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鳳儀

龐鳳儀

列侬和洋子的私人助理

May Pang,中文名為“龐鳳儀”,上個世紀70年代早期為ABKCO,即“披頭士”組合的經紀公司工作,後來被約翰·列侬及小野洋子雇傭為私人助理。在1973年和1975年之間與列侬戀愛,關系結束後先後在Island Record唱片公司和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工作。[1]

    中文名:龐鳳儀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助理 主要成就: 英文名:May Pang 性别:女

成名原因

2008年3月,龐鳳儀将與約翰·列侬在一起時拍下的照片集結成冊出版,書名《Instamatic Karma》是對列侬名曲“Instant Karma”的戲仿。這是她出版過的相關列侬的第二本書,另一本面世于1983年,名為《Loving John》。

在《Instamatic Karma》這本140頁圖冊裡的照片,自1975年迄今30多年來一直被龐鳳儀放在她家壁櫥中的一個鞋盒子裡,它們中的部分曾出現在《Loving John》裡,但全部是黑白、并經過裁切的,在這本新書中,多數照片都是彩色的,并全部按本初的完整尺寸印出。

1973年夏天,約翰·列侬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關于翻譯成“大野”還是“小野”仍有争議,本報均采用“小野”譯名)出現情感危機,那時,距他們結婚四周年紀念日不過三個月。兩人分居後不久,列侬和一位比自己整整小10歲、當時23歲,名為龐鳳儀(May Pang)的華裔女子同居至1975年初。

生平簡介

May Pang,中文名為“龐鳳儀”,上個世紀70年代早期為ABKCO,即“披頭士”組合的經紀公司工作,後來被約翰·列侬及小野洋子雇傭為私人助理。在1973年和1975年之間與列侬戀愛,關系結束後先 後在Island Record唱片公司和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工作。

1989年,龐鳳儀嫁給一位名叫 Visconti的錄音工程師,2000年離異,有兩個孩子,現在都和母親一起生活在紐約。今年59歲的龐鳳儀不再是誰的私人秘書,她成為一名首飾設計師,開了一家網絡店鋪,出售自己設計的有中國風格的金屬首飾,名為“風水珠寶”;另外,她還是紐約一個名為“Animal Haven”的動物保護組織的志願者。

關于列侬

她的名字被“列侬的生平”忽略

笑容燦爛的大女孩

在列侬與小野洋子在一起的20多年(即自“披頭士”後期到他1980年被刺),無數史料暗示,這位優柔寡斷的天秤座男人一直被他具備強大精神力的妻子所控制,甚至今天相關他的一切,似乎都被刻上“Made by Yoko”的印章。

2005年,小野洋子參與制作了一部講述列侬生平的舞台劇《列侬》,劇中完全沒有提及到龐鳳儀這個人物的存在,此事惹怒了一貫低調的龐鳳儀,她對媒體說:“曆史就是曆史,沒有人能改變,不管他們立場如何。”并借用列侬曾用來攻擊保羅·麥卡特尼的歌曲“Whatever Gets You Thru the Night”來挖苦洋子:“我不知道小野每夜如何入眠,但我要告訴她,我每夜都睡得很好。”

為了商業噱頭,《Loving John》再版時書名被改成了《John Lennon:The Lost Weekend》——《The Lost Weekend》是曾在194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一部好萊塢電影,講述了一個酗酒沉淪的男人如何掙紮和自拔的故事——在他被刺那一年、1980年的訪談中,列侬将與龐鳳儀在一起的日子稱為“The Lost Weekend”,為自己在那段歲月中的所作所為感到沮喪和後悔,并将之稱為自己的“黑暗時期”。

對此龐鳳儀感到傷心和難以理解,因為從事實看,列侬在那段時期确實沉溺于酒精,卻是他單飛期間創作力最豐富的時日,他一共發行了三張經典專輯:《Mind Games》、《Walls and Bridges》和《Rock“N”Roll》;并與包括Ringo Starr、Harry Nilsson、David Bowie、Elton John和Mick Jagger等搖滾明星一起寫歌或錄音。龐鳳儀認為列侬在那段時間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消沉,正相反,他顯得快樂并且活力四射——她希望用這些照片來證明這一點。

她曾讓列侬親近兒子

列侬和May Pang去棕榈泉城度假,在草地上閑逛時,同行的莎娜·嘉羅菁為他們拍下這3張照片。

這些照片确實證明了她的說法,列侬顯得幸福、诙諧、愉快,完全看不出來他是一個深陷酗酒牢籠的痛苦男人,特别是他在和兒子朱利安的合影中那張發自肺腑的笑臉。與小野洋子結婚之後,列侬對前妻辛西娅為他生下的兒子朱利安相當冷淡,正是在龐鳳儀的促和下,父子二人才變得親密。

為此,辛西娅一直很感激龐鳳儀,這兩位列侬的女人迄今仍保持着友誼。辛西娅專程從她現居的西班牙來到紐約,參加這部照片集的首發派對,她說:“這些照片個人、獨特并令人感動,特别是那些相關Julian的照片,它們讓我想起那些逝去的歲月……當然,我來這裡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我第一次遇到May時,她就成為了我的好朋友。”

無論怎麼講,在列侬三個女人的鬥争中,她們兩個是失敗的難姐難妹,暗中對那位勝利者抱着同仇敵忾之心,于是才惺惺相惜。龐鳳儀暗示,之所以列侬會說出“The Lost Weekend”這樣的話,是因為有什麼人(小野洋子)給了他某種壓力。她強調她和列侬之間的愛情美好而甜蜜,聲稱兩人的情人關系一直維系到1977年,在他遇刺前,兩人一直保持着聯絡,并以1970年代末,列侬寄給她的明信片為證。

美國記者、列侬多年的追随者與朋友Larry Kane在為列侬寫的傳記“Lennon Revealed”(中譯本《解密列侬》已于今年初出版)中提到了這段“The Lost Weekend”歲月,列侬對這18個月的看法是:“你知道,Larry,我這輩子從沒像那時那麼快活過……我愛過這個女人。”

她最早是列侬夫妻的私人助理

列侬把鏡頭蓋吃進去,喬治·哈裡森也擠進鏡頭來。

龐鳳儀是第二代美國移民,她的父母和姐姐都出生在中國。1950年10月24日,她在紐約西班牙移民聚居區出生,并在那裡長大。她母親開了一家洗衣店,生意還不錯。她上學後不久,她家搬到了曼哈頓島上。畢業于聖邁克爾學院後,她在紐約社區大學學習過一段時間,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模特,但模特公司基于她“過于種族化的外形”而拒絕了她。

她第一份工作是做唱片公司ABKCO的接待員,這家唱片公司的老闆是著名的唱片業商人Allen Klein,同時代理“披頭士”在美國的部分唱片發行。工作關系,她有機會遇到已遷居紐約的列侬及其妻子小野洋子。這對記者帖,要求拍下他們在床上的一舉一動,這件作品成為當時嬉皮運動中最富戲劇性的一幕。

當愛情的熱浪漸漸被實在的婚姻生活冷卻之後,列侬發覺小野洋子對自己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像并不全是自己想要的,譬如“披頭士”的解散。他開始着意去擺脫妻子的控制,忽略她的意見,将大不列颠的大男子作風帶回家裡。小野洋子完全受不了這一套,1973年初,她發行了一張暴怒的女權主義唱片《Feeling the Space》,在唱片内頁中,她寫下這麼一句話:“這些歌獻給所有在男權世界裡無法幸免于難、死于悲傷的女人。”其實,這句話她是罵給丈夫聽的。那時,兩個人的關系已經崩潰。

龐鳳儀寫的回憶錄《Loving John》曝光了這對露水鴛鴦從相識、相愛、同居,直至分開的諸多細節。令人吃驚的是,她表示在這整個過程裡,小野洋子一直是幕後操手,牢牢控制着局面。大緻情節是:1973年,洋子對龐鳳儀說:“列侬将開始與别的女人約會,我希望她是對他好的女人;他曾說過你很性感,你也沒有男友,不如和他在一起吧。”龐鳳儀說自己對列侬沒有感覺,洋子說:“總之他提出約會要求時你不要拒絕。”對此,洋子本人在一次訪談中并沒有否認。

在列侬與龐鳳儀同居的最後幾個月裡,“他每天接到洋子20多個電話”,1975年2月,列侬離開龐鳳儀,與洋子重歸于好,當時,他扔給龐鳳儀的理由是:“洋子找到一種新的令我戒掉煙瘾的方法。”

時過境遷,那個男人的屍骨早寒,他是不是這個世界的某個文化符号——對他曾經的女人來講,或許并沒有那麼重要,卻一定有更重要的東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