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後

孝莊文皇後

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文皇後(1613—1688)清世祖生母。蒙古科爾沁人,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貝勒寨桑女。天命十年(1625)嫁與太宗。崇德元年(1636),封永福宮莊妃。世祖尊為皇太後,聖祖尊為太皇太後。世祖、聖祖均年幼繼位,時軍國大事,多所指畫,影響顯著。[1]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病卒後葬遵化昭西陵,享年七十五歲,谥孝莊文皇後。
    本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别名:本布泰 字: 号: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蒙古族 出生地:蒙古科爾沁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 谥 号: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後 陵 寝:昭西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布木布泰出生。

後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歲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吳克善護送到盛京,嫁給皇太極,為其側福晉。哲哲為大福晉。

後金天聰初,皇太極正式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為大妃,稱中宮大福晉;布木布泰被封為西側妃,稱西宮福晉。但當時未有東西宮福晉的形式,所以布木布泰在後宮位居第二位,僅次于哲哲大福晉。

天聰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圖(後封為固倫雍穆長公主)。

後金天聰六年二月,巴雅爾戴青之女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嫁皇太極為東側妃,稱東宮福晉。布木布泰在後宮地位降到第三位。

天聰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圖(後封為固倫淑慧長公主)。

天聰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後封為固倫淑哲長公主)。

後金天聰八年八月,察哈爾林丹汗的遺孀窦土門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巴特瑪·璪嫁皇太極為側妃。

後金天聰九年十月初七日,側妃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給大臣葉赫部德勒格爾台吉之子南褚。

後金天聰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親姐姐海蘭珠嫁皇太極,不久寵冠後宮。

後金天聰九年七月,察哈爾林丹汗的遺孀囊囊大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娜木鐘嫁皇太極。

布木布泰之姐海蘭珠、林丹汗遺孀陸續嫁與皇太極,使布木布泰在後宮的地位反複下降。

受封莊妃

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今沈陽)稱帝,冊封崇德五宮後妃,也稱五大福晉:皇太極時,蒙古族女子幾乎壟斷後宮,僅科爾沁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布木布泰從蒙古大草原來到盛京,給皇太極生下一男三女(兒子福臨即後來的順治帝),受封為永福宮莊妃。

在皇太極生前,布木布泰在後宮的地位并不顯赫。

中宮-清甯宮皇後,稱國君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後,是孝莊文皇後之姑),居首位。

東宮-關雎宮宸妃,稱東大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莊文皇後之姐),居第二位。

西宮-麟趾宮貴妃,稱西大福晉,阿霸亥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即懿靖大貴妃),居第三位。

次東宮-衍慶宮淑妃,稱東側福晉,阿霸亥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宮-永福宮莊妃,稱西側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後),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時(1638年3月15日)在盛京皇宮的永福宮生皇九子福臨。

尊為太後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臨即位,改年号為“順治”。

順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今北京)。

順治八年二月,世祖親政,上徽号曰昭聖慈壽皇太後,簡稱昭聖皇太後;屢上徽号,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後。

順治十八年世祖崩,皇帝福臨的第三子玄烨即位為康熙帝,布木布泰尊為太皇太後,稱昭聖太皇太後;屢上徽号,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後。

昭聖太後生活内斂儉樸,不事奢華。平定三藩時,把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赈濟,全力配合并支持兒孫的事業。她的表率行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幾乎每天派人馳書問候起居,報告自己行蹤,并且把自己在河裡捕抓的鲢魚、鲫魚脂封,派人送京給老祖母嘗鮮;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轎,親自為祖母扶辇保護。

去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聖太皇太後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并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

康熙在誦讀祝文時涕淚交頤,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緻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後數年之壽。”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該月二十五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她囑咐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們父子,就将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

康熙皇帝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後,簡稱孝莊文皇後。根據她的遺願,靈柩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京東清東陵,并将孝莊生前居住的慈甯宮東王殿五間拆建于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

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極昭陵之西,故稱“昭西陵”。昭西陵與昭陵遙相呼應,實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東陵風水牆内,反而形成阻隔。

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

主要影響

孝莊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賢後,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轶事典故

勸降經略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軍俘獲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太極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漢臣範文程等輪番勸說,洪承疇始終不屈,為此皇太極頗費躊躇,食不甘味。孝莊看到這種狀況,毛遂自薦,親自去勸說,“以壺承其唇”,一口一口給他灌下人參汁,動之以情,喻之以理,經過數天的努力,終于說服洪承疇投到清軍轅下。此事件廣為流傳,後世也多有作品演繹,但詳細記載并不見于正史,真實性學術界尚有争議。

立儲風波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極在突發腦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極對皇位的繼承問題沒有留下遺囑,一場激烈的權力角逐正悄悄展開。

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和努爾哈赤的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衮都虎視眈眈于皇位。

但最後皇位落在了隻有六歲的福臨身上,或許是多爾衮從大局出發,為避免内亂而作退讓。但促成這一舉動的,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孝莊的幕後活動。

孝莊是否籠絡多爾衮,官修的史書實錄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私家著述也沒有留下更多的記錄。

主仆情深

曆史上的蘇茉兒的确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後,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後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厮守達60餘年,二人之間實際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關系。

下嫁之謎

太後下嫁攝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學界尚有争議。太後下嫁之說,最早引起史家關注的是明遺民張煌言的十首《建夷宮詞》,其中有一首說:“上壽觞為合而尊,慈甯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後婚”。主張太後下嫁說的還有其它一些論據:其一,多爾衮尊稱為“皇父攝政王”;其二,據蔣良骐《東華錄》記載,诏告多爾衮的罪狀中,不僅有自稱“皇父攝政王”,還有“又親到皇宮内院”;其三,孝莊遺囑康熙不要将其與皇太極合葬,是否因下嫁多爾衮而有難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後下嫁考實》,針對太後下嫁說的各種根據,一一予以駁難。孟森認為張煌言是故明之臣,對清朝懷有敵意,所作詩句難免有诽謗之詞;再者順治稱多爾衮為“皇父攝政王”,寓有中國古代國君稱老臣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稱姜太公為尚父,不足為據,至于所謂到“皇宮内院”,疑多爾衮另有亂宮之舉,不見得專指孝莊太後;再者孝莊不願與皇太極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後,且皇後不與夫君合葬,這在古代并不乏實例。閻崇年也認為至今還沒有見到一條關于“太後下嫁”的史證,此事純屬子虛烏有。

母子鬥法

福臨即位不久,孝莊就冊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貝勒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而福臨恰恰不喜歡這位皇後,且這位皇後愛嫉妒。福臨無法容忍,堅決要求廢後另立。順治十年(1653)八月,孝莊見兒子實在沒有回轉餘地,隻好同意,皇後降為靜妃,改居側宮。為了消除這一舉動可能帶來的消極政治影響,孝莊又選擇蒙古科爾沁多羅貝勒之女博爾濟錦氏進宮為妃。但福臨對這位蒙古包裡出來的漂亮姑娘同樣不感興趣。

董鄂氏被接入宮中皇貴妃在後宮的地位僅次于皇後,不過福臨對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甚至要冊立董鄂氏為皇後,這一切造成了母子間的隔閡。後來董鄂氏去了,他甚至把一切統統歸集到太後身上,連太後病倒,也不去問候一聲。

培養孫兒

在“獨嗜圖史”的孝莊影響下,玄烨從小對讀書學習産生了濃厚興趣,這一嗜好伴其終身。他“矢志讀書”,“早夜誦讀,無間寒暑,至忘寝食”,無論任何時候,隻要一捧起書本,幾乎忘掉一切。保姆樸氏擔心他年齡太小,讀書過多而有傷身體,不止一次将書藏起,希望能使他休息一下。但他一經發現,便立刻索回,繼續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對于孫兒的勤奮苦學,孝莊既感欣慰,又十分心疼,她曾憂喜摻半,不無責備地對玄烨說:“哪有像你這樣的人,“貴為天子”,卻像書生趕考一樣苦讀呢?”

玄烨繼位初期,有一天,當着衆臣之面,孝莊問玄烨身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玄烨答道:“臣無他欲,惟願天下義安,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少年皇帝決意做賢明之君,富國裕民的強烈願望,顯示出孝莊多年培育的初步成效。

史料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

藝術形象

年份

影視劇名稱

演員

1939

董小宛

藍蘭

1950

董小宛

鄭孟霞

1964

深宮怨

夷光

1974

武俠董小宛

恬妮

1981

武俠帝女花

白韻琴

1984

鹿鼎記

黃曼梨

1987

滿清十三皇朝

苗可秀

1988

傳國密诏

王蕙

1989

莊妃轶事

柏寒、賈真珍

1992

一代皇後大玉兒

潘迎紫、季芹

1992

再世情緣

張冰玉

1993

順治與康熙

吳梅芳

1993

康熙大帝

張夢棣

1994

新月格格

劉雪華

1994

天子屠龍

黎宣

1994

亂世不了情

尹寶蓮

1997

康熙微服私訪記

林默予

1997

康熙情鎖金殿

歸亞蕾

1997

康熙遺妃五台山

趙靜宜

2000

懷玉公主

劉雪華

2000

京城大狀師

蔣耀玢

2000

碧血劍

施敏

2001

魂斷秦淮

方舒

2001

康熙王朝

斯琴高娃

2001

至尊食王

趙倩

2002

格格要出嫁

博弘

2003

孝莊秘史

甯靜

2003

少年天子

潘虹

2004

皇太子秘史

呂中

2004

少年康熙

潘虹

2005

明末風雲

李悠悠

2005

煙花三月

歸亞蕾

2005

大清風雲

許晴

2005

江山風雨情

牛莉

2005

大河頌

叢珊

2006

風流戲王

邬倩倩

2006

七劍下天山

戴春榮

2006

誰主中原

李悠悠

2006

康熙秘史

邬倩倩

2008

長河東流

劉曉慶

2011

紫禁驚雷

程可為

2012

傾城絕戀

潘迎紫

2012

美人無淚

袁姗姗

2015

多情江山

袁詠儀

2015

大玉兒傳奇

景甜

2016

寂寞空庭春欲晚

米雪

2017

龍珠傳奇之無間道

斯琴高娃

2017

獨步天下

曹夢格

2017

大清江山之龍膽花

劉芊含

2017

花落宮廷錯流年

王麗雲

人際關系

家世

高祖父:博爾濟吉特·博地達赉(科爾沁部貝勒)

曾祖父:博爾濟吉特·納穆塞(科爾沁部貝勒)

祖父:博爾濟吉特·莽古斯(科爾沁部和碩福親王、貝勒/劄日固齊/斷事官;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第十八世孫)

祖母:名不詳(清人稱其為科爾沁部大妃、被皇太極冊封為和碩福妃)

姑姑:博爾濟吉特·哲哲(孝端文皇後)

父母

父:博爾濟吉特·布和(科爾沁部忠親王宰桑、宰桑-布和)

母:博禮(清人稱其為科爾沁部次妃、被皇太極冊封為和碩賢妃)

兄弟姐妹

胞姐:博爾濟吉特·海蘭珠(同胞親姐妹)

哥哥:博爾濟吉特·吳克善、博爾濟吉特·察罕、博爾濟吉特·索諾木、博爾濟吉特·滿珠習禮

丈夫

愛新覺羅·皇太極,即清太宗。

後代

長女:雅圖,即固倫雍穆長公主。

次女:阿圖,即固倫淑慧長公主。

三女:即固倫淑哲長公主。

子:愛新覺羅·福臨,即順治皇帝。

孫子:愛新覺羅·玄烨(即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牛鈕、愛新覺羅·福全、愛新覺羅·常甯、愛新覺羅·隆禧等等人。

人物評價

康熙帝: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緻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雍正帝: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

趙爾巽:世祖、聖祖皆以沖齡踐祚,孝莊皇後,當時無建垂簾之議者。殷憂啟聖,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

楊珍:孝莊是公認的明清之際傑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關特别困難的情況下,維持了清皇室的團結,而且保護培養了順治、康熙曆史名君,對扭轉當時中國的分裂局面使中國歸于統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像慈禧那樣垂簾聽政,始終處于幕後,這在中國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蘇躍:皇太極把她看作一位聰明穎慧,賢達有為的賢内助;順治帝福臨則把她看做惡毒殘忍,了無親情的仇人,而不是母親;在康熙的眼中,他又是一位慈愛穩重感情至深,又頗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而在她的政治對手看來,她卻是一位頗具心計,不可戰勝的出色的女政治家。曆代女子中,我對孝莊敬重有加,其賢德為後宮争相效仿的對象,其才能卓越,又為正統所出,不被世人所斥。

上一篇:柳敬亭

下一篇:歐陽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