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鬼針草

三葉鬼針草

菊科鬼針草屬植物
三葉鬼針草别名:鬼钗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虱母、粘身草、鹹豐草、脫力草。為菊科植物三葉鬼針草BidenspilosaL.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曬幹或鮮用。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洩瀉;痢疾;黃疸;腸癰;疔瘡腫毒;蛇早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
    中文名:三葉鬼針草 拉丁學名: 别名:鬼針草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菊科 亞科: 族:向日葵族 亞族: 屬:鬼針草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鬼針草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基本資料

拼音名:SānYèGuǐZhēnCǎo

生境分布:生于路邊、荒野。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

化學成份:含蒽醌甙。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瀉。用于腸炎腹瀉、闌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蟲咬傷。

備注:同屬植物鬼針草B.bipinnataL的全草亦藥用。

摘錄:《*辭典》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莖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無毛。中下部葉對生,葉片3~7深化裂至羽狀複葉,很少下部為單葉,小葉片質薄,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有鋸齒或分裂,下部葉有長葉柄,向上逐漸變短;上部葉互生,3裂或不裂,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開花時直徑約為8mm,有長梗;總苞片7~8,匙形,邊緣有細軟毛;外層托片狹長圓形,内層托片狹披針形;舌狀花白色或黃色,4~7朵或有時無,部分不育;管狀花黃褐色,長約4.5mm,5裂。瘦果線形,成熟後黑褐色,長7~15mm,有硬毛;冠毛芒刺狀,3~4枚,長1.5~2.5mm。花果期9~11月。

化學成份

全草含金絲桃甙(hyperoside),異奧卡甯-7-O-葡萄糖甙(isookanin-7-O-βDglucopyranoside),奧卡甯(okanin),海生菊甙(maritimetin),水楊酸(salicylic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沒食子酸(gallicacid)和脂肪酸類化合物。又含微量聚乙炔類化合物(polyacetylene)ⅩⅠⅤ及多種強極性炔類化合物。另報道全草含總黃酮4.035%,其中葉含6.26%,種子0.84%,莖0.74%,根0.67%;全草還含天冬氨酸(aspat-ticacid)1.86%,蘇氨酸(threonine)0.82%,絲氨酸(setine)0.72%,谷氨酸(glucamicacid)2.20%,甘氨酸(glucine)0.96%,丙氨酸(alanine)1.02%,缬按酸(valine)1.10%,蛋氨酸(methio-nine)0.28%,酪氨酸(lysine)0.64%,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0.97%,賴氨酸(lysine)0.95%,粗氨酸(arginine)0.99%,脯氨酸(proline)1.43%等多種氨基酸以及香豆粗,生物堿,蒽醌甙,糖,胡蘿蔔素,多元酚類和維生素等。根含微量聚乙炔類化合物(polyacetylene)Ⅰ、Ⅱ、Ⅲ、Ⅳ,莖葉含揮發油,鞣質,苦味質,膽堿等,果實含油27.3%。

藥理作用

将等量三葉鬼針草與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劑或酒精浸劑,予大鼠口服,劑量為10g(生藥)/kg/天,共五天,對甲醛性及蛋清性關節炎均有明顯的消炎作用。豨莶草與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劑同量口服,同樣有效,說明三葉鬼針草可代替豨莶草作消炎藥應用。單味三葉鬼針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無明顯作用;說明它們之間有相互加強的作用。作好制劑後臨時合并應用,同樣有效,說明它們混合後作用增強,并非生成新的成分。從複方中分離出的總生物堿及類甾醇雖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膽堿,非消炎成分,卻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淚等。三葉鬼針草的乙醇浸液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抑菌作用,花、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上一篇:大豆食心蟲

下一篇:花花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