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

天時不如地利

漢語詞語
該成語來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醜下》。本文論述了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陷于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并将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中文名:天時不如地利
  • 外文名:The day as location
  • 拼音:
  • 近義詞:
  • 反義詞: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公孫醜下》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孟子(孟轲),字子輿

釋義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

出處

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作品簡介

《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所着,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記錄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經典,語錄體,全書共七篇,它相對于《論語》篇幅加長,議論增多,而且許多段落都圍繞着一定的中心,結構完整,條理清楚,隻要添上題目,就可單獨成篇。從語言來說,大量運用層層疊疊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氣勢,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橫行無阻。本文選自《孟子·公孫醜下》(題目為編者所加),《天時不如地利》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輿。戰國思想家,儒家的主要思想家之一。《孟子》,後人尊稱他為“亞聖”,與孔子共稱“孔孟”,其主張提倡施行“仁政".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得到适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重要。 ”

(比如有座)内城方圓三裡、外城方圓七裡的小城,敵人包圍并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敵人既然來)包圍并攻打它,一定是選擇了适宜作戰的時令、氣候,這樣卻打不下來,這是說明有利的時令、氣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勢。

(又比如,另有一座城池)城牆不是築得不高,護城河不是挖得不深,(士兵們的)武器不是不銳利,皮革盔甲并不是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們)卻棄城而逃,這是說明有利的地理形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團結。

所以說,不能依靠劃定的邊疆界線來限制人民(定居而不遷走),不能依靠山川溪流的險峻鞏固國防,不能依靠武力的強大來建立威信。得到道義多的,得人心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得到道義少的,失去民心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缺少幫助達到極點,(連)族内族外的人(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用全天下人都順從于他的人去攻打(連)族内族外的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戰之時,若進行戰争,則必定勝利。

注釋

詞語解釋

天時:指适宜作戰的時令、氣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團結。

三裡之城:周圍三裡的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環:圍。

夫:發語詞。用于句首,表示将發議論。

然:這樣,而:但是。

池:護城河。

者……也:是因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發語詞,判斷句的标志。

城:城牆。

池:護城河。

兵:武器。

革:皮質甲衣,盔甲。

堅:堅固。

利:銳利;偏義複詞,指的是武器

米粟:糧食。

委:抛棄。

去:離開。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

固國:鞏固國防。

山谿:山河。谿,同“溪”。

險:險峻,險要。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指施仁政,得民心。

得道者:得治國之道,施行仁政的君主。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畔:同“叛”,背叛。

之至:達到極點。

順:服從。

“故君子”二句: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戰之時,若進行戰争,則必定勝利。

必:一定,肯定。

親戚:古代指親屬,即跟自己有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人。親,指族内;戚,指族外。

是:這(是),這正說明。

郭:外城。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環而攻之而不勝:而,表示修飾攻。

君子:指施行仁政的人。

之:的。

而不勝 而:卻。

以:用,憑借,依靠。

君子:得道的君子。

句子解釋

1.天時、地利、人和引用自:《荀子·王霸篇》“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荀子所指的“天時”指适合作戰的時令、氣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團結。

2.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指适宜作戰的時令、氣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形。

3.人和:得人心,上下團結。

4.三裡之城:周圍三裡的内城。

5.七裡之郭:周圍七裡的外城。

讀解

天、地、人三者的關系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三 者到底誰最重要也就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如我們在注釋中所引,荀子曾經從農業生産的角度論述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但 他并沒有區分誰重要誰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這裡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 和之間關系,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時”又次之。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這就把問題從軍事引向了政治,實際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談”的“仁政”話題。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也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閉關鎖國是沒有出路的。要改革,要開放,要提高自己的國力,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隻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極點,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會順從歸服。那就必然會出現孔子所說的那種情況 ——“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論語子路》各國人士都來申請留學,申請經商,甚至攜帶妻子兒女前來申請移民定居 哪裡還用得着“封疆之界”呢?隻怕是趕也趕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這樣成了名言,以至于我們現今(21世紀)在還常常用它來評價國際關系,譴責霸權主義者。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樣是名言,而且, 還更為廣泛地應用于商業競争、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 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 性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誰說“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①天時、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說:“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 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苟子所指的“天時”指農時,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這裡所說的“天時”則 指尖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指人心所向,内部團結等。②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裡之城,七裡之郭。③池:即護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擊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銅鐵做的。(5)委:棄。(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麼。

賞析

全文賞析

本章從天氣時令,氣候、地理形勢、人心所向等方面分析了決定戰争勝負的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決定戰争勝負諸因素中的關鍵所在,體現了他對人和的因素的特别重視。在孟子所處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認識,應當說是了不起的。本文能夠緊扣中心論點反複論證,主旨突出,說理充分,層次清楚,表達流暢。

分段賞析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

第二、三段:天時地利(客觀條件)、人和(主觀條件) 兩者相比較,層層遞進。

第四段:更加具體的論證,結論,将論點範圍由戰争擴大到治國之道。

論證特點

一:逐層論證,層層遞進。(提觀點)

二:舉例論證:(第二、三段)觀點鮮明,有氣勢,有條理。(證明觀點)

三:對比論證: (第四段)拿施行仁政與不施行仁政作對比。(強調人和的重要)

現代評價

評價一

“天時”指的是“有利于作戰的天氣和時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團結”。這其中“人和”更為重要。因為“天時”“地利”是客觀條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觀的,内在的。

良好的時機是可以創造的,惡劣的環境是可以改變的,而一旦喪失良好的人群合作關系,我們隻能走向失敗。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已能有這樣的遠見卓識,是相當了不起的。

評價二

我們應當看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後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對立起來,對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絕對化一成不變的理解。

評價三

現代作家錢念孫:《孟子·公孫醜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時”“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賢認識到事物的千差萬别和世界的豐富多彩,主張“和”時并不抹殺事物各自的特點。

作者資料

基本簡介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字号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于周烈王四年,約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

、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緻力于富國強兵,争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将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不敢去婦”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韓詩外傳》載有孟母“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孟母“三遷”和“去齊”等故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子思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于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于子思,孟子的學說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孔子逝世後,儒家分為八派)

人物影響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将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不敢去婦”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韓詩外傳》載有孟母“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孟母“三遷”和“去齊”等故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子思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于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于子思,孟子的學說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孔子逝世後,儒家分為八派)

創作背景

選自《孟子·公孫醜下》,孟子名轲,戰國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山東鄒城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與孔子齊名,世稱“孔孟”,被尊為“亞聖”。 孟子出身于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曆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隻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隻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并戰争,他認為戰争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側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别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标志。

上一篇:至關重要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