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裡天龍山腰
天龍山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太原市西南四十公裡處的天龍山腰。 [1] 始鑿于北朝東魏時期(公元534年至550年),經東魏、北齊、隋、唐等不同時期的開鑿,形成洞窟25個、造像500餘尊,以精美的石刻藝術和鮮明的地域風格聞名于世,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石窟藝術的卓越成就,在石窟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紀20年代,天龍山石窟遭到大規模盜鑿,絕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聞名于世的天龍山石窟造像身首異處、天各一方。[2]2021年7月24日,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歸故土,正式入藏天龍山石窟博物館,佛首回歸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
  • 中文名:天龍山石窟
  • 類别:景點
  • 所在地:山西太原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9:00-17:30,16:30停止入場
  • 票價:30元
  • 著名景點:大佛山
  • 景點級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曆史

天龍山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号窟;其子高洋開鑿3窟,即東峰的1号窟和西峰的第10、16号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号窟;隋炀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8号窟;餘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曆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線相連的傳統關系。

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高大、宏偉不同,天龍山石窟更以其造型娴熟,比例适當,線條柔和,雕刻精美著稱。

東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寫實、逼真,生活氣息濃郁;唐代雕像則愈見嚴謹、洗煉、精湛。石雕體态生動,姿勢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漫山閣”中的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立像,高約11米,形體豐滿,璎珞富麗,紗羅透體,而普賢雕像,面帶微笑,治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

天龍山石窟造像被稱之為“天龍山式樣”。為後人研究佛教、美術、雕刻、建築各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它曆經千年,仍在風霜雨雪中傳承着中華文化,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同樣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天龍山石窟遭到難以置信的盜鑿破壞,大批精品流失國外。

1908年,德國建築學家E·伯爾施曼首次調查天龍山石窟。此後,美國、日本、瑞典等國相繼有人前來考察。

1918年,日本人關野貞重新發現天龍山石窟,并将調查報告發表于日本《國華》雜志。此報告一出,引起世界轟動的同時,也招來了大規模的盜鑿活動,數百件天龍山石窟精品造像被運往海外。

1924年~1925年間,中外盜賊對石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耗時四百年開鑿的天龍山石窟,從此竟成為無頭的石窟,是中國境内摧殘破壞最為嚴重的石窟,再也找不出一尊完整造像。

據統計,不過一年,天龍山流失海外的佛像150多件。山中商會曾經還在海外舉辦了天龍山佛雕藝術品展覽會。之後,散佚海外各處,現僅部分雕像可加辨認确系出自天龍山哪個窟室。如捐出藏品的哈佛大學轄下福格美術學院的集藏24件天龍山雕像,其中的19件為第二窟和第三窟作品,日本東京根津的嘉一郎藏8件天龍山早期頭像。而天龍山的唐窟精品,亦不乏人收藏。威斯羅波捐給福格美術學院2件第十七窟天王頭像,費城的賓州大學博物館有2件唐代早期天王全身塑像,日本東京的根津美術館,為全世界集藏唐代天龍山石窟名品最多的收藏單位,計28件唐代頭像和浮雕殘件。

1948年,天龍寺再遭大火毀于一旦,無人管理的天龍山石窟遭受自然災害的損壞更加迅速。直到1982年,才開始對天龍山石窟進行保護、恢複和維修工作。

2001年6月,天龍山石窟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更好地保護與弘揚這一曆史和藝術的寶貴遺産。

2020年9月14日,國家文物局監測發現,日本一拍賣行拟于東京拍賣一尊天龍山石雕佛頭,疑似為山西省太原市天龍山石窟流失文物。國家文物局迅速組織鑒定,判斷其确屬天龍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盜佛首,年代為隋代,于1924年前後被盜鑿并非法盜運出境。

10月15日,國家文物局緻函拍賣行,要求其終止與佛首相關的拍賣和宣傳展示活動。

10月16日,拍賣行做出撤拍決定,國家文物局與拍賣行董事長、旅日華僑張榮,取得聯系,鼓勵促成文物回歸。

10月31日,張榮與日籍文物持有人談判完成洽購,經國家文物局充分溝通,決定将佛首捐獻我國政府。

11月17日,佛首被移交給我國駐日使館保管。

12月12日,佛首被安全運抵北京,當日點交入庫,重回祖國懷抱,從發現到追索回國僅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

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部門專家進行實物鑒定,并對文物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确認佛首屬于隋代真品無疑,并暫定該佛首為國家一級文物。

2021年2月11日,農曆牛年春節除夕夜,天龍山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晚。

2月12日—4月18日,佛首首次面向公衆,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與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鹹同斯福——天龍山石窟國寶回歸暨數字複原特展》中展出

7月24日,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終歸故土,正式入藏天龍山石窟博物館。

主要景點

規模

天龍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裡處的天龍山。天龍山主要由東峰、西峰、香爐峰和柳跖溝組成。天龍山石窟岩石為礫粗-中粒石英砂岩,屬于堅硬岩石,易雕鑿,但抗凍性差,抗風化能力中等,易風化。東魏時期(534年-550年),大丞相高歡在這裡建避暑宮并開鑿石窟,拉開了天龍山人文曆史的序幕。此後,曆經北齊、隋、唐、明等不同時期的開鑿,天龍山石窟形成了現有規模。天龍山石窟群排列有序,大小不一,結構各異,共有30個石窟,主要分為兩個區域,即南坡半山腰的洞窟主區和南坡山腳溪谷旁的千佛洞區。南坡洞窟主區石窟開鑿于東峰和西峰的山腰間,東西綿延500餘米,現存洞窟25個,造像500餘尊,飛天、藻井、壁畫1144尊(幅)。南坡柳跖溝灘地千佛洞區現存5個洞窟,開鑿于懸崖峭壁之上。

半山腰洞窟主區東峰和西峰的洞窟沿崖面自東而西排列,其中東峰分上下兩層,上層4個窟(單獨編号上層l-4窟),下層8個窟(編号1-8窟);西峰13個窟(編号9-21窟)。日本學者田中俊逸1921年對天龍山石窟進行了較詳細的記錄、拍照和編号,其編号一直沿用至今。

造像

天龍山石窟開鑿年代史籍缺載,除了第8窟的前廊存有隋開皇四年(584年)開窟造像碑文,其餘洞窟碑文因人為鑿毀、風雨浸蝕,文字已經漫漶不清,給研究者帶來不少困難。今人用考古學的方法,根據洞窟形制、題材内容和造像特點等方面考古類型學的排比,可以推測出石窟始鑿于北魏末至東魏時期,曆經北齊、隋和唐諸朝。半山腰洞窟主區的開鑿活動前後延續了200年左右,大體上分為東魏、北齊、隋、唐4個時期。

天龍山最早的石窟是東峰第2和第3窟,開鑿于北魏末東魏時期。這是一組雙窟,東西毗鄰,緊密相連,洞窟大小相同,形制一緻,兩窟間雕鑿造像功德碑銘(已失),沿襲了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雙窟形制。洞窟呈方形,頂呈覆鬥狀。遍布窟内的紅色顔料很有視覺沖擊力。造像組合形式為三壁三佛,單鋪一佛二脅侍菩薩,造像具有清秀飄逸的風格。佛像面相清瘦,身材修長,着褒衣博帶式大衣。窟頂有一朵大蓮花,蓮花四周各雕有一飛天。

繼東魏石窟之後是北齊(550年-577年)石窟,有東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共3個石窟。窟形為前後室。造像組合為三壁三佛,第1窟為倚坐佛,第10窟以釋迦多寶為主尊,第16窟為三坐佛,單鋪一佛二立菩薩和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着褒衣博帶式或袒右式袈裟。菩薩頭戴花冠。天王、力士均着菩薩裝。

東峰第8窟的窟形為前後室中心柱窟。這是天龍山石窟中唯一的隋代石窟,也是天龍山石窟中唯一的中心柱式石窟,開鑿于隋開皇四年(584年)。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一書中評價說:“隋代石窟之最富于建築趣味者為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造像組合為:外圍有三壁三佛、中間有四壁四佛,單鋪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造像面相方圓,繼承了北齊風格。

唐代開鑿的石窟數量最多,共有19個:東峰第4、5、6、7窟和上層單獨編号的4個窟,西峰第9、11、12、13、14、15、17、18、19、20、21窟。除第9窟為摩崖大龛外,其餘分為平面方形前後室、平面圓形前後室和平面圓形單室三種。造像組合三壁三佛,一般為倚坐佛,單鋪以一鋪三尊、五尊為主。佛頭多水波或旋渦紋發髻,面相渾圓豐滿,寬肩細腰,着僧祗支(僧服的一種,屬襯衣類),外着袒右式偏衫,或雙領下垂式袈裟,個别着通肩式袈裟。

開鑿于唐代的第9窟為天龍山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外建有宏偉的木構閣樓以保護石刻造像,稱為“漫山閣”。閣内佛龛分上下兩層。上層正中雕大型倚坐彌勒佛像,通高7.55米。下層雕三尊菩薩像,正中為十一面觀音立像,通高5.5米。左為騎象普賢菩薩,通高3.95米。右為騎獅文殊菩薩,通高4.3米。 

石窟藝術

天龍山石窟是外來石窟藝術向中國石窟藝術轉變時期的代表作,包含了東魏、北齊、隋、唐的四朝作品。東魏造像清瘦的體态,以及法衣、衣褶、覆蓮台座,仍可見北魏末期的藝術風格特點,但人體結構更趨于适度,較前代圓潤。佛和菩薩的造型與衣飾脫離了北魏造像高鼻深目、褒衣博帶等特征,向北齊健壯豐滿的造型發展。北齊的造像一改東魏“秀骨清像”的飄逸風格,注重和追求展現人物健壯肌體的寫實手法。佛像發式開始采用螺發樣式,袈裟衣飾用袒右式替代褒衣博帶式;菩薩則頭戴花冠,衣飾華麗。隋代造像處于轉變時期,上承北朝造像端莊慈祥的風格,下啟唐代造像豐滿自如的先聲。唐代是天龍山開鑿石窟的鼎盛時期,開鑿年代大緻在武則天到唐玄宗時期。天龍山石窟唐代造像雕刻水平很高,表現手法細膩,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以西峰第9窟的摩崖大佛最具代表性。天龍山石窟的唐代菩薩形象富有活力,充分表現出唐代雍榮華貴的風格,成為後來中國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

從東魏到唐代200年間,天龍山石窟造像雖然在風格上有很大變化,但有相承的關系。東魏北齊造像,刻畫出穩定和靜止的形象,在雕刻技法上卻能使靜止的形象産生動感。隋代造像,在雕刻技法上較多繼承了北魏造像沉穩質樸的風格。唐代造像,菩薩造像姿态各異,優美而充滿動感,雕刻技法具備盛唐造像特點,以璎珞和天衣加強了豪華氣質,精湛的藝術水平為中原地區同時期雕刻作品所罕見。

天龍山石窟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珍貴實例,在我國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齊和隋唐石窟窟檐兩側柱額枋上為人字拱和一鬥三升拱,反映了北齊和隋代木結構建築的形制,展現出北朝時期中國建築藝術的審美趨向,是唐代以前木構建築結構的重要補充案例。天龍山唐代石窟的窟檐兩壁各開鑿有舍利塔一座,塔中部被鑿出龛,内有佛像一鋪,體現了唐代洞窟前廊結構形式的多樣化。這些都是研究中國早期建築形式的珍貴實物資料。 

天龍山石窟反映了外來石窟藝術轉變為中國石窟藝術的曆程,展現出高超的雕刻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國石窟藝術乃至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天龍山石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檢測防護

評估

天龍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裡的群山之中,始鑿于1400多年前的北朝東魏時期。曆經北齊、隋、唐曆代開鑿,共存石窟25座,分列于東西兩峰山崖之間,綿延1公裡有餘,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的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

保護

為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天龍山文物保管所(天龍山石窟研究所)與雲岡石窟文物研究院合作,開展為期一年的病害調查及對策研究工作。通過對氣象條件、周邊環境、現存狀态、病害調查、砂岩成分及物理化學性質等方面調查,進一步分析天龍山石質風化的病害機理,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建議。

2007年8月11日上午,在天龍山第九窟“漫山閣”内,兩位專程從大同趕來的專家正手持地質羅盤儀,就石窟現有的病害情況以及以往病害史,與我市地質專家做最後會商。在身高7.55米的彌勒佛坐像前,專家們仔細核對石佛身上及周邊的裂隙位置、走向等情況。據專家介紹,就目前調查情況來看,天龍山25座石窟最突出的病害主要表現為風蝕、凍溶、剝落和酥堿,其中病害最嚴重的是第八、九和第十八窟。由于這些石窟位置緊鄰石壁下方,受雨水沖刷嚴重,因此“水害”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據悉,雲岡石窟投資1000多萬元的雲岡石窟防水保護工程突破了世界上石窟防水難題,通過對裂隙灌漿和鋪設混凝土防滲層,确保雨雪滲水不會滲入洞窟,這項研究試驗成果,對保護石窟群具有積極意義。

旅遊帖士

最佳旅遊季節

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春夏兩季是最佳旅遊季節。

交通

坐太原到清徐的小巴,或者坐8路公交晉祠下車,然後繞道晉祠後面上天龍山,沿着盤山公路一直走就到

了,現在收進山費。

住宿

從火車站乘坐308路(原8路)公共汽車到晉祠,然後乘坐去天龍山的旅遊小巴,可直接到山頂。一般有幾個小時便可盡興地遊玩,如果還想繼續感受朝露晚風,可下塌天龍山莊。

天龍山莊于1993年7月建成,山莊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客房十餘套。會議廳、餐廳、遊藝廳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在山莊下榻,早迎朝陽,晚觀山色,常飲龍泉聖水,可祛病怡神。

美食

天龍山石窟同聖壽寺在同一景區。山腰是石窟,山腳是聖壽寺。在聖壽寺處有天龍山莊于1993年7月建成,山莊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客房十餘套。會議廳、餐廳、遊藝廳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在山莊下榻,早迎朝陽,晚觀山色,常飲龍泉聖水,可祛病怡神。在聖壽寺外有2、3家鄉村小店,有野味買。

上一篇:肇興侗寨

下一篇:龍崗龍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