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學

埃及學

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學科
埃及學(英語:Egyptology;阿拉伯語:علم المصريات‎‎),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語言、文字、曆史及文化藝術的學科。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古文字學、曆史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史、宗教史、美術史及紙草學等專科研究,也涉及建築史、技術史、醫學史等。西方世界自古希臘羅馬時期以來便對埃及文明抱有濃厚興趣,文藝複興後學術探讨、考察和資料搜集日漸增多,終于發展成埃及學這門近代人文科學的學科。其形成以1822年法國學者商博良釋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為标志。20世紀中期,對古埃及文明的關注逐漸擴展到全球,中國學者的埃及學研究也得到起步和發展。古埃及文明的年代範圍從公元前3500年左右起,到前332年埃及受希臘統治時止。但在此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及在此之後的希臘羅馬統治時期因與埃及文明的萌生、後續有關,一般亦列入埃及學的研究範圍。
    中文名: 外文名:Egyptology 别名: 名稱:埃及學 建立時間:1822年 研究對象:古埃及語言、文字、曆史及藝術 分支學科:考古學、語言學、曆史學等 創始人:商博良

埃及學的成長與發展

從19世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學走過了從早期的野蠻發掘到有計劃的科學勘察、搶救與保護文物的曆程。經過幾代埃及學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學作為一門世界性的學科已經完全确立起來,埃及學的研究成果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财富。

百年埃及學研究綜述

埃及學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曆史,但埃及學真正走向科學化,成為一門世界文明研究的重要内容卻是在20世紀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完成的。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裡,埃及的考古完成了從追逐财寶到建立起一整套科學挖掘整理體系的轉變。

埃及學與中國

埃及學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已有近兩個世紀的曆史,并且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中國與埃及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面對21世紀的新形勢,複興與發展東方文化,包括埃及學在内,是我國學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的埃及學研究

我國的埃及學研究在老一輩史學家的指導下,在廣大中青年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華民族要走向世界,需要認識和了解世界各國的曆史與現狀,需要借鑒和吸收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古埃及文明在内,因而有必要把我國的埃及學研究深入下去。

研究對象

埃及學是世界考古和世界曆史研究中的重要學科。以現代科學方法和電子儀器進一步探索金字塔等埃及古迹,是埃及學發展的新方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呢它的重要性:首先,作為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古埃及文化令人歎為觀止的成就和它的無數奧秘始終極引後人孜孜不倦窮原竟季;其次,有雄及文化對現代西方文化的形成和西亞、非洲文化的發展産生過重大影響。從總體高度把握人類文明史,探讨國家的起源、文字的起源、宗教的早期形态、科學與藝術的初期階段等重大理論何題,不能沒有埃及學。

古埃及人曾将自己國家的曆史按王朝劃分,總計31個王朝,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前332年),埃及法老王朝終止。19世紀西方史學界又進一步把這些王朝按統一、分裂的大勢分為早期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7個階段,加上早期王朝之前還有一段奴隸制小國萌生發展的前王朝時期,總共8個階段,概括了古埃及文明發生、發展、繁榮以至衰亡的曆史。

上一篇:北安市第一中學

下一篇:中順汽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