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

尴尬

漢語詞語
尴尬本為吳方言詞彙,後被收入普通話。通常是說人遇到的一種處境,讓人感覺很難為情,神色、态度不自然。是一個多義詞。①行為、神态不正常;窘态:那副窘相多尴尬。[1]②處境困難,難以應付:那時真尴尬,進退兩難,處境尴尬。
    中文名:尴尬 拼音:gāngà 近義詞:手足無措 反義詞:自然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n

這一來,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話怎麼說呢!——《百合花》

行為、态度不正常的n

潘虎顯得有些尴尬:“我是自己豎竿子的。”——《潘虎》n

尴尬人,神情尴尬n

鬼鬼祟祟,不正派n

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尴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水浒》n

出處

“尴尬”一詞,《說文》作“尲尬”。《說文》:“尲,不正也。從尣兼聲。”“尬,尲尬也,從尣介聲。”也就是說,“尴尬”二字都是形聲字,形旁是“尣”。“尣”,是什麼意思呢?

《康熙字典》:“‘尢’(wāng)字本作‘尣’,通作‘尩’。”而“尢”字《說文》解釋為:“跛,曲胫(人)也。從大,象偏曲之形。”段玉裁注:“跛者,蹇也。跛者多由曲胫。”察其篆體,“尢”确實象“曲胫之人”。《詞源》解釋得更為清楚,摘抄如下:尪:骨骼彎曲症,胫、背、胸彎曲都叫尪。

尢(尣)的重文,或作尩、尫。《左傳僖二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尫。”注:“巫尫,女巫也,脊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呂氏春秋"盡數》:“苦水所多尩與伛人。”注:“尩,突胸仰向疾也。

看來,“尢(尣)”是一種殘疾,“尢(尣)”字旁的字多與人骨骼彎曲之狀态有關。再舉兩例如下:

尰:“足腫。說文作瘇。詩小雅巧言:‘既微且尰,爾勇伊何。’傳:‘肝瘍為微,腫足為尰。’”(《詞源》)嶽麓書社《白話四書五經》翻譯為:“爛了小腿又腫腳。”

尥(尦):“《說文》:‘行胫相交也。’《六書故》:‘今人謂筋骨弱,舉足不随為尥。’”(《康熙字典》)。令人尴尬的是現代漢語中的“尴尬”似乎與殘疾沒什麼聯系。

按《集韻》“行不進”和《康熙字典》《說文》“行不正”的解釋,我想“尴尬”的本義應該是因腿疾而走路不穩的樣子。由此引申為“行為不正,鬼鬼祟祟”。

《詞源》援引例證: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這個開酒店的漢子又尴尬,也是鬼了!”《二刻拍案驚奇》:“後來見每次如此,心中曉得有些尴魀。”

這兩種詞義現已不用,至于本文首段的兩個“尴尬”應該都是後起義。“尴尬事”指“處境為難或棘手難處理的事情”,這是現代漢語的一個常用義。

如《雍熙樂府》【行香子】“名利貪婪,世事尴尬,空使人白發髧鬖。”“尴尬”也引申為“不三不四,左右不是、沒有着落”,如“我們不能不正視漢語的尴尬地位。”它的另一個常用義屬方言,指“神色、态度不自然”,“老師頗為尴尬”一例即是。

說起方言,在比較接近古漢語的吳方言中“尴尬”我們讀為“gāngá”,保留了古音,《唐韻》的注音就是“古gŭ拜bá切”,即“gá”。從這個注音的角度,我們再看兩例:《朱子語類"四七"論語二九》:“便是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謾人。”

宋吳泳《鶴林集"二七"答家本仲書》:“又思向來講學,隻是半間半界,無詣平實處。”

這兩句中的“間界”,我們的方言就是讀作“gāngàn”,其實就是“尴尬”,《詞源》:“間界,今通作尴尬。半間不界,也作半間半界:不深刻,膚淺不徹底。”

《紅樓夢》有例,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難免尴尬事”中,那個“尴尬人”——為保地位谄事賈赦幫這個頗有些春秋的老公向賈母讨她“離了她飯也吃不下”的大丫頭鴛鴦為妾的那個邢夫人——用“膚淺”形容确實“膚淺”了一點,她簡直是——用我們的方言說——“方得可以”。

引證解釋

1.行為、态度不正常。《說文·尢部》:“尲,尲尬,行不正也。”段玉裁注:“今蘇州俗語謂事乖剌者曰尲尬。”《水浒傳》第十回:“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尴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沙汀《老煙的故事》:“至少他是平靜下來了,沒有那種坐立不安的尴尬神情。”

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元王伯成《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士》套曲:“謾赢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計尴尬。”清和邦額夜譚随錄·戴監生》:“汝牂羝不辨,香臭不分,有何尲尬,其恃汝母為護符耶!”

上一篇:孝順

下一篇:珠江國際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