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論

太極拳論

太極文獻資料
《太極拳論》系太極拳的文獻資料,中國人對于著作常喜好托古,假借古人之名為作者,傳承給後世的人。太極拳界重要的拳論有兩篇,一是張三豐的《太極拳經》;一是王宗嶽的《太極拳論》,雖然實際的作者有待考究,但是仍被太極拳界奉為圭臯,影響學習太極拳的人甚深。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傳統中國武術界門戶之見甚多,而太極拳的支派亦甚衆,然而所有的太極拳門派均不約而同地尊崇王宗嶽《太極拳論》為太極拳界至文,足見其地位重要。
    中文名:太極拳論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heory of tai chi chuan 屬于:中國武術 性質:鍛煉

相關介紹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随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随。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着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n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愈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别,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禦衆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準,活如車輪,偏沉則随,雙重則滞。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

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精義講解

何為太極拳,這個問題恐怕是衆多的太極拳演練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一個太極拳愛好者迷上了太極拳,又十分下功夫地學習,但若弄不清什麼是太極拳,處于茫然之中,自然拳術再練也無所長進,甚至敢于背本逐末,走上邪路。

若要弄清什麼是太極拳,首先必須弄清楚太與極這兩個字的來源太字原為大。易乾上講,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意思就是說大字是世上萬物形成之前的乾元之境,無邊無際。後來,當人們想表示比太字含義更廣、更深、更遠、更高之境時,就在大字的底下又加上了一點,成之為太,含義為無比、無際、無止、無沿、無上,比大字之義更上一層,直至虛靈。這即為太字之源。

極字原意為房屋中間頂端順房之木,即屋脊之棟,含義也為最高、最巅、最上。但是,要講太極之義,還必須先弄清無極之義,因為太極之本為無極。中國古代哲學中派生宇宙萬物的本源,原始混沌之氣境即為無極。而總括天地萬物之理,便成為太極。

七八十歲為耄耋,能禦衆人,指練拳言。不練拳,即年壯,敵一二人難矣。用功人自學拳日起,至老未脫功夫,日久筋骨内壯,氣血充足,故七八十歲能敵衆人。猶戰定軍山,老黃忠言:“人老馬不老,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敵多人,概此意也。昔建侯太師遺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門生趙某立其間觀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趙後焉,欲為戲,伸右膊輕輕押趙右肩上,趙某覺似大梁押肩,身彎曲側坐,移出路。

老先生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與衆捕為戲。有門生八九人齊擁上來,見老先生幾個轉身,衆人齊跌出,有丈餘的,有八九尺遠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禦衆,非妄言也,快何能為?此快字言無着數之快謂之忙亂,忙亂之快無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後可用矣。

但是,陰陽圖當中的小圓圈子并不是小圓圈,而是與最外邊的大圓圈是一體,也即是同一個圓圈,意在表明陰靜與陽動的變化皆在太極之中,是太極的原有之物,然而人們用畫筆卻難以僅用一個圓圈既能表示太極,又能顯示出陰靜與陽動的變化關系,所以才于太極大圓圈當中陰陽變化顯示之後再畫出一個小圓圈,這也又是書不能盡言,畫不能盡意的一種銜生表現手法。這也就是太極陰陽圖的産生根源,它的産生根本上就是要向人們展示一個古老的、科學的哲理;陽生于陰,陰産于陽;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