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蜀山

小蜀山

五十裡小廟鎮東部
小蜀山位于五十裡小廟鎮東部,小蜀山村境内,合公六路北側,海拔155.6米,出底面積0.8平方公裡。呈圓錐形。植被以松,杉為主,覆蓋面為80%。山的東南坡屋舍俨然,西南坡為公墓區。嘉慶《合肥縣志》第四冊載:“大蜀山在城西二十裡,山形屹然孤峙……遠見二百餘裡,為一城之鎮……小蜀山,當大蜀山西二十裡,為大蜀支山。”據地質學家考證,大、小蜀山是在造山運動時,從地殼深處噴出的岩漿和碎屑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所以呈圓形,頂部為圓錐形。距今已有七千多萬年的曆史。因山形屹然孤峙,故原稱獨山,後演變為現名。[1]
  • 中文名:小蜀山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屬山系:
  • 地理位置:五十裡小廟鎮東部
  • 走向:
  • 長度:
  • 寬度:
  • 起點:
  • 終點:
  • 主峰:
  • 海拔:155.6

概述

據民間傳說,唐時,合肥來了一個遊方僧,僧看合肥民風淳樸,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就是缺山少廟,遂立下借

山建廟之宏願。僧在西郊結茅為庵念誦了三年《華嚴經》,果然從和尚故鄉四川飛來兩座山峰,并在大獨山上建造開福寺、龍子冢和龍王廟;在小獨山上亦建了寺廟。四川簡稱為“蜀”,合肥人為了紀念和尚的借山之功,遂改大、小獨山為大、小蜀山。嘉慶《合肥縣志》有慧滿法師在唐貞觀年間結庵于全肥西郊的記載。另據《爾雅·釋山》曰:“蜀山獨也。”“蜀”亦作“獨”解。這亦是蜀山之名的由來。

據《爾雅-釋山》講“蜀”是“獨”的意思,因小蜀山無崗阜連屬,隻是孤單單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據《廬州府志》記載:“有蜀僧于此結廬,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汩汩而出,嘗之有瞿塘峽味,因名為蜀井”。所以又有人說蜀山是以此而名的。

蜀山、淝水風光清幽,仍然是廬州的象征。據《廬州府志》記載:蜀山樹茂林密,青竹吐翠,曆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詩詞。古人評蜀山為“春山豔冶如笑,夏山蒼翠欲滴,秋山明淨如故,冬山慘淡如卧。”而蜀山的四季景色,尤以冬令雪景為最美,每逢瑞雪飛降,登臨在山峰旁的眺望,茫茫雪海,銀裝素裹,豔陽白雪,相映成輝。東眺合肥城區,恰如虛幻世界,瓊樓玉宇,北望蜀山湖,又似白茫茫中晶瑩剔透的一方明鏡。古人熊敬有詩贊美說:“曉起俄驚霁景開,高山頭白勢崔巍,卷簾為愛瓊瑤濕,一片寒光入座來。”正是這些對蜀山雪後放晴景色的描寫,使“蜀山雪霁”被列為古“廬州八景”之一。

曆史名人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将、杭州守将袁宏谟是小蜀山人,亦說農興鄉袁小圩人。在太平天國失敗後,袁宏谟識破紅塵,削發為僧法号通圓和尚,主持重修紫蓬山上的西廬禅寺和合肥的明教寺。

古往今來,文人騷客遊蜀山吟詩文,脍炙人口。清順治進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有詩曰:“雲間梵宇疏鐘遠,山下人家晚稻香。”(九月遊蜀山)。嘉慶間合肥知縣左輔登山賦詩:“春花喧鳥語,路到禅關。”時人稱“李太白身後”的北宋著名詩人郭祥正對大、小蜀山的描寫鞭辟入裡:“蜀山回出千螺秀,淝水長萦一帶圍。”

交通狀況

從合肥市長江西路直行,上合六國道,大書山過後就是,不到出合肥的收費站,很明顯在去的右邊。

29路公交車可以直達小蜀山墓園。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從博物館乘坐234路公交車到達西門換乘中心,在西換中心車站内換乘29路車到達小蜀山站。據粗略估計,整個路程花了大約1個半小時。

墓園

合肥市小蜀山墓園于1986年經合肥市人民政府、省民政廳批準建立,是合肥市唯一大型永久性公墓和事業單位,隸屬市民政局領導,是集園林化、藝術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墓園。墓園辟有特殊墓區、高幹墓區、普通墓區和樹葬等高中低檔各類墓型,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消費需求。墓園内道路寬敞、綠樹成蔭,環境優雅,風景秀麗。“

四項承諾”(一、熱情接待,有問必答,百問不煩;二、一切收費明碼标價,絕不亂收取費用;三、每天上午八點半,下午二點在殡儀館和青陽路口專車免費接送看墓、買墓的顧客;四、除冬至、清明前後四天外,墓主随到随時安葬骨灰。)是小蜀山墓園向顧客承諾的服務宗旨,為進一步提高我們服務質量,為方便顧客,在殡儀館内設立業務代辦點。顧客選擇小蜀山墓園,就能感受我們的真情和熱情,也是逝者安息的理想境地。

山上圖景

上一篇:長壽水仙

下一篇:娃娃女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