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寒夜

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
《寒夜》是現代文學家巴金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寫于1944年一個寒冷的冬夜裡,完成于1946年12月31日。[7]《寒夜》以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為背景,圍繞汪文宣、曾樹生、汪母之間的矛盾展開故事情節,描寫自由戀愛的知識分子家庭如何在現實生活的重壓下破裂,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寒夜》在心理描寫、性格刻畫、環境渲染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富有新意,作評用深刻的語言和辭藻描寫思考國家、社會和人生。
    中文名:寒夜 别名: 作者:巴金 類型: 連載平台: 最新章節: 是否出版: 創作時期:1946年12月31日 首刊時間:1947年 正文字數:20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作品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重慶,這個家庭有四口人。汪文宣在大學教育系念書的時候,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理想,反抗精神也很強。他不顧母親的反對,和同學曾樹生戀愛、同居,随後,又懷着創辦“鄉村化、家庭化學堂”的遠大抱負走上社會。然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貧困,使他的理想在冷酷的現實中破滅。當他和家人從江南輾轉到重慶時,已經飽經滄桑,變成一個安分守已、忍辱偷安的小公務員了。

汪文宣為了一點微薄的薪水,他抱病工作,可掙來的錢連養家糊口都不夠,更不用說求醫治病了,一家人隻能在貧病交困中勉強度日。可妻子曾樹生卻不甘于過這樣的生活,想要另闖一條出路。靠着自己的姿色,她在一家銀行找到一個薪水較高的工作,實際上不過是供人擺布的“花瓶”,以此來補貼家用,供兒子上“貴族學堂"。

汪母出身書香門第,原是昆明的“才女”,為了兒子,她甘願讓自己降到“二等老媽子”的地位,替兒子操持家務。矛盾在婆媳之間出現了:母親覺得媳婦奪走了兒子對她的愛,于是總是挑媳婦的毛病,尤其看不慣媳婦當了“花瓶”後的生活方式,并且還以他們“沒有正式結婚”來奚落兒媳。

曾樹生很同情丈夫,也并不甘心做“花瓶”,她幾次想離開銀行,和丈夫一起去搞教育工作,可又舍不得抛棄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也不願兒子因貧困而低人一等。同時,家庭氣氛的寂寞,尤其是婆母的冷言冷語使她不能忍受,她終于跟着她的上司陳主任——一個比她年輕、有權勢的人到蘭州去了。雖然她離開了家,可仍然惦念着丈夫和兒子,按時給家裡寄錢。抗戰一勝利,曾樹生馬上趕回來看望丈夫和兒子,沒想到,丈夫已死于貧病,當男主人公吐盡最後一口血痰死去的一天,巷裡傳來勝利的“号外”聲。寡母笑得流下眼淚,喊道:“宣,你不會死!你不會死!勝利了,就不應該再有人死了!”

創作背景

連年戰争,帶給普通百姓的是無盡的苦難。在抗戰期間,巴金的好友王魯彥、林憾廬、陳範予等人,在貧病交加之中,一個個地死去了。他們都曾有過遠大的理想,然而動亂的時局使他們喪失了發揮才能的機會。巴金為他們不平,為他們感到難過。他決定在《寒夜》中記載下他們的痛苦與悲哀。

就在巴金剛剛動筆,又傳來了另一位好友缪崇群病逝的消息。缪崇群是現代文學中的散文家,與巴金有着相當深厚的友誼。抗戰後,他為了生活,在正中書局當個小小的校對,有時也做些編輯工作,收入極為微薄。他長期患着肺病,然而又無錢醫治,1945年1月孤零零地病死在醫院裡。這一慘劇,深深地刺激了巴金的神經。他下決心将剛剛開頭的《寒夜》寫下去,為這些屈死的朋友發出強烈的控訴與呐喊。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緊急警報發出後快半點鐘了,天空裡隐隐約約地響着飛機的聲音,街上很靜,沒有一點亮光。他從銀行鐵門前石級上站起來,走到人行道上,舉起頭看天空。天色灰黑...

第二章

他做着連續的夢。他自然不知道自己是在夢中。他和妻住在一個平靜的小城裡,他們生活得并不怎麼快樂,還是常常為着一些小事情争吵。他們夫婦間的感情并不...

第三章

他睜開眼睛,天已經亮了。屋子裡沒有聲音。母親的房門開着。他平安地躺在床上,心撲冬撲冬地跳着。眼前隐隐約約地現着那些可怕的影子。一種疲乏的、昏沉的感覺壓...

第四章

她是一家商業銀行的行員。大川銀行就在附近一條大街的中段。他剛剛走到街角,就看見她從銀行裡出來。她不是一個人,她和一個三十左右的年輕男子在一塊兒。他們正...

第五章

他到了大川銀行。沒有到辦公時間,大門還關着。他又沒有膽量從側門進去。要是她還沒有回來呢?要是她拒絕見他,或者見到他不給他一個笑臉,不回答他一句溫和...

第六章

他回到家。大門裡象是一個黑洞,今天又輪着這一區停電,也沒有一個好心人在門口點一盞油燈。他摸索着走完了漆黑的過道,轉上樓梯。他上了二樓,又走上三樓。...

第七章

他走到大門口。對面人行道上水果攤和面擔子旁邊幾盞電石燈星子似地在黑暗的街中閃光。他感到冷意,把肩頭聳了一下。“到哪裡去呢?”他問自己。他找不到回答...

第八章

他們走到大門口,他看見那個大黑洞,就皺起眉頭,躊躇着不進去。“你看不清楚,當心,慢慢走啊!”她并不離開他,反而偎得更緊,她關心...

第九章

這一對夫婦過了十幾天平靜的生活。兩個人都是按時上班,按時回家。妻子也不再提離開的話,連那個箱子也從友人家拿回來了。就在拿回箱子的晚上,丈夫陪妻子在國泰...

第十章

他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個下午。将近七點鐘他才醒過來,躺在床上,沒有一點力氣,汗背心濕透了,冷冰冰地貼着背上的肉。他知道自己淌了不少的汗,便動一下身子,...

第十一章

第二天上午他起身比他妻子早。母親要他在家多躺一天。他不肯。他說他精神很好,而且今天得去參加替周主任祝壽的公宴,他不去,同事們會以為他窮或者吝啬,會...

第十二章

他不肯讓母親和妻子知道他吐血的事。第二天他居然支持着到公司去辦公。晚上睡得不好,精神相當差。仍舊是那單調的工作和糾纏不清的譯文,周主任的厭惡的表情...

第十三章

他繼續過着這樣的平凡、單調而痛苦的日子。是什麼一種力量支持着他那帶病的身體,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每天下午發着低熱,晚上淌着冷汗。汗出得并不太多。他...

第十四章

他一晚上不停地做着可怕的夢。早晨醒來,他疲倦,發燒,四肢無力,心神不安。母親和妻不再争吵了,她們一樣親切地看護着他。下午醫生來...

第十五章

她坐人力車到了勝利大廈。陳主任在門口等候她。他陪她上樓。他已經在餐室裡定好了座位。他幫忙她脫去大衣,讓她坐下來。他坐在她的對面。他含笑地望着她,看...

第十六章

她又回到了家。進了大門,好象進了另一個世界。一切都是那麼熟習,可是她不由得皺起眉頭來。她似乎被一隻手拖着進了自己的房間。母親房裡有燈光,卻沒有...

第十七章

這時候汪文宣在公司裡辦公。他不會知道家裡發生的事情。這天早晨妻已經出門了,他才起床。他吃過早點後,忽然說要去辦公。母親阻止不了他。“不要...

第十八章

他到了家。房門半掩着,他推開門進去。母親立在方桌前洗衣服。他一看便知道舊洋磁臉盆裡面泡着的正是他的罩袍。“宣,你回來了!”母親驚喜地說。“...

第十九章

第二天傍晚,陳主任差人送來一封信,裡面有這樣的幾句話:“……我的飛機票發生問題,要延遲一個星期。但下星期三一定可以走。……你的事已講妥了。”...

第二十章

星期六下午樹生拿着調職通知書回家,她懷着又興奮又痛苦的矛盾心情上了樓,推開自己的房門。小宣坐在書桌前藤椅上看書,母親坐在方桌旁一張凳子上,他仍然躺...

第二十一章

他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她丢開他跟着另一個男人走了;母親也好象死在什麼地方了。他從夢中哭醒,他的眼睛還是濕的。他的心跳得厲害,他傾聽着這敲鼓似的聲音。...

第二十二章

從這一晚起,他又多了做夢的資料。夢折磨着他。每晚他都得不到安甯。一個夢接連着另一個。在夢中他不斷地跟她分别,她去蘭州或者去别的地方,有時甚至在跟他...

第二十三章

他吃過晚飯後就盼望着妻,可是妻回來得相當遲。時間過得極慢。他坐在藤椅上或者和衣躺在床上。他那隻舊表已經壞了好些天了,他不願意拿出一筆不小的修理...

第二十四章

妻走後第二天他又病倒了。在病中他一共接到妻的三封信。第一封信寫着。宣:我到了蘭州,一切都很陌生,隻覺空氣好,天雖冷,卻也冷得痛快。行裡房屋...

第二十五章

寒冷的冬天象夢魇似地終于過去了。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濃霧被春風吹散了。人們帶笑地談論戰争的消息。但是汪文宣的生活裡并沒有什麼變化。他的身體仍...

第二十六章

那一疊信箋上全是她的筆迹,字寫得相當工整,調子卻跟往常的不同。她不再說她的“忙”和銀行的種種事情。她吐露她的内心,傾訴她的痛苦。他的手跟着那些字顫...

第二十七章

樹生的信象投了一個石子在他的生活裡,激起一陣水花,攪動了整個水面,然後又平靜下去了。但是石子卻沉在水底,永遠留在那裡,無法拿開。她以後還有信來,一...

第二十八章

他漸漸地失去了他的聲音。他的體力也在逐漸消失。他每天下班回家,走進門總要喘氣,并且要在藤椅上象死人似地坐了好一陣才能夠走動、講話。“宣,...

第二十九章

他在公司裡就隻有鐘老這麼一個朋友。鐘老死去以後,他失去了自己跟公司中間的聯系。現在可以說公司跟他完全沒有關系了。下班時他仔細地把自己的辦公桌收拾清...

第三十章

母親的那個願望并沒有實現。在她說了那些話以後,某一天的夜晚,她坐在床沿上,守着她的兒子。電燈光還是半明半暗的,旁邊一根闆凳上放着滿滿一小飯碗的雞湯...

尾聲

将近兩個月以後的一個夜晚,在山城裡說是因為修理鍋爐全市停電。早晨下過一陣雨,下半天氣候驟然轉寒,冷風一陣一陣地吹過市空,趕走了攤頭的顧客。電石燈的...

後記

一九四四年冬天桂林淪陷的時候,我住在重慶民國路文化生活出版社樓下一間小得不可再小的屋子裡,晚上常常要準備蠟燭來照亮書桌,午夜還得拿熱水瓶向叫賣“炒...

附錄

談《寒夜》我最近看過蘇聯影片《外套》,那是根據果戈理的小說改編攝制的。影片的确不錯,強烈地打動了觀衆的心。可是我看完電影,整個晚上不舒服,總覺...

關于《寒夜》

關于《寒夜》,我過去已經談得不少。這次在談《激流》的回憶裡我寫過這樣的話:“我在自己身上也發現我大哥的毛病,我寫覺新……也在鞭撻我自己。”那麼在小...

角色介紹

汪文宣

汪文宣是一個被損害、被侮辱的小公務員。第一是他原先性格中高尚的素質,第二是他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性格的變異特征。作為一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學生,他曾經有着美好的理想,他幻想創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校,這種理想始終貫穿于他生活的全部,以緻患了重病、吐了血他還希望妻子聽他說辦鄉村學校的話。汪文宣心地善良,孝敬母親,體貼妻子,愛護兒子,對朋友熱情誠摯。

他兩次在酒店碰到朋友唐柏青時,本來自已心境已經處于極端痛苦之中,但他卻先安慰朋友,鼓勵朋友燃起生活的勇氣;老實誠懇的同事鐘老死後,他哀痛至極,冒雨去喜地憑吊,病情加重,加快了生命的結束。妻子離開他的那個早晨,他沖下樓梯,嘶啞着嗓子喊着“樹生”時,卻發現大門口睡着兩個無家可歸的兒童,他立刻忘記失去妻子的痛苦,把全部感情傾注在兩個孩子身上。他對國民黨政府懷着極大的憤怒,他對祖國有着深厚的感情。因為是死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所以臨死前用最後的力氣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可以瞑目死去!”

汪文宣的性格也有異常和心理變态一面。他軟弱怕事,膽小怯懦。對于妻子與母親之間永無休止的争吵,他既沒有辦法充當母親和妻子的和平使者,又無法在兩者之間選擇一個,隻有永遠敷衍和拖延。他害怕上級,怕上級注視他的目光,甚至連上級的一聲咳嗽,他也要懷疑是在怪罪自己。他對妻子委曲求全,當他發現妻子與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一起散步時,他不敢迎着他們走去,猶豫半天,最後還是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去。

汪文宣由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大學生轉變成極度地自輕自賤,是由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母親和妻子吵得不可開交時,他毫無主見,隻有自己打自己、自己虐待自己;甚至母親指責妻子是“花瓶”時,他也覺得自己配不上妻子。在同事中他總是自覺低人一等,在公開場合從不敢開口說話。甚至當他下樓梯碰腫了額頭時,非但不怪别人、不喊痛,反而産生“我對不起每一個人,我應該受罰”的怪異想法。這說明汪文宣的精神已經徹底崩潰了。汪文宣是一個既保持着優良品格,又變得極為畸形的人。這種被扭曲的畸形性格,猶如一面被損害的鏡子,映照出了那個畸形的社會現實。

曾樹生

曾樹生是一個有着更為豐富的内心世界和多重複雜的藝術形象。她善良溫柔,漂亮而充滿青春活力。她與丈夫離開學校時也曾有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理想,但是到了“寒夜”裡,卻變成另外一個人。她充滿愛意地照顧自已多病軟弱的丈夫,贍養一家人的生活。面對一個多疑而又有着封建落後思想的婆婆,還強忍着自己的痛苦。

同時,曾樹生又是一個愛虛榮、好交際、追求享受的女人。這兩種性格使她的思想上必然交織着不可解除的矛盾和痛苦。她雖然對充當“花瓶“滿腹怨恨,但又不願意将“花瓶”砸碎。她雖然對丈夫有感情,但當年輕、有錢有勢的頂頭上司陳經理向她求愛時,她又感到惶惑而無法抵抗,半推半就,欲嘗又止。她有過熱情的理想,但為了痛快和自由,又輕易地抛棄,甚至還昧着良心和陳經理合夥做生意,發國難财。她在外面風光時,還不時地挂念着家中善良的丈夫和幼小的兒子,但當她回到充滿争吵和燭光搖晃的家時,又覺得寂寞、空虛、無法忍受。

曾樹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着矛盾和不幸的女人。她和汪文宣一樣都是被黑暗社會迫害以緻沉淪的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

汪母

汪文宣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兒子,甚至可以為他做一切事,然而對媳婦卻十分刻薄。她是家族中唯一的長者,應該處于封建大家長的地位,受到家中所有人的尊重和孝敬,然而,在這個已經開始個性解放的社會裡,她的思想似乎早已過時了,她已遠遠地被時代甩在了後面,對于兒媳婦這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無法接受她所遵循的舊規矩、舊理論。

她總說兒媳婦是姘頭、花瓶,沒有和兒子行過結婚禮,從這方面講,她不是一個好婆婆。然而,她又是一個勤勞、簡樸、和藹的好母親。為了給兒子治病,她不惜去給人家當一個二等老媽子,給人家洗衣服;為了兒子,她不知道流過多少汗水和淚水,從這裡講,她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最後看着自己的兒子悲慘地死去,她傷心地帶着孫子離開的重慶。

小宣

一個14歲的小男孩,在他的身上,讀者看到了那嚴肅的表情,蒼白的面龐,都和他的年齡極不相稱,他仿佛就是父親的縮影。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對于《寒夜》中汪家悲劇的主要原因,大多從社會黑暗、制度腐敗,抑或汪家内部的文化沖突來解釋。反映了國民黨統治下陪都重慶的生活,并描寫了各種小人物的慘狀,有小公務員的掙紮,失業者的眼淚,城市貧民的流落街頭,以及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人們帶來的驚吓與恐懼。由于戰争,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疾病和貧困的折磨,特别是在長期仰人鼻息的社會環境下生活,他們的理想性格和心理狀态都不能不發生重大扭曲。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小說控訴了這個即将滅亡的黑暗社會,預示着這個寒夜般的時代即将結束,光明和溫暖的明天一定會到來。

藝術特色

獨特構思

《寒夜》在藝術構思上獨具特色。巴金從一個家庭的解體,一場婆媳的争吵,一個扭曲的靈魂,來控訴社會的黑暗。作品緊扣“寒夜”的命題,開篇是汪文宣在“寒夜”中尋找曾樹生,結尾是曾樹生在“寒夜”中回到舊居。人物的活動,情節的展開全都在“寒夜”中完成。全部故事籠罩在沒有光亮、沒有熱氣、灰冷陰暗的“寒夜”之中。

作品将汪文宣的死安排在抗戰勝利的歡呼聲中,更是寓意深刻。曾樹生從蘭州回來,丈夫死了,婆婆和兒子不知去向,她獨自在陰沉沉的“寒夜”裡徘徊,她的歸宿在哪裡?她将要走向何方?作家沒有作答,這更強化了作品的悲劇氣氛。

心理描寫

《寒夜》中緊扣人物的獨特個性,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來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發掘和表現了人物内心情感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兩種對立的因素,動态中加以剖析,寫出它們的起伏消長。例如,對曾樹生在赴蘭州前夕内心“去”與“不去”兩種心理因素,作者就寫得真實、細膩、深刻,通過對人物内心兩種心理因素反複碰撞的描寫,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現得非常感人。

創作風格

《寒夜》在藝術上達到了巴金所追求的“無技巧”的境界,風格樸素自然,是巴金最優秀、成熟的現實主義傑作。抗戰時重慶的典型環境和這環境中産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劇性格和命運,揭示出人物命運的社會根源。情節發展在日常生活瑣事中推進;結構布局,一切像現實生活本身一樣流動。大量的客觀生活細節和日常生活瑣事的描寫支撐了小說的框架,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現出一種與現實生活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作品影響

1955年,香港華聯出品了同名粵語黑白電影《寒夜》。

1984年,北京電影制片廠發行了同名電影,首度将此片搬上中國内地熒屏。

2009年,《寒夜》再次被改編,由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四川廣電集團、(上海)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等單位聯合攝制成36集電視連續劇。

2019年10月16日,朝華出版社與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西班牙莫納出版社在第7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将合作翻譯并出版“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名作”系列叢書。與此同時,《寒夜》西文版在本次簽約活動上正式發布。

作者簡介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業于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回國後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季月刊》主編,《烽火》雜志創始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949年後曆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及第、四、五屆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文藝月報》、《上海文學》、《收獲》主編。中國文聯第二、三、四屆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三、四屆理事,全國第五屆人大常委,全國第六、七、八屆政協副主席。

曾獲1982年意大利國際但丁獎、1983年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5年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外國院士稱号、1990年蘇聯人民友誼勳章。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以8315号小行星發現者的身份向國際小行星中心申報,經國際天文聯合會下屬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的批準,該小行星被命名為“巴金星”,這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性永久榮譽。1928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滅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寒夜》、《火》、《憩園》、《第四病室》,中篇小說《春天裡的秋天》,散文集《随想錄》(5卷)等,譯著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回憶錄《往事與随想》,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

作品評價

這是一部沉思的文學。它始作于抗戰勝利前一年,完稿于抗戰勝利後一年。作家就是以抗戰勝利這個中華民族生存史上的偉大事件作為參照系,深入地思考國家、社會和人生的,思考的結果是:“‘勝利給我們帶來希望,又把希望逐漸給我們拿走。

楊義沒有在小說的最後照批評家的吩咐加一句“哎喲喲,黎明!”并不是害怕說了就會被人“捉來吊死”,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推毀,被生拖死的人斷氣時已經沒有力量呼叫“黎明”了。(澳門大學講座教授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 評)

《寒夜》賦予“勝利”以荒誕意味,哲學意味……在無依無靠的“小人物”的企盼中包含着對“勝利”的巨大嘲諷。汪文宣就在慶祝“勝利”的這天死去。曾樹生來不及撫平他心上的“傷痕”,從而種下了自身的“傷痕”。二人都沒有享受到“勝利”。夢魇成了現實,語言不幸言中,“勝利”了兩個多月,什麼事都沒有變好,有的反而更壞。……“小人物“”的失望——幾近失望,以及心理上的“傷痕”,包括心理上的“寒夜”,都是對于腐敗現實的強烈抗議。(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鄭萬鵬《中國現代文學史》 評)

汪文宣、曾樹生的悲劇,是處于黑暗現實中而又追求個性解放的現代知識分子精神上被摧殘、肉體.上被吞噬的悲劇。(《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評)

三十年代的巴金無疑是具有着充沛的精神力量,正如巴金曾寫下“我不怕……我有信仰!”等宣洩内心的語言表達。随着時局變遷,巴金内心的力量也發生了改變。陳思和指出,“在抗戰以後,巴金表面的信仰還在,但對信仰的熱情卻消失了。在《寒夜》中,寫汪文宣生命之火的慢慢熄滅,也是巴金在追悼自己理想的消亡。”(陳思和 評)

上一篇:天道法則

下一篇:血腥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