中國畫家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紀念館有兩處:一處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号,另一處位于宜興亦園内。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建立于1954年,它是由中國政府在徐悲鴻故居基礎上建立的第一座美術家個人紀念館。該館原址在北京市東城區東授祿街16号,周恩來總理親書“悲鴻故居”匾額。1966年“文革”開始之後,原紀念館被拆除。1973年,周總理指示重建新館。宜興徐悲鴻紀念館,1988年10月26日開館。
  • 中文名:徐悲鴻紀念館
  • 外文名:
  • 别名:
  • 地址二:宜興亦園内
  • 紀念人物:徐悲鴻
  • 建館時間:北京館建立于1954年
  • 地址一: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号
  • 開館時間:宜興館1988年10月26日開館
  • 類别:紀念館
  • 氣候類型:北溫帶季風氣候
  • 建造時期:1954年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地理位置

新館于1982年建成,坐落于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号,總占地面積為3900平米、建築面積為4600平米;主體建築為二層灰色展覽樓,共有一個序幕廳和七個展室,序幕廳陳列着徐悲鴻自畫像及徐悲鴻作畫的巨幅照片和展覽前言。第一、第二和第七展室,展出徐悲鴻各個時期的中國畫代表作。第五展室展出徐悲鴻的油畫作品,第六展室展出徐悲鴻的素描作品,第四展室為徐悲鴻生平紀念展室,展示着青年徐悲鴻從貧寒的鄉村走向世界的艱難曆程,以及他生前畫室的複原和珍貴遺物。新館于1983年元月對外開放,每年接待觀衆逾萬人。

除展覽廳之外,為了更好地保存徐悲鴻先生的遺作以及他傾畢生精力收藏的曆代名家書畫和上萬件圖書資料、碑拓珍迹,還建有現代化的畫庫。

景觀集萃

展廳設置:第一、二、七展室陳列徐悲鴻各個時期的中國畫代表作。其中有巨幅作品《九方臯》、《愚公移山》、《巴人汲水》、《國殇》、《船夫》、《山鬼》、《貧婦》、《日暮倚修竹》、《奔馬》、《群馬》、《牧童和牛》、《牛浴》、《漓江春雨》、《竹》、《飛鷹》、《鵝鬧》、《晨曲》、《逆風》和《風雨雞鳴》。

第二、七展室陳列着素描101幅,從畫家早年在巴黎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和蒙巴納斯畫室所作的人體習作到晚期的勞動模範、著名學者肖像,還有《恒河古堡》、《喜馬拉雅山林》、《甘地》、《新加坡船夫》、《尼泊爾姑娘》、《雞鳴寺道中》

第三、五展室陳列油畫,作品有《田橫五百士》、《銀杏樹》、《月夜》、《箫聲》、《陳散原像》、《牛》、《桂林山水》、《喜馬拉雅山》。

第四展室以大量圖片介紹徐悲鴻貧寒的家境、少年時代的幻想、一生的創作、教學和社會活動以及他在世界各地舉行畫展的情況。在當年畫室和起居間的複原室中展出了他的畫筆、畫闆和顔料,畫案上陳列着他生前使用過的文房四寶,畫架上放着他最後一幅未竟之作《魯迅與瞿秋白》。該室牆上懸挂着他的老師、法國名畫家達仰的照片,他與好友、印度詩聖泰戈爾的合影,他去世前一周與夫人的合影以及他收購的最後一件藝術品──任伯年的《紫藤翠鳥》。

紀念館現藏徐悲鴻國畫、油畫、素描、水彩、粉畫、書法作品1286幅,徐悲鴻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現代名家書畫1134幅,中外美術書籍、碑貼、畫冊、圖片約萬件。其中,唐畫《八十七神仙卷》、宋畫《朱雲折檻圖》、明畫《王右軍書扇圖》、金農《風雨歸舟》均為稀世精品。

徐悲鴻紀念館曾赴印度新德裡、加爾各答、加拿大維多利亞、多倫多、香港、日本東京、大阪、新加坡等地展出徐悲鴻作品。

徐悲鴻紀念館從2008年3月28日起免費向公衆開放.制定了每天參觀的上限人數,且采取“免費不免票”的辦法;觀衆需提前通過電話或網絡預約,參觀時持預約證明到博物館門前領票參觀;此外,免費後博物館舉辦的臨時展覽及特展根據規定還需另行單項購票;部分博物館的影視放映、語音導覽機租用等項目還将實行收費。

曆史沿革

1954年,徐悲鴻紀念館成立,至今已50年的光景了。進入21世紀,在博物館事業取得了很大發展的今天,徐悲鴻紀念館在新的曆史時期應該朝着怎樣的方向發展,将面臨着重要的選擇。博物館作為事業單位還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機構調整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

徐悲鴻曾居住在北京東城區東受祿街16号一座典雅的四合院内。1953年,徐悲鴻逝世的當天,廖靜文女士及家人将徐悲鴻生前留下的全部藝術作品捐獻給了國家;周恩來總理為“悲鴻故居”親書匾額。1954年政府以“悲鴻故居”為基礎成立了“徐悲鴻紀念館”,這是建國之初成立的第一座美術家個人紀念館。郭沫若親筆題寫“徐悲鴻紀念館”館名。館長由當時的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吳作人兼任,1957年廖靜文女士始任館長至今。

1966年,北京地鐵開始修建,恰在地鐵線上的徐悲鴻紀念館被迫拆除。1973年,周總理指示要“重建徐悲鴻紀念館”。幾經周折,新館由北京市财政撥專款、北京設計院設計、北京第五建築工程隊承建。曆時十餘年,新館于1983年1月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現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占地約3900餘平方米;分為七個展廳,展現着徐悲鴻先生的油畫、國畫、素描以及書法等真迹。由于新館建設時值“文革”後期,百廢待興,當時政府财力有限,緻使這個館的館舍面積略顯狹小,雖然稱為“新館”,但自開館至今已經整整20年了,一些硬件設施逐步開始老化,需要加以更新。

2001年以來,西城區政府對新街口地區實施了《桃園二期危改小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方案的實施給本館發展帶來了多方位的積極效應,目前,區開發部門動遷工作正在實施之中。但是改革也必将帶來陣痛,這次《規劃》方案的逐步實施,将對本館的正常開放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規劃》中,徐館的停車場、售票房和一些附屬用房将被拆除。

城市規劃部門批準,周邊地帶的基本圖形已經确定,從平面圖上看,徐館邊界本已形成的“犬牙交錯”的狀态,在《規劃》方案中不僅沒有得到規整,反而将更加突出;并且在徐館周邊地帶沒有任何可以用作徐館自身發展的規劃用地。《規劃》方案一經形成,徐館的格局将永遠不能更動,這對徐館的發展極其不利。2002年,徐館組成了以館領導為核心的基建工作組,工作的指導思想:充分使大家明了肩負的重任和曆史使命;工作的目标:就是要通過同志們的齊心協力、迎接挑戰、全身心地打好徐館建設這一“硬仗”。通過不懈地努力,經過市文物局各級領導的協調,同時得到了市、區政府和文物、文化以及規劃、開發等部門各級主管領導的支持,終于實現了徐館努力所要達到的兩項目标:

(一)徐館周邊地帶的四個角達到了“填平補齊”的效果,其中:東北、西北、東南三個角的規劃用地約為800平方米獲得了區規劃部門以文字形式達成的“無償給予”的承諾。

(二)徐館南側約為5000平方米的規劃用地得到了市領導“用于徐館擴建有償征用”的批複,此規劃用地将用于本館發展與建設。徐館邊界的不規則即“犬牙交錯”的圖形至此變成了方方正正、整整齊齊的新格局,面積在原址基礎上擴大約6000平方米,使之達到了近1萬平方米的占地規模,由此,徐館的發展建設向前邁出了巨大的步伐。

發展基本構想

一、實現環境的改觀

環境景觀的美化和改善是博物館精神風貌甚至是内在文化氣韻的突出體現,優化外部環境,表現出博物館的素質與内涵。

(一)外部環境的變化

徐館首先在外部環境的改造方面迎來了一線曙光,随着西城區“桃園二期”規劃的不斷推進,給徐館帶來了不小的實惠。由于拆除了周邊的房屋和即将拓寬道路,使徐館得以完完全全地亮出來。改造和擴建後的徐悲鴻紀念館館舍,四周植種松樹;護以鐵藝圍牆;設置周界布防;飾以古典路燈,白天翠柏掩映,夜晚燈光閃爍,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二)内部環境的變化

主要實現三個格局:

展覽區:以主樓為主體連接南側規劃5000平方米,形成徐悲鴻繪畫藝術館、徐悲鴻藏畫藝術館、徐悲鴻生平事迹館及以臨時陳列為主要内容的展覽區域;

辦公區:以北樓為主體連接北側的800平方米,形成辦公、教學、技術修複、文物保護以及開發經營為主要内容的辦公區域

園林綠化區:在館舍内營建園林小品、城市雕塑,綠化和美化環境,為觀衆提供一個休憩的場所。

(三)硬件及軟件設施的變化

逐步實現文物庫房的改造、展廳的改造和基本陳列的改造,館藏品和展品将逐步實現科學化管理等等。

徐館成立50年來,雖然徐悲鴻的聲譽、名氣、知名度很高、很大,而相比之下,紀念場所——“徐悲鴻紀念館”則知者寥寥,有些觀衆甚至走到館門口還在打聽“徐館在哪兒?”這種狀況反映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宣傳工作力度不足;

二是展覽形式呆闆、單一、缺少活力;

三是專業性較強,難于普及或者推而廣之;

四是環境原因所緻:長期以來,本館館舍建設在居民區内,建築标志淹沒在街巷之中,從而形成了參觀上的“盲點”。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不僅需要在陳列觀念、形式設計、社會需求、觀衆心理和審美意識以及軟、硬件設施等方面加以完善;尤其需要在環境的治理和館舍設施的改造方面加以努力。改造和擴建後的徐悲鴻紀念館館舍,至少體現出三大好處:

首先,徐館将成為該區域規劃中的一個“文化亮點”。《規劃》中徐館門前的道路有可能建成步行街,還要建設過街天橋,如果把“街”和“橋”冠以徐悲鴻的名字,與徐悲鴻紀念館遙相呼應,在宣傳力度方面我們就已經争取到了很大的優勢;館舍臨街之後使觀衆“一目了然”,從而有效地消除了“盲點”問題。

其次,按照國際友人的習慣,出訪或者接待來訪者,首先安排參觀和訪問該地的文化名人以及光顧或者憑吊他的故居。2008年期間,北京将會迎來大批國外朋友,徐悲鴻作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名人,必将受到許多中外文化人士的瞻仰;他的紀念館也将成為“人文奧運”期間重要的文化參觀場所。

第三,徐館的“标志性建築”特色在本地區與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梅蘭芳故居等紀念性建築将同時形成什刹海曆史文化景區“82景”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二、實現内部功能的變化與發展

本館在使用功能上主要分為收藏、整理、研究、保管、展示、征集、交流、宣傳、創收等方面。其中收藏與研究為基礎建設,展示與交流是本館的生存之本。今年,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我們将牢牢抓住這個機遇,使本館的發展目标逐步得以實現。徐館南側占地約5000平方米,用作徐館擴建大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内容:

(一)畫庫的擴建工程

徐館的畫庫由于建築年代早,面積小,使用功能以及部分設施已經落後,很難達到規定要求的恒濕、恒溫、防蟲、防蛀、防紫外線、防塵等技術指标,這種狀态對于文物的收藏和保護是很不利的。目前畫庫分為上下兩層,總使用面積為450平方米。本館收藏徐悲鴻作品主要有三大類:

1、1200餘件徐先生本人書畫遺作;

2、1200多件徐先生收藏品:包括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各時期名家的書畫作品。其中最具珍貴價值的當屬唐時吳道子所繪真迹《八十七神仙卷》;

3、上萬卷珍貴的美術類中外文圖書資料,其中絕版者為數不少。

本館所藏徐悲鴻作品分為一、二、三級,總計為2400餘件。按照文物法的有關規定:文物庫房的建設和管理應該達到如下标準:

(1)館藏一級文物要建立專庫保管;

(2)館藏二、三級文物有條件時要建立專庫、無條件時要建立專櫃保管;

(3)其他文物也應該單獨碼放;

(4)根據現有文物狀況,文物庫房面積應擴建1000平方米方能滿足需求;

(5)對珍貴的圖書資料,要逐步實現計算機化,實現圖書集成、分級、分類的科學管理系統。

以上各項文物的保存條件均應達到取、用方便,有利保護的目的。

(二)展廳的擴建工程

徐館的展廳限于當時的修建條件,在展覽功能以及形式設計上均有所欠缺,加之設備簡陋、陳舊,保護條件差,因此,限制了館藏品的展出規模,目前在展線上的展品隻占本館藏品量的10%。擴建展廳有以下三方面考慮:

1、建立徐悲鴻繪畫藝術館

徐悲鴻,出身于貧困的農村家庭,懷着為民族争光的精神,闖過道道險阻,成長為畫家和藝術教育家。是中國繪畫改革和近代寫實繪畫的奠基人,為中華民族争得了榮譽,為世界畫壇增添了光彩。他的作品表現了高度技巧和濃厚的民族特色,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結合的典範。

展示徐悲鴻作品。現有固定陳列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展出作品100餘件,不足總數的1/10,按照文物法相關規定要求:藏品應按照1/3比例展出,本館所藏2400件文物,應該展出800件,展廳應當在現有基礎上擴大相應的展出面積。

徐悲鴻的油畫、素描、水粉、水彩畫等技法極其精到、風韻獨具,尤其他的素描《女人體》具有“東方維納斯”之美譽;而他的中國畫——“馬”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徐悲鴻的作品具有中國文化的、民族的、哲學的内涵,比如《九方臯》、《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纙我後》等。

徐悲鴻出于一種善良的願望,願為國家發現和培養人才,他認為:隻有像伯樂和九方臯那樣去發現人才,方能不失人才于目前,徐悲鴻一生為之奮鬥不已的這種精神,也正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認真實踐的。因此,建立徐悲鴻繪畫藝術館的目的,就是要傳揚他的這種精神。徐悲鴻繪畫藝術館将分門别類地建立油畫廳、國畫廳、素描廳和書法、水彩、水粉以及畫稿廳。

2、建立徐悲鴻藏畫藝術館

徐悲鴻一生節衣縮食,購買了數以千計的中國曆代書畫藝術精品,為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具傳奇色彩的是唐畫《八十七神仙卷》,它經曆了失而複得的艱苦曆程,徐悲鴻将其視為“悲鴻生命”。本館拟将《八十七神仙卷》镌刻在展廳中,并展出其他系列的收藏藝術精品,開設以《八十七神仙卷》為主要展覽内容的徐悲鴻藏畫藝術館,目的是以徐悲鴻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民衆。

除此之外,徐悲鴻重金所購《朱雲折檻圖》、《宋人羅漢圖》、《右軍書扇圖》、《梅妃寫真圖》等等,這一幅幅精湛的古畫,許多都是在即将流失海外的危急時刻,被徐悲鴻挽救下來的。徐悲鴻與其他收藏家不同,他看重的不是畫家的名氣,而是畫本身的藝術價值。他曾用聲名赫赫的北宋董源的巨幅中堂山水與張大千換取金農畫的《風雨歸舟》,雖然與北宋董源的畫價值相差萬倍,但徐悲鴻卻認為金農的《風雨歸舟》是中國山水畫中的奇迹。

徐悲鴻不知疲倦、日積月累地收藏我國優秀繪畫作品,使它們得到保護,避免流落國外。他生前曾說,“這些藏畫隻是暫時屬于我,我是為國家而保存它們的”。充分表現了一個愛國者熱愛自己民族藝術的深厚感情。現在,徐悲鴻所藏作品全部成為受國家保護的文物,得到了妥善的收藏和管理。為此,開設徐悲鴻藏畫藝術館,用他的精神去激勵後人,将會産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3、建立徐悲鴻生平事迹館

建立徐悲鴻生平事迹館,以展示徐悲鴻先生的若幹生活側面:

(1)展示徐悲鴻故居(微縮景觀);

(2)突出體現徐悲鴻一生中的個性特色和藝術成就;

(3)體現他從貧窮走向美術大師的艱苦曆程。徐悲鴻——中國繪畫革新的旗手,近代寫實繪畫的奠基人,他為中華民族争得了榮譽,為世界畫壇增添了光彩。〖JP2〗他的作品表現了高度的技巧和濃厚的民族特色,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人們不會忘記他在為祖國争光的征途中所表現出來的一往無前、馳騁奮進的精神以及他主張創新、中西合璧和為發展美術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

(4)展示他主張抗日的民族主義精神;

(5)展示他的愛國主義精神(赈災義賣活動)。

(三)建立美術資料信息中心

本館保存着徐悲鴻收藏的不同時期、不同版本、不同文字的各類美術圖書資料萬餘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資料具有善本價值。建立徐悲鴻美術資料與信息研究機構,将充分發揮這些美術圖書資料的價值,為讀者提供資料複制、借閱、查詢服務;為研究徐悲鴻提供實物資料。通過研究擴大宣傳,争取與各美術院校美術系建立教學與研究關系,聘請一些專家、學者,開展徐悲鴻的研究與交流活動,出版美術通訊以及研究刊物。

(四)建立徐悲鴻書畫修複技術室

徐館所藏徐悲鴻繪畫作品及藏畫2400餘幅,“文革”中,這批寶貴的文化遺産被放置在故宮南朝房中長達近20年之久,由于夏天潮濕,冬天幹燥,油畫作品損壞嚴重,普遍存在畫面失去光彩、顔色嚴重剝落、産生裂紋等問題,有近一半作品的畫布或依托材料受到損壞,急需進行加固處理。1999年,市文物局、市财政局為搶修徐悲鴻油畫遺作,撥款40萬元人民币,用于油畫的嘗試性修複工作,我館分别請了法國和俄羅斯專家。法國專家修複了油畫《纙我後》和《田橫五百士》兩幅。俄羅斯專家修複了油畫《讀》、《喜馬拉雅山》兩幅。目前,市文物局、市财政局已将我館油畫修複計劃列入财政經費預算科目。本館所需修複的油畫數量約為102幅,需5—8年方能完成修複任務。對于其他種類的作品如國畫、素描的修複或者裝裱工作,也在按計劃實施中。這項工作非常重要,但目前修複設備不足,環境差,給文物修複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建立徐悲鴻書畫修複技術室迫在眉睫。

(五)開展其他業務活動

把博物館辦好、辦活、辦得有生氣、有特色、有獨到之處是我們辦館的宗旨。從名人故居類的紀念館角度考慮,我們既要發揮博物館的功能和價值,又要使它“吸引”觀衆,讓紀念館在觀衆心目之中占有一席之位。為此,除了在展覽、陳列、形式設計以及思維模式等方面多做文章外,還要努力挖潛,不斷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廣泛開展業務活動,搞活多種經營,兼收并蓄。主要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充分發揮紀念館的教育職能。徐悲鴻先生不僅是藝術家,同時還是美術教育家。徐悲鴻紀念館自1985年開辦第一屆徐悲鴻畫室以來,至今已經招收了18期美術學員,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美術人才,在社會各界均有廣泛、良好的影響,在繼續組織美術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可以探索畫室教學工作面對觀衆開放的新路;

2、組織和開辦各類美術、書法、雕塑班;分初、中、高級專業進修班,廣泛開展開門辦館活動;

3、引進和舉辦國内、國際較有影響的各類臨時展覽;

4、赴國内各省和境外舉辦巡回展覽;

5、開展自助式觸摸屏教學;放映動畫設計;教授透視、解剖、素描、色彩、中國畫技法等。博物館是社會和文化生活的産物,這裡積澱着人類曆史的精華,也昭示着社會的将來。21世紀的博物館事業将有大的發展,博物館的觀衆會愈加增多。如何通過更好的藝術形式,運用簡潔的博物館語言使觀衆受到教育,使陳列藝術與觀衆的審美情趣融為一體,是博物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博物館的陳列藝術,從陳列的指導思想、展示的基本内容到設計的形式變化;從制作手段到展覽環境以及聲、光、電的表現,諸如引進高科技設施;采用同聲翻譯;電子導覽以及觸摸屏簡介方式等技術手段和高科技設施的運用将直接影響到參觀質量。同時,講解員的業務水平、形象、氣質、表情、文化素養及其口才等也體現着展覽檔次。講解員是陳列内容的化身和代表,觀衆在講解員身上感受到陳列藝術的内在主題,觀衆把講解員、陳列藝術和博物館環境氛圍視為一體,如果陳列主題中缺少了這個環節,它的表現形式将是虛弱而無力的。長期以來,博物館以“沉靜”、“肅穆”、“莊重”和“安閑”而著稱,又以靜态、等待、被動和不慌不忙形成了某種慣性。要使博物館“運轉”和“動感”起來,就要發揮博物館的“喻教于樂”的功能,進一步開發知識性、趣味性和可實際操作性的内涵,這樣就達到了辦館的目的。

徐悲鴻紀念館具備名人和名作雙重效應,發揮好這種效應,就能發出最大能量。

徐悲鴻簡介

徐悲鴻(1895——1953)是中國藝術巨匠,同時也是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藝術進入現代之時,徐悲鴻無疑是藝術界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了扭轉中國畫抄襲、模仿、缺乏生活氣息的萎靡頹風而大聲疾呼,他學貫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寫實技巧融彙到中國繪畫之中,為傳統藝術的革新與發展開拓了新的廣闊天地。由于他在繪畫理論和實踐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術教育方面所作的巨大貢獻,他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1895年,徐悲鴻出生在以“盛産”文人、才子著稱的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其父徐達章是當地知名畫家,他精通詩文、書法、篆刻,尤擅繪畫。徐悲鴻自幼随父習詩、書、畫、印,打下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17歲的徐悲鴻已是宜興知名的畫家,在宜興女子師範學校、彭城中學、始齊小學三校任圖畫教師。

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受歐洲諸國之邀,先後赴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德國及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轟動國際畫壇。

1940年春,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并先後在聖蒂尼克坦和加爾各答兩地舉辦畫展,随後赴大吉嶺,創作國畫《愚公移山》。

1951年,徐悲鴻帶病去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畫了許多民工肖像。準備創作巨幅油畫《當代新愚公》。在構圖期間,突患腦溢血,半身癱瘓。

1953年,徐悲鴻漸能起床行動,9月23日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幕,他擔任執行主席,主持會議,當晚,腦溢血複發,不幸于9月26日逝世,享年58歲。

宜興紀念館

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座落在宜興亦園内,1988年10月26日開館,著名書畫家吳作人題寫館名。館内常年陳列徐悲鴻生平介紹及其書畫作品,并陳列有徐悲鴻的學生及當代著名書畫家吳作人、李可染、黃胄、沙孟海、費新我等書畫作品。開館以來,已接待觀衆十餘萬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李瑞環、喬石、宋平,書畫界名人錢紹武、廖靜文、尹瘦石等,以及許多海外朋友,都曾光臨本館。現被命名為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宜興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宜興是徐悲鴻的故鄉,宜興人民為家鄉哺育出這樣卓越的藝術大師而感到光榮、自豪。徐悲鴻的光輝業績永載史冊,并将永遠激勵家鄉人民奮發向上,開拓前進。

地址:江蘇省宜興市宜城鎮公園路1号

周邊景觀:宋慶齡故居、郭守敬紀念館

參觀指南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号。

乘車路線:乘22、38、47、626、726、409、709、810、826路公交車在新街口豁口站下或地鐵積水潭站下。

自駕車線:二環豁口往南或積水潭往東;西四平安裡往北;西直門到新街口丁字路口往北。

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休息。

票價:5元;大學生3元;中小學生免費。

人物簡介

生平

徐悲鴻(1895——1953)是中國藝術巨匠,傑出的美術教育家,譽為“現代中國繪畫之父”和“中國現代畫聖”。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藝術進入現代之時,徐悲鴻無疑是藝術界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了扭轉中國畫抄襲、模仿、缺乏生活氣息的萎靡頹風而大聲疾呼,他學貫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寫實技巧融彙到中國繪畫之中,為傳統藝術的革新與發展開拓了新的廣闊天地。由于他在繪畫理論和實踐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術教育方面所作的巨大貢獻,他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年表

1895年,徐悲鴻出生在以“盛産”文人、才子著稱的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其父徐達章是當地知名畫家,他精通詩文、書法、篆刻,尤擅繪畫。徐悲鴻自幼随父習詩、書、畫、印,打下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17歲的徐悲鴻已是宜興知名的畫家,在宜興女子師範學校、彭城中學、始齊小學三校任圖畫教師。

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受歐洲諸國之邀,先後赴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德國及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轟動國際畫壇。

1940年春,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并先後在聖蒂尼克坦和加爾各答兩地舉辦畫展,

1951年,徐悲鴻帶病去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畫了許多民工肖像。準備創作巨幅油畫《當代新愚公》。在構圖期間,突患腦溢血,半身癱瘓。

1953年,徐悲鴻漸能起床行動,9月23日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幕,他擔任執行主席,主持會議,當晚,腦溢血複發,不幸于9月26日逝世,享年58歲。

網上紀念館

在徐悲鴻逝世116周年,中國祭奠網不僅開通了徐悲鴻網墓還開通了徐悲鴻網上紀念館,館内免費上香、祭拜。提供給網友前去紀念。

徐館擴建

徐悲鴻紀念館在使用功能上主要分為收藏、整理、研究、保管、展示、征集、交流、宣傳、創收等方面。其中收藏與研究為基礎建設,展示與交流是本館的生存之本。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我們将牢牢抓住這個機遇,使本館的發展目标逐步得以實現。徐館南側占地約5000平方米,用作徐館擴建,逐步實現文物庫房的改造、展廳的改造和基本陳列的改造,館藏品和展品将逐步實現科學化管理等。大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内容:

畫庫擴建

徐館的畫庫由于建築年代早,面積小,使用功能以及部分設施已經落後,很難達到規定要求的恒濕、恒溫、防蟲、防蛀、防紫外線、防塵等技術指标,這種狀态對于文物的收藏和保護是很不利的。畫庫改造後分為上下兩層,總使用面積為450平方米。

展廳擴建

徐館的展廳限于當時的修建條件,在展覽功能以及形式設計上均有所欠缺,加之設備簡陋、陳舊,保護條件差,因此,限制了館藏品的展出規模,在展線上的展品隻占本館藏品量的10%。

生平事迹館

建立徐悲鴻生平事迹館,以展示徐悲鴻先生的若幹生活側面:

(1)展示徐悲鴻故居(微縮景觀);

(2)突出體現徐悲鴻一生中的個性特色和藝術成就;

(3)體現他從貧窮走向美術大師的艱苦曆程。徐悲鴻——中國繪畫革新的旗手,近代寫實繪畫的奠基人,他為中華民族争得了榮譽,為世界畫壇增添了光彩。〖JP2〗他的作品表現了高度的技巧和濃厚的民族特色,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人們不會忘記他在為祖國争光的征途中所表現出來的一往無前、馳騁奮進的精神以及他主張創新、中西合璧和為發展美術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

(4)展示他主張抗日的民族主義精神;

(5)展示他的愛國主義精神(赈災義賣活動)。

美術資料信息中心

本館保存着徐悲鴻收藏的不同時期、不同版本、不同文字的各類美術圖書資料萬餘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資料具有善本價值。建立徐悲鴻美術資料與信息研究機構,将充分發揮這些美術圖書資料的價值,為讀者提供資料複制、借閱、查詢服務;為研究徐悲鴻提供實物資料。通過研究擴大宣傳,争取與各美術院校美術系建立教學與研究關系,聘請一些專家、學者,開展徐悲鴻的研究與交流活動,出版美術通訊以及研究刊物。

徐悲鴻書畫修複技術室

徐館所藏徐悲鴻繪畫作品及藏畫2400餘幅,“文革”中,這批寶貴的文化遺産被放置在故宮南朝房中長達近20年之久,由于夏天潮濕,冬天幹燥,油畫作品損壞嚴重,普遍存在畫面失去光彩、顔色嚴重剝落、産生裂紋等問題,有近一半作品的畫布或依托材料受到損壞,急需進行加固處理。

1999年,市文物局、市财政局為搶修徐悲鴻油畫遺作,撥款40萬元人民币,用于油畫的嘗試性修複工作,分别請了法國和俄羅斯專家。法國專家修複了油畫《纙我後》和《田橫五百士》兩幅。俄羅斯專家修複了油畫《讀》、《喜馬拉雅山》兩幅。

市文物局、市财政局還将紀念館油畫修複計劃列入财政經費預算科目。本館所需修複的油畫數量約為102幅,需5—8年方能完成修複任務。對于其他種類的作品如國畫、素描的修複或者裝裱工作,也在按計劃實施中。這項工作非常重要,但由于修複設備不足,環境差,給文物修複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建立徐悲鴻書畫修複技術室迫在眉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