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

國家4A級景區
巴丹吉林沙漠,分布于額濟納河以東、宗乃山和雅布賴山以西、拐子湖以南的地區。總面積為4.71萬平方公裡,在阿右旗境内的面積達3.5萬平方公裡。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峰相對高度在300--500米之間,以其奇特的造型和高陡而著稱。沙壑、沙峭、沙峰随處可見,氣勢尤為壯觀。
  • 中文名:巴丹吉林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面積:4.71萬平方公裡
  • 氣候條件:溫帶幹旱和極幹旱氣候
  • 海拔高度:1200--1700米之間
  • 沙峰相對高度:在300--500米之間
  • 湖泊個數:113處
  • 巴丹吉林五絕: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

風景

沙漠中分布大小湖泊,而每一個湖泊都有着獨特的自然風光,湖邊四周的沙山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奇特造型。沙山坡度大,爬上沙頂順坡向下滑行,就可以滑入湖水之中,并能聽到沙山發出的飛機轟鳴般的聲響。

無風之日,從沙山頂上觀看,可以清楚地觀賞到湖中遊動的魚群和沙山倒影。最為奇特的是鹹湖中竟有清泉湧出,泉水甘甜而湖水澀苦;有的鹹水湖中有礁石兀出,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有100多個泉眼湧出。

清澈、甘甜的淡水湖不僅養育着鯉魚、草魚、白鲢魚、鲫魚、武昌魚等魚類,而且還能引來野雞、天鵝等十餘種鳥禽。無論是鹹水湖還是淡水湖,凡有水的湖泊,周圍蘆葦叢生、紅柳茂盛,湖中碧波蕩漾、水鳥嬉戲、魚翔淺底,确有“漠北江南”之奇景。有一個奇湖名叫古潼京。

固日班吉林,清朝末年有人發現過此湖,3個小湖成鼎形,而後人又極少看到。六十年代,地質工作者從飛機上看到過此湖,投下标旗,但經過幾個月尋找,隻找到兩面旗标,而此湖未能找到。如今這一神奇的湖名如神話般地廣為流傳在民間,此謎至今尚未解開。

鳴沙王國

在1995年8月,惘野町中日合作鳴沙學術調查團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考察後認為,巴丹吉林沙丘所發出的聲音,類似直升轟炸機的聲響,又酷似雷聲,沉悶而深遠,25公裡處可清楚聽見。

與美國鳴沙、甘肅敦煌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鳴沙相比,沙丘高、污染少、保護好、面積大,是世界最大的鳴沙區,為“世界鳴沙王國”。除此之外,還有沙漠深處的古廟--巴丹吉林廟。

此廟建于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據說,在建廟過程中,從銀川、武威、張掖等地雇用木匠、畫匠、泥匠,從雅布賴山拉運基石,從新疆馱運棟梁,從幾十裡路外用駱駝拉磚運物而建造。

當時取藏語名為“噶勒丹彭茨克拉布吉林”,廟宇分上下兩層樓閣式建築,占地面積達273.7平方米。令人興奮的是,在“文革”中,由于其地處大漠而免遭破壞,現此廟成為阿拉善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寺廟。此廟四周,有湖水包圍,莊重而别緻,素稱“沙漠中的故宮”。

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相對高度最突出、湖泊最多、鳴沙聲最大的沙漠,因此它所形成的景觀和風格也最為獨特。沙山、鳴沙、湖泊、綠草、鳥禽、古廟、藍天,還有駱駝,這一切溶為一體,是一個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罕見的沙漠自然風景區。

在這浩瀚的沙漠之中,既有神秘奇特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在那100多個湖泊中,大多為鹹水湖。因地形和地理條件的差異,這些湖中儲藏着豐富的鈉鹽、鉀鹽、硼、芒硝和天然堿等礦産資源。還有俗稱“藥中之王”的甘草和盛名于世界的“沙漠人參”--苁蓉等十餘種名貴藥材。

旅遊業

随着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心理也逐漸開始轉變,旅遊愛好者越來越多,旅遊業方興未艾,旅遊方向開如由城市、公園、名勝古迹、甸山名水向奇、特、新、險方向發展;欣賞思維也從青水秀向蒼涼粗犷方面轉變。

在巴丹吉林這樣神秘奇特的自然風景區,以開發旅遊業為導向,逐步開發和利用各種地下資源以及種植、養植業,走多種經營的路子,具有廣闊的前景。從1996年阿右旗落莎日台蘇木格盟民族事務局開發巴丹吉林旅遊第一村、第二村以來,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内各省市的一些科學家、探險家、旅遊愛好者等多次來考察和旅遊觀光。這已說明,巴丹吉林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礦産資源已引起國内外人士的關注和喜愛。

美好前景

2003年,全盟召開旅遊工作會議,明确了旅遊業在我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産業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旅遊業的支柱産業地位。開發巴丹吉林旅遊業,對宣傳巴丹吉林、開發巴丹吉林、治理巴丹吉林以及提高我盟知名度都有着深遠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地理位置

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總面積4.92萬平方公裡,右旗境内3.5萬平方公裡,東西最長270公裡,南北最寬240公裡,是世界第三大沙漠,我國第二大沙漠。n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古廟”五絕著稱。整個景區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600多米,沙峰相對高度在200—500米之間,其中高大沙山占總面積的61%。

在沙漠腹地,呈規律排列的巨大複合型沙丘連綿不絕,沙濤起伏,宛如卷起的巨浪,氣勢蔚為壯觀。

沙山頂端,蜿蜒曲折如刀刃,沙壑縱橫,沙壁如峭。最高沙峰必魯圖峰,海拔高度1611.09米,相對高度500餘米,堪稱“世界沙漠珠峰”。

地形地貌

沙丘和沙山上長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棗、籽蒿、霸王、麻黃為主;東部主要為籽蒿和沙竹,沙拐棗、麻黃、霸王已逐漸減少。高大沙山間的低地有144個内陸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的東南部。由于蒸發強烈,湖泊積聚大量鹽分,湖水大多不能飲用或灌溉。東南部一些湖泊的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可供牧業利用。某些湖盆邊緣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飲用,為今後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條件。

地質構造上屬阿拉善地塊,地貌形态緩和,主要為剝蝕低山殘丘與山間凹地相間組成,第四紀沉積物普遍覆蓋于地表,形成廣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在沙漠範圍内,除東、南、北部有小面積的準平原化基岩和殘丘外,廣大地區全為沙丘覆蓋,其中流動沙丘占83%。

西部邊緣的古魯乃湖、北部的拐子湖、東部的庫乃頭廟附近有以梭梭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積約3000平方公裡,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總面積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達500米,有疊置沙丘的複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無明顯疊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種形式,單純的沙丘鍊所占面積較小。

僅在沙漠的東南部,沙山之間分布有許多内陸小湖(俗稱海子),約有144個,面積一般為1~1.5平方公裡,最大深度可達6.2米。多為鹹水,不能飲用。湖周植物生長茂密,多為濕生、鹽生等類型,常以湖水為中心與周圍沙丘呈同心圓狀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現以沙生植物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圍常為牧場及聚落所在。

氣候特征

沙漠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溫7~8℃,絕對最高溫37~41℃,絕對最低溫-37~-30℃,沙面溫度達70~80℃。年均風速4米/秒,八級大風日為30天左右,主要為西北風。

沙丘上植物較少。僅于沙丘下部或丘間低地生長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長有沙拐棗、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蔥等,蓋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與湖泊間常出現有白刺沙堆。

居民情況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裡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内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基本無種植業。全部經營牧業,駱駝為該地主要家畜,數量居全國各旗縣之冠;次為山綿羊。

沙漠内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部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産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及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鈉的沉積。

物種資源

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

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裡,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沙漠中的湖泊星羅棋布,有113個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達74個,淡水湖12個,總水面4.9萬畝,湖泊蘆葦叢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譽。

沙漠東部和西南邊沿,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形狀怪異的風化石林、風蝕蘑菇石、蜂窩石、風蝕石柱、大峽谷等地貌令人歎為觀止。生動記錄狩獵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畫,被稱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風蝕窪地、剝蝕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錯分布,并以流動沙丘為主,約占沙漠總面積的83%,流沙面積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沙漠中部是高度約為200-300米的複合型沙山,形态複雜,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彥諾爾、吉诃德沙山高度達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屬于溫帶幹旱和極幹旱氣候區,氣候極為幹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僅40-80毫米,而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40-80倍,光照強烈,是内蒙古自治區光照最充足、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夏季高溫酷熱,最高溫度可達38-43℃,地表溫度則更高,冬、春季大風強勁,是内蒙古地區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一年中大風天數可達60天之多。

雖然氣候極為幹旱,卻不是人們的想象的那樣沒有一滴水,巴丹吉林沙漠内有着許多的湖泊。據統計,在沙漠之中、沙丘之間,分布有面積在1.5平方公裡以下的沙漠湖泊140多個,多以鹹水湖為主,這些湖泊最深的可達水深6米以上,在沙漠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兩個較大的湖盆,西部南北走向的古魯乃湖約180公裡長,10公裡寬,北部的拐子湖東西走向,約100公裡長,6公裡寬,湖濱地帶水分涵養較好。此外,在沙漠中還有多處泉水湧出,水質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飲用。

在廣闊的沙漠之中,除了漫漫的黃沙,星星點點的湖水,還有美麗的綠色,為沙漠平添了幾分生命的痕迹。在沙丘的背風處,在沙丘的底部、湖岸邊、泉水旁,生長着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湖岸邊的蘆葦、芨芨草等植物可供造紙,梭梭、檸條、霸王、籽蒿、胡楊、駱駝刺是優良的防風固沙樹種,也是沙漠中動物的食物。沙蔥是美味的菜蔬,莎草、莎米的果實可做面粉的替代品,沙棗的果實含有大量澱粉,可供多種用途,沙棘、白刺的果實富含維生素,可提取果汁、釀酒等。

在沙漠之中還有多種藥用植物,鎖陽寄生在白刺身上,是珍貴的中藥材,而肉苁蓉更有着“沙漠人參”的美稱。在這環境惡劣的沙漠之中,除了綠色的植物生命外,還活躍着許許多多的沙漠動物,它們已經習慣了那裡的酷熱、嚴寒與缺水,甚至身體的顔色也變得與沙漠相近,它們是沙漠中另一道流動的風景。

遺址考察

2008年10月11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繼2007年之後,第二次進入巴丹吉林沙漠進行考古調查。此次調查已新發現遺址點26處,其中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必魯圖遺址是此次發現的最大的遺址。

26個遺址點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積從幾千平方米到十幾萬平方米不等。遺址點表面散落着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細石葉、石核等,以燧石和瑪瑙石為主,制作精美;陶片有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泥質紅陶等,另外還有不少彩陶片,以紅地黑彩網格紋為主。

專家分析,這些遺物年代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青銅時代,尤其是彩陶與甘青地區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片面貌相似,年代應在同一時期。此外,考古人員還在這些遺址點上采集到屬于西夏、元時期的部分瓷片,進一步說明這些遺址延續時間較長。

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中國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發現6處古代遺址,據鑒定,這些遺址已有近5000年曆史。

2013年,在巴丹吉林沙漠新發現6處新石器時代遺址。nn阿拉善右旗文管所根據牧民提供的線索,進入巴丹吉林沙漠進行專項調查。文物部門對周邊5個湖泊進行了調查,新發現古代遺址6處、采集文物标本400餘件。

經鑒定,這些遺址産生的年代大約為45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它們多分布在沙漠中的湖泊周圍,在遺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器和陶片,其中,石器有細石葉、石核、石磨棒等,陶片有仰韶時期的彩陶、夾砂紅陶,青銅時代的夾砂紅褐陶。

n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目前整個沙漠内人煙稀少,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近年來,文物工作者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不斷發現古代人類居住遺址。這表明,如今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在約5000年前有大量人類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