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苦作舟

學海無涯苦作舟

中文詞語
學海無涯苦作舟釋義為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作者是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内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增廣賢文》中也收錄有此句[1]
    中文名:學海無涯苦作舟 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 相關:《增廣賢文》中也收錄有此句

釋義

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谏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谥号為“文”,故稱“韓文公”。

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轼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25歲中進士,29歲登上仕途,卻在功名與仕途上屢受挫折。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縣令。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為江陵府法曹參軍。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過耒陽,專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長詩《題杜工部墳》以吊之,最先認識到杜詩的價值。

與衡州刺史鄒儒立會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題古詩二十韻。《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全詩凡二百言,一韻到底,一氣呵成,音調铿锵,氣勢磅礴,為自唐以來題詠石鼓千古傳誦、脍炙人口之傑作,亦為後世文人學士所推崇,步其韻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臨渺空闊,綠淨不可唾”兩句,已成為後世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栻、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登臨祝融峰,“韓愈開雲”千百年來在南嶽衡山傳為佳話,曆代文人以“開雲”為題歌詠不絕。

他也是第一個寫詩吟誦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楊慎稱其《岣嵝山》一詩“發揮稱贊豈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為對衡陽人文曆史影響最深遠的大文學家。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轼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明代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

韓愈一生經曆大緻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4歲以前:3歲喪父,受兄韓會撫育。後随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後,随嫂鄭氏北歸河陽。後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梁肅之徒學習,究心古訓,并關心政治,自稱“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于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于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歲赴長安應進士試,三試不第。

第二階段,25至35歲:先登進士第。然後三試博學鴻詞不入選,便先後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至京師,官四門博士。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說》、《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等。

第三階段,36至49歲:先任監察禦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後與宦官、權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張中丞傳後叙》、《毛穎傳》、《送窮文》、《進學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阙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谒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南山詩》、《秋懷詩》11首、《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石鼓歌》等。

第四階段,50至57歲病故。先從裴度征讨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主張。淮西平定後,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奮不顧身,上表力谏,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曆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州王庭湊叛亂,他前往宣撫,成功而還。最後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重要詩文有《平淮西碑》、《論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銘》、《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泷吏》等。

釋疑

關于本聯的疑問:

人們經常引用或書寫一副勵志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總覺得這裡面分明有誤,曾試圖去弄清真相。殊不知追溯到著名學者王芸生處,線索就斷了。

王芸生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大公報》社的一名編輯。他在工作之餘,緻力于研究中日關系史,竟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通過查閱大量資料,采訪若幹名流,着成并出版了一部近二百萬字的皇皇巨着《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成為時人極推重的一位中日關系史專家。他為這部書所下工夫之大,委實令人驚歎。

别的不說,單以平均每月完成六七萬字定稿的寫作速度,即非一般學者所能想見。當時有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王芸生便口吟了這一副書山學海聯。其意,自然是在強調學習與治學首先必須勤奮和不怕艱苦。可是這副聯語究竟是王芸生自撰,還是他在複誦别人之作,我所見到的材料語焉不詳。但不管怎麼說,這副經王芸生之口而流傳至今的聯語,肯定是有毛病的。

毛病在哪裡?就在上聯的“路”和“徑”字上。這兩個字,讀音異其義同,出現在短短七個字的上聯中,本身就顯得笨拙、牽強而欠通,和下聯音義皆異的“涯”和“舟”字相對,也太失水準。我想,不論是否王芸生所撰,隻要是經他之口傳出的,這麼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書山有盡勤為路,學海無涯苦作舟。

“ 學海”對“書山”,“無涯”對“有路”,“苦作舟”對“勤為徑”,不論聲韻、詞性、内涵、意境,無不字字工穩,處處貼切。這才應該是此聯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時還想不通。既是“學海無涯”,怎會又說“書山有路 ”呢?這樣豈不矛盾?其實,“學海”與“書山”,雖則有關,卻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為一談的。學海之無涯,源于莊子的“知也無涯”,不論學習與研究,的确永無止境。而書山之有徑,則是就客觀實際而言的,作為物質形态之書籍,總有其極限。别說是古人極言“學富五車”的那點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曆史典籍、詩詞歌賦不難被飽學之士所遍覽,就是在今天各種着述浩如煙海之際,不也可以用幾台電腦加一堆光盤,便将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圖書館的藏書都囊括殆盡麼?

所以,“書山有路”而“學海無涯”,正體現了事物的一種辯證統一關系。

鄧遂夫着 《探源偶拾》(鄧遂夫(知名的紅學專家),自貢人,著名學者,多年來一直從事專職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着述已在國内産生廣泛影響,曾與魏明倫并稱“自貢兩大才子”。)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悟登舟”相對更合理

這幾句很簡單理解:讀書初看是沒有路可走,隻有勤奮才能開創一條路。學習知識就如一個人身在大海中一樣,隻有在裡面悟出道理,學為所用,這樣就好比一條屬于自己的船。知識轉化為智慧之船,人生裡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

解疑

書山與學海不能簡單作為名詞來看待,古文詞句不像今天的白話文,有什麼主謂賓之分,按今天的話說是讀書求知,就是學習;有路與無涯,路本身有種類之意,這裡就是說種類很多,應解釋多,廣泛,諸字百家,什麼樣的路數都有,這個字用在這一句裡并不是指土路或是水泥路,更像的就是周總理所說的我們中國人所走的是馬克思之路,所以稱為馬路是一個意思;那麼涯解釋為極限,這樣一來有路與無涯的意思不就對上了嗎,有很多與沒有極限是不是一個意思了呢?

徑與舟,徑應釋為走路,爬山,或者說是鋪路,千萬不能以途徑或單純的路來解釋,舟就是乘船,坐船,或是造船,不能說隻是一隻船。那這一對聯之意便是:知識是很廣泛的,但要通過不斷努力才能鋪出一條路來,爬上這座書山;學習是無休無止的,隻有不懈刻苦便可以乘着船揚帆挺進知識的海洋。告訴我們,不要畏懼知識有很多,更何況它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用幾輩子都不能學完,如果我們肯花功夫就一定會得到更多。

上一篇:洗車

下一篇:傳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