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棉花

彈棉花

中國傳統手藝
彈棉花,又稱“彈棉”、“彈棉絮”、“彈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目的是讓棉花更加松軟,适合使用。曆史悠久,我國至遲在元代即有此業,仍有操此行業者;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另有同名電影歌曲。[1]
  • 中文名:彈棉花
  • 外文名:
  • 别名:彈棉、彈棉絮、彈花
  • 原彈棉花器械:彎弓、磨盤、彈花錘等
  • 現彈棉花器械:彈花機
  • 傳承方式:祖傳
  • 起 源:中國

中國傳統手藝

元代王祯《農書·農器·纩絮門》載:“當時彈棉用木棉彈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長;兩頭拿繩弦繃緊,用縣弓來彈皮棉。”溫州地區始于何時待考。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

彈棉,實際上指的是彈棉胎,也有彈棉褥(墊被)。棉花去籽以後,再用弦弓來彈,絮棉被、棉衣的棉,就加工到這一步。如過去女兒嫁妝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彈。一般人家也有用舊棉重新彈加工的。彈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為弦;還有木棰、鏟頭,磨盤等。彈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闆上棉花漸趨疏松,以後由兩人将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狀,以固定棉絮。紗布好後,用木制圓盤壓磨,使之平貼,堅實、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紗,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妝的棉絮必須以紅綠兩色紗,以示吉利。如舊棉重彈,須先除掉表面的舊紗,然後卷成捆,用雙手捧住在滿布釘頭的鏟頭上撕松,再用弓彈。

改革開放以來,有數以萬計的現代溫州人為了創業,遠離故鄉,外出闖蕩,他們整年奔波在全國城鄉,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和世界各國,為“溫州模式”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就是經彈棉郎為代表的溫州人走四方創業精神的傳承。

現今,手工彈棉逐漸為機械所代替,有所減少,但由于我國幅員廣闊,手工彈棉仍在各地流行。

曆史演變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如今的城市裡已經不多見了,但是40歲以上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着清晰的記憶。随着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種魔術,讓孩子們驚訝不已。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在外行人的眼裡,彈棉花是個很有趣的事情,而這些工具也挺有特色。有一把專門的彈棉花的弓,根據個人的習慣可長可短,通過用榔頭敲擊弓上的弦,來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我們所聽到的彈棉花的标志性聲響就是由它們發出來的。這就是彈棉花最基本的工具,整理棉花都要靠這個“弓”。

“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這是彈棉花工匠們對自己的手藝的一種诠釋,也是人們對他們的勞動最為形象的比喻。蔣老漢不善言辭,但幹起活來卻也一點不馬虎。彈棉花不僅是費力也是個精細活,敲弓的時候要花大力氣,而“上線”則是細緻的工作,要蔣老漢和妻子一起才能完成,擺上一個小小的花樣,一條棉被就初具雛形了。

最後再經過多次的壓、磨,一整套工序下來,一條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藝人的手中完成了。從彈、拼到拉線、磨平,看着簡單,做起來卻也挺費時間,蔣老漢這麼熟練的手藝,這一天也就不過能彈上一、兩條。

從上世紀末起,彈棉花這個老手藝就已經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因為廉價化纖被的興起,人們家裡蓋的,已經不僅僅是棉絮棉胎,還有各種各樣腈綸被、九孔被,對于這些方便簡單的玩意兒,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的。同時機械化工廠生産的被子,從生産效率來說是手藝人的幾十倍。

可是,随着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棉花被在近些年又慢慢走入了人們的視線。

彈棉花發展過程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最初都是一彎彈弓、一張磨盤、一個彈花棰和一條牽紗篾。吊弓的構造很簡單,彈花時全仗人手用彈花錘擊打弓弦,将棉纖維彈松,每人每日不過彈皮棉8斤。其傳承方式也是由師傅帶徒弟或父傳子,所以很多彈花匠的手藝都是祖傳。

不過在上個世紀90年代起彈棉花手藝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彈花機的出現讓彈棉花實現了規模化生産,彎弓、磨盤、彈花錘等彈棉花器械開始淡出彈花匠的視線。

現如今,從事該行業的手藝人已經屈指可數。能夠秉持純手工藝并發揚光大的,更是鳳毛麟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