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鴿

岩鴿

鸠鴿科鴿屬的鳥類
岩鴿(學名:Columba rupestris)為鸠鴿科鴿屬的鳥類,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亞、朝鮮、亞洲、阿富汗、尼泊爾、印度、錫金,包括中國大陸的東自黑龍江、西抵新疆、青海、四川、西藏、雲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區多岩石和峭壁的地方。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西伯利亞東部達烏爾地區。[1]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中文名:岩鴿 拉丁學名:Columba rupestris 别名:橫紋尾石鴿、山石鴿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鳥綱(Aves)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目:今颚總目(Neognathae)、鴿形目(Columbiformes) 科:鸠鴿科(學名:Columbidae) 屬:鴿屬(學名Columba) 種:岩鴿 分布區域: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亞、朝鮮、亞洲、阿富汗、尼泊爾、印度、錫金,包括中國大陸的東自黑龍江、西抵新疆、青海、四川、西藏、雲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區多岩石和峭壁的地方。

簡介

脊椎動物,鳥綱,鴿形目,鸠鴿科。體羽似家鴿,但于腰部和近尾端處各具有1道白斑。雄鳥體長可達32~35厘米。雌鳥較小,長達23~34厘米。頭和頸呈灰藍色,肩和上胸、頸基以及喉、胸等部分都帶有銅綠色的金屬光澤,形成顯著頸環。尾羽呈灰黑色,先端黑色。嘴黑色,腳朱紅色。兩翅折合時有2條明顯的黑色橫翅斑帶。雌鳥羽色略暗,不如雄鳥鮮麗。常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地帶農田地上覓食雜草種子、高粱等谷類為食。繁殖期成對活動,用枯枝葉、雜草、羽毛等物築巢,巢極簡陋,大多營于山上岩隙間,每窩有卵2枚,雌雄輪流孵卵,約經18天,幼雛可出殼,幼雛以親鳥口腔内的“鴿乳”為食。在我國分布極廣,對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頭以及頸的上部為暗灰色;頸的下部,包括背和胸等的極上部轉為閃亮的綠色和紫色;上背及兩翅的大部為鴿灰色,翼上具兩道不完整的黑色橫斑;初級飛羽的外翈和末端,及次級飛羽的末端等,均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等與頭同色,但更暗些;尾羽基部亦然,末端褐黑,中段貫以寬闊的白色橫帶,但中央尾羽的橫帶稍帶灰色;下體自上胸以次漸轉為鴿灰色,至腹變為灰白;腋羽純白。

體型特征

岩鴿為中型鳥類,灰色,非常似原鴿,體長28~36厘米;頭以及頸的上部為暗灰色;頸的下部,包括背和胸等的極上部轉為閃亮的綠色和紫色;上背及兩翅的大部為鴿灰色,翼上具兩道不完整的黑色橫斑;初級飛羽的外翈和末端,及次級飛羽的末端等,均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等與頭同色,但更暗些;尾羽基部亦然,末端褐黑,中段貫以寬闊的白色橫帶,但中央尾羽的橫帶稍帶灰色;下體自上胸以次漸轉為鴿灰色,至腹變為灰白;腋羽純白。

雌雄體色相似。尾上有寬闊的偏白色次端帶,灰色的尾基、淺色的背部及尾上的此帶成明顯對比。

分布狀況

岩鴿指名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

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亞、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秦嶺以北地區、東自黑龍江、青海、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

岩鴿新疆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分布于亞洲、阿富汗、尼泊爾、錫金,包括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阿爾泰山脈。

生活環境

岩鴿栖息在有岩石和峭壁的地方,常結群于山谷或飛至平原覓食,也到住宅附近活動。

叫聲特征

鳴聲與家鴿相似。

食性

植食性,特别喜食玉米、高粱、小麥等。

生活習性

岩鴿栖息在有岩石和峭壁的地方,常結群于山谷或飛至平原覓食,也到住宅附近活動。鳴聲與家鴿相似,反複的咯咯聲如人在打嗝。

起飛和着陸時發出高調的咕咕顫音。

植食性,特别喜食玉米、高粱、小麥等。在岩縫中、峭壁的縫隙中、建築物的洞穴中或屋檐下營巢,由小枝條築成。繁殖期4—7月,每窩通常産卵2枚,孵化期18天。每窩産卵2枚。卵徑平均35.5毫米×28.5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上一篇:環節動物

下一篇:薩福克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