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鲸

布氏鲸

須鲸科
布氏鲸,又稱熱帶鲸,屬須鲸科。是一種不經常浮在水面上的鲸魚,它的體表常附着一些浮遊生物,也是一種具有掠奪性的鲸魚。布氏鲸的名字由挪威捕鲸企業家約翰·布萊德(Johan Bryde)首次命名。有關其活動細節、交配習慣等方面還沒有較準确的研究成果,其無疑是蔚藍大海中相當神秘的一種鲸魚,甚至有"最不為人知而最與衆不同的鲸"的說法。
    中文名:布氏鲸 拉丁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鲸目 亞目:須鲸亞目 科:須鲸科 亞科: 族: 屬:須鲸屬 亞屬: 種:布氏鲸 亞種: 分布區域: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熱帶、亞熱帶、部分的溫帶水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布氏鲸 中文别名:鳀鲸、拟大須鲸、熱帶鲸 英文名:Balaenoptera Edeni 二名法:Balaenoptera brydei

基本内容

布氏鲸布氏鲸(Bryde's Whale)

學名:Balaenoptera Edeni

體型:初生3.4~4公尺,成年11.5~14.5公尺

體重:初生重量900公斤,成年重量12~20公噸

壽命:不詳

形态特征

成熟體長在雄性至少達112米,雌性至少達11.7米。雄性最大體長14.6米,雌性15.6米。

布氏鲸的外形與小布氏鲸相似。頭部背面有3條隆起的脊,自吻端向後至呼吸孔,中央1條,每側各1條。側脊位于頭背面中線與側緣之間,高約1~2cm,其後端變成淺溝。每條脊上有幾根毛,下颌前端有2列毛。體背面通常藍黑色,腹面白色或淡黃色。喉部附近有一暗藍灰色區域向側面,向後伸展至鳍肢。

許多個體在腹部有1條灰色條帶橫過臍的正前方。在有些種群,身上有許多約3x7cm的白灰色橢圓形斑。背鳍高,呈鐮刀形,通常成陡角從背部升起。鳍肢窄而略尖,背面和腹面均暗藍灰色。腹褶40~70條,達到臍或臍後。上颌每側有鲸須闆285~350塊。鲸須闆大多暗灰色,寬約19cm,長約40cm。須毛粗、硬,淺灰色或褐色。

行為及自然史

所知不多,偶爾會好奇地接近船隻,繞着船隻打轉或跟在一旁遊行。有時會躍身擊浪。攝食時,不論在水中或海面,曾經有改變方向的典型行為。終年進行攝食,在攝食時,不論在水中或海面,常會突然的改變方向。呼吸程序少有規,平均是在4至7次的噴氣後,就會進行約2分鐘的潛水,最長潛水時間不超過8分鐘。

通常在高速遊泳後常會進行躍身擊浪的動作,平均2至3次,但也有連續十數次的記錄。布氏鲸通常會以70至90度角躍離水面,在空中拱背後再落入海中。其鲸須的形狀非常獨特,既短且寬,顔色多呈黑色或藍黑色。

分布及現存

分布在熱帶、亞熱帶、部分的溫帶水域;現存數量約90000。

生長繁殖

母鲸的懷孕期一般約為12個月。幼鲸出生時約為4米長,重1000公斤左右。

震撼鏡頭

2012年7月4日,45歲的加拿大溫哥華島攝影師Andy Murch在拉巴斯海岸附近的科爾特斯海域乘船觀光時,抓拍到了布氏鲸躍出水面的震撼鏡頭。就在躍起的那一瞬間,布氏鲸看似一隻巨大的鳗魚漫遊在空中,在空中拱背後落入海中。據悉,布氏鲸主要以浮遊生物、甲殼類動物及成群的小魚為食,它們通常會不定期地浮出水面,而且會突然無故改變方向。

上一篇:雅魚

下一篇:白腹巨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