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堤

張公堤

武漢市防洪設施
張公堤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的東部。她東起漢口堤角,西至舵落口,全長23.76公裡,頂身高6米,堤頂寬8米,高程31.67-32.20米。光緒三十年(1904年),張之洞派人在漢口後湖當中搭了一座高台,然後登到台上,用望遠鏡向四周張望後,揮手道:上到禁口,下到牛湖廣佛寺前(即今堤角)。張之洞手指處,後湖大堤的行走路線就确定下來了。張公堤的建成,是一個多麼有遠見的民心工程。據了解,張公堤森林公園将建9座公園,以張公堤串聯,建成東至漢口江灘,西至漢江江灘,長20餘公裡,寬約百米的森林公園,與漢口江灘公園、漢江江灘公園對接,并修建綠道,形成漢口“綠色圍城”景觀,成為集生态防護、休閑旅遊、教育科普、戶外拓展等功能于一身的“超級”森林公園。
    中文名:張公堤 外文名: 别名: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

曆史

明崇桢八年(1635年),有一位姓袁的官員,看到這裡的居戶時不時受到漢水與府河漲水的侵擾,也看到漲水季節的街市長期浸在水中,影響了商業的發展,便決定建築一道堤防。堤防的線路大約從硚口玉帶河邊至今天的民權路下,長度約有10餘裡。堤防建成後,居民安甯,商業便更加繁盛。為感念袁官員,人們稱這道堤為袁公堤。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一心為民的官員,任何一個朝代的人民,都會因為父母官為自己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而心生感激。

袁公堤築成後,人們開始在堤上居住與生活。這條堤就是漢口的城市之根——長堤街。那時漢口的形态是什麼樣的呢?史載為:“地勢上狹下寬,形如卧帚,後無座山。”這個形如掃帚的漢口鎮,橫掃天下,幾乎成為“天下貨”的集散地。清乾隆時期,編寫的《大清一統志》中,對漢口的描述為“居民填溢,商賈輻辏,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填溢”真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描述,人太多了,多的塞都塞不進去,已經漫出來了。到了清末,漢口人更多,不僅長堤街繼續“填溢”,漢正街也早就人滿為患了。加上五國租界也在漢口開辟了出來,漢口的擴展已經迫在眉睫了。

光緒三十年(1904年),張之洞派人在後湖當中搭了一座高台,然後登到台上,用望遠鏡向四周張望後,揮手道:上到禁口,下到牛湖廣佛寺前(即今堤角)。就是這麼簡單,張之洞手指處,後湖大堤的行走路線就确定下來了。

線路确定了,接下來就由工程處進行勘測,辦理購地手續。工程處的負責人是一個留學日本的秀才張南溪。當時辦事的高效率與低成本,在後湖大堤的建築中表現的非常充分。如此大的一項工程,隻打了四個報告就搞定了:第一,向湖北官錢局請款;第二,申請開工;第三,送決算;第四,申報結束。

修築後湖大堤時,張之洞還想了一個節約資金的方法:即拆除漢口城堡。拆除漢口城堡有兩大益處,一則利于城市交通,二則也為後湖大堤提供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就這樣,漢口堡很快便拆光了。當初的漢口城牆在哪裡?隻需要走一下漢口的中山大道就明白了,中山大道就是在當初的漢口城堡的牆基上平整完成的。

築堤的大軍中,除了由民工分段承包之外,還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張之洞創辦的新軍。第八鎮統帥張彪率守漢口的綠營和新軍,晝夜奮戰在後湖,大堤最艱難的地段,比如龍骨溝、金銀潭、龍口等險段幾乎全部是新軍成的。修築張公堤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以牛湖廣佛寺前為起點,大堤向西北越過了岱家山後,轉了一個90°的大彎折向西南,經姑嫂樹,陳家灣至禁口。這段堤防,官方稱之為後湖官堤,老百姓卻稱之為張公堤。既簡單上口,又銘記功臣。

張公堤對漢口太重要了。由于大堤阻擋了河水,堤内的田地慢慢涸出。

1934年,有一位陳興亞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涉及到張公堤時如是說,有了張公堤,漢口“從此水災永絕,且堤内皆成肥田。”這話有點誇大,但張公堤的築成是漢口城市發展史上的大事,卻是不為過的。這篇文章還說,“堤外為後湖,堤内十裡荷花,猶饒興趣。過曬甲山(即岱家山),見堤上築有碉堡,内實以兵守之„„”至少1934年的張公堤,仍然可以稱為漢口人的後花園。

堤内的肥田,後來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漸漸成為市區,有了黃埔路、趙家條、惠濟路、解放公園、中山公園、武漢商場、寶豐路以及古田路水廠等名稱。這就是當時漸漸涸出水面的大片土地。今天的漢口,除了解放大道之外,還有建設大道,發展大道等等,但就是發展大道也與張公堤還有相當的距離。一百多年前張之洞為漢口規劃的遠景,至今還在讓城市的規劃人員享用着。張公堤的建成,是一個多麼有遠見的民心工程。完全可以這樣說:沒有張公堤,難有大漢口。

曆史事件及現時作用

1931年5至7月,受降雨影響,江河水位陡漲,武昌武金堤、武豐堤、青山堤、武惠堤和漢陽月湖堤、腰路堤等先後潰決,武漢三鎮全部被淹。這場大水後,張公堤加高培厚。n1935年,漢江上中遊普降特大暴雨,水勢猛漲。當年7月12日,武漢關水位27.5米,鐘祥以下各縣河堤相繼潰決,洪水橫溢,直灌漢口張公堤,張公堤水位漲至29米。n1939年、1942年,張公堤兩次整修,1954年,再逢大水。漢口被淹,原本阻擋外水的張公堤上,展開了空前的排水戰鬥。來自全國各地的抽水機開足馬力,抽水排向城外。

直至1958年,張公堤的防洪功能才發生改變。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專家表示,那一年,東西湖圍堤建成,張公堤位于硚口、江漢的堤段,不再直接迎擊外水。按照《長江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張公堤現在的主要功能,是阻擋東西湖分蓄洪區的來水,即隻有在東西湖分洪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堤段才會再次與洪水抗争。眼下,正在發揮作用的,是張公堤岱山閘到後湖泵站2期的堤段,這一段牢牢守住漢口北大門,抵禦府澴河的持續高水位。

森林公園

漢口張公堤森林公園武漢東西湖區段綠樹成蔭,公園建設已初見雛形。據了解,張公堤森林公園将建9座公園,以張公堤串聯,建成東至漢口江灘,西至漢江江灘,長20餘公裡,寬約百米的森林公園,與漢口江灘公園、漢江江灘公園對接,并修建綠道,形成漢口“綠色圍城”景觀,成為集生态防護、休閑旅遊、教育科普、戶外拓展等功能于一身的“超級”森林公園。

公園建成後,張公堤将禁行機動車,沿堤年年栽樹。百畝桃林、百畝桔林、百畝玉蘭林、百畝芙蓉林、百畝花海、百畝果林,以及千畝竹海、千畝田園、千畝灘塗濕地,二十裡花堤等極具特色的景觀,将形成張公堤公園景觀名片。

上一篇:香榭國際

下一篇:四級聯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