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腳蛇

四腳蛇

蜥蜴品種
"四腳蛇"俗稱蜥蜴和石龍子,因為它有"蛇"字,許多人怕被它咬後中毒.其實,四腳蛇既不是蛇,也不會咬人。[1]四腳蛇全長約20餘厘米,尾極長,約占全長的2/3。全體披有鱗片。吻鈍圓,吻長為眼徑的1.5倍;鼻孔在鼻鱗的中央;鼻鱗、吻鱗、第1枚上唇鱗之間各介有 2~3枚小鱗;頭部鱗大小不等,均具棱;有鼓膜,鼓膜處複有小鱗;眼睑發達,能動,瞳孔圓形。背鱗及體側的鱗較小;背中央有鬣鱗,愈向後愈小,至尾部消失;其兩外側各有1行棱鱗。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别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綱:爬行綱(Reptilia)
  • 亞綱:
  • 目:有鱗目(Squamata)
  • 亞目:蜥蜴亞目(Lacertilia)
  • 科:蜥蜴科(Lacertian)
  • 亞科:
  • 族:
  • 屬:
  • 亞屬:
  • 種:四腳蛇
  • 亞種:
  • 分布區域:分布四川、雲南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四腳蛇
  • 中文别名:草綠龍蜥
  • 分布:常活動于路旁、荒山坡的石頭及泥土上,善爬行。分布四川、雲南等地。

物種分布

四腳蛇在浙江俗稱(山泥鳅、大腹螊蠒、蛇鳅)。

蜥蜴和石龍子主要分布在我國福建、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等地區.它們行動敏捷,一般白天活動,常在草叢,石堆和路旁出入,遇到驚擾,就迅速竄到附近隐蔽處躲藏起來。

蜥蜴和石龍子的主要食物是昆蟲,而這些昆蟲絕大多數是害蟲,所以,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

四腳蛇的尾巴被夾後會立即脫落,但它們依然能正常生活,過些時候會逐漸長出新尾巴.這種生理現象,叫做"再生"。

四腳蛇種類很多,分布較廣的尚有藍尾四腳蛇(長江流域以南)、銅石龍子(華南、華中)等

形态特征

全長約21厘米。周身被有複瓦狀排列的角質細鱗,鱗下分布骨片;鱗片質薄,光滑,鱗列24~26行。吻端圓凸,鼻孔1對,鼻後鱗缺如;眼分列于頭部兩側,眼間距寬;舌短,稍分叉。體背面粘土色,一般有3條縱走的淡灰色線;鱗片周緣淡灰色,因而呈現網狀斑紋。四肢發達,前肢5指,後肢5趾,指、趾端均有鈎爪。尾細長,末端尖銳,易斷,斷後能再生。栖于山野草叢中,爬行迅速。分布長江流域和以南地區。

生活習性

四腳蛇,又叫小蜥蜴,全世界大約有1275種,屬石龍子科(世界性分布的側生齒蜥蜴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以及北美的溫帶,其中以東南亞及其附近島嶼的種類最多。石龍子的軀體是圓筒形的,頭是錐形的,尾巴又長又尖。體長一般在20厘米以下,最長的也有超過66厘米的。它們栖息在地底下或者洞穴裡。眼睛複蓋着一層透明的鱗片,取代活動下的眼睑,在掘洞的時候也不怕沙粒傷害自己的眼睛。

石龍子中也有樹栖和水栖的,它們都食昆蟲和小的無脊椎動物。體型較大的種類是草食性動物。有些種類的S石龍子産卵,有些則在體内把卵孵化,再生下小石龍子。

棱石龍子是石龍子中最常見的一種,它們屬于半水生動物,分布在東南亞到澳大利亞北部的地區。南石蜥屬石龍子大約有105種,屬地栖動物,廣泛地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地區。沙石龍子栖息在地洞裡,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的沙漠中。細石龍子大約有300多種。它們有厚實的尾巴,腿有些退化,眼睑部分透明,分布在舊大陸的熱帶地區。蛇眼石龍子的色彩變化最為豐富,分布在全球的熱帶區域。斑紋石龍子大約有60種,大部分身上都有縱向的條紋。它們是北半球溫帶地區除了歐洲以外最普通的石龍子。

與蝾螈的區别

蝾螈(Salamander),又稱火蜥蜴,娃娃魚,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鰓鲵(一種大型的水栖蝾螈)。它們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

它是蝾螈科的1屬。體全長61~155毫米。頭部扁平;皮膚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圓形,前後端與口腔底部粘膜相連,四肢細弱,指、趾無蹼;尾極側扁。現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于亞洲東部。日本有劍尾蝾螈和紅腹蝾螈兩種。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蝾螈分布最廣,常見于華東和華中地區;藍尾蝾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于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于雲南中部;呈貢蝾螈僅見于雲南呈貢。

蝾螈犁骨齒呈“∧”形,唇褶較顯,前颌骨1枚,鼻突中間無骨縫;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遠。基舌軟骨有1對指狀突,2對角鰓骨均骨化或僅有1對骨化,上鰓骨僅1對。幼體有平衡枝,外鰓3對,羽狀;尾背鳍褶始自體前部,鳍褶低而平直。

蝾螈屬動物生活在丘陵沼澤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動。底栖,爬行緩慢,很少遊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在尋求配偶時,雄螈經常圍繞雌螈遊動、時而觸及雌螈肛部,時而在頭前,彎曲頭部注視雌螈、同時将尾部向前彎曲急速抖動,如此反複多次,有的可持續數小時。當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團),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時,雌螈緊随雄螈前進,恰好使洩殖腔孔觸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納入洩殖腔内。精包膜遺留在附着物上。納精後的雌螈非常活躍,尾高舉與體成40□~60□,約1小時後才逐漸恢複常态。雌螈納精1次或數次,可多次産出受精卵,直至産卵季節終了為止。在産卵時雌螈遊至水面,用後肢将水草或葉片褶合在洩殖孔部位,将卵産于其間。每次産卵多為1粒,産後遊至水底,稍停片刻再遊到水面繼續産卵;一般每天産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産220餘粒,最多可達668粒。一般經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對羽狀外鰓和 1對細長的平衡枝。蝾螈是較好的實驗動物和觀賞動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蟲。

蝾螈身體短小,有4條腿,皮膚潮濕,體長大約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顯眼的模樣。中國大蝾螈體型最大,體長可達1.5米。

蝾螈都有尾巴,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它與蛙類不同,一生都長着一條長尾巴。

蝾螈的視覺較差,主要依靠嗅覺捕食,以蝌蚪、蛙、小魚,孑孓、水蚤等為食。

蝾螈的四肢不發達,成體可分為水栖、陸栖和半水栖幾類。水栖類型在水中産卵,陸栖類型在繁殖時回到水中産卵,少數種類在潮濕的陸地産卵,朝鮮族後幼體要在水中發育成長。

世界上有幾百種蝾螈,分布各地的潮濕環境中。

因為蝾螈的體表因半透性,而導緻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數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濕的環境中,陸栖能力好一點的種類可以離水較遠,但生活的環境仍以潮濕的苔癬環境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對水份較為依賴的種類,則多偏好生活在低溫且水質清潔的環境中。由此得知在飼養蝾螈時,環境中接近飽和的濕度,與可供進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數的蝾螈都是個性相當溫和的種類,所以飼養者可以依據飼養的能力與空間的調配來決定飼養密度與數量。飼養蝾螈可以觀察到相當多奇特的生物行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為與陸栖與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蝾螈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當優異,所以有時發現個體因為機械性的外傷而斷肢時,不出多久便會由傷口長出一肉芽,并逐漸發展修複成原先的狀态。

簡介概述

蜥蜴俗稱“大四腳蛇”,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在雲南、廣東一帶較多,福建比較少。蜥蜴屬于爬行綱動物,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栖,也有樹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蜥蜴(5張)

形态特征

蜥蜴是爬蟲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全世界已知超過4,000種,主要分布于熱帶。體型差異很大,從數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米長的科莫多龍都有。

有些被稱為蛇蜥的種類腳已經退化,隻留下一些腳的痕迹構造。它們因為有眼睑和耳朵,所以能與蛇區分。

大部份的種類為肉食性,以昆蟲、蚯蚓、蝸牛,甚至老鼠等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為主食,或是雜食性的。

蜥蜴亞目(Sauria)爬蟲類的統稱。與其近緣的蛇亞目(Serpentes)合蜥蜴計占整個現存爬蟲類的95%。共分18科,3,000多個種。熱帶地區種類和數量最多。從北極到非洲南部、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皆有分布。蜥蜴的身體外形及大小在爬蟲類中差異最大。體長從3公分(1吋,壁虎)至3公尺(10呎,巨蜥)。體重最輕者不足1克,最重者多于150公斤。身體多細長,具長尾,多具4網友大漠孤煙攝于華山的蜥蜴肢,除鼻孔、口、眼及洩殖腔開口外,體表複以鱗片,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則鼓膜位于表面,有些種于頭和體鱗下真皮内有骨鱗。鱗的表面複以一層角蛋白。某些蜥蜴具鱗器官,鱗片鋸齒狀邊緣突出剛毛,可能用司觸覺。許多蜥蜴,尤其是避役(變色龍)和安樂蜥,能改變體色,可從亮綠色變為深巧克力褐色,體上線、帶斑紋亦可忽隐忽現。變色機制為黑色素細胞中色素顆粒的移動,顆粒集中時色淺,分散時色深。有些蜥蜴頸部具可伸展的皮褶,頭上有角或盔,或喉部有棘或皺褶等。頭顱的前部由薄的軟骨和膜構成。眼睑多可動,兩眼之間隔以薄層垂直的眶間隔,眶後骨與鱗骨形成的骨杆上有一個颞孔。上腭能相對于顱的其他部分而運動,有方骨,口可大張便于吞食獵物。

蜥蜴

食物

多數蜥蜴以昆蟲及部分齧齒類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銳,具3個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寬,呈葉狀,具鋸齒狀切緣。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食者(如凱門蜥屬〔Dracaena〕)于腭後部有鈍圓的牙用以碾碎。美國西南部的希拉毒蜥(Gila monster)及其墨西哥近緣種(Heloderma屬)有毒,于激怒時方咬人,但罕緻命,其下腭各牙内側有縱溝或褶用以引出毒液。多數蜥蜴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邊緣,少數種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從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鑽破卵殼,孵出後即退化。牙着生的方式多為側生式,部分種為頂生式,避役的兩眼可獨立運動。許多蜥蜴有鹽腺用以排出礦物質鹽。肩帶存在。

運動

多數蜥蜴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變跑動方向,Cnemidophorus屬時速達24公裡(15哩)。有幾科蜥蜴身體延長,四肢縮短,乃至無肢體。壁虎、鬣蜥屬(Uta)及Acanthodactylus屬的趾上多緣飾以增加其表面積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闆上爬行。避役每足綠鬣蜥5趾,借皮膚構成的蹼分為内外兩組,在後肢外側3趾、内側2趾各成一組,前肢反之,适雄體具成對的交接器官──半陰莖。王蜥能跑過短距離的水面。

習性

蜥蜴生境各異,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對蜥蜴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适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于氣溫。生活于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蜥蜴亦有影響。大部分蜥蜴為卵生,卵産于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但五線圓筒蜥(Eumeces fasciatus)在孵化期間守在卵邊。少數種(如Lacerta屬及Cnemidophorus屬)有孤雌生殖。 洩殖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是尾與軀幹部的分界。後者的孤雌生殖型為兩個兩性種的雜種。許多壁虎将卵産于同一地點。豢養條件下希拉毒蜥壽命可達25年,壁虎達20年。

蜥蜴多數蜥蜴晝間活動,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曉之間活動,并能發出大聲(而大部分蜥蜴不能發聲)。蜥蜴的捕食方式為靜候或搜尋。許多蜥蜴能将尾部自割,斷下的尾能迅速扭動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蜥蜴得以逃脫。許多蜥蜴有領域行為(包括領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許多種有股孔,可能用來分泌化學物質以吸引異性。蜥蜴對于人的經濟意義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蟲,但可能傳播沙門氏菌。蜥蜴是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飼為玩賞動物。

分類

蜥蜴亞目來自雙颞窩類,最早出現于三疊紀後期。共約3,000種,分2附目,5總科,18科。

一、Ascalabota附目。

(1)壁虎總科(Gekkonoidea):

1.壁虎科(Gekkonidae),82屬,650種,廣布熱帶及亞熱帶。

2.Pygopodidae科,8屬,15種;3.Dibamidae科,1屬,3種;4.Anelytropsidae科,1種,無肢。

(2)鬣蜥總科(Iguanioidea): 1.鬣蜥科(Iguanidae),15屬,600種,眼睑可動。

2.飛蜥科(Agamidae),33屬,300種。(3)Rhiptoglossoidea總科,1科︰避役科(Chamaeleontidae),2屬,84種。

二、Autarchoglossa附目。

(1)Scincomorphoidea總科︰

1.Scincidae科(圓筒蜥),約50屬,810種。

2.Cordylidae科,約10屬,50種;3.Lacertidae科,近20屬,150種;4.Teiidae科,40屬,200種。

(2)An澳洲雄蜥蜴guinomorphoidea總科︰1.Anguidae科,7屬,67種。

2.Anniellidae科(加利福尼亞無肢蜥),1屬,2種。

3.異蜥科(Xenosauridae),2屬,4種。

4.毒蜥科(Helodermatidae,希拉毒蜥及念珠蜥)。

5.Varanidae科(巨蜥),1屬,30種。

6.Lanthanotidae科,1屬,1種。

7.Xantusiidae科(夜蜥),4屬,12種。

蚓蜥亞目(Amphisbaenia)與蜥蜴亞目近緣。體長圓柱形,具淺溝。無外耳,眼退化。穴居。均無後肢,除3屬外亦缺前肢。主要分布熱帶。15屬,約10蜥蜴的住址0種。

蜥蜴與蛇

有人認為蜥蜴與蛇的區别在于蜥蜴有四隻足,而蛇沒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類的洩殖肛孔兩側都可找到一對呈爪狀的後肢;而蛇蜥,在外形上連足的痕迹都找不到,人們常常把它們誤認為是蛇。

就外形上易于識别的特點,蜥蜴與蛇的區别是:

1.蜥蜴下颌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颌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内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餘。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其體内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耶羅島大蜥蜴3.蜥蜴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睑愈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

4.蜥蜴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産生嗅覺。

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迹。

6.蜥蜴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于(或僅略短于)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 1/2到1/4(即尾長占全長的1/ 3 ~1/ 5)。

類别形态簡述

蜥蜴與蛇的區别,如果從解剖結構詳細比較,還可以舉出一些。盡管它們二者有許多相異之處,但就動物界發展過程中有機結構的演化程度上來看,它們都處于同一發展階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當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分類學家,都把它們共置于爬行綱下的有鱗目中,區别為兩個不同的亞目。蜥蜴(17張)

爬行綱Class Reptilia

有鱗目Qrder Squa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或 Sauria

蛇亞目Suborder Smpentes或 Ophidia

Lacertilia與Serpentes是兩個拉丁字,Sauria與Ophidia是兩個希臘字。使用時,應該兩個拉丁字并用,或兩個希臘字并用,不可各用其一。

蜥蜴亞目在全世界約有6000種,分隸20科,已知我國有蜥蜴約150種,分隸以下8科。

壁虎科

Gekkonidae包括各種壁虎、蜥虎、沙虎、睑虎等。壁虎科蜥蜴(20張)已知我國有10屬約30種,壁虎科中多種是與人類伴居生活的蜥蜴,它們體扁而輕,指、趾擴張,其下表面形成許多皮膚褶襞、由無數亞顯微結構的細毛構成,有粘附能力,善于在光滑的牆壁或天花闆上爬行,于夜晚在燈光下活動捕吃昆蟲。

鬣蜥科

Agamidae包括各種鬣蜥、樹蜥、龍蜥、沙蜥等。已知我國有9屬約50種。這類蜥蜴多數的頸、背有較長鱗片構成頸鬣及背鬣。适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例如樹蜥與龍蜥善于攀援,體輕,體表粗糙(鱗片尖出或起棱),四肢及指、趾均較細長,鬣蜥科蜥蜴(14張)爪發達,尾具纏繞性.又如飛蜥的前後肢間有發達的皮膜,由幾對伸長的肋骨支持,形成“翅”,可以由高處滑翔到地面,或從這株樹上滑行到另一株樹上。它們并不能作真正的飛行。再如,沙蜥生活于沙漠地區,常将身體迅速埋入沙中,一方面借以在無隐蔽的曠野中逃避敵害的追擊,另一方面也可躲避沙漠中熾熱陽光的灼傷。它們的身體寬扁,有利于左右擺動掘沙入穴。眼睑邊緣的鱗片發達,可防止砂粒侵入眼中。指、趾一側的鱗片特别發達,形成所謂“纓緣”,僅以纓緣及爪接觸沙面,以減少承受沙溫的面積。

蛇蜥科

Anguidae 如各種蛇蜥。我國有1屬 3種,是适應地下穴居生活的。體形細長,鬣蜥亞目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縮小,外形像蛇。

屏蜥科

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屬4科,分隸2亞科。是一類較多原始特征的蜥蜴。其中鳄蜥亞科1屬1種,僅分布于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巨蜥科

Varanidae 本科僅1屬約 30種,多是一些體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長可達4米,是現今最大的蜥蜴。我國隻有1種圓鼻巨蜥,全長也有2米多,喜栖水中,尾長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雙足蜥科

Dibamidae本科僅有1屬4至5種。我國隻有1種白尾雙足蜥。它們是營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蟲狀蜥蜴,四肢退化,僅雄性殘留一對扁平鳍狀的後肢。眼退化隐于鱗片之下,耳孔亦壁虎亞目退化。

蜥蜴科

Lacertidae包括各種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國有4屬25種。麻蜥主要分布于北方幹燥環境,草蜥多分布于南方,經常在草叢灌木上活動,體輕尾長,善于攀援。

石龍子科

Scincidae包括各種石龍子、滑蜥、蝘蜓、島蜥、南蜥等。我國已知8屬30種。本科蜥蜴多營地面生活,一般體軀正常,四肢發達,善于在地面奔跑。滑蜥屬多在枯枝落葉間穿行,體形細長,體表光滑,四肢較弱,下眼睑上有一透明“睑窗”,眼睑閉合時也可透過險窗感知光線強弱。

分布

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區生活。少數種類可生活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嶺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與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數蜥蜴,它們的生活地區常在海拔4,000米左右。

形态

蜥蜴的外形可分為頭、軀幹、四肢與尾四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的頸部在外形上并無明顯界限,但頭可以靈活轉動。

蜥蜴在頭部上可以見到口,一對鼻孔,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石龍子亞目,則鼓膜位于表面,有的種類鼓膜上被複以細小鱗片或錐狀大鱗。頭部被複鱗片。各種蜥蜴頭背的大鱗片數目及排列一緻,可作分類鑒别的依據;上下唇鱗及頸部鱗片亦相對一緻,也可作分類之參考。而且,蜥蜴是用肺部呼吸的。

被複于軀幹外的鱗片的形狀、大小、行數與結構,也是分類鑒别的依據。

前後肢分别區分為肱(股),前臂(胫),掌(跖)與指(趾)等部分。前後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洩殖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是尾與軀幹部的分界。

蜥蜴的兩性差異,有利于繁殖季節中互相識别,白晝活動的蜥蜴表現較為明顯。夜晚活動的蜥蜴可能靠嗅味識别異性。鬣蜥科的樹蜥(Calotes)及龍蜥(Japalura)等,雄性頸背的鬣鱗較長。飛蜥( Draco)背蜥(Acanthosaura)等,雄性喉部有較長而具鮮豔顔色的喉囊。石龍子(Eumeces)的雄性頭部比例較大,頭頸兩則常呈現紅色。雄性具有鮮豔色斑是蜥蜴兩性差異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例如蛇蜥(Ophisaurus)雄性體背具有若幹翡翠綠色的短橫斑,草蜥(Takydromus)雄性體側具有鮮綠色縱紋,沙蜥(phrynocephalus)雄性腋下或腹面具有紅斑等等。雄性的這種特殊色斑往往在繁殖季節尤為鮮豔奪目。

生态習性壽命

蜥蜴類具交接器,行體内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内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後可連續數年産出受精卵。在一部分蜥蜴中隻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蜥蜴的染色體往往是異倍體。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于全體成員都參與産生後代,有利于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多數種類蜥蜴系卵生(Oviparous)、一般于夏季産卵于溫暖潮濕而隐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枚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蜥蜴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繁殖

有的蜥蜴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産出仔蜥,叫做卵美國茲昂國家公園蜥蜴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蜥蜴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蜥屬中多線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淩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産動物鳄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内發育成熟,但延滞到第二年5月才産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鳄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于少數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熱帶溫暖潮濕環境的一些種類,如島蜥(Emoiatrocostata)、多線南蜥、蠍虎(Platyurus plaryurus)、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與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則終年都可繁殖。

蜥蜴的壽命主要根據動物園飼養的資料,飛蜥2~3年,島蜥4年,多線南蜥5年,巨蜥(Varanus salvator)12年,毒蜥(Helodermasuspentum)25年,最長的紀錄大概是一種蛇蜥(Anguis fragilis)54年。這些數字并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實際情況,隻可能作一參考。

活動攝食

蜥蜴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蜥蜴于冬季進入休眠狀态,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活蜥蜴吞鼠的蜥蜴,由于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别炎熱和幹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幹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于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個體蜥蜴的活動範圍很局限。樹栖蜥蜴往往隻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蜥蜴,如多線南蜥等,活動範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大多數蜥蜴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壁虎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鱗翅目等昆蟲為食物。體型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鳥,其他蜥蜴為食物。巨蜥(Varanus)則可吃魚、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動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于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蜥蜴在控制害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蜥蜴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蜥蜴中,已知隻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自截再生

許多蜥蜴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幹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斷尾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逃之夭夭。

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适應。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斷尾的地方并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發生于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所以尾斷開後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隻是一根連續的骨棱,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并未完全斷掉,于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産生另一隻甚至兩隻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我國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龍子科的蜥蜴,都有自截與再生能力。

變色發聲

蜥蜴的變色能力很強,特别是避役類(Chamaeleons)以其善于變色獲得“變色龍”的美名。我國的樹蜥與龍蜥多數也有變色能力,其中變色樹蜥(Calots versicolor)在陽光照射的幹燥地方通身顔色變淺而頭頸部發紅,當轉入陰濕地方後,紅色逐漸消失,通身顔色逐漸變暗。蜥蜴的變色是一種非随意的生理行為變化。它與光照的強弱、溫度的改變、動物本身的興奮程度以及個體的健康狀況等有關。

大多數蜥蜴是不會發聲的。壁虎類是一個例外,不少種類都可以發出宏亮的聲音。蛤蚧鳴聲數米之外可聞。壁虎的叫聲并不是尋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種警戒或占有領域的信号。

中醫

【出處】《吉林中草藥》

【拼音名】 Xī Yì

【别名】馬蛇子、麻蛇子(《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蜥蠍科動物麗斑麻蜥的全體。夏、秋季捕捉,捏死,以鐵絲穿頭,曬幹或烘幹。

【原形态】全長約13厘米。背面棕綠色,由前至後共有明顯的六排淺色圓形眼斑,成方格狀排列;腹面色淺,無斑。頭部三角形,吻長較眼耳間距短;鼻孔一對,周圍有鱗2片;下颏鱗四對。背部鱗細小。腹面鱗光滑,成橫形排列。四肢發達,各有5趾。尾長,其鱗片排成環狀。

【生境分布】栖息于幹燥砂地、山坡及平原地帶麥田附近。分布我國東北及甘肅、内蒙古西部、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青海等地。

【功能主治】消瘿散瘰。治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個。外用:研末調敷,适量。

【附方】 ①治淋巴結結核:馬蛇子一個,焙幹研面,雞蛋三個。一端開小孔.将馬蛇子面分三份,分别裝入蛋内,用紙封固,放炭火上燒焦,研細面,香油調敷患處。(《東北動物藥》)

②治羊病風:蜥蜴一個。用瓦焙幹,研細末。黃酒沖服,日服一次。(《吉林中草藥》)

③治小便不通:蜥蠍三個,蝼蛄七個(去頭)。搗成泥狀,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以馬蛇子焙幹存性,研粉裝膠囊内服,每次0.6~0.9克,每日1次。臨床觀察488例,顯效75例(15.5%),好轉263例(59.5%),總有效率為75%。實踐中發現,對痰多患者療效較好,無痰病人療效不佳。因此,又對131例痰多患者進行了療效觀察,結果顯效34例(25.6%),好轉79例(60%),總有效率為85.6%。其後又發現對辨證屬于痰熱者療效不好,甚至可使病情加重。為此,又進一步選擇寒痰型和濕痰型患者40例進行觀察,結果顯效19例(47.5%),好轉14例(35%),總有效率為82.5%。副作用:部分病例有口幹舌燥等反應。根據藥物效果及其反應,作者認為,蜥蜴藥性似屬"溫"性;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痰液的分泌,因為患者服藥後不是使痰變稀容易咯出,而是痰量自覺減少,甚至完全消失。對咳、喘療效不明顯。

上一篇:鳟魚

下一篇:錫葉藤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