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頌

夜莺頌

英國詩人約翰·濟慈所著詩歌
《夜莺頌》是英國詩人約翰·濟慈的詩作。全詩共八節。開始寫詩人自己聽莺歌而置身瑰麗的幻想境界。繼而寫縱飲美酒,詩興大發,憑詩意遐想,随夜莺飄然而去,深夜醉卧花叢,縷縷芳香襲面而來,詩人陶然自樂,心曠神怡,願就此離别人世。人都有一死,而夜莺的歌卻永世不滅。想到此,夢幻結束,重返現實。在濟慈看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是庸俗、虛僞和污濁肮髒的,而永恒的大自然則绮麗秀美、清新可愛。因而對醜的鞭撻和對美的追求構成了他抒情詩的基調。評論家認為詩人以夜莺的歌聲象征大自然中永恒的歡樂,并與現實世界中人生短暫、好景不長相對照。詩人把主觀感情滲透在具體的畫面中,以情寫景,以景傳情,意境獨特新奇,不落俗套。通篇由奇妙的想象引領,寫來自然、流暢。另外此詩也是浪漫主義抒情詩歌中的力作。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作品名稱:夜莺頌 外文名稱:Ode to a Nightingale 創作年代:19世紀 文學體裁:詩歌 作者:濟慈 國家:英國

作品簡介

《夜莺頌》精選了濟慈諸多名作中優美的不朽的詩篇。出身平民的濟慈在其短短五年的文學創作生涯當中,留下了驚人的偉世名作,堪稱世界文學界的瑰定。同樣身為著名詩人的友人雪萊寫過一段類似的文字:詩人是一隻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來慰藉自己的寂寞。仿佛濟慈便是《夜莺頌》中夜莺的化身,散播優美的歌聲與恒久不變的美,便是濟慈身為詩人的使命。

創作背景

1818年年底,23歲的濟慈結識了他的鄰居芬妮·布朗妮小姐。他們戀愛的最初半年,濟慈生活在幸福之中。他像一個健康人那樣,常常同芬妮遠遠地散着步,度過愉快的時光。這半年也成了詩人創作最旺盛的時期。這首《夜莺頌》是翌年春天的一個早晨,詩人坐在布朗妮家中花園的梅樹下,聽到夜莺的啼聲後,不禁心曠神怡,詩興勃發,不到三個小時,一氣呵成。

濟慈患有肺病,這給他的愛情生活籠罩上一層憂郁的陰影。他曾寫道:“在我的散步中,我有兩件極喜歡思索的事,你(指芬妮)的可愛與我的死的時間。”因此,他的詩中常常流露出哀傷、悲涼的情緒。

作者簡介

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英國詩人。出身貧苦。曾學醫,做過醫生助手。具有資産階級民主思想,厭惡資産階級社會;向往古希臘文化,幻想在“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尋找安慰。在一部分作品中也涉及社會政治問題,如十四行詩《緻考蘇斯科》、《寫于李·亨特出獄之日》等。其詩優美,如《夜莺頌》、《秋頌》和《希臘古甕頌》等。還運用希臘神話題材寫有長詩《恩底彌翁》和《赫披裡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