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愁

山花子·春愁

明末文學家陳子龍創作的一首詞
《山花子·春愁》是明末文學家陳子龍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題為“春愁”,但非關春情,也非關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為契機,發抒悲懷故國的一腔遺恨,堪稱一首凄麗悲婉的佳作。
  • 作品名稱:山花子·春愁
  • 作者:陳子龍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出處:《陳忠裕全集》
  • 作品體裁:詞
  • 作品别名:山花子·春恨

作品原文

山花子·春愁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山花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雙調四十八字,平韻。

⑵杏花零落:語出唐溫庭筠《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五更鐘:語出李商隐《無題四首》:“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這裡暗用宋朝滅亡的舊典。《宋史·五行志》載,宋初有“寒在五更頭”的民謠,“五更”諧音“五庚”,預兆宋朝的國祚在第五個庚申之後終止。宋太祖立國于建降元年庚申(960),到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正好為五個庚申。果然,二十年後,宋朝就宣告滅亡。

⑶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景陽宮内有景陽井,又名胭脂井。當年隋兵滅陳,陳後主與張、孔二妃藏匿井中,後被俘。這裡用此典喻明王朝的覆滅。

⑷蝶化彩衣:傳說晉葛洪成仙後,衣服化為彩蝶,其原有的金縷絲衣已不存在了。這裡比喻明王朝已去,其龍子龍孫已凋零殆盡。

⑸“蟲銜”句:意思是玉樓畫棟已被蟲子蛀蝕成空。

白話譯文

早晨,在薄薄的迷霧中,楊柳依依,杏花飄落,五更的鐘聲響起。景陽宮寂靜凄涼,宮殿上的月兒照着殘花。

五彩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昔日的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畫粉剝落飛揚。隻有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

創作背景

陳子龍生于明末清初的大動亂時代,他目睹了明王朝的腐敗,國勢傾頹,而終于走上滅亡之路。清兵入關,國破家亡,生靈塗炭。殘酷的現實令他悲憤難平,痛苦不堪,于是他把滿腔愛國激情傾瀉于詩詞創作中,長歌當哭,創作了可以驚天地泣鬼神的優秀詞章。這首詞就是他為悲懷故國而寫下的血淚之作。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上片從殘春的景象入筆,自然引發一脈凄婉的傷逝情愫。“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開篇兩句,呈現了四種意象——彌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鐘聲,釀造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這是殘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怅。五更鐘,隐喻宋朝滅亡。

如今,這五更的鐘聲響起,不啻如一聲聲家破國亡的喪音,敲打着詞人憂傷的心靈。下面“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兩句,又以冷月、舊宮、殘花三種意象,進一步渲染寂寞、凄涼的景況。明朝和陳朝都建都南京。這裡是用象征陳朝段滅的景陽宮舊事影射明朝的亡國。曾經照徹陳朝景陽宮殿、目睹過陳後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見證人,冷峻地觀照着明朝滅亡後的慘淡景象——暮春的紅花在寂寞中紛紛凋殘,意味頗為深長。

下片切入人事滄桑,抒寫憑吊故國的感傷。“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過片兩句承襲上片意脈,呈示一派亡國的衰敗景象。《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縷盡”用其事,意謂明朝的皇族貴胄死後,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

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隻留下蕭瑟悲涼之景。這蟲蝕樓空的意象,正是奸佞賣國的象征。“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結拍兩句,看似描繪燕舞東風的春景,實則以燕子的無情隐喻降清舊臣的無義,揭示出他們賣身求榮的醜惡嘴臉。他們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風得意,毫無亡國的悲恸。這兩句含意隐曲,但透過言表,并不難感受到詞人的義慨和憤懑。

名家點評

“(卧子《山花子》)凄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作者簡介

陳子龍(1608—1647),明清之際文學家。字卧子,号大樽。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1637)進士,初授紹興推官,升任兵科給事中。未及赴任而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權,以原官召用,不久棄官歸鄉。清兵攻陷南京,他起兵抗清,事敗被俘,乘間隙投水殉國。早年與夏允彜同為“幾社”領袖。

其詩繼承“七子”的複古精神,反對“公安”“竟陵”,風格雄健而神理自存。後期所作,抒發國破家亡之感,悲涼深痛,直追元好問,被稱為明末的大家。其詞妍麗婉委,哀豔凄恻,明亡後數年中所作則泣血啼鵑,愈見深沉。詞有《湘真閣存稿》一卷,另見存于《幽蘭草》中得一卷。有《陳忠裕公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