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

鲑科太平洋鲑屬魚類
大馬哈魚(學名:Oncorhynchus keta)是鲑科、太平洋鲑屬的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體側扁,背腹外廓相對稱,紡錘形。頭長與體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後延至眼的後緣,斜向下方,似鳥喙狀。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齒。眼在體軸線的下方,較大。背鳍居于體中央稍後。體色逐漸變暗,并在體側出現10-12條紫紅色縱斑紋的婚姻色。當到達産卵地時,整個體色變得黯淡。體長可達100厘米[1]。大馬哈魚屬于冷水性溯河産卵洄遊魚類,幼魚在海洋裡生活3-5年,通常4齡達到性成熟,成熟後回江河産卵。廣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沿岸河流中。大馬哈魚是重要的生态環境指示物種,栖息地連系濕地、山溪、江河湖泊與海洋,洄遊通道距離長達數千公裡,與超過一百多個物種構成水陸空生态鍊、食物鍊。因此可以說大馬哈魚在生态系統中發揮着相當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多個生态系統的物質能量循環,是高緯度地區河流生态系統中的基石物種、傘護種、指示物種。
  • 中文名:大馬哈魚
  • 拉丁學名:Oncorhynchus keta
  • 别名:大麻哈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鳍亞綱
  • 目:鲑形目
  • 亞目:鲑亞目
  • 科:鲑科
  • 亞科:
  • 族:
  • 屬:太平洋鲑屬(大馬哈魚屬)
  • 亞屬:
  • 種:大馬哈魚
  • 亞種:無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Walbaum, 1792
  • 保護級别:
  • 外文名:Big pacific-salmon

動物學史

來曆

相傳唐王東征的時候,在白露時節,來到了現在的黑龍江邊,被敵人圍困住了。當時裡無糧草,外無援兵,人饑馬餓,眼看就要被敵人打敗。這時有一位大臣進去建議唐王給玉皇大帝寫奏文,向東海龍王借魚。他說:“記得我們的武則天先皇曾在數九寒天命禦花園百花盛開,隻有牡丹花開遲,還被發配洛陽。就目前狀況,除向玉帝求助外,别無他法。”唐王采納了這個建議,就給玉皇大帝寫了黃表奏文。

東海龍王正在龍宮内,玉帝旨到,令他派一條龍給唐王送魚救饑。龍王派黑龍帶鲑魚來到了這條江裡,就此鎮守着這條江。此後,這條江就叫黑龍江了。

第二天,唐王帶人到江邊一看,魚都自己伸出頭來了,唐王的官兵用手從江裡往外拎魚。唐王就這樣向東海龍王借到了魚,人馬都吃了個飽,有了力量,打了勝仗。馬,一般是不吃魚的,打這以後,馬就開始吃鲑魚了。由于東海王借給唐王魚,馬也開始吃魚,就把鲑魚稱作“大馬魚”。

事也湊巧,又過了許多年,又是在白露時節,有一個叫什爾大如的部落首領和他的人馬被敵人追到烏蘇裡江邊。前無進路後有追兵,人馬斷了糧草,眼看着就要被敵人打敗。這時有個謀士給什爾大如出主意說:“大王,您是否聽說過唐王東征時向東海龍王借魚的故事?”什爾大如說:“記得有此事。”謀士說:“我們何不學唐王借魚呢?唐王東征時到過的黑龍江,距此不遠,隻是沒有龍王的許可,鲑魚是不會進烏蘇裡江的,在三江口(滿語稱三江口為烏蘇裡昂阿)有烏龜元帥把守,隻要黑龍許可、放開烏蘇裡昂阿,我們得救了。”什爾大如通謀士說的有道理,于是就采納了他的意見,寫了黃表奏文,擺上香案,雙膝跪下,将黃表奏文燒了,叩了九個頭,就等黑龍回複了。

黑龍得知,一面令烏龜元帥放開烏蘇裡昂阿,一面派蝦兵蟹将把到黑龍江的大馬魚驅趕進烏蘇裡江。沒到兩個時辰,魚就到了烏蘇裡江裡,在江邊伸出了頭,有的直往岸上蹦。什爾大如一見樂不可支,命将士們抓魚吃。在饑餓難忍時,哪裡還等的了做熟了吃,人馬都生吃起來。什爾大如的部隊吃了魚之後,人強馬壯,恢複了元氣,打敗了追兵,就沿烏蘇裡江一帶定居下來。這些人的後代就是今天的赫哲族人。

直到今日,每到白露前後,大批的鲑魚就從海裡來到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他們稱“大馬魚”為“達烏依瑪哈”(赫哲語)。後經演變,就把鲑魚叫做“大馬哈魚”。赫哲族吃生魚的習慣從此延續了下來。

語源

大馬哈魚拉丁文學名keta,來自俄語,而俄語的кета ,來源于鄂倫春語keta,另外,滿通古斯語族北支語言如埃文基(鄂溫克)語,埃文語,涅基達爾語裡,keta一詞的意思均為“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來自于赫哲語。中國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下轄的同江市,勤得利鎮以下的黑龍江下遊,自稱“赫真”的赫哲人,稱之為dawa imaha。勤得利鎮以上的黑龍江上遊,以及沿烏蘇裡江居住的自稱為“奇楞”的赫哲人,稱之為daw imaha。民國學者淩純聲的《松花江下遊的赫哲族》在“鲑魚”的條目下,記為dau imaha。赫哲語裡面,imaha是“魚”的意思,故dawa imaha,daw imaha或dau imaha即為“dawa魚”,“daw魚”或“dau魚”。俄羅斯境内的同中國赫哲語同屬滿通古斯語族的那乃、奧洛奇、烏德、烏利奇、奧克羅等語言,稱之為dawa,且dawa後面不用說imaha就已經表示這種魚的意思,因此,dawa-daw-dau的原意就是“大馬哈魚”,這種魚的名稱即為dawa-daw-dau。中文把dawa-daw-dau音譯為“大”,把imaha音譯為“馬哈”,又為了說明“大馬哈”是魚,所以後面加了個“魚”,所以中文“大馬哈魚”一詞,源于黑龍江省的赫哲語。

另外,有些地方俗名稱之為“大發哈魚”,“達發哈魚”,則是來自于滿語dafaha,滿語中dafaha即為“大馬哈魚”。

物種别稱

地方名有麻哈魚、馬哈魚、大麻哈魚、鲑魚、麻糕魚,俗稱北鳟魚、大發哈魚、達發哈魚、果多魚、羅鍋魚、孤東魚、齊目魚、奇孟魚、花斑鳟、花鳟。

形态特征

大馬哈魚體側扁,背腹外廓相對稱,紡錘形。頭長與體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後延至眼的後緣,斜向下方,似鳥喙狀。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齒,颌齒大而鋒利。眼在體軸線的下方,較大。背鳍居于體中央稍後,腹鳍起點于背鳍後方,尾鳍分叉較淺,有脂鳍。溯河回遊時,體背側為黃綠色,腹部呈銀白色,随着時間的推移。體色逐漸變暗,并在體側出現10-12條紫紅色縱斑紋的婚姻色。當到達産卵地時,整個體色變得黯淡。體長可達100厘米。

生活習性

大馬哈魚屬于冷水性溯河産卵洄遊魚類,幼魚在海洋裡生活3-5年,通常4齡達到性成熟,成熟後回江河産卵。大馬哈魚在春季多生活在海洋,此時體色為灰銀白色,無斑,或散有小黑點,兩側有不明顯的黑或褐色闊斑;至秋季時一進入生殖期入河洄遊,雄魚體色逐漸變為暗紅色或暗黑色,體側有8-12條深淺不一的橙赤色橫斑條紋。

大馬哈魚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幼魚時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蟲,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魚和鲱等小型魚類為食。

分布範圍

大馬哈魚廣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沿岸河流中。在中國分布于黑龍江、圖們江、烏蘇裡江、松花江、珲春河、密江、綏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灣省的大甲溪等水系。

繁殖方式

大馬哈魚一生中産卵一次,産卵後便死亡,雄魚略多于雌魚。懷卵量不大,4齡魚平均懷卵量約4500顆。大馬哈魚對産卵場的條件要求很嚴。環境要僻靜,水質澄清,水流較急,水溫5-7℃,底質為沙礫。産卵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當魚群進入産卵地時,雄魚便遊向雌魚,互相摩擦,當有第三者介入時,雄魚即進行驅逐,然後進行排卵受精于窩内,産卵後雌魚反複以尾鳍撥打石礫,以此來覆蓋受精卵。大馬哈魚終生隻繁殖一次,産卵量為3000-5000粒,卵大,呈橘紅色。受精卵經過一冬低溫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産卵地逗留約一個月,卵黃被吸收完畢後,開始索食,約于7月随江水歸入大海。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魚喜歡潛伏在石礫間黑暗的地方,長至50毫米左右,便開始降河下海,沿途攝食小型浮遊生物或死去的母體;到達海口時,逗留一段時間,即向遠岸遷移;到達性成熟時再歸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河流域和華盛頓州胡德海峽的兩個種群作為受威脅的進化顯著單元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種群現狀

曆史上大馬哈魚在中國的産卵地包括黑龍江、烏蘇裡江、綏芬河、松花江、牡丹江及圖們江,其中松花江和牡丹江已多年未見溯河種群。中國的大馬哈魚種群數量呈減少趨勢,1947~49年平均捕撈量為30.6萬尾,1950~69年平均捕撈量為37.2萬尾,1970~1979年平均為18.8萬尾,1980~89年平均為21.4萬尾,1990~99年平均捕撈量下滑到4.5萬尾,2000~2004年平均僅收獲1.9萬尾。圖們江的大馬哈魚資源量在曆史上非常豐富,後來由于漁業生态環境惡化、江水污染和無序過度捕撈,魚類資源遭到破壞,大馬哈魚産量暴跌為原來的1/10。2004年,專家對烏蘇裡江大馬哈魚繁殖群體結構特征等方面進行了數據測定,結果顯示該種群個體的體長和體重較曆史上明顯變小,總計捕撈量隻有2.5萬尾、7.5噸,在曆史上屬于低位,種群數量處于瀕危狀态,需加強保護。

20世紀上半葉,美國哥倫比亞河下遊流域曾經有着數量超過一百萬尾的大馬哈魚溯河種群,但由于過度捕撈、支流産卵場和河口覓食栖息地的破壞,種群規模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不斷下降,至50年代已經從大多數支流中消失,洄遊的種群有時甚至不足百尾。盡管50年代後期已經暫停商業開發,并補充了一些孵化場,但溯河種群仍然隻有2500尾,大約為曆史上的3%。而美國華盛頓州胡德海峽的夏鲑種群同樣因人類活動而數量銳減。北美的這兩個種群已被認定為受威脅的進化顯著單元。

緻危因素

造成大馬哈魚種群危機的主要因素如下:

水質污染,生态環境遭破壞。随着工業發展,大量化工廠、冶煉廠、制造廠的出現造成了大量污水的排放,嚴重破壞了生态環境,極大影響了大馬哈魚的洄遊、産卵和索餌。

溯河産卵洄遊通道受阻。因農業灌溉需要,修建了一些攔河壩,為農業經濟發展發揮了作用,但也給洄遊的大馬哈魚設置了障礙。

河道破壞嚴重。采金業迅猛發展,許多淘金船在河道内挖沙挖礦,改變了河道的原有地貌,導緻河水水質惡化,破壞生态環境。

産卵場遭破壞而消失。大馬哈魚對産卵場的要求很高,由于水庫的建成和蓄水,一些産卵場被淹沒後消失。

私捕濫獲難以杜絕,漁政管理存在不足。漁政管理執法人員人手不足,船隻等執法裝備配備不到位,以至于難以有效遏制私捕濫獲的違法行為。俄羅斯在下遊過度捕撈,也是中國大馬哈魚資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保護措施

主要保護措施包括:

建立人工孵化放流站,堅持開展大馬哈魚增殖放流:中國早在1956年就曾在烏蘇裡江的饒河設立人工孵化放流站,進行大馬哈魚增殖放流工作。80年代後期又在黑龍江撫遠、東甯縣綏芬河流域、吉林珲春先後建立放流站。三十多年來,撫遠和東甯兩處放流站已經累計放流大馬哈魚苗5600萬尾。

建立國家級大馬哈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為更有效地保護大馬哈魚,中國設立了珲春河大馬哈魚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和綏芬河東甯段灘頭魚大馬哈魚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等5個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在嚴格監管非法捕撈行為的同時,持續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加大漁政執法力度:延長禁漁期,不斷降低捕撈強度,捕撈船的數量也在持續降低,大馬哈魚主産區撫遠市的捕撈船數量由2010年的500艘逐年減少到287艘。

開展栖息地調查工作: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栖息地調查、栖息地現狀評估及增殖放流等工作,同時也在進行大馬哈魚産卵場修複研究。

不斷完善資源養護制度,為保護工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中國黑龍江省先後出台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野生魚類資源保護的意見》《黑龍江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法》《黑龍江省邊境水域漁業捕撈生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細化了保護措施,對大馬哈魚嚴格執行最低采捕标準,嚴格控制捕撈強度。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魚肉:大馬哈魚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于世,曆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是“大馬哈魚之鄉”。大馬哈魚作為一種鲑魚,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屬于世界名貴的經濟魚類。大馬哈魚體内每千克魚肉含有5毫克的天然蝦青素,養殖的大馬哈魚如果不含有蝦青素就是白色的,這種蝦青素就是該魚有強大體力的原因。蝦青素是發現的一種最強的抗氧化劑,因此長期吃鲑魚的愛斯基摩人基本沒有心髒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而且體力超強。鲑魚肉都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腫、消化不良等症。另外魚體可制成罐頭或幹燥鹽腌、煙熏與冷凍,以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

魚子:大馬哈魚不僅肉味鮮美,魚子更為名貴。它的魚子比一般魚子大得多,直徑約7毫米,色澤嫣紅透明,宛如琥珀,營養價值極高,是做魚子醬的上好原料。經鹽漬的魚子,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卵磷脂,對人體的神經細胞的增補、防止脂肪代謝的紊亂均有重要作用,被譽為營養佳品。

生态價值

大馬哈魚是重要的生态環境指示物種,栖息地連系濕地、山溪、江河湖泊與海洋,洄遊通道距離長達數千公裡,與超過一百多個物種構成水陸空生态鍊、食物鍊。因此可以說大馬哈魚在生态系統中發揮着相當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多個生态系統的物質能量循環,是高緯度地區河流生态系統中的基石物種、傘護種、指示物種。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大馬哈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39 千卡

蛋白質

17.2 g

脂肪

7.8 g

膽固醇

68 mg

飽和脂肪酸

2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7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4.3 g

63 mg

36 mg

154 mg

361 mg

13 mg

0.02 mg

0.3 mg

0.03 mg

1.11 mg

29.5 μg

維生素A

45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7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8 mg

煙酸(煙酰胺)

4.4 mg

維生素E

0.78 mg

上一篇:褐色園丁鳥

下一篇:吊蘭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