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

漢語漢字
幕(拼音:mù)[1],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最早見于《說文》小篆 ,本義是指覆着在上面的帳,也指挂着的大塊的布狀物;引申為遮蔽。
  • 中文名:幕
  • 拼音:mù
  • 繁體:幙
  • 部首:艹
  • 字碼:
  • 五筆:AJDH
  • 倉颉:TAKB
  • 鄭碼:
  • 筆順: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入聲·十藥
  • 總筆畫:13
  • 字形分析:U+5E55
  • 四 角:44227

字源演變

“幕”,形聲字,從巾,莫聲。“莫”字古同“幙”,本義指覆布或帳篷頂布,“幕”從“莫”,表明“幕”同帷帳有關:“巾”為用以包裹、覆蓋或擦拭的物品,由絲棉麻等制成,面積較小。“莫”“巾”強調非巾,“幕”與“巾”材料相似,大小不同。《說文·巾部》:“幕,帷在上曰幕。”“幕”本義指帳篷頂布或覆蓋用布,原因在于:“莫”是“暮”的本字,指夜暮,正是拉開帳篷睡覺之時:而夜暮降臨時,天空就像一張巨大的帷帳 。

現代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名詞

覆布,帳篷的頂布

帳幕;篷帳

垂挂的簾幕

舞台上的幕布

移動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戲劇或歌劇中按劇情劃分的段落之一

“幕府”的簡稱。古代将帥或地方軍政長官的府署

幕府聘用的僚屬

一段情景

團體正式的或準備性質的會議

假借為“漠”。沙漠

動詞

覆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巾部】  慕各切

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從巾莫聲。

說文解字注

帷在上曰幕。

周禮注曰。在上曰幕。幕或在地。展陳於上。疏雲。聘禮布幕。官陳币。史展币。皆於幕下。又賓入境至館皆展幕。是幕在地。展陳於上也。按大徐本此下有覆食案亦曰幕六字。葢淺人所增。

從巾。?聲。

慕各切。五部。按周禮尙有幄帟字。鄭雲。四合象宮室曰幄。王所居之帳也。帟、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皆以缯為之。許無幄字者、木部有楃本巾車。帟則葢叚亦為之。亦之言重也。其皆周禮故書與。、

康熙字典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帷在上曰幕。《廣雅》:帳也。《釋名》:幕,絡也,在表之稱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伯州犂侍于王後,王曰:張幕矣。曰:虔蔔于先君也,徹幕矣。曰:将發命也。

又《韻會》:幕府。軍旅無常居,故以帳幕言之。通作莫。《史記·李牧傳》:市租皆輸入莫府。注:索隐曰:古者出征為将帥,軍還則罷,理無常處,以幕帟為府署,故曰幕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注:索隐曰:凡将軍謂之幕府者,蓋兵門合施帷帳,故稱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

又《周禮·天官·幕人注》:幕或在地,展?於上也。《儀禮·聘禮》:館人布幕于寝門外,官?币。注:布幕以承币。疏:館人布幕於地,官?币於其上。

又臂胫衣也。《釋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史記·蘇秦傳》:當戰,則斬堅甲鐵幕。注:謂以鐵為臂胫之衣。

又《類篇》:覆食案亦曰幕。

又《廣雅》:粗幕庵也幕,覆也。《易·井卦》:上六井收勿幕。注:幕猶覆也。疏:不自掩覆,與衆共之。

又《爾雅·釋言》:幕,暮也。注:幕然暮夜也。

又六幕。《前漢·禮樂志》:紛纭六幕浮大海。注:猶言六合也。

又沙幕。《前漢·武帝紀》:衞靑将六将軍絕幕。注:幕,沙幕。臣瓒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絕。師古曰:幕者,今之突厥中碛耳。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繹幕縣,琅邪郡姑幕縣。

又《廣韻》:姓也。《姓譜》:舜祖幕之後。《史記·?世家》:自幕至於瞽瞍。注:鄭衆曰:幕,舜之先也。

又《集韻》:莫半切,音缦。平而無文曰幕。《前漢·西域傳》:罽賔國錢為騎馬,幕為人面。注:韋昭曰:幕,錢背也。

又《韻補》:蒙晡切,音模。李陵《别蘇武歌》:經萬裡兮度沙幕,為君将兮奮匈奴。

又《正韻》:莫狄切,音覓。盧仝《思君吟》:我心為風兮淅淅,君身為雲兮幕幕。

上一篇:汪汪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