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

漢語漢字
垣(拼音:yuán)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漢字。[1]此字始見于戰國金文。垣本義為牆,古時的城池或官署都會有院牆,故引申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稱。墻用于劃分一定的範圍,因此“垣”在傳統的天文學術語中,又指所劃定的星座範圍,專稱中宮的太微、紫微、天市為三垣。[2]
  • 中文名:垣
  • 拼音:yuán
  • 部首:土
  • 字碼:CJK 統一漢字 U 57A3
  • 五筆:FGJG
  • 倉颉:GMAM
  • 鄭碼:BBK
  • 筆順:121125111
  • 字級:二級(編号:4096)
  • 平水韻:上平聲·十三元
  • 筆畫:9
  • 四角号碼:41116
  • 字形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字
  • 注音:ㄩㄢˊ
  • 異體字:?、?、?

文字源流

“垣”通常被認為是形聲字。圖1是《說文解字》籀文,左部是古文字“亘(xuān)”,其古字形像回旋的水,在此作聲旁表音。圖3是戰國金文,形旁“土”,“土”“    

垣就是牆的意思,或者更具體一點說是矮牆的意思。《說文·土部》:“垣,牆也。”段玉裁注:“此雲垣者,牆也,渾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段玉裁的意思就是說,籠統說來,垣就是牆的意思,但是細分之,二者還是有區别的:垣突出大,而牆突出高。古時的城池或官署都會有院牆,故引申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稱。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将星空劃分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并稱“三垣”,是中國古代天文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人之所以把這些星群稱作“垣”,是因為古人是把天空也像人間一樣看做是一個社會。人間的統治者皇帝住在皇宮裡面,皇宮周圍有一圈厚厚的城牆保護着,天上的統治者天帝住在天宮裡面,天宮周圍自然也要有城牆保護。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文言〉矮牆,也泛指牆

wall

《詩經·衛風·氓》:“乘彼垝垣,以望複關。”

《尚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阿潮把身子伏到井垣下,一聲也不響。”

城垣;頹垣;垣堵;殘垣斷壁

〈文言〉城市。

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西人傳言,有寇在垣。”

省垣

〈文言〉官署的代稱。

唐·杜甫《春宿左省》詩:“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鳥過。”

元·王逢《寄桃浦諸故知即事》詩:“有章擲還太尉閣,有版不受丞相垣。”

古代的一種糧倉。

《荀子·富國》:“垣窌倉廪者,财之末也。"

中國傳統的天文學術語。星空區域名。古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

姓氏用字,參看“垣姓”。

動詞

〈文言〉築墻圍繞;衛護。

唐·韓愈《許國公神道碑銘》:“至是公私充塞,至于露積不垣。”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三下】【土部】雨元切(yuán)

牆也。從土亘聲。  

說文解字注

牆也。此雲“垣者,牆也”,渾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蔽者,牆又為垣之蔽也。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

從土,亘聲。雨元切,十四部。  

廣韻

雨元切,平元匣 ‖ 亘聲元1部(yuán)

垣,垣墉也。又姓,漢西河太守洛陽垣恭也。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部】垣·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6

古文:

(yuán)《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并音袁。

卑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為援衛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産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将,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诰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為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志》: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一統志》:垣即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又東垣,秦縣。《史記·高帝紀》:代相陳豨反,帝親征,豨将以東垣降,因改曰真定。

又玉名。《骈雅》:嬰垣,美玉。《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又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huán)又《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葉音鴛。《正字通》:垣改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yán)又葉夷然切,音延。劉桢《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ăn

王力系統

ɣ

ǐwan

董同龢系統

ɣ

juăn

周法高系統

ɣ

jwan

李方桂系統

gw

jan

西漢

東漢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wən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jwən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jwən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j

i̯wɐn

拟音/王力系統

ɣ

ǐwɐn

拟音/董同龢系統

ɣ

juɐn

拟音/周法高系統

j

iuɑn

拟音/李方桂系統

j

wɐn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雨元切

ɣjuɐ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匣/雲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于元切

ɣiuɐn

平聲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禮部韻略

平聲

于元切

增韻

平聲

于元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iuɛn

中州音韻

平聲

桓歡

吳官切

平聲

先天

于涓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次濁

于權切

oye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七官管貫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