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劇

婺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婺劇是浙江省第二大地方性劇種,現覆蓋金華、衢州兩市及杭州、麗水兩市所屬部分縣市,具有至少四百餘年的曆史。[1]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于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是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稱金華。2008年6月7日,婺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文名: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
  • 申報地區:
  • 名稱:婺劇
  • 别名:金華戲
  • 發源地:浙江、金華

曆史發展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産豐饒,故曆來是各種戲曲争勝鬥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于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義烏縣。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

侯陽高腔流行于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洩而盡的特點。

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衆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随心入腔。

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托弦,一人啟齒,衆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其流行地區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

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于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表演特色

表演誇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由于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态,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淨)、二花面(副)、小花面(醜)、四花面(武淨)、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苟、鄭蘭香、葛素雲、吳光煜等。

角色行當

婺劇的角色行當,過去稱為“十三頂半網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淨)、二花面(副淨)、三花面(醜)、四花面(武淨);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雜腳,為“半個網巾”。

後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帶稱花旦為“大梁旦”,作旦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稱“小包頭”、“拜堂旦”,專演丫頭、宮女等很少開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

一個班社,過去多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計班主(亦稱“領班”,實為老闆)一人,“承頭”(即“戲螞蟻”,組班時幫助邀角請人,組班後主要負責接洽演出場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樂隊五人,後台管頭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總務一人,夥頭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員,共二十八人。

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方面,由于長期在廣場演出,形成誇張、粗犷、強烈、明快的特點。如武将出場,以迅速後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來突出人物,與其他劇種的站定後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劇種一招一式都講究圓,動作呈連續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折線和直線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

它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即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如《斷橋》是一出文戲,但白素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連串的舞蹈身段,許仙的“吊毛”、“飛跪”、“搶背”、“飛撲虎”等跌撲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戲。反之,武戲《水擒龐德》,卻慢招緩式,在樂曲中開打,以舞蹈動作取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