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元初詞人元好問詩作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是元初詞人元好問詩作,本篇前半繪寫夏日園亭的自然景色,首先也是強調“涼多”。這是從池塘水閣遍布的一片“綠葉陰濃”來呈現的,屏絕了驕陽和暑氣,構築了理想的适于憩息的清涼世界。曲的下片轉入抒寫感慨的内容,一是人生苦短,二是窮通有命,于是得出了及時行樂的結論。這種感想本屬于老生常談,但我們并不覺陳腐可厭,正是因為它得自即景抒情,而前時的寫景已作了成功的鋪墊。[1]全曲抒寫其時其人的典型心曲,發人深思。
  • 作品名稱: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 作者:元好問
  • 創作年代:金末元初
  • 作品出處:《中州集》
  •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 作品别名:雙調·小聖樂·綠葉陰濃
  • 宮調名:雙調
  • 曲牌名:驟雨打新荷(小聖樂)

作品原文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元好問 〔金朝〕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莺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注釋譯文

譯文

滿布池塘的亭水閣中,繁茂的綠葉,灑下片片濃陰,最是涼快。剛剛開始綻放的石榴花,聚成一團,火紅似火。雛燕幼莺叽叽地說着話,高高的柳枝上蟬鳴與之相和。驟雨突然來到,雨滴像亂撒的珍珠,将池塘中的片片新荷都打了個遍。

人生能有多長時間,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剛剛做了一場夢一樣。失意得意命運的好壞由前生而定,何必苦苦操勞。邀請朋友一起玩賞,淺酌幾杯小酒,低聲唱幾首歌,任憑那日月輪轉,來往如梭。

注釋

海榴:即石榴。

撒:撒落。

幾:幾許,此處指多長時間。

窮通前定:意為失意得意命運的好壞由前生而定。

命友:邀請朋友。

芳尊:美酒。尊,即樽,酒杯。

創作背景

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時,所以曲子在下半阙抒發了作者深深的苦悶。

作品鑒賞

上片寫盛夏納涼,流連光景的賞心樂事,主寫景。看作者鋪叙的層次,可說是漸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筆着色,鋪寫出池塘水閣的一片綠蔭,并以“偏趁涼多”四字,輕輕點出夏令。然後,在此萬綠叢中,點染上朵朵鮮紅如羅的石榴花,令讀者頓覺其景照眼欲明,進而,寫鳥語蟬鳴。而這鳥兒,專指“乳燕雛莺”,是在春天誕生、此時剛剛孵出的新雛,其聲稚嫩嬌軟而可喜。那蟬兒也是剛出蟲蛻,踞高柳而長鳴,“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在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中,池塘水閣平添生趣。到此,作者妙筆生花,在熱烈、喧鬧的氣氛中特别叙寫了一場驟雨。這雨決非煞風景,它是過路的陣雨,既給盛夏帶來涼意,又替畫面作了潤色。驟雨持續時間不長,卻剛好“打遍新荷”,引人聯想到“瓊珠亂撒”的景照,真是“人在畫圖中”。此乃曲中一段絕妙好辭,無怪“一時傳播”(《雨村曲話》卷上)。

下曲即景抒懷,宣揚淺斟低唱,及時行樂的思想。主調既是低沉的,又是曠達的。在用筆上,作者一洗上片的丹青色彩,換作白描抒寫。“良辰美景”句總括前文,言如此好景,應盡情欣賞,不使虛過。“窮通前定”(命運的好壞乃前世注定)是一種宿命論的說法,作者這樣說,旨在“何苦用張羅”,即反對費盡心機的鑽營。這種曠達的外表,仍掩飾不住作者内心的苦悶,“命友邀賓玩賞”二句,謂人生樂趣在流連光景、杯酒,這是從六朝以來,封建士大夫在無所作用之際典型的人生态度。因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會使他們感到心驚,而沉浸在“酩酊”大醉中,庶幾可以忘懷一時,取得片刻的麻醉。

應該指出,下曲表現的思想,即使在封建時代,也是并不高明的。然而在對于自然美的發現和再造上,作者卻是做得相當出色和成功。數百年來讀者津津樂道的,不是曲中論道之語,而是那“驟雨打新荷”的生機盎然的夏令境界,以及其中流露的濃厚的生活情趣。

此曲寫法與詞相近,這是因為在宋元之交,詞、曲均稱樂府,都是被諸管弦,傳于歌筵的,所以早期的詞曲分疆并不甚嚴。《蓮子居詞話》認為此曲作詞調,就是這個緣故。具有詞味,也可算是此曲的一個特點。

作者簡介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曆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