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

四庫全書總目

古代官修圖書目錄
《四庫全書總目》為我國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圖書目錄。清永瑢、紀昀主編。[1]四庫全書的館臣們,對謄錄入庫的3400餘種圖書(稱“著錄書”)和抄存卷目的6700餘種圖書(稱“存目書”)全部寫出提要,這就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或簡稱《四庫總目》。
    書名: 别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作者: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名稱:四庫全書總目 開始修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卷數:全書200卷 初稿完成:乾隆四十六年 分類:經部、史部、子部、集部

曆史

《四庫全書總目》為我國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圖書目錄。又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或簡稱《四庫提要》。n

由清代紀昀等編纂。紀昀(1724—1805),字曉岚,一字春帆,今河北獻縣人。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n

該書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修,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稿完成。經過修改、補充,于乾隆五十四年定稿,由武英殿刻版。乾隆六十年,浙江地方官府又據杭州文瀾閣所藏武英殿刻本翻刻。自此方得廣泛流傳。n

全書200卷。著錄圖書3401種,79309卷,存目6793部,93551卷。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國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書籍更完備。n

分經、史、子、集四大類,大類下又分小類,小類下又分子目。每大類與小類前面均有小序,子目後面有按語,簡要說明此類著作的源流以及劃分類、目的理由。n

該書著錄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學、史學、文學以及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萬多種,為我國收書最多的目錄,而且寫有内容提要和評論,為學者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曆史,提供了一部翔實的書目。但它是由乾隆欽定、督辦的官修書目,在圖書入選、内容著錄、提要、評論等方面,都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觀點和利益。

編撰

乾隆六十年十月,浙江布政使謝啟昆等刊竣《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卷首一卷,底本是文瀾閣所藏的寫本一百二十五冊,是為《總目》第一刻,是為浙本。浙江刻本的底本,即「文瀾閣藏本」。文瀾閣《四庫全書》中的寫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一百二十五冊,析為四部,分置《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之首,其絹面顔色亦因庫書而異(經綠、史紅、子藍、集灰)。這些都明明白白記錄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杭州承辦鹽商吳恒聚等造《文瀾閣四庫全書書目清冊》之中,同時載錄的還有《欽定四庫全書考證》一百冊,亦分隸庫書經、史、子、集四部;《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八冊,置全書之首。三書皆寫本。《清冊》中沒有武英殿刊本或武英殿聚珍本之記載。n

《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編撰完稿,四十七年七月修改定稿,拟繕寫正本四分,於文淵、文源、文津、文溯四閣陳設,并「請交武英殿刊刻頒行」。因有各館未成之書,尚須續纂提要,依類歸入,所以拖到乾隆五十一年曹文埴才奏請開始刊刻,并繕寫式樣。然因随後查出李清等人有違禁書籍,《總目》又經覆查、修改等,直至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始刊竣刷印裝潢(陶湘編《故宮殿本書目》著錄為乾隆五十四年刻本不确),是為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殿本從基本完稿到武英殿刊刻完工,花了近十五年工夫。如上所述,這期間《總目》一直處於修訂、調整狀态。殿本與浙本同年刻成,而且浙本還早殿本一個月,所謂「浙本翻刻殿本」之說,純屬向壁虛造。n

同治七年(1868年),廣東又以浙本為底本翻刻,是為粵本。(以上參考崔富章《關於〈四庫全書總目〉的定名及其最早的刻本》,《文史》200402期)三刻本中,以殿本最佳,以浙本流傳最廣。n

2015年底,市場上又出現了《四庫全書卷前提要四種》,對四庫的研究又進了一步。

介紹

又名《凹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提要》.:百卷。清紀的(1724—1805)總纂。内甯曉岚,字春帆.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乾隆十九年(1754)進土,由翰林育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土,送文達。能詩及骈文,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等。乾隆中修《四庫全書》,紀購與貼錫熊總其成,錫熊後入館而先投,陶則終始其事。校理《四庫全書》,雖白各專門學者分任,史部邵南江(晉涵1、子部周書昌(水年),經部從子部的天文、算學類皆戴東原(震),分别撰寫初稿,而别擇去取,筆削考核,則皆紀陶一人任之。

購亦自稱:“餘于癸巳受識校書,彈仆年之力,始勒為總目二百卷,進呈乙覽。”(《文集》卷八《詩序總義》序)乾陡四十七年(1782),《四庫全書》大體完成,<四庫全書總目》和eN庫全書簡明日錄》也同時寫出初稿,幾經增改,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寫定,并由武英殿刻版印行。著錄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三幹五百零三種,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書六幹八穴十九種。總計一萬零三百二十一種。每種書部撰有·篇提要。收入《四庫全書》各書的提要,原來本是附在書前以供皇帝審閱之用。至于離書别行的提要,那才‘是供一般讀者參考的。原有之各書提要,當它别輯成書、單獨印行時,已經過紀陶大大修改、有些地方已與原文相差很遠了。如将現在的《四庫全書》(或影印本)前面所附的提要,與《四庫全書總B3逐一核對,就可證實這一點。n

《四庫全書總目》頗有一些特點:n

(1)本書是一部規模龐大的解題書目。它不同于正史中的藝文志是史書的組成部分,而與e5rJ錄》、《祟文總目》、《直齋書錄解題》等同樣是書目的單行本。因而它在各部類的序論、解題、作者介紹、版本源流等方面,不像史志目錄那樣受篇幅的限制,因而可以盡量作11必要的叙述和評論,從而使它成為清代規模最大的解題書目。n

(2)本書分為“著錄”書和“存目”書兩大部分,是一個創例。“著錄”書,寫為定本,收入《四庫全書》之内;‘存目”書是不收入《四庫全書》的,但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同樣撰寫提要。根據本書《凡例》規定,列入“存目”者,大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書有謬誤,應在提要中“附載其名,兼匡躍謬”;另一種是“尋常著述,末超群流……并亦存其目。以備考核”的。《四庫全書》共收“著錄”書三幹五百多種,“存目”書則多達六幹八百多種,後者多于前者一倍。這些書,賴有“存目”的提要,才使讀者知其梗概,進而訪求原書。試想當年如果沒有這份“存目”提要,所存古籍将少去三分之二,鮮為人知,這将是一個多大的損失。就此而言,《四庫全書總目》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陷。n

《四庫全書》于乾隆36年(1771年)開編,46年(1781年)完成,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其以“稽古右文”之名,行“寓禁于征”之實,緻使編入叢書的隻有3461種,79309卷,其餘被認為價值不大且無“違礙”的圖書未收入《四庫全書》,列為“存目”。而其他有“違礙”内容的書則遭到禁毀、篡改、删節。可謂文化史上之又一浩劫。n

《四庫全書總目》n

(清)永溶、紀昀等撰,共200卷,是在編篡《四庫全書》的基礎上完成的,著錄書籍10254種,172860卷,對它們分别編寫提要,彙成一部分類目錄,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是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其檢索途徑是:1、分類途徑,需熟悉其分類體系。2、人名、書名途徑,81年影印本附按四角号碼編排的書名、人名索引。

謬誤

根據本書《凡例》規定,列入“存目”者,大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書有謬誤,應在提要中“附載其名,兼匡躍謬”;另一種是“尋常著述,末超群流……并亦存其目。以備考核”的。《四庫全書》共收“著錄”書三幹五百多種,“存目”書則多達六幹八百多種,後者多于前者一倍。這些書,賴有“存目”的提要,才使讀者知其梗概,進而訪求原書。試想當年如果沒有這份“存目”提要,所存古籍将少去三分之二,鮮為人知,這将是一個多大的損失。就此而言,《四庫全書總目》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陷。n

《四庫全書》于乾隆36年(1771年)開編,46年(1781年)完成,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其以“稽古右文”之名,行“寓禁于征”之實,緻使編入叢書的隻有3461種,79309卷,其餘被認為價值不大且無“違礙”的圖書未收入《四庫全書》,列為“存目”。而其他有“違礙”内容的書則遭到禁毀、篡改、删節。可謂文化史上之又一浩劫。n

(清)永溶、紀昀等撰,共200卷,是在編篡《四庫全書》的基礎上完成的,著錄書籍10254種,172860卷,對它們分别編寫提要,彙成一部分類目錄,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是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其檢索途徑是:1、分類途徑,需熟悉其分類體系。2、人名、書名途徑,81年影印本附按四角号碼編排的書名、人名索引。

評價

後人給予此書以高度評價,如陳垣“《四庫提要》成書較晚,介紹最詳細,對我的啟發幫助尤大,我感到從它那裡得到的教益,比學校中任何一位老師還多。”——《與青年朋友談治學》

英介

...Every work copyied into the SKQS was preceded by a long descriptive note which was writte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editor of the particular section in which the work was classified.Later,by order of the Emporor , these descriptive note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and re-edited by Chi Yun ,and published, together with similiar notices concerning the works listed but not copied into the collection, in the SKQSZM.In this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s in the SKQS itself,the classics branch is divided into ten sections, the history branch into fifteen, the philosophers branch into fourteen,and the belles-lettres branch into fiv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section of bibliography th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 after which the works are listed chronologically, the titles of the works actually copied into the SKQS preceding those merely listed, each title followed by a descriptive note.

The notes giv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number of chuan, the source of the copy made use of by the Ssu Ku editors, and the nature and style of the work;the wholeof,or a summary of the table of contents is included,examples of the work's strong and weak points are given, and finally there is a critical evaluation. A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the author is included in the first time a work written by him appears in the catalogue.

These descriptive notes, although containing a few mistakes and occasionally showing prejudice,particularly against Ming writings,are very well written ,and on the whole ,show excellent judgement.Each was written by a specialist in the field in which it is classified, and all were finally edited and their style made uniform by one of the greatest scholars of the Chien Lung period. Even though the Ssu Ku Chuan Shu Tsung Mu has one serious defect in that it gives no information on different editions, no other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an be compared with it either in the number of works included or in the clarity and thoroughness of its descriptive notes.

10254 works, with a total of 171796 chuan(414 works not divided into chuan), are included in thecatalogue,...

分類

《四庫全書》的内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内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

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诂、字書、韻書3屬;

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别史類、诏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诏令奏議類又分诏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别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迹、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蔔、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集部包括楚辭、别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内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成因

1.安定的社會環境n

修書期間,正當康乾盛世,天下無事,沒有戰争的幹擾。四庫館臣坐在書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沒有後顧之憂。n

2.統治者的重視n

《四庫全書》從醞釀到修成,乾隆弘曆始終參預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劃。從征書、選擇底本,到抄書、校書,乾隆弘曆都一一過問,親自安排。n

3..雄厚的資金來源n

《四庫全書》卷帙浩繁,所需經費難以數計,清廷一概包攬下來。n

4.嚴密的組織系統n

四庫全書館的最高職務是總裁和副總裁,多由郡王,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侍郎兼任,負責總理館内一切事務,下設纂修處,繕書處和監造處。纂修處負責校理勘定全部書籍,并兼任繕書處繕寫書籍的分校工作;繕書處負責全書的繕寫及校勘事宜;監造處負責武英殿刊刻、印刷、裝訂、整理書籍事宜。四庫館臣總計360人,因故革職、身死除名、調用它任者,不在此數。n

5.破格錄用人才n

四庫全書館堪稱人才之寶庫,集中了大量優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錄用的,如邵晉涵、餘集、周永年、戴震、楊昌霖等人,入館前不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楊昌霖等連進士都不是,僅是舉人。人才雲集,為編纂《四庫全書》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上一篇:華夏異事錄

下一篇:漿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