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屬

大鲵屬

中國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國大鲵。
大鲵屬(學名:Andrias、Cryptobranchus):共有三個物種,中國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國大鲵。中國大鲵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鲵身長可達1.5米,美國大鲵身長可達0.75米。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栖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隻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栖息于溪澗、池塘。大鲵于夜間覓食,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糧,但由于視力不佳,隻能借由頭和身體知覺去偵測水壓改變來捕食獵物。在交配季節,大鲵會遊向上遊,在卵受精後,雄性會保護幼鲵至少六個月,直到它們有能力自行獵食為止。
    中文名:大鲵屬 拉丁學名:Andrias、Cryptobranch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栖綱 亞綱:有尾目 目: 亞目: 科:隐鰓鲵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大鲵是體形最大的一屬兩栖動物,體長一般為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為20-25千克,最大的達50千克。分為頭、軀幹、四肢及尾4部。頭大而扁平;頭長略大于頭寬,吻端鈍圓;外鼻孔小,略呈橢圓形,近吻端;鼻間距大于吻長的1/2;眼小,背位,無眼睑;眼間距較寬,約為眼與鼻孔間距離的1.5倍;口裂特大,偏腹位,上唇唇褶在口裂後部清晰,犁骨齒與上領細齒平行排列,齒列正中處微凹;舌大,扁圓形,前端連于口腔底部。軀幹部扁平,脅胯間距約為全長的1/3;肋溝10-13;體兩側各有一條很寬很厚的皮褶。

四肢短而粗扁,前肢4指,無爪;第四指外緣有寬厚的緣膜,指長順序為2、1、3、4。後肢5趾,趾長順序為3、4、2、5、1,第3趾最長,趾間微蹼。體表光滑濕潤,富有皮膚腺,受到刺激後能分泌乳白色粘液,頭部背腹面密布成對的疣粒,眼眶周圍疣粒更為密集,排列較為整齊;頭頂中部,上下唇緣及咽喉中部光滑無疣;吻端及頭背之疣粒排列不甚規側,眼眶下方、口角後及頸側有成行疣粒,背腹面疣粒較大。

體表皮膚較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時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漿狀粘液。沿體側腋胯間有縱行皮膚褶。體色随栖居環境色彩而有差異,背面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顔色較深的不規則斑點,腹面淺褐色或灰白色。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發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樣,需要借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作為輔助呼吸,所以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從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它是從水中生活的魚類向真正的陸栖動物演化的一個過渡類型。

栖息環境

生活環境較為獨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岩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并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内栖息,每個洞穴一般僅有一條。洞的深淺不一,洞口比其身體稍大,洞内寬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夠空間,洞底較為平坦或有細沙。

生活習性

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頭多向外,便于随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遊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遊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裡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後語說:“娃娃魚坐灘口,喜吃自來食”即指此而言。成體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有趣的是,它還善于“用計”捕捉一種隐藏在溪中石縫裡的石蟹,利用石蟹兩隻大螯鉗住東西便不輕易松開的特點,将自己帶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縫之中,誘使石蟹用螯來鉗。一旦發現石蟹“中計”,便立即将其順勢拉出。

由于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饑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都不會餓死。9-10月活動逐漸減少,冬季則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

分布範圍

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

上一篇:黑魚

下一篇:中華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