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祖望

幹祖望

中醫耳鼻喉學科創業人
幹祖望,男,1912年9月生,上海市金山區人。(1987年《中醫年鑒》作松江),為中醫耳鼻喉學科的創業人之一。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廈門國際培訓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兼任中華全國中醫耳鼻喉科學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耳鼻喉科學會及省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學名譽主任等職。1985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優秀教育工作者”獎勵、1991年獲國務院“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特殊津貼及證書。幹祖望教授于2015年7月2日21時3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4歲。[1]
    中文名:幹祖望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上海金山 畢業院校: 學曆: 教學職稱: 臨床職稱: 執業地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2年9月 去世年月:2015年7月2日 職業:教授 代表作品:《尤氏喉科》、《中醫喉科》、《孫思邈評傳》、《幹祖望醫話》等

人物檔案

幹祖望,1912年生,江蘇省中醫院教授,中醫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中國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治療耳鼻喉科各類疑難雜症。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耳鼻喉科學會名譽主任等職。獲江蘇省政府“優秀教育工作者”獎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為中醫現代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學驗具豐,擅長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疑難雜病的治療。主要著述有《尤氏喉科》、《中醫喉科》、《孫思邈評傳》、《幹祖望耳鼻喉科醫案選粹》、《幹氏耳鼻喉口腔科學》、《幹祖望醫話》和《幹祖望經驗集》等。曆任高等院校教材《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主編、副主編。

工作和業績介紹

1985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優秀教育工作者”獎勵、1991年獲國務院“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特殊津貼及證書。臨床60多年,執教40多年,寫作50多年,現仍拼搏于臨床、教學及撰寫工作第一線上。研制有效方多首,收入《名醫名方錄》。中醫耳鼻喉科建科30年來,尤其是在完善理論、人才培養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于1980-1986年辦了“專科師資班’5期,培養了大批耳鼻喉科專業人才。1990年主辦“國際中醫耳鼻喉科班”,學員來自美國及東南亞國家及地區。他重視臨床醫案,堅持一病一案至今,并整理編纂出33萬字精品,《幹祖望耳鼻唳科醫案選粹》1999年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已出版《中醫耳鼻喉科學》、《尤氏喉科》、《孫思邈評傳》等9部,及門生總結的《幹祖望中醫五官科經驗集》、《幹祖望學術思想研讨會專集》、《中醫耳鼻喉科臨床驗案集》3部。已出版合作或參與撰寫者20部左右,有《幹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學》、《幹祖望醫話》。

1947-1998年在包括台灣在内全國公開發行的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120篇。《繭齋醫話》400篇左右,從1992年起在《遼甯中醫》、1993年在《江蘇中醫》長期連載至今。在中醫傳傳統理論上,調整了“三因”學說;充實“四診八綱”為“五診十綱”;設計出“辨證公式”;歸納出“論治四法。

工作簡曆

職務終身教授職稱主任醫師、終身教授。1933(22歲)~1946年(35歲)在上海金山區個體開業;1946年(35歲)~1951年(40歲)在上海松江區個體開業;1951年(40歲)~1956年(45歲)在上海松江區第四聯合診所工作;1956年(45歲)~現在(92歲)在江蘇省中醫院研究所,省中醫院,南京中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工作。

著作及成果

主要論文有《中醫要推陳出新》,1989年10期《江蘇中醫》等百餘篇。

發現并提出理論與處理手段的“疾源性咳嗽”已被全國中醫承認及依法(我的理論手法)處理,談及“疾源性咳嗽”的論文不下十篇,已在全國刊物發現。

首創“中醫辨證”的方式,已為全國青年中醫所采用,(見《幹祖望經驗集》),使教者言之有物,學者有綱可循,用者規矩在手,填補中醫一大空白。

用“中介症”來補充中醫現有學說的死闆,凝固無變化的缺點。

社會、學術團體兼職:全國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會名譽會長江蘇省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會名譽會長年逾九旬的幹老對中醫的熱愛一如既往。幹老以“繭齋”命名書房,意味着他将與書相伴一生。

執着豪放的個性,九死不悔的職業操守,生活的苦行主義,這是名醫幹祖望獨特的人格魅力。

幹祖望17歲跟師學醫,21歲懸壺濟世,在臨床第一線打滾已有60餘年。在這激情四溢的60年裡,他曾以滴水不漏的一紙醫案攻克米業巨商的惡疾而揚名浦南,他曾在中醫生死存亡時奮筆疾書,為争取中醫地位鼓與呼;他曾為中醫耳鼻喉科的創立“衣帶漸寬終不悔”,卻在業務紅火之時絕意名利,退隐江湖,開始人生第二次苦讀……60年彈指一揮間,今天的幹老雖壽逾九旬卻周身洋溢着青春活力。這位“工作重于生命”的儒醫依然“說真話,做實事”,遲遲不肯敲響“廉頗老矣”的鐘聲。

學術成就充實“三因”學說;把“四診”擴展為望、聞、問、切、查“五診”;設計出“辯證公式”,使教者言之有物,學者有則可尋,補上千古醫學的空白;寫有80萬字的《野參外科學》,成為中醫外科界一片西醫化狂潮中的中流砥柱;中醫沒有喉科學,用外科學來補充,補上了一個學科空白;晚年目睹全國中醫西化之風嚴重,開展“救亡”工作,撰寫了《新醫醫病書》。

弟子眼中的大師幹老孜孜不倦地在中醫急診學領域内耕耘60載,著作等身,桃李遍地。他對弟子毫無保留,将畢生經驗傾囊相授。為參加“名醫師帶徒”活動,他不顧年事已高,有病在身,義無返顧南下,讓弟子們感動不已。幹老視病人如親人,出診時對病人加号從不抱怨,認真接診,沒有絲毫馬虎。他對中醫事業的追求、獻身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成才之路

時代滋養“先天”

中醫經典著作要想讀通、讀熟、嚼透、消化是不容易的,沒有一定的古文基礎,那更是難上加難。幹祖望的祖父是清末秀才,在清末民初之時将5歲的幹祖望帶到有名的“江南四子私社”之一的姚石子家塾,從三字經、千字文到四書五經、《離騷》、《史記》、唐宋八大家讀了13年私塾,為研究岐黃之術奠定了堅實的古漢語基礎。正因為如此,幹老讀經典著作、理解經典精神更是駕輕就熟;如對古典醫學中的音誤、形誤、字體誤等一看便知;對古漢字中的一字多義了如指掌。1956年被調入南京中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編纂圖書目錄更助于他博覽群書。所以他讀通讀懂古典醫籍,研究、注釋、校勘古典醫籍有着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他把喉的生理功能依據眼科的五輪學說寫成“喉有五屬:無形之氣者,心為音聲之主,肺為音聲之門,脾為音聲之本,腎為音聲之根。有形之質者,聲帶屬肝,得肺氣之橐鑰而能震顫;室帶屬脾,得氣血之濡養而能活躍;會厭、披裂屬于陽明,環杓關節隸乎肝腎。”“音調屬足厥陰,憑高低以衡肝氣之剛怯;音量屬于太陰,别大小以權肺之強弱;音色屬足少陰,察潤枯以測腎之盛衰;音域屬足太陰,析寬窄以蠡脾之盈虧。肝剛、腎盛、脾盈,則丹田之氣沛然而金鳴高亢矣。”這不僅闡述了中醫喉生理理論,同時也能指導臨床,這種發皇古義,融會新知,更是對中醫的發展和提高。

勤奮助健“後天”

刻苦勤奮,自強不息,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這個勤奮不是一時一刻,而是持之以恒。幹祖望讀完13年私塾,17歲投浙江嘉善名醫鐘道荪先生習醫,在師承的生涯中,他的老師約法三章:一要勤讀書,二要勤練功(擒拿功),三要勤幹活。

他見書就愛不釋手,年輕時每周去一次新華書店,沒錢買書就在書店裡看書,見到好書就不惜代價購買,老伴因此說因買書而家貧。1990年他被評為金陵十大“藏書狀元”之一。在他的書房裡有工具書、叢書、醫史、醫話、本草、方劑、耳鼻咽喉口腔科書、各家醫籍、醫案、西醫書等10個大類。幾十年如一日,甚至廢寝忘食在這裡讀書、寫書、剪集報紙、摘錄資料,直至今天96歲高齡仍筆耕未辍。

教學相長,他在南京中醫學院教學有他獨特而又嚴謹的備課筆記。1980年,年過七旬的他,受衛生部委托辦耳鼻喉科學習班,他以“獨角戲”的形式,從《總論》、《耳科學》、《鼻科學》、《咽喉科學》、《口腔科學》到授課,連續辦了六期。

他診病時,常把醫案複錄下來,幾十年共有幾大籮筐,堆積如山。沒有勤奮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的勤奮助健了他的“後天”。

仁術赢得雙馨

幹祖望不但有良好高尚的醫德醫風,還具有高超的中醫診療技術。做醫生沒有高尚的醫德不會成為一個好醫生,更不能成為名家。他常言:“醫生往往不敗于醫之技,而将敗于醫之德。”他最崇拜孫思邈的學術思想,也處處以孫思邈的仁術為榜樣,醫生治病,就是要“先發大慈恻隐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全心全意為病者服務。

幹祖望胸襟寬廣,尊重同道。一些患者經多個醫生診治,多種方法治療均無效,後求治于他而愈。他不把功勞歸于自己,更不指責前面的醫生,而是說前面的醫生為他鋪了路。因為前者的治法、用藥為他提供了參考。他仔細琢磨後,處方用藥,方才獲效。

他博覽群書,勤求古訓,博采衆方,不斷實踐,思路廣泛,用藥靈活,療效靈驗。曾有一急性會厭炎患者,他仔細診查後以風熱痰火論治,開一方煎服,并停用西藥。因為急性會厭炎發病迅速,變化快,随時有喉部腫脹窒息死亡的可能,所以大家都捏着一把汗。但患者服用中藥後很快疼痛緩解,紅腫漸消,三天而愈。

圖書簡介

【篇名】幹祖望經驗集

【編著】幹祖望著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日期】2000年1月1日

【ISBN号】7-117-03786-5

【摘要】本書為88歲老中醫幹祖望教授親筆撰寫,分理論闡述篇、臨證經驗篇、養生保健經驗篇、生平簡介篇和方劑彙編幾部分。治療經驗豐富,選方用藥巧慧、細膩,對提高中醫辨證論治基本功,提高耳鼻咽喉疾病的療效,貢獻頗大。

上一篇:伊卡洛斯·梅蘭

下一篇:鐘楚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