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

陝西省面食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曆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這種面用手工擀制,料精味美,名噪三秦,譽滿西北,聲播神州。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對于陝西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 中文名:岐山臊子面
  • 外文名:minced noodles
  • 分類:西府名小吃、面類
  • 口味:湯味酸辣、筋韌爽口
  • 主要食材:岐山醋、臊子、面條、雞蛋
  • 所屬地區:陝西省
  • 主要流行區域: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
  • 原型:長壽面
  • 所屬菜系:陝菜

由來

關于“岐山臊子面”的來曆,還有一段美妙的傳說:相傳,岐山某地有一農家娶了一個媳婦,聰明伶利,賢惠能幹,精于烹調。一日,她做了一頓面條,光滑細薄,調料多樣,湯汁濃香,味美可口,全家食後無不稱贊。年幼的弟弟,尤其喜食,常鬧着要吃嫂子擀的面條。後來,這個弟弟做了地方官員。這年春節,邀請同僚到家裡作客。當客人們飽餐其嫂子擀制的面條後,贊不絕口。從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紛紛傳揚開來,争相仿制。由于“嫂”、“臊”諧音,天長日久,“嫂子面”變成了“臊子面”,一直延續至今。

制作方法

材料:

面條(挂面或者比較細的手工面)、紅蘿蔔、鹵水豆腐(北豆腐亦可)、蒜苔(亦可用土豆、豇豆、豆角……任意一種你喜歡的菜,我用的是豇豆和土豆)、木耳、黃花菜、蒜苗(北京稱青蒜)、雞蛋(可無)、生姜

最重要的材料是陝西的肉臊子!詳細做法請允許我下次詳細講解。

調料:

陳醋、鹽、雞精、五香粉

【制作配料】:

1、黃花、木耳提前泡發,洗淨。黃花切1CM小段,木耳切細絲。

2、紅蘿蔔、香幹切拇指蓋大小薄片,西芹切中間刨開切1CM見方小粒。

3、炒鍋加入少量油燒熱,爆姜末,放入黃花、木耳翻炒,加入生抽、鹽炒炒熟,裝盤待用。

4、炒鍋放入少量油,放入紅蘿蔔、香幹、西芹加入醋快速翻炒,加鹽出鍋裝盤待用。

5、雞蛋打散,用平底鍋攤成薄雞蛋餅,切成小菱形片;小香蔥切碎(或者韭菜切小細段)裝盤待用。

【制作湯頭】:

1、炒鍋加水大半鍋(因岐山哨子面要湯寬,所以水要加多些)燒開。

2、倒入剩餘米醋,加生抽、鹽、糖、雞精、胡椒粉、花椒粉調制成酸甜适中的湯頭,關小火,保持湯頭始終滾開。

【煮面】:

1、湯鍋加水燒開,下細面煮開,關小火略煮2-3分鐘(岐山空心挂面時間略短,普通挂面時間稍長),撈出盛入碗中。

2、加辣椒油,将岐山臊子、木耳黃花、紅蘿蔔香幹西芹、雞蛋片、小香蔥擺放面上,澆入熱湯頭。一碗熱氣騰騰、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就做成了。

曆史

岐山縣位于寶雞市東郊,素以盛産小麥著稱,面食中最有名的要數哨子面。哨子面的面條,要求揉的筋,擀得薄,切得寬細自便。哨子的做法是:用帶皮的豬肉切成小丁在油鍋内煸炒,加上姜末等調料去腥味,再加醬油和少量糖添水炖煮,然後放豆腐丁、胡蘿蔔丁等鮮萊,講究的還放黃花、木耳等。面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臊子吃。哨子面筋,湯鮮,味香,再加些辣椒面、醋等,給人以熱、辣或酸的口味

岐山臊子面,以岐山縣城照壁背後面館為代表。該館開業于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以前),曆時400餘年,先後入館從業學藝者百餘人。個個技術娴熟,多系本行名手。1900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逃往西安期間,品嘗了岐山縣城照壁背後面館臊子面,大加贊賞,賜贈“龍鳳旗”一面。

哨子面始于周原故裡岐山,傳遍陝西及西北各地。關于哨子面的來曆,岐山文化館李辛儒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神來之食歧山哨子面》。據他考證,哨子面源于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哨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并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

過去吃面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現在敬神靈和祖靈,吃回鍋湯的習俗已經改變。臊子面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哨子面招待客人。

現狀

改革開放以後,岐山臊子面為人們緻富發揮了作用。寶雞、西安和全省各個縣城集鎮,甚至在甘肅、青海、甯夏等省區,都開設有“岐山臊子面館”。岐山臊子面正在走向全國。

上一篇:柳橙

下一篇:千層蛋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