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蟲

大豆食心蟲

昆蟲綱鱗翅目小卷蛾科的害蟲
大豆食心蟲(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1898)是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的一種害蟲。俗稱大豆蛀莢蟲、小紅蟲。大豆害蟲。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和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東北3省、河北、山東受害較重。日本、朝鮮及蘇聯遠東沿海邊區也有分布。以幼蟲蛀食豆莢,幼蟲蛀入前均作一白絲網罩住幼蟲,一般從豆莢合縫處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溝道或殘破狀。[1]
    中文名:大豆食心蟲 拉丁學名: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 别名:大豆蛀莢蟲、小紅蟲、大豆害蟲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 目:鱗翅目 亞目: 科:小卷蛾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和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成蟲

體長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黃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緣有10條左右黑紫色短斜紋,外緣内側中央銀灰色,有3個縱列紫斑點。雄蛾前翅色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較鈍。雌蛾前翅色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較尖。

扁橢圓形,長約0.5毫米,橘黃色。

幼蟲

體長8~10毫米,初孵時乳黃色,老熟時變為橙紅色。

長約6毫米,紅褐色。腹末有8~10根鋸齒狀尾刺。

生活習性

大豆食心蟲一年僅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豆田、曬場及附近土内做繭越冬。成蟲出土後由越冬場所逐漸飛往豆田,成蟲飛翔力不強。上午多潛伏在豆葉背面或莢稈上,受驚時才作短促飛翔。早期出現的成蟲以雄蟲為多,後期則多為雌蟲,盛期性比大緻為1:1。成蟲有趨光性,黑光燈下可大量誘到成蟲。成蟲産卵時間多在黃昏。成蟲産卵對豆莢部位、大小、品種特性等有明顯的選擇性。絕大多數的卵産在豆莢上,少數卵産于葉柄、側枝及主莖上。以3~5厘米的豆莢上産卵最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産卵;幼嫩綠莢上産卵較多,老黃莢上較少。一般豆莢上産卵1~3粒不等。

初孵幼蟲行動敏捷,在豆莢上爬行時間一般不超過8小時,個别可達24小時以上。入莢的幼蟲可咬食約兩個豆粒,并在莢内為害直達末齡,正值大豆成熟時,幼蟲逐漸脫莢入土作繭越冬。

大豆食心蟲喜中溫高濕,高溫幹燥和低溫多雨,均不利于成蟲産卵。冬季低溫會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對濕度為10%~30%時,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低于10%時有不良影響,低于5%則不能羽化。

大豆食心蟲喜歡在多毛的品種上産卵,結莢時間長的品種受害重,大豆莢皮的木質化隔離層厚的品種對大豆食心蟲幼蟲鑽蛀不利。

分布範圍

國内分布:北京(卧佛寺、香山)、黑龍江(哈爾濱、岱嶺)、吉林(長白山)、河南(雞公山)、江西(廬山)、浙江(杭州)。

國外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

為害特征

食性較單一,主要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參。以幼蟲蛀入豆莢咬食豆粒。每年發生1代,在中國北部發生偏早,南部偏晚,以幼蟲在地下結繭越冬。

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動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為蛹盛期,蛹期對環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豆田成蟲出現期為7月末到9月初。成蟲于下午3時後在豆田活動,有成團飛翔現象。雌蛾喜産卵在有毛豆莢上,散産。幼蟲孵化後多從豆莢邊緣合縫處蛀入。

8月下旬為入莢盛期。9月中、下旬脫莢入土越冬。冬季低溫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蟲及其産卵适溫為20~25℃,相對濕度為90%。在适溫條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較多,土壤濕度較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蟲出土。土壤含水量低于5%時成蟲不能羽化。

發生規律

河南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冬。翌年7月下旬開始破繭化蛹,7月底至8月初化蛹盛期,8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8月下旬為産卵盛期,8月底至9月初進入孵化盛期,幼蟲在豆莢内為害20~30d老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陸續脫莢入土越冬。成蟲産卵于大豆嫩莢上,每莢1粒。

幼蟲孵化後多從豆莢邊緣合縫附近蛀入,先吐絲結成細長形薄白絲網,在其中咬食莢皮穿孔進入莢内為害。大豆收割前後,老熟幼蟲在豆莢邊緣穿孔脫莢,入土越冬。雨量多、土壤濕度大,有利于化蛹、成蟲羽化和幼蟲脫莢入土。少雨幹旱對其發生不利。大豆連作受害重,輪作發生輕。低窪地比平地、崗地發生重,旱年尤為明顯。

上一篇:大約克豬

下一篇:三葉鬼針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