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雜燴

大雜燴

民間美食
大雜燴字面意義是指一種在民間非常受歡迎的飲食做法,類似于“亂炖”。合肥名廚對傳統的“大雜燴”在制作工藝上加以改進,用水發的魚翅、水發海參、水發鱿魚、油發魚肚和幹貝、熟白雞肉、熟豬肚、熟火腿、淨魚肉、鮮香菇、嫩筍、水腐竹、鴿蛋,加蔥段、姜片、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熟豬肉、雞湯、熟雞油為原料,所做的新式“大雜燴”,鹹鮮可口,醇香不膩。
  • 中文名:大雜燴
  • 外文名:
  • 分類:
  • 口味:鮮香
  • 英文名:hodgepodge
  • 主要食材:香菇,肉片
  • 特點:世稱五侯鲭,以為奇味焉

簡介

大雜燴(dàzáhuì)用多種菜合在一起燴成的菜。也比喻把各種不同的事物胡亂拼湊在一起的混合體(含貶義)。

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肴,中華古今均有制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馔佳肴。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肴,其制作曆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于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緻奇膳,護乃合以為鲭,世稱五侯鲭,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肴,影響較廣。

傳說一

在南宋時,抗金名将嶽飛被奸賊秦桧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隻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桧,隻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傳說二

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彩,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谕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饑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禦膳早已冰冷,禦廚措手不及,隻得将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内,經燴制成熱氣騰騰的菜肴裝盆進獻,由于複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禦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禦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傳說三

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内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裡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肴馔,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制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于配方制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緻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種類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内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很有講究,且事先要做過“前期工作”,如以雞雜、肚片、火腿、面筋、香菇、山筍、海參等墊底,用麻油酥燒,然後裝入陶盆,點以白酒、醬油等佐料,放在炭基上用文火慢燒,直至油清菜熟方原盆上桌,十分講究。合肥名廚對傳統的“大雜燴”在制作工藝上加以改進,用水發的魚翅、水發海參、水發鱿魚、油發魚肚和幹貝、熟白雞肉、熟豬肚、熟火腿、淨魚肉、鮮香菇、嫩筍、水腐竹、鴿蛋,加蔥段、姜片、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熟豬肉、雞湯、熟雞油為原料,所做的新式“大雜燴”,鹹鮮可口,醇香不膩。

什錦大雜燴

什錦大雜燴,楚鄉湖北遐迩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禦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馐,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鳜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将炒鍋置旺火上,放适量熟豬油燒六成熱,先把上漿魚片、蝦仁分别拉油後瀝出。再把發制好的海參、魚肚、蹄筋和雞脯片、香菇、口蘑分别置旺火沸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沖涼。然後,炒鍋酌放熟豬油,下入蔥姜汁、高湯、精鹽、味精燒沸,倒入各種原料燒燴入味後勾芡,淋上雞油而成。

此全家福肴撰,因其選料高檔,制作精細,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濃郁,身價很高,馳名全國,譽滿江城。

素什錦大雜燴

材料:

1-泡開的香菇,切絲,擠水

2-冷凍胡蘿蔔(不用削皮不用切)

3-冷凍四季豆(不用摘,不用切)

4-肉片(懶人可以用火腿片,好切,或者買火腿丁,切都不用切)

5-澱粉水(栗粉水更好)

步驟:

如果使用火腿,看3,5,6步

1-肉片放入少量醬油和料酒,一兩肉放五分之一湯勺芡粉,攪拌均勻

2-放适量油,将肉片炒熟

3-洗淨鍋,放适量油,燒熱,将所有素菜材料放進去炒熟,如果用火腿,也在這個時候一起放進去,加适量鹽

4-放入肉片,翻炒一下

5-慢慢加入栗粉水,同時攪拌均勻,如果太稠了加些水。

6-大火燒一分鐘,不停翻炒,出鍋

四川大雜燴

全國聞名的四川大雜燴,它的用料有:雞胗、蝦肉、蘇肉、熟豬心、熟豬肚、冬筍、胡蘿蔔、馬鈴薯、水發香菇、扁豆、熟雞肉、火腿、水發海參,還有清湯。所用的調料有:料酒、醬油、鹽、白糖、胡椒粉、澱粉、蔥、姜、味精。

制作的時候海參切抹刀片,雞胗刻菊花花刀,其它的原料均切成條形。先把海參、冬筍、香菇用水焯透,然後濾去水分。扁豆溫油下鍋炸熟,然後撈出。放入薯條炸成淺黃色撈出。炒鍋内留底油,放蔥、姜炒香,加料酒、醬油、鮮湯,然後放入除扁豆、雞胗、蝦肉以外的其它用料,加精鹽、味精、糖、胡椒粉,用小火燒透入味。放入扁豆,燒煮片刻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明油,裝在盤中。雞胗、蝦肉用六成熱油劃散,用青紅辣椒配色,燒滑後倒入漏勺。鍋内放湯,加精鹽、味精、少許胡椒粉調味,用水澱粉勾芡後,放入雞胗、蝦肉等翻勻,淋明油,出鍋,裝在大雜燴的表面上。

真味大雜燴

主料,鹌鹑蛋10克、雞蛋糕50克、熟豬肚80克、雞腿菇50克、火腿30克、水瓜50克、鮮鱿魚50克、生姜10克。調料:花生油8克、鹽6克、味精2克、白糖1克、紹酒3克、胡椒粉少許,熟雞油1克。

制法:

1、鹌鹑蛋煮熟去殼,雞蛋糕、熟豬肚、雞腿菇、火腿、鮮鱿魚切片,水瓜、生姜去皮切片。

2、鍋内燒水,待水開時,投入雞腿菇、豬肚、鮮鱿魚、紹酒,用中火煮片刻,撈起洗淨。

3、另燒鍋下油,放入姜片,注入上湯,加入鹌鹑蛋、雞蛋糕、熟豬肚、雞腿菇、火腿、鮮鱿魚、水瓜,調入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燴透,淋入熟雞油,出鍋即可。

烹饪要點:

水瓜切好馬上要用清水泡上,以免變黑,味道要清鮮。

這道菜裡的食材雖不名貴,但是要湊齊三菇三耳等等,卻是頗費心思的;正宗的做法裡烹饪步驟也相當繁複,所以也有說這道菜是佛門最奢華的一道素齋。

原料

香菇,猴頭菇,松茸,木耳,雲耳,烤夫,豆腐幹,蘆筍,胡蘿蔔,百果,玉米筍,腐竹

配料

食用油,老抽,糖,鹽,麻油,水澱粉

做法

1.各式幹貨泡軟,擠幹水分備用;

2.烤夫在滾水裡煮2分鐘,擠幹水分;在鍋中放食用油燒熱,将烤夫煎至金黃色盛出備用;

3.鍋中放熱水煮開,胡蘿蔔,百果,蘆筍等新鮮蔬菜分别焯熟備用;

4.鍋中放食用油燒熱,下豆腐幹,香菇,猴頭菇,松茸,木耳,腐竹,烤夫,玉米筍煸炒;

5.下老抽,白糖,鹽,少量水,焖煮5分鐘左右;

6.水澱粉勾芡後,下少許麻油拌勻,最後加入所有蔬菜翻炒均勻即可。

特點

五顔六色,鮮香味濃,既好看又好吃。

上一篇:蒸肉粉

下一篇:紫盆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