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嶺

子午嶺

甘肅省慶陽市正甯縣境内山脈
子午嶺舊稱橋山,山勢蜿蜒曲折,綿延四百多公裡,主峰海拔一千多米,包含橫嶺、斜梁、老爺嶺、青龍等山脈。[1]子午嶺地跨陝西、甘肅兩省,處于黃土高原的腹地。因與本初子午線方向一緻,故稱子午嶺。子午嶺林區是黃土高原目前保存較好的一塊天然植被區,是黃土高原中部地帶重要的生态公益林,被譽為隴東大地的"綠色屏障"、黃土高原的"天然水庫"。不僅有優美的高原林海風光,而且還有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遺存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生長着松樹、柏樹、桦樹等200多種用材和經濟林木;栖息着豹、狍鹿、靈貓、黑鹳等150多種野生動物。
    中文名:子午嶺 外文名: 别名:橋山山脈 所屬山系: 地理位置:甘肅省慶陽市正甯縣 走向:南北 長度: 寬度: 起點:北至定邊縣馬鞍山 終點:南到淳化縣嵯峨山 主峰:子午嶺1687米 海拔: 最高峰:石門山為1885米

簡介

子午嶺位于著名的董志原和洛川原之間的擡升山地,東北部與白于山、崂山相望,南部與渭北高原相連,其北部從甘肅華池以北北西一南南東方向延展至黃陵境内的蛐蜒嶺以南分成近乎東西兩支,伸入洛河和徑河源地,并構成徑洛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南端西支伸至陝西旬邑縣境内以石門山為最高點,海拔為1885米,東支伸至宜君、銅川、耀縣,構成宜君梁。

子午嶺主峰海拔1687米,位于沮水河左測源頭,其它如甘泉、志丹和富縣交界處的墩梁(海拔1625米)、沮水河上遊的五裡墩(海拔1625米)、宜君哭泉廟山(海拔1734米)等均是子午嶺的主要山嶺。

子午嶺位于北緯107°30′~109°40′E、東經33°50′~36°50′。包括甘肅的華池、合水、正甯、甯縣及陝西的富縣、黃陵、宜君、銅川、印台區、耀縣和旬邑,共計10個縣,總面積為2.3萬平方公裡,其中甘肅4縣為1.9萬平方公裡,陝西為6縣1.21萬平方公裡。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向東北傾斜,海拔為1300~1700m,相對高差300m,梁峁頂部渾圓平緩,傾斜3°~5°,溝坡上斜下陡,為10°~35°。

該區處于森林草原和半幹旱草原的過渡區,氣候溫和濕潤,其北小半部屬隴中北部溫帶半幹旱氣候,南大半部屬隴中南部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7.14~8.15℃,極端最低溫度為-27.17℃,極端最高氣溫為36.17℃,年降水量500~620mm,年平均相對濕度63%~68%,地帶性土壤為灰褐土。區域内有大小河流15條,其中主要有泾河流域的馬蓮河與北洛河流域的葫蘆河兩大水系。

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最早就在這一帶活動,“遷徙往來,拔山通道”,披荊斬棘,開辟荒蠻。他的陵墓就坐落在子午嶺東翼的橋山之上,因而子午嶺又被稱為“聖人條”。

在陝甘兩省交界的子午嶺山脊上确有秦直道的存在。秦直道史稱為“雲中之道”,民間俗稱“皇上路”、“聖人條”。該道是秦始皇統一華夏後,在修築了沿河長城不久,為抵禦匈奴侵略而修築的一條軍事要道。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秦直道依然清晰可辨,有些路段照舊可以通車。

自然環境

子午嶺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有其特殊性。從引起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嚴重性的主要因素溝深、坡陡、降雨、黃土複蓋深厚而且疏松等來看,子午嶺地區與黃土高原其它地區相比較,并沒有根本性的差别,相反,本區地處新構結運動擡升區,降雨量比周圍地區豐沛,氣候類型屬溫帶濕潤冷涼類型,因此子午嶺地區的環境基礎同周圍地區相比較更脆弱。它的自然環境特殊性在于地面複蓋着茂密的天然植被。

據研究,子午嶺地區早在多年前,同黃土高原其它地區一樣,土壤侵蝕十分強烈,人類活動十分頻繁,各種災害時有發生,隻是在近期,清朝同治五年年因民族糾紛和戰亂,大量人口遷出,耕地荒蕪,植被得以恢複,形成今日之稍林景觀。目前,子午嶺地區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輕微的地區之一,年土壤侵蝕模數多在100t/(平方公裡。a),局部地區很少超過300t/(平方公裡。a).今日能夠看到滑坡、崩塌、強烈發展的溝谷也由于地面植被的複蓋也基本趨于穩定,河水清撤見底.

地質地貌

總體

根據地質資料考證,子午嶺形成于第三紀晚期,随着青藏高原的繼續隆起,六盤山兩側地區均有擡升,子午嶺就是随着這種大面積擡升的地質變化而形成了山脈。

到了第四紀初期,子午嶺繼續擡升。這時,全球氣候變冷,内陸性的季風氣候給子午嶺又鋪上了厚厚的黃土。到了全新世,氣溫回升,冰川消退,雨量增加,使得子午嶺的氣候變得濕潤,非常适宜喬木和灌木的生長,各種植物群落便混交雜生,形成了廣袤無垠的林海。

子午嶺是黃土高原的石質山地之一,南北長,東西窄,呈條帶狀構成洛河和徑河的分水嶺,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400m一1600m,子午嶺山體結構形似牛脊,主脊南北,兩側支梁組成次一級分水嶺,近乎東西向,延伸三四十公裡,葫蘆河,沮水河及馬連河的一些支流奔流其間。除南部外,子午嶺地面被深厚的黃土和黃土狀物質所複蓋,在地貌上具有黃土丘陵溝壑區的特點,地面起伏,溝谷深切,梁峁頂部與河床之間高差在200m左右,南部可達300m一500m。

由于受古地形影響和經長期的流水侵蝕,地面被切割得十分破碎,成為典型的黃土赤梁丘陵地形景觀。區内黃土及黃土狀物質普遍分布于梁飾頂部以及它們的斜坡上,在深切的溝谷及河谷可以看到基岩出露,主要為中生代的沉積岩系岩層自東向西由老而新,并向西以1度一3度傾斜。新第三系岩層呈不整合或假整合複于中生代地層之上,第四紀黃上及黃土狀物質複蓋于各種老岩層之上。

特征

概括子午嶺發育的地貌特征可歸納如下:

主脊作北北西一南南東延展,主脊兩側次一級支梁作近乎東西向分布,嶺谷交織,波狀起伏。

除南部有大面積基岩裸露外,又可分為黃土及黃土狀物質複蓋地段,黃土分布高度在以下,此高度以上為基岩山地,從而形成黃土戴帽之中山地形。

山勢雄偉,高差懸殊,以峽谷為主,間有寬谷地貌。

峽谷地區,谷坡陡峻,谷底狹窄,曲流發育,河床比降大多陡坎,多急流瀑布。

谷坡物質移動強烈、崩塌、錯落、滑坡等重力地貌廣泛分布。

寬谷中,有多級基座階地發育,二級階地保存相對比較完整。

主脊地帶,稍林灌叢茂密,面蝕微弱,而支梁地帶因植物破壞嚴重,多為荒山秃嶺,流水侵蝕、剝蝕、重力侵蝕強烈發育,分布廣泛。

植被茂密,現代地貌過程受到抑制,河床穩定,溪流常年不斷。

植被土壤

按照黃土高原植被區劃,子午嶺南端大緻在黃陵以南屬于暖濕性森林地帶,而大部分地區屬于暖濕性森林草原地帶。子午嶺地區的原生植被同廣大黃土高原地區一樣破壞殆盡,目前的天然植被隻不過是百十年來恢複的天然次生稍林植被,但是僅經過近年來的恢複,森林的結構已基本形成,喬、灌、草層次分明,郁閉度達70%一90%。喬木以遼東棟、山楊、白桦為主,東部和尚源附近還可以看到小面積油松林。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陰坡及半濕潤坡,且溝谷斜坡以上至梁坡上部卻能生長梁峁頂部多以旱生草灌植被為主,灌木以虎棒子,繡線菊、狼牙刺,酸刺以及多花拘子為主,并間有喬木杜梨,草本以四季青、本氏羽草、白篙和鐵杆篙,艾篙等為主。山桃、狼牙刺、黃刺梅、白草等主要分布于陽坡,因水分不足,植被履蓋較差,但在陽坡溝壑之陡壁附近及溝緣上還能見到側柏生長。由于陽對高差不大植被的垂直分帶并不明顯。

子午嶺的森林大部分系屢經破壞後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林區處于森林草原、半幹旱草原過渡地帶,溝梁上下相對高差小。森林的分布隻有陰陽坡之别,垂直帶譜不顯着。由油松林和側柏林組成的溫性針葉林垂直分布于海拔1250~1650m之間的陰坡、半陰坡及半陽坡,為該區的亞演替頂極。以遼東栎林、山楊林、白桦林為主組成的夏綠闊葉落葉林分布于海拔1100~1650m之間的梁峁緩坡和陰坡、半陰坡、半陽向溝坡地。

沙棘灌叢、櫻草薔薇灌叢、狼牙刺白刺花灌叢、虎榛子灌叢、二色胡枝子灌叢是森林遭受嚴重破壞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次生類型Z白羊草群叢、披針苔草群叢、長芒草群叢等組成了旱中生草甸。分布較少的有牛奶子秋胡頹子灌叢、紅皮柳灌叢等。野杏、山桃分布随處可見。局部形成相對優勢的小片群落。文冠,果木瓜遍布林區。散生于1200~1700m間的黃土丘陵向陽山坡及溝岸崖棱上。

子午嶺林區的烤士襄屬于黑廬土地帶,但由于長期流水沖刷剝蝕,黑功土剖面已被侵蝕殆盡僅在源區相書的梁歲頂部,子午嶺主脊的平緩地區以及少數水平梯田上有時還能見到完整的粘黑坊土剖面。在植被開始恢複的地區又開始了新的成土過程,發育着灰色森林土,土層深厚,達1.5-2m,腐殖質層比較厚,一般10一20cm。有機質含量也較高,多孔滲透性能較好,但由于植被恢複的程度不同,土壤發育也有很大差異。

一般來說,陰坡與半陰坡以森林植被為主,發育成幼年灰褐色森林土,陽坡草灌植被下發育原始黑廬土,但由于人為活動的破壞,使其面積分布有限。在殘源面上或開墾的梁峁坡上大面積分布着黃綿土,這種土壤是侵蝕的結果,但同時又因其幼年土的屬性又是更易被侵蝕的對象。黃綿土基本無層次,土層薄,有機質含量低,碳酸鹽含量高,是一種幼年性侵蝕土壤.此外,在一些河谷地區還發育有穴稻土,鹽堿土等微域性土壤。

曆史遺存

題子午嶺

子午嶺曆史遺存非常豐富,有秦直道、玉華宮、打扮梁、二将城等等,許多曆史文化名人在這裡均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财富,汪少潭先生在《正甯四題》第一首就以《子午嶺》為題,對這些曆史文化遺迹進行了熱情地讴歌和由衷地贊美,特摘錄如下:

《子午嶺》

子午線上望甘陝,玉華宮前憶狼煙。

始皇六合開直道,昭君出塞駐打扮。

高原氧吧浸日月,天然水庫潤旱塬。

二将不尋春常在,漫山煙雨賽江南。

千裡通途秦直道

在子午嶺那蜿蜒的山脊上,至今還可以依稀看到有一條沿主峰走向的車馬大道遺迹,一些路段,還被今人所沿用。正甯縣境的雕翎關段有明顯的大道遺迹隐沒在林海之中,大道兩側還有不少秦磚漢瓦殘片堆積物,這些與史書記載的秦直道的走向十分吻合。李繼唐詩文中“秦皇驅車由斯過”,就是指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沿着這條直道出巡過。

戰國時期的秦國崛起于西北,凡傳六世,至秦王政,始統一中國。秦始皇雄才大略,威鎮四海。在位37年,稱帝12年時間,以疾風掃殘雲之勢,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統一了全中國,創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王朝。

秦王朝建立之初,強大的匈奴人經常侵擾秦國的北疆河套一帶,于是,秦始皇決定讓蒙恬率大軍修長城、築直道以拒匈奴的入侵。這條以秦都鹹陽為起點,直達九原(今内蒙境内)的秦直道,在慶陽境内就是沿子午嶺山脊為走向的,據實地考察,其遺迹尚存,市境内長達291公裡。

秦直道的開通,是一項曆史性的浩大工程,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對鞏固秦王朝北疆有其戰略意義。秦王朝可以通過這條大道将軍用辎重源源不斷地運往邊防,同時,也加強了塞外和中原地區的商貿往來和民族融合進程。

佛教勝地玉華宮

玉華宮景區位于陝西銅川市西北郊玉華鎮(原焦坪煤礦),距銅川市37公裡,屬子午嶺,海拔2401.67米,總面積2482公頃,森林複蓋率90.4%。這裡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有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佛事活動三大功能,是陝西北線旅遊景點的一顆璀璨明珠。

玉華景區千頃松濤,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種類繁多,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深秋涼爽宜人、紅葉似火;隆冬,玉樹梨花。景區平均氣溫比西安低攝氏10-12度,素有“夏有寒泉地無大暑”之美稱,是避暑、度假、度假、療養的好去處。

玉華宮屬唐代帝王四大避暑行宮之首。在四大避暑勝地中,玉華宮是修建最晚、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帝王行宮,名列四大避暑勝地之首。玉華宮前身為仁智宮,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五月,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仁智宮”擴建,改稱“玉華宮”,并寫了玉華宮手诏,擴建後的玉華宮占地九頃,建有五門十殿,氣勢恢宏。據考察,唐代玉華宮具有中軸線和左右對稱的平面布局,與周圍自然環境結合十分完美。

整體建築以“玉華殿”﹑“排雲殿”為中軸線,根據河谷走向,因地制宜,同東側“晖和殿”,西側“别殿”構成東西對稱的布局。同時宮殿建築與周圍懸崖峭壁、蜿蜒流水、蔥郁林木等幽雅景物緊密結合,壯觀雄偉的青瓦白牆宮殿與千峰翠色互相輝映。北部“肅成殿”,建築物與峭壁結合,成為廣殿式後歇山式窟檐建築,更具有中國傳統特點。同時疏通山泉,排除積水,造成殿宇旁飛流直下的“飛雨”與“水簾”。

玉華宮曾是當時中國和世界佛門聖地,法相宗之祖。玉華宮改名為玉華寺後,于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聞名于世的玄奘法師奏請高宗皇帝恩準,帶門徒移居玉華寺翻譯印度佛經,并在玉華寺住了四年,譯完了長達20萬頌的輝煌大典《大般若經》,之後因勞累過度而一病不起,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圓寂于玉華寺肅成院。

昭君出塞打扮梁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了千多年,可以說人人皆知,但提到打扮梁,知道的人并不多。打扮梁是子午嶺上的小地名,在今華池縣喬河鄉境内,是秦直道上一個古驿站。相傳漢代昭君王嫱出塞遠嫁匈奴單于呼韓邪時,走的就是秦直道。在途中經打扮梁這個地方時,曾有小駐。

于是,便留下了“打扮梁”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曆史地名。現在這裡除了一個城障遺址的殘垣斷壁和一座烽台外,再也看不到當年驿站的任何遺迹,但昭君梳洗打扮這曆史的一幕卻永遠定格在了這裡。

摩崖造像蓮花寺

美麗的子午嶺,山上厚厚的黃土為密林複蓋,山下溪水清流拍打着兩岸紅色的砂岩崖。這些紅砂岩崖面成為釋家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的天然資源。從北魏太和年間開始,曆經唐、宋、金以至明、清,在子午嶺山腳下開鑿的大小石窟多達20餘處。可以說子午嶺是佛教的樂土。

坐落在子午嶺中部的蓮花寺石窟是現存較為完好的一座唐、宋時期的摩崖造像石窟,是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屬合水縣太白鎮葫蘆河村,地處葫蘆河右岸。石窟開鑿在平定川河與葫蘆河交彙處的小山峁上。這個小山峁之上是喬灌叢生的密林,山峁之下石崖險峻。蓮花寺摩崖造像就開鑿在這個凹凸不平的崖面上,造像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因崖面自然形态而就,靈活多變,人工雕鑿與自然崖面巧妙結合,天衣無縫,頗有鬼斧神功之奇妙,實為佛教文化中的藝術珍品。

蓮花寺石窟摩崖造像面積約有120平方米,分别開鑿于唐、宋兩個時期。石窟題記有“唐天寶十載”的記年,即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年(751年)。還有一題記為“宋紹聖二年”,即北宋哲宗趙煦紹聖二年(1095年)。

蓮花寺石窟摩崖造像,采用連環畫表現形式,雕造了佛本生故事,藝術價值高,觀賞性強,是子午嶺石窟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古寨烽煙二将城

子午嶺在大一統盛世中享受到曆史的厚愛,也在群雄割據的戰亂中遭受着兵燹的蹂躏。從南北朝到北宋、西夏、遼、金諸代,子午嶺地區的上空籠罩着戰争的密雲,尤其是北宋、西夏、遼、金時期,你争我奪,邊聲四起,城寨林立,山嶺遍體瘡痍。

子午嶺上的二将城遺址,位于今華池縣山莊鄉境内。這座古城垣依山就勢,雄踞山巅。它是衆多的城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古城。從此城遺址調查發現的“大順城關”字樣證實,這就是北宋時期慶州知州範仲淹為了抵抗西夏而修築的大順城。

古寨烽煙與“四面邊聲”都随曆史的長風而去,但二将城宏闊依舊,安然地靜卧在子午嶺的深處。

碧落霞天塔兒灣

子午嶺東麓有條小河,叫苗村河。這條小河長年清澈見底,水繞青山過,倒影水中流。這裡曾有一處寺院,院内有一座金代石造像塔。塔高20餘米,纖細瘦峻,獨具一格,使這裡成為一處融人文古迹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勝之地。在小河右岸石崖上有“碧落霞天”四個石刻大字,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這四個大字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曾任甯夏巡撫都禦史陳棐題寫的。陳棐是明代嘉靖年間的進士,精于書法。他在甯夏巡撫任上途經子午嶺,為苗村一帶美麗的自然風光所陶醉。山上林木蔥籠,深谷流水潺潺,霞光燦爛,岚霧升騰,碧水青山,交相映輝,于是他欣然命筆題寫了“碧落霞天”四字,交石工刻于岩面。苗村一帶,自古以來,是子午嶺中部地帶的自然名勝之地,曾有不少文人雅士于此小駐賞景遊覽。清末隴東名士李良棟先生,曾在此遊覽,寫下了一首律詩:

千頃碧綠落霞天,古寺佛塔入雲端。

清流撫岸危崖動,綠濤随風崇嶺旋。

露潤山色翡翠珠,岚浸晨曦瑪瑙環。

休歎蓬萊莫可去,子午山林亦成仙。

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倡言開發苗村河一帶為旅遊休閑度假之地,合水縣已在苗村河源頭處的澗水坡嶺上興建了避暑山莊,粉牆金瓦掩映在碧綠濃蔭之中,來此遊覽,遠離城市喧嚣,清新的氣息使人陶醉。

漁碧波鳳川湖

子午嶺北端的小鳳川有座小湖,這裡是一道狹窄的深谷,加之兩岸林密,故而湖水呈帶狀,水面長約5公裡,寬不足百米,故有林海長湖之稱。

長湖是個“袖珍”湖,并無“禦遠山,吞長江”之勢,但幽深、恬靜則是長湖最大的特色。這裡遠離城市,也沒有農民居住,既聽不到城市的喧嚣,也無鄉村的雞鳴犬吠。湖水靜靜地躺在重巒翠峰之中,猶如一個嬰兒熟睡在母親的懷抱裡。偶爾一陣林間輕風,吹得湖面微波粼粼,如嬰兒夢中的笑靥。

鳳川長湖,水面碧波蕩漾,登高望去,像猶如一條藍色的飄帶沉落山澗。湖兩岸的深黛峰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泛舟湖面,會看到湖中的金色鯉魚驚慌地四散遊去,又好奇地向船兒聚來,似乎與遊人嬉戲。完全處于原生狀态的長湖,是一個深閨待嫁的淑女,有待觀光君子來逑。

上一篇:吃茶

下一篇:世界曆史很有趣:袁騰飛講日本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