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長城

地下長城

地下軍事工程
地下長城是對地下工事的一種稱呼。地下長城一般是為了抵禦外國侵略而開鑿而成。早年用于軍事,現今主要是用于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地下長城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曹操運兵道,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達城外。整個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布局奧妙,變化多樣;立體分布,結構複雜;規模宏偉,工程浩大;長達四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曆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
    中文名:地下長城 外文名: 地理位置: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 地位:迄今發現曆史最早、規模最大戰道 類别:古軍事建築

地理環境

該長城位于張家口橋西區,張家口市境内存有戰國、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等朝代的長城1476公裡,是全國保存長城較多的省轄市,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更為珍貴的是,在張家口市區北端還有一條與明代長城同樣走向的長城,成為塞外山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簡介

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的建築,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地下長城”。2001年7月17日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史

曹操地下運兵道,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達城外。整個地道縱橫交錯,布局奧妙,立體分布,結構複雜,工程浩大。運兵道長達四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曆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198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書載: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術取得戰争勝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當年在家鄉修築的地下軍事防禦戰道,他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内,反複多次,迷惑敵人,出奇制勝。

結構

現存古地道,有土木結構、磚土結構、磚結構三種類型,有單行道、轉彎道、平行雙道、上下兩層道四種形式。地道距地面一般有二至四米,最深七米,道内高度1.8米左右,道寬0.7米,涎内轉彎處為“T”字形。并行雙道之兩道相距2-3.5米,中間砌有方形傳話孔,幽深蜿延、曲折不定,高有貓兒洞、掩體、障礙券、障礙牆、絆腿闆、陷阱等軍事設施,還有通氣孔、傳話孔、燈龛等附屬設施。

道内出土有彈丸、戰刀、戰燈、銅鏡、陶器、瓷器、硯台等漢、唐、宋各代的文物,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軍事戰術以曹操軍事思想有重要意義。

各地景點

河北地下長城

張家口市境内存有戰國、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等朝代的長城1476公裡,是全國保存長城最多的省轄市,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更為珍貴的是,在張家口市區北端還有一條與明代長城同樣走向的地下長城,成為塞外山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地下長城是指張家口市區北端東起大境門,西至萬全縣境,全長10餘公裡,與西太平山上明代長城同一走向的人防工程。這項工程是在上世紀70年代在“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形勢下修建的。它與地上長城一樣,也是一種軍事防禦工程。人防工程是國防工程的一部分,依托人防工程開展國防旅遊,是一條新穎的思路,不僅為張家口市的旅遊業增加了新的亮點,也有利于對人防工程的維護。

地下長城為山體坑道工程,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工程主要有:

大境門影院。位于明德北街的牌坊西側的山根地下,距街面近30米,總面積為1968.8平方米,主體工程長82米,寬14米,工程部分采用了噴漿做法進行了加固,其他均為毛洞。屬三級人防工程。西北可通往西太平山北側大境門外12号口,南可至市第一指揮所,西可至翠屏庵。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元寶山糧庫。位于大境門外元寶山刺兒溝,建築面積為5150平方米,出入口有3個,屬于戰時糧油儲備庫,可存糧750萬公斤,工程内設有柴油發電機組與通風設備。工程等級為三級。被省人防列為華北之最。已具備開發利用條件。

西太平山疏散幹道工程。貫穿西太平山主山脈,東至朝陽洞,西至翠屏庵,全長10814米,建築面積30659平方米,使用面積22840平方米,共有12個出入口,坑道寬2米,高2.5米,全部采用磚混結構被覆。工程等級為三級。尤其是翠屏庵7号口至8号口,工程内部大部分采用了噴漿做法,充分體現了山洞的原有本色,搞特色旅遊觀光最為理想。

市政府有關部門對開發、利用大境門地下人防工程十分重視,作出了規劃,并認真落實。将在水母宮桃花映翠石處修建石條路,直達地下長城洞口。地下長城入口處修建長城樣門洞。洞口大孤石上镌刻地下長城簡介。洞口上方懸崖上镌刻“地下長城”4個大字。地下長城分為遊覽區、休閑區、探險區。

京西第一地下長城從1999年開始接待遊客,受到群衆的青睐,到目前已有上萬人遊覽了地下長城,還吸引了部分國際友人遊覽。大家遊覽參觀後都稱贊地下長城的雄偉壯觀,對張家口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表示深深的敬佩。

邊關地下長城

碩龍“邊關地下長城”,原為地下防炮工事,後改名為“邊關地下長城”,位于著名的景點德天瀑布東面約12公裡的大新縣碩龍鎮碩龍街上。“邊關地下長城”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後期,全部用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深藏于碩龍街周圍數米深的地下。工程設計科學、布局合理,地道縱橫交錯,并與四周的山峰、泥嶺界河,民房貫通,具有防空、防炮、躲避戰亂的功能。整個工程動用了數千民工,挖地道,鑿山洞,日夜奮戰,曆時數年才得以竣工。

走進碩龍街後山左邊山腳的地下長城入口處,地道呈拱形,高約2米,寬約1.5米,地道壁部堅固、光滑、幹燥。往裡走約20米,見一石階,拾級而上,登到山的最高處,是地道的瞭望台,此處視野極為開闊,由此遠眺,歸春河對面異國進入碩龍街的條條大小道路都盡收眼底,碩龍街四周的各個角落也都在視線範圍内,倘若有入侵之敵,将完全暴露無遺,隻管他有來無回。

沿着彎彎曲曲的地道繼續向前走,就可以看見一個個相隔不遠就通向地面的地道哨兵崗,星星點點,錯落有緻,非常隐蔽。在裡邊可以清晰的觀察外面的情況,從外面卻很難發現這些入口。再往前走是一間間“曆代戍邊禦敵圖片展覽室”。沿此前行,是武器彈藥庫、軍用物資供應室、戰時地下醫院等設施,還有一間比較寬敞的戰時居民室,是專為當地居民躲避戰亂的安全場所。更為巧妙的是,有的地道居民室與地面的房間相連,戰時進地道,戰後上房屋,靈活機動,安全快捷,地道的出口四通八達,有的在山腳嶺地,有的在街頭巷尾,十分隐秘。

廣西地下長城

平崗嶺地下長城始建于1889年,是清末廣西邊防提督蘇元春督辦廣西邊防軍務時所修建的軍事防禦體系,它依據中越界河-平而河的地形環境,在平崗嶺上建造了南北兩個炮台,分别安有德國克虜伯大炮各一門,小炮數門。北台大炮已在民國9年(1921年)被廣西軍閥陸榮廷移至南甯的“鎮甯炮台”(現在人民公園内)。南北炮台之間由宏偉的地下通道相連接,且直通中越界河邊,全長1000多米,故稱為“地下長城”。平崗嶺炮台在抗法戰争、解放戰争、援越抗美中都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50年2月,人民解放軍45軍134師在平崗嶺和平而關一帶阻擊國民黨殘餘部隊,經過2晝夜激戰,全殲白崇禧桂西殘部和國民黨100軍、19師、197師共6715人,這是解放戰争中廣西南疆的最後一次戰役,此役史稱平而關戰役。

揭密

于京津之間的河北省永清縣,北宋年間為宋遼邊境,曾是宋遼兩國連年征戰的古戰場。在民間廣為傳誦的楊家将曾在此作戰,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縣内宋時所建的55個村莊中,有老君堂、鞑子營、韓台……共36個村莊的村名與宋遼戰争有關。

據記載,北宋與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女真族建立的金國曾連年征戰,前後達200年之久。當時,華北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據,“弱宋”與“強遼”如何能對峙200年?随着沉睡地下千年之久的古戰道揭去神秘面紗,人們才漸漸明白:那時,“地道戰”在軍事上就已被廣泛應用。永清境内縱橫交錯300平方公裡的古戰道,被曆史和軍事學家們稱為“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古戰道如何重見天日

河北省永清縣,位于京津保三角之間,縣城距北京市區60公裡,距天津市區60公裡。該縣始建于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為益昌縣,後曆經變更,于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永清。

從永清縣城往北走5公裡,就是1000多年前北宋與遼國兩軍對峙的古戰場。“利镞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如今,我們隻能通過文字記載想象當年古戰場上兩軍搏殺的慘烈場面。而作為當時的軍事工程,曾在兩軍對壘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古戰道,則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而不為人知。

1948年夏,永清大水。位于縣城西南12公裡處的瓦屋辛莊村,成了水鄉澤國。村民們在驚惶失措疲于奔命之際,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接着村内洪水全朝西北方向流去,瞬間積水皆無。膽大的村民們來到村子西北角一看,隻見偌大一個洞口。“地洞,地洞,水流進了地洞!”這時,人們才明白巨響之後積水消失的原因。

1951年,位于縣城正南方向2.5公裡處的南關,一家住戶室内突然塌陷。驚訝的戶主不敢聲張,遂用木闆蓋住洞口,終日燒香拜佛禱告,祈求神靈保佑。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南關發現地道的消息還是不胫而走。“反右鬥争”開始後,有人以為地洞内有“階級敵人”。在縣領導的要求下,當時的縣政府工作人員,後來曾任縣統計局局長的李景泰,帶着槍、匕首、粉筆、蠟燭,從洞口鑽了進去……

“下去以後,我們發現了地道。面積約有150平方米左右,而且洞的四壁有十幾道小門,每個門連着一個地道,曲曲折折。洞内有小屋,屋内有炕,炕上有燈台,有的還有未燃盡的蠟燭。”今年已經74歲的李景泰老人,這樣回憶當年在洞中看到的情景。後來,曾有數百人懷着好奇的心情,鑽進過這個地道。

1988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永清縣組織力量成立了古戰道開發小組。經過多方考察考證,發現古戰道在永清縣分布極廣,覆蓋面積約為300平方公裡。

古戰道是何時何人所建

古戰道,顧名思義,就是古代的軍事工程。在考察中專家發現,永清的古戰道不僅規模宏大,分布點廣,而且洞體結構複雜,布局嚴密。設施上,既有翻眼、掩體、閘門等軍用設施,又有氣孔、置燈台、土炕等生活設施。建造所用的巨型青磚,規格均為30×16×8(厘米)。這種素面磚硬度大、土質細,制造時采用高溫燒制。顯然,這在當時是一個整體工程。

那麼,規模宏大的古戰道是何時何人所建呢?工程如此浩大,為何“名不見經傳”?專家說,斷定古戰道所屬年代的直接證據,就是古戰道的建築材料——青磚!經考察,永清縣境内出土的素面青磚,與雄縣祁崗宋代地道磚屬同一規格。由此可以斷定,古戰道當為宋代所建。鑒于古戰道工程量浩大,分布面廣,用磚數量相當可觀。因此,專家們斷定,這在當時一定是由權威的主管部門直接策劃的國家級工程。确定了古戰道為宋代所建,并不能使古戰道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宋朝建國三百餘年(公元960—1279年),古戰道到底是建于初期,建于中期,抑或晚期?在曆史上,宋朝被稱為“弱宋”。其外患,前期有契丹族建立的遼帝國和黨項族建立的西夏王國,後期有女真族建立的金帝國和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國。古戰道到底是宋朝與哪個國家交戰時修建的軍事工程呢?

專家們從永清的沿革入手,為世人層層揭去古戰道神秘面紗。據永清縣志記載,宋時永清的北境已屬遼國。專家們從古戰道所處的特定位置及古戰道産生的可能與必要等諸方面,引證有關文獻資料,經過反複的研究考證,最後認定古戰道建于公元1000年前後的宋遼時期。這一曆史時期的格局,是宋遼對峙。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确定的作戰方針是先南後北,在統一南北之前,對遼國暫不主動出擊,而遼國此時也無力南進。這樣,雙方想争又暫時未争,必然導緻在防禦上下功夫,古戰道正是這一曆史時期戰争防禦的産物。

至于這一浩瀚的工程為何不見史書記載,專家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該工程純屬國家機密;二是官修的史書有意回避,與史臣們為宋廷屈辱投降的對外政策回護有關。

盡管“正史所未載”,專家們還是掌握了關于古戰道的一些确鑿證據:據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此外,清光緒31年(公元1905年)所編《雄縣新志》,也有關于引馬洞的記載。

史書記載:北宋雍熙4年(公元987年),遼兵壓境,宋太宗趙光義诏問群臣防邊之策。宋淇等主張決黃河北堤,以水為防,或橫斷河北平原,在滄州、定州之間修造長城,以限敵騎;滄州刺史何承矩,比較熟悉河川平原地勢,主張利用河川沼澤,制造方田,以此阻斷遼軍騎兵南下之路。趙光義最終采納了何承矩的建議,這就是史稱的宋代防線“水長城”。而在永清縣境内發現的古戰道,位置在宋代防線以北,專家估計可能是當時的軍事配套工程。

“地下長城”期待再現輝煌

專家指出,我國古代軍事上的地道多是用于攻城的。而在軍事防禦方面,高山峻嶺可築長城以作屏障,江海湖泊可變方田以阻敵進,在一馬平川的冀中平原地帶,隻有“藏兵”才能“禦敵”。永清縣古戰道發展了攻城術,将地道用于軍事防禦,因而應該說是我國軍事史上的重大發現。古戰道的這一功能豐富了我國古代軍事學的内容,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智慧與創造能力。

在民間,古戰道傳為楊家将所造,有關的傳說數不勝數。有人說,楊六郎鎮守三關,遼兵死守永清縣城以北地界,因此楊六郎修建地道,“藏兵”于洞,和遼軍作戰。還有人講,永清南關是古戰道的最北端,洞口設在奶奶廟的玉皇閣,一般情況下,廟裡的和尚在上偵察敵情,一旦發現敵情,迅速将戰報通過古戰道傳到三關……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首都高等院校及北京市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曾在永清縣召開了地下古戰道學術研讨會。專家們認為:作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地下古戰道,在一定的曆史時期,它所起到的實際作用無遜于長城。就其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而言,其價值不可低估,可謂“堪與長城比”。除了“可補正史所未載”外,它還為文物、曆史、古代軍事、古代建築等多學科、多門類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和新的素材。

專家指出,在宋代,古戰道是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在現代,對古戰道的發現與挖掘,也具有一定開發價值與經濟價值。有關專家認為,楊家将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曆經十個世紀而不衰,是因為在楊家将身上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如果依托地下古戰道,以楊家将曆史和傳說為中心内容,恢複部分古戰道遺址,建立具有古軍事特色的宋遼古戰場旅遊區,應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專家介紹說,目前在永清、雄縣和霸州等地,均清理發掘出了各類地下古戰道。綜合已發掘到的、有文字記錄的、民間傳說的地下古戰道分布情況看,古戰道區東西長約65公裡,南北寬約25公裡,面積約1600平方公裡。根據宋遼邊界向西延伸到容城縣、徐水縣(宋安肅軍駐地)等地的曆史條件推斷,該地區也應有地下古戰道分布。至于從永清往東,古戰道還有多遠,那又是一個巨大的問号了。

“地下長城”到底有多長?還有哪些秘密?沉睡在大地下面的千年之久的古戰道,雖然已經為人所知,但仍有許多疑團等着我們去發現、去破解。

上一篇:陝北窯洞

下一篇:回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