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

布衣

漢語詞語
閱讀古文甚至近來作品時,都可碰到“布衣”一詞。“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儉樸;“布衣百姓”幹脆指廣大勞苦大衆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绫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後也以布衣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中文名:布衣 拼音:bù yī 近義詞:平民 詞義:布制的衣服 出自:《後漢書·禮儀志下》

引證釋義

1. 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

◎《後漢書·禮儀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帻。”

◎《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又制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就是這層意思。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蔡澤布衣蹑屩,往見範雎。雎踞坐以待之。蔡澤長揖不拜。”

2. 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布衣。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馀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宋 沈括《夢溪筆談·技藝》:“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闆。”

◎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多應是皂蓋填門多顯輩,因此上錯認了風塵一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尉缭曰:‘吾細察秦王為人,豐準長目,鹘膺豺聲,中懷虎狼之心,殘刻少恩,用人時輕為人屈,不用亦輕棄人。今天下未一,故不惜屈身于布衣;若得志,天下皆為魚肉矣!’”

典故

《鹽鐵論》中說: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歲才能穿絲綢衣服,在這以前,隻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稱為布衣。

布衣将相

西漢開國諸臣授官将相的,絕大多數“起自布衣”,稱之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後來成為一般平民的代稱,其中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及沒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農民)、屠夫、喪事吹鼓手、小商販、戍卒、小吏等。他們流品很雜,除婁敬外,均是跟随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們在反秦起義及同項羽的鬥争中,逐漸壯大起來。

西漢建立後,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經曆,對他們的政治決策産生了重大影響,給“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布衣将相之局還影響統治集團的内部關系,使其保持某種布衣的樸素作風。表現在漢初君臣之間的等級關系還不那麼森嚴,注意選拔人才,也較注意節儉。這種作風,是漢初布衣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保證了漢初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實施,是漢初治天下的一條成功經驗。

随着社會地位的變化,布衣将相逐漸變成新的封建貴族,其腐朽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長起來。武帝時發生的統治政策和指導思想的變化,是布衣将相貴族化的産物,它标志着漢初布衣政治的終結。

布衣精神

布衣精神是古代平民知識分子堅守的一種信念。他們不畏于勢,不惑于神,不棄尊嚴,孤守懷疑、叛逆、自由而曠達。

布衣精神,首先是布衣之道,就是心懷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兼濟天下”,布衣精神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響之外,又受墨家的影響,重一諾千金,樂解危濟困。布衣精神還很重視布衣之操、布衣之禮:貧賤生殺不能去其志,抱着濟世天下的理想,又不趨炎附勢。

諸葛亮是著名的賢明丞相,出山前卻也是一名布衣。《前出師表》中有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僅九字,謙恭樸素之姿畢現。《空城計》唱詞那句“我本是卧龍崗散淡的人”委婉悠揚,畢竟不如“臣本布衣”簡約而傳神。詩人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自稱“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自有一種潇灑從容氣息隐約其間,不亢不卑,傲骨天然,正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風格,稱為“布衣精神”,或也相當。

上一篇:家規

下一篇:師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