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拉的灰燼

安琪拉的灰燼

美國作家弗蘭克·邁考特著小說
《安琪拉的灰燼》是美國作家弗蘭克·邁考特創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96年。以幽默生動的筆法描述了一個貧民窟孩子成長與奮鬥的感人經曆。面對貧窮、挫折、苦難,作品主人公選擇以樂觀進取的精神與命運抗争,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作品中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交替出現。
    書名:安琪拉的灰燼 别名: 作者:弗蘭克·邁考特 類别: 原作品: 譯者:路文彬 出版社: 頁數:445 定價:25.0 開本:32 裝幀: ISBN:9787544231596 外文名:Angela's Ashes 字數:327000 創作年代:1996年

基本内容

作者:弗蘭克·邁考特

譯者:路文彬

ISBN:9787544231596

頁數:445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定價:25.0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6-01-01

榮譽

《安琪拉的灰燼》:榮獲美國文學最高榮譽普利策獎

被《紐約時報》譽為“影響全球的成長小說傑作”榮獲全美書評獎、洛杉矶時報圖書獎、美國年度好書獎

著名作家曹文軒傾情推薦!“巴學園”叢書裡至今最好的兩《安琪拉的灰燼》:一是《窗邊的小豆豆》,一是《安琪拉的灰燼》。《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

目錄

1布魯克林

2利默裡克

3羅登巷的“意大利”

4第七級樓梯

5舞蹈,電影,拉丁文

6媽媽的歌唱

7蒂莫尼先生

8我的作文

9“大藥房”

10乞讨

11大老爺們

12莎士比亞

13閣樓

14外婆的裙子

15送電報

16考試

17十六歲

18到美國去!

19就是這裡了!

文摘

小馬拉奇問:媽媽,寶寶叫什麼名字?

阿爾芬斯·約瑟。

我脫口而出:這是個愚蠢的名字,甚至都不是愛爾蘭人的名字。

外婆用那對昏花的紅眼珠子瞪着我,說:這小子的嘴巴得教訓一下。媽媽照我的臉就是一巴掌,把我從廚房這頭搡到那頭。我的心怦怦直跳,想哭卻不能哭,因為父親不在家,我是這個家裡的大老爺們。媽媽說:帶着你的大嘴上樓去,待在屋裡不許動。

我在第七級樓梯上停了下來,但這裡仍然很冷,一片漆黑,一片寂靜。

房裡很靜,大家都去教堂了。我坐在樓上等着,拍打着胳膊和腿上的跳蚤,一邊想爸爸要是在就好了。我還在想着我的小弟弟和他那個外國名字阿爾芬斯,一個讓人苦惱的名字。

過了一段時間,樓下有了說話聲,她們在談論着茶、雪利酒、汽水和面包,還說這不是世上最可愛的小家夥嗎?小阿非,雖有個外國名,卻自始至終一動不動,一聲不吭,性情那麼好,上帝保佑他,一定永遠這麼可愛。這個小可愛太像他的母親、父親、外婆和他死去的小哥倆了。

媽媽在樓梯底下叫我:弗蘭基,下來,有檸檬水和面包。

我不想要,你自己留着吧。

我說你馬上下來,要是讓我爬上樓梯的話,就狠揍你屁股一頓,你要為今天懊喪的。

懊喪?什麼是懊喪?

甭管什麼是懊喪,快給我下來。

她的聲音很尖利,說起“懊喪”時殺氣騰騰,我得下去。

我進了廚房,外婆說:瞧瞧他那張長臉吧,你以為他會為他的小弟弟高興呀,哪裡,一個九到十歲的男孩總是欠揍。我知道,我不是有兩個男孩嘛。

序言

我願意将《安琪拉的灰燼》看成是一部關于成長的小說。

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開始了叙述,描寫了一個叫弗蘭基的男孩的成長過程。他的成長似乎很不順利,充滿艱辛。從他出生之日開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父親是一個不可救藥的醉鬼(據祖母說,他的父親還是一個嬰兒時,曾摔過倒栽蔥,“此後他就跟原來不一樣了”)。他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她的任務就是不停地繁衍後代,然後千方百計地支撐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還有就是一群肮髒的弟弟妹妹。這是一個渾渾噩噩的家庭。那時正值戰争,社會環境也十分惡劣。

“當我回首童年,我總奇怪自己競然活了下來。”這是一個悲慘的童年。也正是因為這個悲慘的童年,我們才有幸看到了這本非常優秀的書。在作者看來,一個幸福的童年,是無話可說的,能說的,有得說的正是那個悲慘的童年。

“比一般的悲慘童年更不幸的,是愛爾蘭人的悲慘童年;比愛爾蘭人的悲慘童年更不幸的,是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童年。”作者說,人們總愛吹噓或抱怨他們早年所遭受的苦難,但那些苦難與弗蘭基的苦難怎能相提并論呢?這是徹頭徹尾的苦難,是大苦難。

戰争、失業、饑餓、疾病、死亡、局促而陰暗的居住環境、沒完沒了的争吵……小說的畫面幾乎從頭到尾都是灰色的。在一種沉重的壓抑狀态中,我們讀完了這部小說。

回頭一望,苦海茫茫,令人不寒而栗。據我的閱讀經驗,這樣的情景,似乎是巴爾紮克、狄更斯時代的小說家們筆下的情景,到了20世紀的小說家這裡,這樣的情景似乎已經不存在了。雖然苦難還在,但這種物質性的苦難,已不多見了。《安琪拉的灰燼》又将我們拉進了19世紀,但它顯然是20世紀歐洲生活的一部分。

那個體弱多病、多愁善感、心理複雜多變、以頑強的生命掙紮着一路向前的少年,猶如一葉扁舟,在渾茫的苦海上漂泊着。冥冥之中,似乎總有一種亮光在遠方的天空向他閃耀。

小說從這個孩子的父親帶着全家回到歐洲開始,到這個少年帶着向往、夢想重返美國結束。這裡的美國,似乎不是一個國度,而是一種象征,岸的象征,明天的象征,可以用青春做賭注的賭場的象征,具有各種可能性的天堂的象征。也許,他的命運将會重蹈父親的舊轍,但他還是意氣風發地出發了,就像電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個風風火火的小子。

我們看到,那個曆經磨難的生命,非但沒有枯萎、失去光澤,反而更加熠熠生輝。磨難猶如磨刀石,将生命之刀打磨得閃閃發亮。現在展現在他面前的也許是荒原,也許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但無論是荒原還是田野,都會因這刀的鋒利,而成為可收獲的土地。

在宣揚享樂主義的當下,讀這樣一本苦澀的書,真好比是在昏昏欲睡的熏風中,突然感覺到從遠方吹來了一股沁人肌膚的凄風,使人振奮,使人清醒。作品的悲劇性,使我們對自己的實際處境忽然有了一種必要的警覺。事實上,苦難并沒有離我們遠去,人類社會隻要存在一天,苦難也就會存在一天。如果沒有苦難的意識,我們必将在苦難到達時失去。

上一篇:祈禱的力量

下一篇:芭比之魔幻飛馬之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