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

廬江縣

安徽省合肥市轄縣
廬江縣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轄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屬巢湖市管轄,距省會合肥市南70千米,北臨巢湖,南近“黃金水道”長江,位居沿江開發開放經濟區,是對外開放縣。總面積2343.7平方千米。2020年,廬江縣有17個鎮和1個園區,180個村,50個社區,7702個自然村(164個居民定居點);[1]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廬江縣常住人口為888238人。[2]廬江生态優美,四季宜人,旅遊資源頗為豐富。境内的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黃陂湖,面積2,333公頃,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生态系統結構與功能良好,地理位置獨特,是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南北遷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和中轉站,被收錄為中國重要濕地名錄。2020年廬江縣生産總值為4814281萬元,增長2.7%。
    中文名:廬江縣 外文名:Lujiang County 别名:舒縣、潛川、昆鄉 行政區劃代碼:340124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安徽省合肥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 面積:2343.7 下轄地區:17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 政府駐地:廬城鎮塔山路266号 電話區号:0551 郵政區碼:231500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湯池溫泉、周瑜墓、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機場: 火車站:廬江西站、廬江站、柯坦站(貨運站)、龍橋站 車牌代碼:皖A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888238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481.4 億元 (2020年)

曆史沿革

地名由來

“廬江”,最早出現于《山海經·海内東經》的一條江名,現為哪條水流尚無定論。後郡因江名,縣因郡名,延續至今。廬江又名潛(潛川),始于南朝梁(《梁書》、《魏書、地形志》)。

“廬江郡”設于西漢初。“廬江縣”名始于隋(《隋書、地理志》),另說始于南朝梁(《太平寰宇記》),兩說時間僅相差幾十年。 

建置沿革

春秋時期屬舒國,徐人取舒後,為楚地。

秦代,先屬九江郡,後屬衡山郡。

漢代,為舒縣,初屬淮南國衡山郡,後屬衡山國、衡山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廢江南廬江郡,分衡山東部、九江郡南部置新廬江郡,舒縣屬廬江郡。

三國時期,先後分屬為吳廬江郡(治皖),魏廬江郡(治陽泉)。

西晉,仍為舒縣,屬豫州廬江郡(治陽泉)。

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元年(502年),置湘州,改舒縣名潛,為廬江郡治。

隋代,開皇元年(581年),罷廬江郡置廬州,遷廬州治于合肥;大業三年(607年),複改廬州為廬江郡,州、郡治移建于合肥,為存舊名,改舊治為廬江縣。

唐朝,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廬江地置舒城縣。

宋代,析廬江、巢縣地設無為縣。

元朝, 縣境仍沿舊域。

明代,屬廬州府;崇祯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賀一龍、馬守應由巢縣經盛家橋,攻克廬城;崇祯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再次攻克廬城。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廬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廬江縣屬安廬滁和道廬州府。 [8]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廬江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十七年年(1928年),隸安徽省安慶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廬江縣隸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蕪湖);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改屬五區(駐含山);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改屬三區(專署先後駐立煌、廬江、桐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一區(專署先後駐桐城、太湖、懷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屬九區(專署駐巢縣),12月劃廬南磚橋至大凹口一帶置桐廬縣;民國三十七(1948年)8月,割巢湖南岸之廬北地帶置湖西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和7月,桐廬、湖西兩縣先後撤銷。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八旅二十四團攻克廬江縣城,成立廬江民主縣政府,月底部隊轉移後即撤銷,年底,廬南大化至磚橋一線和桐城東北鄉建立桐廬民主縣政府,廬江同時建立湖西民主縣政府。桐廬、湖西兩縣同屬皖西第二專員公署(駐桐城境内)。民國三十七(1948年)8月,湖西縣劃分為廬江、湖西兩縣,新的湖西縣屬皖西第四專員公署(駐無為開城),廬江縣仍屬二專署。

1949年,1月22日廬江全境解放,廬江、桐廬兩縣屬桐城專區,2月桐廬縣原廬江廬南部分歸還廬江建制,7月湖西縣并入廬江,隸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2月4日,廬江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58年7月7日,廬江縣由蕪湖專區劃屬六安專區。

1965年7月14日,設巢湖專區(專署駐巢縣城),廬江縣由六安劃歸巢湖專區。

1971年8月29日,巢湖專區改稱巢湖地區,廬江屬之。2000年1月,撤銷巢湖地區設省轄巢湖市,廬江隸屬巢湖市。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地級巢湖市,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4年,廬江縣将32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

2005年,全縣轄17個鎮。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廬江縣下轄17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  。廬江縣人民政府駐廬城鎮塔山路266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廬江縣地處皖中,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别山脈。東與巢湖市、無為市接壤,南以枞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介于北緯30°57′—31°33′,東經117°01′—117°34′之間,南北兩端相距62千米,東西最大間隔52千米,總面積2343.7平方千米。

廬江縣境東北沿杭埠河口經巢湖孤山、鞋山至馬尾河口弧形水域83平方千米屬廬江,陸地以兆河主航道與居巢區分界;東括白湖,順楊柳圩東埂至迎水庵、嶽山、大犁尖為廬江、無為兩縣分水嶺(東無為、西廬江);東南從寨基山、香爐尖至黃家大山等分水嶺為廬江、無為、枞陽3縣分界;南以蓮屏山西,沿羅昌河以南五裡青竹澗至大凹口、岱鳌山與枞陽縣接壤(南枞陽、北廬江);西南從藻青山、沿界河至起風尖、大佛尖與桐城市交界;西沿荒草尖、二姑尖、火炮山到百神廟與舒城縣為鄰(西舒城、東廬江);西北從百神廟達馬沖水庫,以杭埠河河道中心線為界向東延伸至王四六渡、迎水庵與舒城縣、肥西縣毗連(東南廬江,西北舒城、肥西);北起三河鎮東沙塘圩西埂,順杭埠河主航道延至巢湖口門與肥西縣分界(北肥西、南廬江)。以廬城為中心,公路至巢湖市區79千米,至無為縣城70千米,至枞陽縣城70千米,至桐城市區69千米,至舒城縣城46千米,至肥西縣城62千米,至合肥市區79千米,至南京市區208千米,至上海市區585千米,至北京市區1197千米。 

地質構造

廬江縣境内大部屬淮陽山字型前弧東翼部份,有郯廬斷裂帶經過。地層有南北兩相之分。城北丘阜區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較全的沉積岩系;磚橋丘陵區擁有廬枞盆地廣泛的火山岩系堆積;縣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帶,隐伏着下元古界變質岩系。

地形地貌

廬江縣境内有低山、丘陵、圩區和湖泊(黃陂湖23.4平方千米),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素有“東丘、南崗、西山、北圩”之稱。沿湖平原圩區海拔為6-10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6.7%;東南西部低山丘陵區海拔100-595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8%;中部丘陵地區,起伏和緩,圩、崗、畈錯雜分布,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4.3%;水域約占11%。大體是“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

氣候特征

廬江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陽光充沛,無霜期長,梅雨特征顯著。多年平均氣溫為15.8℃,7月最高,為28.3℃,1月最低,為2.6℃。極端最高氣溫為41.3℃,極端最低氣溫為—13.7℃。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88.1毫米,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降水達2024.9毫米,降水量最少是1978年,為631.3毫米。每年的6、7月間為梅雨季節。年日照時數為2209.6小時。1962年最多為2740.8小時,1982年最少為1702.9小時,年際差為1037.9小時。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以上,8月最多,為255.4小時,2月最少,為133.4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38天。

水系水文

廬江縣境内河流屬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杭埠河、縣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馬槽河、羅埠河、瓦洋河、黃泥河、羅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條。其中境北杭埠河、境東兆河、境南界河為跨縣界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8年,廬江縣水資源總量27.8億立方米,全縣淡水水域總面積2.24萬公頃。

土地資源

常規統計,廬江縣耕地72807公頃,其中水田66468公頃、旱地6339公頃。

植物資源

廬江縣浮遊植物有藻類7門33屬,水生植物26種,分屬17科。

樹木類:有銀杏、山蒼子、山榴、山胡椒、山槐、山楂、棠梨、刺槐、黃檀、葛藤、紫藤、楓香、山桃、皂莢、紫穗槐、河柳、垂柳、闆栗、錐栗、毛栗、胡桃、白榆、刺榆,桑樹、柘樹、枸杞、烏桕、油茶、茶樹、棗、柿、君遷子、花椒、香椿、臭椿、苦楝、梓樹、黃連木、漆樹、黃荊、三角楓、楊梅等。

竹類:有圓竹、水竹、石竹、苦竹、桂竹、金竹、笠竹、紫竹、箬竹等。

花草類:有山茶、杜鵑、紫荊、紫薇、菊花、梅、月季、合歡、金銀花、栀子花、薔薇、蘭草、芍藥、含羞草、石蒲、雞眼草、野枯草、茅草、菱菜、蒌蒿、馬蘭、野苋、荠菜、蕨、鵝腸草、馬齒苋、藥芹、蒲公英、紫花地丁、龍須菜、白蒿、青蒿、蛇莓、菇、雀麥、稗、蓑衣草、狗尾草、扒根草、小薊等。

動物資源

廬江縣境内野生動物達兩百多種。

獸類:有野豬、豺、野貓、水獺、黃鼬、狐、狸、野兔、豬獾、豪豬、鼠、穿山甲、刺猬、蝙蝠等。

鳥類:有雉、鴉、鷹、燕、鴿、夜枭、鸬鹚、鹭鸶,秃鹫、野鴨、鴛鴦、百靈、鴻雁、黃眉、柳莺、大杜鵑、黃鹂、山雀、畫眉、斑鸠、啄木鳥、喜鵲、灰喜鵲、黑卷尾、翡翠鳥、紅尾伯勞、紅嘴藍鵲、麻雀、鹦鹉、烏鴉、竹雞、鸲鹆、鹧鸪、八哥、秧雞、黃雀、白頭翁、白腰草鹬、四聲杜鵑、董雞、野雞、火雞、天鵝等。

魚類:有青魚、草魚、鯉魚、鲫魚、鳊、鲢、鳙、鲚、銀魚、鳗、麥穗魚、鳡、團頭鲂、馬口魚、赤眼鳟、三角鲂、泥鳅、黃颡魚、河鲶、黃鳝、鳜、螺、蚌、蝦、蟹、龜、鼈等。

蛇、蛙、蟲類:有烏梢蛇、赤鍊蛇、水蛇、腹蛇、竹葉青蛇、蜥蜴、四腳蛇、壁虎、石子龍、青蛙、蟾蜍、石雞、蝾螈、蝸牛、蚯蚓、水蛭等。 

林業資源

廬江縣林業用地43300.7公頃(其中有林地36814公頃,疏林地178.1公頃,灌木林地2537.7公頃,未成林地1834.5公頃,苗圃地27.8公頃,無立木林地519.2公頃,宜林地1295.6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208.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6.68%,林木綠化率27.75%。全縣有竹林面積3萬畝,立竹總株數約700萬根。全縣4萬畝以上的重點山區鎮依次為礬山、龍橋、湯池、泥河、柯坦、冶父山鎮。

礦産資源

廬江縣能源礦産有煤礦、泥炭、地熱、礦泉水;金屬礦産有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銀礦、金礦、釩礦;非金屬礦産有硫鐵礦、明礬石、(硬)石膏、螢石、磷礦、耐火粘土、冶金用白雲岩、重晶石、石墨、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絹雲母、地開石、高嶺土、膨潤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石料用安山岩、建築石料用閃長岩、建築石料用紫砂岩、飾面用花崗岩、綠松石、磚瓦粘土等36種(含亞種)。查明儲量的23種礦産,其中:地熱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鎮,湧水量5000噸以上/晝夜,水溫63℃;另一處在廬城鎮的夾山村,湧水量700噸以上/晝夜,水溫32℃;鐵礦、銅礦、硫鐵礦、明礬石、水泥用灰岩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别為7.4億噸、120萬噸(銅金屬量)、43282.14萬噸;石膏、高嶺土、建築用石料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别為1.03億噸、828.81萬噸、2906.23萬立方米;鉛、鋅2013年保有金屬量為别為12.31萬噸、27.01萬噸。保有資源量中鉛、鋅、硫鐵礦、明礬石等4個礦種居安徽省首位,銅礦居安徽省第二位,鐵礦居安徽省第三位。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已探明的有鐵、銅、礬、鉛鋅、紫砂、石灰石、高嶺土等28種,其中鐵礦石儲量6.92億噸,硫鐵礦儲量4.22億噸,銅礦儲量117萬噸,鉛鋅礦儲量51萬噸。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戶籍人口120.86萬人,增長0.2%;其中:男性62.54萬人,女性58.32萬人。當年出生登記16678人,登記出生率13.8‰,比上年下降3.9個千分點;當年注銷死亡7937人,注銷死亡率6.6‰,比上年下降5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7.2‰,比上年上升1.1個千分點。年末常住人口100.86萬人,比上年增加0.7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9.65萬人,城鎮化率49.23%,比上年提高1.38個百分點。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廬江縣常住人口為888238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廬江縣實現生産總值457.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5%;總量居全省(61個縣市)第8位,較上年前移2個位次。其中,一、二、三産增加值分别為56.3、159.1和242.4億元,分别增長5.1%、13.9%和5.7%。2019年,全縣分别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财政收入53.5、266.3、133.4和36.3億元,分别增長12.1%、9.0%、13.1%和7.4%。

固定資産投資

2018年,廬江縣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下降78.7%,第二産業投資增長8.7%,第三産業投資增長27.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7.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7%,民間投資增長21.7%。50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249個,比上年增加17個,其中:當年新開工項目151個,比上年增加18個。在新開工項目中,超過億元以上項目50個,5000—10000萬元項目39個,3000—5000萬元項目40個,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22個。 

财稅收支

2018年,廬江縣财政一般預算收入33.8億元,增長9.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億元,增長9.3%。2018年,廬江縣國地兩稅組織稅收收入31.9億元,增長5.9%。從主要行業看,采礦業稅收收入3.3億元,增長20.1%;制造業稅收收入5.8億元,增長33.6%;建築業稅收收入5.5億元,增長3.4%;批發和零售業稅收收入4.1億元,增長15.0%;金融業稅收收入1.8億元,增長2.3%;房地産業稅收收入8.5億元,下降6.9%。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收入15.6億元,增長8.4%;企業所得稅收入7.5億元,增長11.5%;個人所得稅收入1.3億元,下降17.6%;土地增值稅收入0.9億元,下降14.2%;車輛購置稅收入1.1億元,下降0.5%;契稅收入2.5億元,增長1.6%。

2018年,廬江縣财政支出62.6億元,增長7.2%.其中:教育支出15.1億元,增長4.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9.4億元,增長5.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3億元,增長5.3%;農林水利事務支出8.8億元,增長18.6%。全年共實施31項省級民生工程。全年開工建設民生工程項目點22236個,共投入25.8億元;其中,中央及省級11.4億元,市級5.7億元,縣級8.7億元。 

人民生活

2018年,廬江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1537元,增長9.3%;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080元,增長9.7%。全縣城鎮非私營從業人員平均工資68416元,增長17.3%。全縣最低月平均工資标準為1280元。

第一産業

2018年,廬江縣共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88.1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3%,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 [14] 

種植業

2018年,廬江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3.8萬畝,增長1.4%。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195.5萬畝,增長0.9%;油料播種面積8.22萬畝,下降1.1%;棉花播種面積為2.4萬畝,增長4.5%;蔬菜播種面積為25.8萬畝,增長5.8%。糧食總産量75.3萬噸,下降1.0%;油料總産量1.64萬噸,下降0.7%;棉花總産量0.12萬噸,增長10.5%;蔬菜總産量41.90萬噸,增長6.5%。 

林業

2018年,廬江縣森林面積4.02萬公頃,當年森林面積1042公頃,共有活立木總蓄積量459.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7.16%。

畜牧業

2018年,廬江縣各類肉類總産量5.4萬噸,增長4.2%。其中:生豬出欄31.7萬頭,增長5.1%;生豬存欄13.3萬頭,增長2.6%;豬肉總産量2.8萬噸,增長5.0%。全年肉用牛出欄659頭,增長8.2%;肉用牛存欄1765頭,增長66.2%;牛肉總産量103噸,增長8.4%。全年肉用羊出欄6837隻,增長14.2%;肉用羊存欄4286隻,增長34%;羊肉總産量89噸,增長14.1%。全年家禽出欄1466.6萬隻,增長3.8%;家禽存欄392.4萬隻,增長3.7%;禽肉總産量2.6萬噸,增長3.2%。禽蛋産量2.9萬噸,增長5.0%。 [14] 

漁業

2018年,廬江縣水産品總産量5.2萬噸,增長2.4%。

生産條件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61.1萬千瓦,增長3.0%。全縣共有農用拖拉機59909台,增長0.4%;全縣共有水稻插秧機823台,各類聯合收獲機3356台,割曬機951台,機動脫粒機8.32萬台。機耕、機播和機收面積分别為202.8萬畝、112.9萬畝、192.7萬畝,機耕、機播和機收面積同比分别下降18.1%、8.2%和7.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1%,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21萬噸,下降6.4%;農藥使用量749噸,下降7.1%;地膜使用量128噸,增長2.4%。全縣農用排灌動力機械9.5萬台,增長2.7%;全年農村用電量3.89億千瓦時,增長2.0%。有效灌溉面積132.3萬畝,共有水庫116座,泵站596處,機電井64345眼,堤防633千米,水閘287座。全年完成土石方1376萬方,千畝以上圩口堤防達标23.4千米,清淤農村溝渠36條,擴挖塘壩130口,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座。 

第二産業

工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7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207.3億元,增長13.5%;實現銷售産值200.1億元,增長13.1%;産品銷售率達96.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4.5%,股份制企業增長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34.3%。實現農産品加工産值58.58億元,增長5.0%;實現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39.41億元,增長36.5%;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産值47.25億元,增長18.8%。2018年,廬江縣億元以上工業企業46家,共實現産值121.7億元,增長25.0%,占全縣工業總産值的58.7%,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25個工業中類行業有20個産值保持增長。月産值過億元的六大主導行業實現産值116.8億元,增長10.9%,占規模以上工業的56.4%;其中以國軒電池為代表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4.7%。主要工業産品産量中,鐵礦石原礦424.3萬噸,下降1.2%;銅金屬含量6113噸,增長29.3%;大米29.3萬噸,增長5.7%;酒5.7萬噸,增長7.1%;服裝599萬件,下降2.9%;水泥208.4萬噸,下降10.0%;商品混凝土191.3萬立方米,下降7.6%;閥門5995噸,增長8.0%;風機9639台,下降3.9%。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億元,增長8.8%;實現利稅總額25.8億元,增長11.0%。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44.0%,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

建築業

2018年,廬江縣共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5.2億元,增長8.6%。其中全縣79家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總産值76.1億元,增長13.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17.4萬平方米,下降8.1%;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29.9萬平方米,增長19.9%;實現工程營業收入74.56億元,增長16.4%;實現利潤總額5.2億元,增長22.4%;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1.36億元,增長47.7%;年末建築業從業人員38693人,增長18.7%;企業勞動生産率20.8萬元/人,下降7.4%。

第三産業

國内貿易

2018年,廬江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96億元,增長11.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6.49億元,增長10.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47億元,增長18.8%。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97.31億元,增長11.5%;餐飲收入20.64億元,增長11.5%。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單位87戶,比上年淨增7戶;其中:企業76家,大個體11家。2018年,廬江縣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18.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7%。從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值看,糧油食品類增長11.8%,飲料類增長18.7%,煙酒類增長14.6%;服裝類增長27.9%,鞋帽類增長23.7%,針紡類增長32.9%;化妝品類增長17.3%,金銀珠寶類下降12.8%,日用品類增長31.9%,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28.2%,書報雜志類下降9.5%,文化辦公類增長18.0%,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4.4%,汽車類增長15.9%。2018年,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42.9%。

對外經濟

2018年,廬江縣實現進出口總額1.72億美元,增長21.1%。其中出口1.7億美元,增長21.4%;進口154萬美元,下降3.8%。全年新增出口實績企業8家,獲出口實績企業63家,全年出口超千萬美元企業4家。全年磁性材料出口6174萬美元,玩具1940萬美元,漁網漁具397萬美元,蜂産品625萬美元。

招商引資

2018年,廬江縣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2.74億元。其中:工業招商119.31億元,利用外資8854萬美元。2018年,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1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本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6個。

房地産業

2018年,廬江縣房地産開發投資66.01億元,下降6.4%,其中住宅投資47.76億元,下降7.7%。商品房銷售面積99.98萬平方米,增長10.1%;商品房銷售額75.09億元,增長3.2%。商品房待售面積8.52萬平方米,下降25.8%。2018年,廬江縣房地産開發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13億元,增長30.1%;實現利潤總額10.2億元,增長167.9%;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2.1億元,增長5.8%。

郵電通信

2018年,廬江縣實現郵電業務總量6.0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1億元,增長11.6%;電信業務總量4.9億元,增長0.1%。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6.25萬戶,下降7.7%;其中:住宅電話用戶5.09萬戶,下降9.4%;移動電話用戶90.18萬戶,增長8.6%;其中:4G移動電話60.93萬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計算機互聯網接入用戶17.8萬戶,增長20.8%。

旅遊業

2018年,廬江縣共實現旅遊綜合産值53.0億元,增長21.0%。其中,接待國内旅遊者654.9萬人次,增長19.7%;實現國内旅遊綜合産值49.6億元,增長23.8%。接待入境旅遊者5.1萬人次,增長2.9%;實現旅遊外彙收入0.5億美元,增長5.0%。年末全縣共有星級飯店8家,擁有客房2600間,旅行社12家,二星級以上農家樂42家,AAA級以上景區7個。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金融機構人民币存款餘額527.8億元,增長10.8%;其中:城鄉居民人民币儲蓄存款餘額321.8億元,增長11.9%。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餘額332.9億元,增長18.7%;其中:短期貸款117.1億元,增長6.7%;長期貸款198.3億元,增長22.5%。有融資性擔保機構1家,擔保112戶,擔保金額10.94億元;小額貸款公司5家,貸款545筆,貸款餘額3.45億元;典當行2家,典當餘額0.4億元。

保險業

2018年,廬江縣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7.83億元,增長6.9%。其中:财産險保費收入3.07億元,增長7.3%;人身險保費收入4.76億元,增長6.7%。各類賠款及給付支出1.93億元,下降5.2%。其中:财産險賠付支出1.72億元,下降8.1%;人身險賠付支出0.21億元,增長27.1%。

交通運輸

交通

2018年,廬江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為12.46億元,增長5.4%。全縣境内公路裡程4823.4千米。 

公路

S103合銅路,一級公路,廬江境内為4車道或6車道,瀝青路面。

S316廬巢路,二級公路,雙車道,瀝青路面。

S319軍二路,一級公路,湯池至廬城段為四車道,瀝青路面。

環巢湖大道,觀光旅遊公路,2車道或4車道,瀝青路面。

2015年,廬江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為7.38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5.2%。全縣境内公路裡程4736千米。

鐵路

合九鐵路在縣境内設有廬江站、柯坦站(貨運站,不辦理旅客乘降)。

廬銅鐵路,2014年7月開工,國鐵一級,單線、内燃機車、時速120千米,将以貨運為主,并預留雙線、電氣化及時速160千米建設條件,在廬江縣設廬江南、龍橋等站。

合安九客專,合安客專自新合肥西站引出,經肥西、舒城、廬江、桐城、懷甯等市縣,終至新安慶西站。正線全長162.58千米,項目總投資334億元,設計行車速度350千米/小時。 

運輸

2018年,廬江縣公路客運周轉量15.7億人千米,增長4.7%;公路貨運周轉量26.5億噸千米,增長8.2%。全年船舶客運周轉量6.0萬人千米,下降33.3%;完成船舶貨運周轉量3.5億噸千米,增長6.9%。民用汽車擁有量達6.69萬輛,下降0.9%,其中:私人汽車6.48萬輛,增長2.9%。民用轎車擁有量4.32萬輛,下降6.6%,其中私人轎車4.19萬輛,下降5.2%。年末共開通公交線路73條;擁有公交車295輛,比上年增加15輛;全縣實有出租車891輛。全縣共有民用船舶641艘,淨載噸位49.19萬噸,船舶動力14.26萬千瓦。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8683人,其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0434人。全年專利申請量1140件,增長82.4%,其中:專利授權量443件,比上年增加131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普通高中15所,普通高中招生6900人,在校生19551人,畢業生6668人,高中升學率91.0%;普通初中44所,初中招生9802人,在校生28420人,畢業生9595人,初中畢業升學率79.8%;職業中學2所,職業中學招生952人,在校生2977人,畢業生986人;小學101所,招生10326人,在校生60915人,畢業生10021人,小學畢業升學率97.8%;幼兒園148所,招生11002人,在校生29038人,畢業生1349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數4.2萬戶,用戶網絡總長1468千米。全縣影劇院3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站)18個,文物管理所1個。全年藝術表演300場,共舉辦展覽71次,組織文藝活動342次,舉辦訓練班218次,公共圖書館藏書36.3萬冊,當年新購圖書4.2萬種。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110處晨、晚鍛練站,22個民間體育協會,60個體育彩票銷售網點。2018年,共開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動20次,參與健身活動5萬人次。全年共銷售體育彩票7184萬元,同比增長72.7%,其中電腦型彩票7111萬元,即開型彩票73萬元。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衛生機構372個,其中:醫院17個,衛生院17個,村(社區)衛生服務室(站、中心)231個,門診部(所)103個。全縣共有衛生機構床位3693張,衛生技術人員391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567人,注冊護士1660人。投入醫療衛生和計生事業經費9.38億元,增長5.3%,占一般預算财政支出15.0%。2018年,廬江縣醫療機構總收入14.60億元,增長13.0%;總支出13.19億元,增長14.7%。2018年,嬰兒死亡率3.9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93‰,孕産婦住院分娩率達100%。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勞動就業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共有年末從業人員67.94萬人,其中:第一産業22.23萬人,第二産業28.45萬人,第三産業17.26萬人;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24.12萬人,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7.0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41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落實職業技能培訓1470人;全縣共有農民工創業園7個,全年共組織招聘會66場,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757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21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32人,全年轉移農業勞動力12181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人數分别為3.44萬人、6.93萬人、3.44萬人、3.44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105.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60.3萬人。 

社會福利

截至2018年末,廬江縣擁有各類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32家,社會福利收養單位床位4661張,收養2461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39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24萬人,享受農村五保供養0.91萬人,享受傳統救濟人數860人。累計發放低保金1.99億元。其中,城鎮低保标準每人579元/月,比上年提高33元/月;農村低保标準每人6948元/年,比上年提高2628元/年。全縣共有福利彩票銷售網點75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02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380萬元。

環境保護

2018年,廬江縣工業共排放二氧化硫498.69噸,廢水142.88萬噸,廢氣107.16億标立方米,産生固體廢物484.2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659.85噸,煙(粉)塵排放量589.13噸,全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1天,優良率77%。

安全生産

2018年,廬江縣共發生生産經營類事故57起,死亡41人,受傷50人。工礦商貿事故7起,死亡7人。共發生火災74起,直接經濟損失402萬元。

曆史文化

文物古迹

廬江先後發掘過吳王光劍、獸面紋铙、盤口盉、銅鼎、印紋陶罐、石矛頭、石箭頭等國家一級文物;館藏珍貴文物現有宋影青香薰、漢羽人博山爐、春秋犧鼎、春秋變形夔紋匜、春秋青銅雙耳缶、漢駝鎮(4件)等,計一級9件、二級11件、三級191件。

廬江有周瑜墓、何氏太始祖陵園、果樹宋代瓷窖址、武壯公祠、抗日名将孫立人故居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列為省級4處、市級4處、縣級45處。

2009年廬江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262處(屬新發現44處)。其中:古遺址148處,古墓葬28處,古建築53處,石窟寺及石刻6處,近現代文物9處,其他類18處;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14處、商周111處、漢代14處、三國5處、南北朝4處、唐代9處、宋代9處、元代2處、明代20處、清代45處、中華民國4處、中華人民共和國5處、年代待定20處。 

民俗民風

飲食

廬江縣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雜糧。農村一餐幹飯(中餐)兩餐稀飯(早晚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節吃粽子、綠豆糕,入梅季節要吃“梅雞”、“梅鴨”、“梅蛋”,中秋節吃闆栗燒雞、月餅,冬至日食面條,臘八日吃臘八粥。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飯,有油炸糯米圓子,留一碗魚不吃。冬春腌鹹菜,特别是農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蘿蔔等,作為“當家菜”。 

服飾

民國時期,男性着對襟服、大腰褲,或穿長衫大褂。婦女一般着蘭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褲子,戴耳環手镯。農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圍裙、圍帶等。解放初期,男性着中山裝,女性着列甯服。“文化大革命”期間,城鄉男女一度盛行黃綠色軍裝。女子戴耳環、手镯絕迹。

婚姻

舊時有族外婚、黨親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搖籃婚、童養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序為命字、訪親、聘媒、傳庚帖、納彩禮,擇吉迎娶。解放後,實行婚姻自主,經男女相識相愛,确定戀愛關系後擇日結婚,一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數男到女家落戶。結婚時,陪嫁妝,要彩禮、擺酒席。青年結婚一般在門上帖“雙喜”,窗戶貼窗花、行婚禮,親友聚集慶賀喝喜酒。也有旅遊結婚,或舉行集體婚禮。結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

地方特産

廬江小紅頭

廬江小紅頭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燒賣,廬江縣特産,始創于清代。以細面、糯米、白糖、豬油、金橘、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面皮酥香,餡心肥甜,爽而不膩,宜适老人、小孩作早點。

廬江米餃

廬江米餃系純米粉經過蒸煮加入各種内餡,油炸而成。形狀彎彎接近半圓,色澤金黃,香脆酥松,細膩無渣,乃早點和餐桌上佳品。

廬江綠茶

廬江綠茶,分“青大茶”(把子茶、蘭花茶)和“炒青”兩種,主要有“白雲春毫”和“潛川雪峰”等品牌,産于柯坦鎮、湯池鎮一帶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頂山山巅。

白雲春毫

白雲春毫,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特産,全國農産品地理标志。

白雲春毫茶産區主要分布在湯池、柯坦、萬山等16個鎮的低山丘陵地區,少量分布在山地榜田,土壤為黃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應,成土母質為中性結晶岩類和泥質岩類為主,通透性好,适宜種植白雲春毫茶。廬江縣的種茶曆史悠久,遠可追溯到東漢年代,據唐代陸羽《茶經》中引《桐君錄》載:“西陽、武昌、廬江、昔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白雲春毫外形細嫩顯毫,色澤綠潤,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嫩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勻稱一緻,嫩綠明亮。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白雲春毫”實施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保護。

廬江荸荠

荸荠俗稱“地栗”,水生蔬菜,廬江縣特色農産品,國家綠色發展委員會認定的“綠色食品”。主産于白湖鎮等地。

三葉小菜

三葉小菜,主要品種有日本高菜、日本茗荷、日本大根、常盤黃瓜、四葉黃瓜、荞頭、肉刀豆等,先後榮獲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安徽省“優質農産品”稱号。

風景名勝

周瑜墓

周瑜墓位于廬江縣城東側。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江奎星樓

廬江奎星樓,江淮名樓,用以昭示本地文風之盛與為民祈福之宏願,經曆過“三毀四建”。新建成的奎星樓位于廬江縣城東公園,已成為一個文化符号。

武壯公祠

武壯公祠位于廬江縣城城中東路,是一棟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築。淮軍名将吳長慶有着傳奇的一生,他一生駐守多地,病逝後,清廷準允他立功的地方各建一座武壯公祠。

湯池溫泉度假區

湯池溫泉度假區位于湯池鎮境内,有數處溫泉。山青、水秀、湖美、瀑叠、花奇、樹珍、石古、崖懸,被安徽省政府批準為“湯池風景名勝區”。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位于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境内,占地面積約2800畝。公園森林資源豐富,不僅亞熱帶次生闊葉林植被保存較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還有倉神廟、老虎洞、滴水岩、飛來石、一線天、陰陽谷、天仙岩、三疊瀑、百花寨古城牆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冶父山鎮,距縣城約9千米,廟宇、古迹遺存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著名人物

古代有文翁、左慈、周瑜、王蕃、伍喬等著名曆史人物,近代有吳贊誠、吳長慶、劉秉璋、潘鼎新、丁汝昌等文臣武将。三國名将周瑜鏖戰赤壁,清代淮軍名将吳長慶援朝平亂,劉秉璋、潘鼎新抗法入侵,吳贊誠治台有功,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英勇抗日等故事廣為流傳。縣内至今有三國文化蹤迹幾十處。

廬江興學遺風源遠流長。西漢文翁興教育,舉賢能,政績卓著。南唐伍喬詩文稱譽文壇,舉進士第一;孫維祺詩文不拘一體,宋衡、黃金台、盧國華、劉聲木等桐城文派作家影響深遠;鶴柴“六十成詩隽,七十成皖雅”,至今為世人稱頌。廬江元創學宮,明建書院,清設縣學,著書立說者層出不窮,以科甲起家者傳承不絕。重建于城東公園的奎星樓中立有一塊《廬江縣曆代進士題名榜》石碑,碑刻49位進士名錄。

榮譽稱号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第二批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

2019年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第8)。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20年5月,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020年5月29日,廬江縣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号。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6月30日,入選安徽省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縣名單。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5月25日,被公示為安徽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先進縣。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名單。 

2021年7月30日,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上一篇:藝術美學

下一篇:河東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